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橼药材水分和柚皮苷近红外快速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
作者 曾海松 李伟 顾东华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9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香橼药材水分和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集不同批次香橼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橼中柚皮苷含量、甲苯法测定香橼药材含水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香橼中柚皮... 目的: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香橼药材水分和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集不同批次香橼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橼中柚皮苷含量、甲苯法测定香橼药材含水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香橼中柚皮苷和含水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对比考察近红外快速测定方法和传统分析方法的检测周期。结果:柚皮苷和含水量校正模型的结果分别为:校正均方差(RMSEC)为0.297,0.394,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4 9,0.918 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673,0.862,最佳维数为9,8。采用9份样品作为验证集进行模型验证,其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670,0.540;预测相对偏差(RSEP)为12.56%,6.28%。结论:所建模型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香橼药材柚皮苷含量和水分的定量分析,该方法大幅缩短了药材的检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香橼 水分 柚皮苷 定量模型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联合效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枳雀总酚工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震 石凯欣 潘思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190,共9页
为研究枳雀总酚的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再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15 min,乙... 为研究枳雀总酚的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再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45.5 mL/g,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4℃,此时,枳雀冻干粉的总酚含量为16.29±0.12 mg/g。此外,HPLC结果显示,枳雀提取液中主要含有18种酚类物质,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1种黄烷醇类物质、6种二氢黄酮类物质、4种酚酸类物质和3种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其中,柚皮苷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雀 总酚含量 超声辅助提取 PLACKETT-BURMAN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组成成分 抗炎作用
下载PDF
中药材香圆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辉 杨培君 李会宁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为确立陕西地产枳实与枳壳的药用地位,以陕西汉中地产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枳实、枳壳为材料,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与基原酸橙(C.aurantium)枳实与枳壳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结... 为确立陕西地产枳实与枳壳的药用地位,以陕西汉中地产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枳实、枳壳为材料,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与基原酸橙(C.aurantium)枳实与枳壳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圆枳实中挥发油已知成分计65种,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8.91%,主要成分有D-柠檬烯、γ-萜品烯、β-荜茄澄烯和α-蒎烯等;枳壳中挥发油已知成分计75种,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9.89%,主要包括D-柠檬烯、γ-萜品烯、β-香叶烯和α-松油醇等;两者有相同成分44种。与基原酸橙枳实与枳壳挥发油成分相比,香圆枳实含相同成分8种,差异成分57种;枳壳挥发油中相同成分有12种,差异成分63种;其柠檬烯和萜品烯的含量均高于基原酸橙。因此,香圆枳实、枳壳挥发油成分与规定基原酸橙等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圆 枳实 枳壳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基于磷酸化组学分析四倍体香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
作者 邓茜茜 任可心 +3 位作者 魏丽娜 王浩田 胡佳 蒋景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7-1576,共10页
【目的】基于磷酸化组学分析干旱胁迫下四倍体香圆叶片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规律,以期在分子水平揭示香圆对干旱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改良耐旱柑橘砧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IMAC亲和富集及TMT标记结合技术鉴定和分析四倍体香圆... 【目的】基于磷酸化组学分析干旱胁迫下四倍体香圆叶片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规律,以期在分子水平揭示香圆对干旱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改良耐旱柑橘砧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IMAC亲和富集及TMT标记结合技术鉴定和分析四倍体香圆干旱胁迫后的磷酸化蛋白质,并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1)共有3794个磷酸化位点和1521个磷酸化蛋白质被定量,变化倍数超过1.3倍的磷酸化蛋白质有662个(αFC>1.3),主要定位在细胞核(46.07%)与叶绿体(24.62%)中;(2)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主要通过结合RNA和Ca2+发挥功能;同时也参与RNA剪接、光合作用、囊泡运输中的SNARE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3)92.86%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的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3。【结论】四倍体香圆通过磷酸化修饰RNA剪接和光合作用等通路中的蛋白质来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四倍体 香圆 蛋白质磷酸化
下载PDF
香橼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萌 闫萌萌 +4 位作者 王志娟 王鹏龙 白桦 马强 雷海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香橼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橼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50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高于1%有9种,包括环氧芳樟醇(...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香橼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橼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50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高于1%有9种,包括环氧芳樟醇(32.250%)、(E)-氧化芳樟醇(17.044%)、棕榈酸(11.680%)、柠檬烯(1.998%)、亚油酸(1.977%)、2-糠醛(1.557%)、α-松油醇(1.533%)、芳樟醇(1.218%)、香叶基芳樟醇(1.170%)。结论香橼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为该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橼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原文传递
不同密度及施肥处理对香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丁伟 舒惠理 +3 位作者 杨春霞 谷振军 颜聪 黄宝祥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3期15-18,75,共5页
通过对设置在新余市新星园林苗木有限公司自有林地内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处理的标准样地香圆生长量的调查,来对香圆人工林生产过程中人工密度控制和施肥处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重比较,对比筛选适合生产的定植密... 通过对设置在新余市新星园林苗木有限公司自有林地内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处理的标准样地香圆生长量的调查,来对香圆人工林生产过程中人工密度控制和施肥处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重比较,对比筛选适合生产的定植密度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和施肥均可有效促进香圆苗木生长,但并不是简单的越稀越好和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临界值。对本研究而言,香圆园林苗木生产应以60株·667m-2的定植密度为最佳,再辅施1.0 kg的复合肥可有效促进生长和改善林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圆 密度控制 施肥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下载PDF
UPLC-Q-TOF/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香圆主要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婷 张文 +2 位作者 朱仁愿 续艳丽 彭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2期47-52,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分析香圆化学成分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量数和高分辨二级碎片离子谱图库信息,参照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信息进行鉴定;采用...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分析香圆化学成分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量数和高分辨二级碎片离子谱图库信息,参照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信息进行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产地香圆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经UPLC-Q-TOF/MS分析指认出29个成分;采自5个产地的25批香圆的PCA和OPLS-DA分析结果一致,样本群处于不同的空间聚落,可以较好地区分且被明显分成了5组,其中广西样品离散性较大,说明同一产地样品的内部差异性较大;安徽、四川、云南、浙江样品分布较为集中;进一步采用VIP值法进行分析,本实验筛选出VIP值>1的8个化学成分作为不同产地香圆差异性的主要化学标记物。所建立的香圆高分辨谱图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枳壳、香园、柚皮中柚皮苷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平 廖迎 +1 位作者 黄凤香 韦汉燕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3期214-215,共2页
目的:比较枳壳、香园、柚皮中柚皮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壳、香园、柚皮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5μm,150mm×4.0m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35:61:4),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 目的:比较枳壳、香园、柚皮中柚皮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壳、香园、柚皮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5μm,150mm×4.0m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35:61:4),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枳壳中柚皮苷的含量为12.41%,香园中柚皮苷的含量为8.72%,柚皮中柚皮苷的含量为2.74%。结论:通过比较得出柚皮苷含量为枳壳>香园>柚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枳壳 香园 柚皮 柚皮苷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橼果胶提取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牛丽影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19-222,共4页
为实现香橼果皮中酸解醇沉法提取果胶工艺的优化,本研究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液固比、pH、萃取时间及温度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并建立了果胶得率与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为实现香橼果皮中酸解醇沉法提取果胶工艺的优化,本研究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液固比、pH、萃取时间及温度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并建立了果胶得率与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pH对果胶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萃取温度、液固比和时间。优化的萃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5mL/g,pH2.0,反应温度85.0℃,反应时间1.75h,得率为15.52%。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和预测了果胶萃取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橼 果胶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香圆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萍 李莉 +3 位作者 张静 国宏 韩继红 张雪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89-19790,共2页
[目的]建立香圆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对香圆叶的主要成分柚皮苷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冰醋酸(30∶68∶2,V/V/V);流速1.1 ml/min,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香圆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对香圆叶的主要成分柚皮苷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冰醋酸(30∶68∶2,V/V/V);流速1.1 ml/min,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柚皮苷在0.192 6~1.15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5%(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圆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以作为香圆叶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中药香橼的品种鉴定和不同药用部位的研究开发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香圆叶 柚皮苷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圆皮柠檬烯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启国 金轩辰 +1 位作者 俞杰 ZHYLKO Viachaslau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香圆皮柠檬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香圆成熟果皮为主要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柠檬烯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以碳酸钠为盐析组分,选择料液比、盐用量、提取时间这3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应...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香圆皮柠檬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香圆成熟果皮为主要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柠檬烯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以碳酸钠为盐析组分,选择料液比、盐用量、提取时间这3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应用响应面法来优化柠檬烯的提取工艺。分离得到的柠檬烯产品经GC-MS和红外表征鉴定。结果表明,柠檬烯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6∶1,碳酸钠用量1.05 g,提取时间63 min,在此条件下,柠檬稀得率理论值可达2.75%,验证值为2.76%,与理论值十分接近。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柠檬烯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圆皮 柠檬烯 水蒸气蒸馏 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