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被引量:23
1
作者 韩芳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1期1448-1454,共7页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CRSD)是由于睡眠-觉醒周期与人体的24 h生物节律失调所致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影响生活质量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变化而引起者包括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SPS)、睡眠时相前移...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CRSD)是由于睡眠-觉醒周期与人体的24 h生物节律失调所致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影响生活质量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变化而引起者包括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SPS)、睡眠时相前移综合征(ASPS)、非24 h节律睡眠障碍和无昼夜节律的睡眠障碍;因环境改变导致者主要包括时差和轮班相关的睡眠障碍。近年来,由于生物节律基础研究在临床睡眠医学实践中的转化应用,CRSD的发病机制进一步被明确,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睡眠日记、活动记录仪和褪黑素水平测定、体温检测都成为常规应用的诊断手段。光疗、褪黑素等因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生物节律的促睡和促醒信号靶向性开发新的药物将成为睡眠障碍药物研发的新方向。以CRSD的诊疗与研究为核心的行为睡眠医学(behavior sleep medicine)已经成形。如何利用我国丰富的病例资源,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促进我国生物节律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医学中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睡眠障碍 失眠 嗜睡
原文传递
老年人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思帆 刘媛 孙洪强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CRSWD)是由于昼夜时间维持与诱导系统变化或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部环境不同步引起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导致有临床意义的...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CRSWD)是由于昼夜时间维持与诱导系统变化或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部环境不同步引起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导致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导致精神、躯体、社会、职业、教育或其他方面的功能损害。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前移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非24 h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时差变化睡眠障碍和非特殊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紊乱。在老年人群中,由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体积和细胞数量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减少、外界授时因子暴露减少等共同影响了昼夜节律系统并导致了老年人群的睡眠紊乱,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前移障碍和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时间疗法、光照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对老年人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睡眠障碍 衰老
下载PDF
光照治疗对老年人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俊 王巍 +1 位作者 黄礼传 陈明森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光调节对老年人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的60岁以上老年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0.5 h组、治疗1.0 h组和治疗2.0 h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睡眠健康宣教干预,3个治... 目的:探讨光调节对老年人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的60岁以上老年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0.5 h组、治疗1.0 h组和治疗2.0 h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睡眠健康宣教干预,3个治疗组在体温节律最低点分别给予光照0.5 h、1.0 h和2.0 h,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各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睡眠结构、AIS评分、PSQI评分、复发率和致残率。结果:治疗前各组HAMA评分、HAMD评分、睡眠结构、AIS及PSQI各项指标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总时长和睡眠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IS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各治疗组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病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致残(P>0.05)。结论:光调节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阿森斯失眠量表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光照强度、时间、波长影响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溢珈 刘臻 陈云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1期4588-4592,共5页
昼夜节律是维系生命活动的重要节律,可调控生物体进食、体温变化、睡眠等多种生理活动,其中睡眠-觉醒是有机生物体的一种正常、重要的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状态。光被认为是影响昼夜节律的主要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时间、波... 昼夜节律是维系生命活动的重要节律,可调控生物体进食、体温变化、睡眠等多种生理活动,其中睡眠-觉醒是有机生物体的一种正常、重要的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状态。光被认为是影响昼夜节律的主要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时间、波长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其对生物体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光照治疗以及光照模式动物广泛应用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昼夜节律 睡眠障碍
下载PDF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被引量:7
5
作者 洪嘉婧 于宏君 +4 位作者 赵春海 许荣根 张婷 赵海虹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法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患者30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150例,采用镇静安神针法,取穴:三阴交、神门、四神聪治疗;药物组150例,采用安神补脑液口服,每次10 m L,观察治疗前后睡眠...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法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患者30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150例,采用镇静安神针法,取穴:三阴交、神门、四神聪治疗;药物组150例,采用安神补脑液口服,每次10 m L,观察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调查量表(SRSS)、行为能力测试量表(SCL-90)、焦虑量表(SAS),以及多导睡眠图的改善状况。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3.33%,优于药物组的63.33%。结论镇静安神针法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能镇静安神、益气养阴、调节阴阳,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安神针法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三阴交 神门
下载PDF
光疗对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洁 谭璐璐 +5 位作者 黄河 唐琳芳 林秋红 张志伟 宋曦 梁明辉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20-1521,共2页
目的:分析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光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及平行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观察1 h组... 目的:分析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光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及平行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观察1 h组、观察2 h组、观察3 h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睡眠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光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 h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 h组与观察3 h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光疗可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疗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病情复发率 致残率
下载PDF
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翠翠 常虹 宋扬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9期31-32,共2页
光照治疗和应用外源性褪黑素是近几年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研究热点,然而不恰当的治疗时间不但不能缓解病情反而使病情加重,所以正确评估睡眠时相是决定治疗时间的前提。目前测量核心体温和掌握人在睡眠时内源性褪黑素的释放曲... 光照治疗和应用外源性褪黑素是近几年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研究热点,然而不恰当的治疗时间不但不能缓解病情反而使病情加重,所以正确评估睡眠时相是决定治疗时间的前提。目前测量核心体温和掌握人在睡眠时内源性褪黑素的释放曲线是评估睡眠时相的主要手段,由于临床工作繁忙,这些方法很少被应用。本文将介绍一种评估睡眠时相的简便方法,以及用光照和褪黑素治疗最具代表性的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即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对其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褪黑素 光照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创伤性脑损伤相关性的研究概况:基于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范明明 刘晓卓 +3 位作者 李昕 甄法萌 王清 陈通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06-214,共9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方法探索在脑损伤和昼夜节律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从Wos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和下载脑损伤和昼夜节律相关的文章。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2年9月30日。采用...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方法探索在脑损伤和昼夜节律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从Wos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和下载脑损伤和昼夜节律相关的文章。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2年9月30日。采用VOSviewer(version 1.6.18)和CiteSpace(version 6.1.R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71篇脑损伤和昼夜节律相关文章。自2014年起,关于脑损伤和昼夜节律相关的文章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该研究领域内来自不同机构、国家和作者之间的合作并不活跃。结论昼夜节律在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睡眠和睡眠障碍可能是昼夜节律和脑损伤研究领域未来的前沿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昼夜节律 睡眠障碍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下载PDF
The Assess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Chronotypes
9
作者 José Reinaldo Maximo Gomes Fátima Karine Ferreira Santos +7 位作者 Isaac Filipe Melo de Freitas Ilma Ferreira de Oliveira Hete Aguida dos Santos José Cláudio da Silva Janise Dal Pai Lysien Ivania Zambrano Euclides Mauricio Trindade Filho Milton Vieira Costa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7年第3期275-281,共7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ircadian typology of medical students at public universities from one of the northeastern states in Brazil, active i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 shifts, checking the comp...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ircadian typology of medical students at public universities from one of the northeastern states in Brazil, active i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 shifts, checking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ir study time, productivity, income and chronotype. Methods: To obtain the results, the assessment of the chronotype in 342 medical students of both sexes was considered. Each participant was submitted to the questionnaire developed by Horne and Ostberg, adapted by Cardinali, Colomberk and Rey. It’s composed of 9 questions, providing the general ranking of each individual. Based upon scored, the chronotypes were classified. Results: The sample was composed of 49.12% (168) male and 50.87% (174) female subjects, a similar gender distribution of enrolled students during data collection time. By applying the questionnaire, the prevalent rating among the medical students as moderately morning (29.82%) and intermediate (43.85%) has been relevant.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two morning-intermediate groups (8.16) had no significant distance from others considered afternoon active (8.20). Conclusion: The health sciences student, especially Medicine, faces constant adaptation of scheduling, in the attempt of fulfilling the requirements throughout the course, causing chronogram desynchronization effects and forced readaptation to each different school seme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adian RHYTHM CHRONOBIOLOGY disorderS Delivery of Health CARE Medicine sleep disorderS
下载PDF
美拉托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Xue Qim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50)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综述新药美拉托宁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生理功能(包括作为昼夜循回的生物学指标、睡眠调节、季节节律调节、影响其分泌的各种因素等),药理作用(包括各型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疾病。
关键词 美拉托宁 松果体激素 睡眠障碍 药理
下载PDF
褪黑素与癫痫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万林 戈文蓉 杨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71-1674,共4页
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其发作与昼夜节律存在关联,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了。而褪黑素已被大量证据证明其分泌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同时其体内表达水平又可反馈调节昼夜节律。褪黑素与癫痫之间联系紧密,在许... 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其发作与昼夜节律存在关联,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了。而褪黑素已被大量证据证明其分泌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同时其体内表达水平又可反馈调节昼夜节律。褪黑素与癫痫之间联系紧密,在许多基础实验中已被证明其具有抗惊厥性,癫痫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褪黑素预处理后癫痫模型小鼠惊厥发作明显减少,而相关临床试验对于褪黑素的抗惊厥效果则未有明确结论。现主要介绍目前关于褪黑素与癫痫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试验结果及作用机制予以概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癫痫 昼夜节律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庄礼兴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思路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碧琪 庄礼兴(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939-943,共5页
探讨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思路。庄礼兴教授认为,脑卒中患者常合并昼夜节律系统紊乱;关注患者睡眠节律问题的同时,亦需细察患者情志的变化;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时需重视脑主神明、... 探讨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思路。庄礼兴教授认为,脑卒中患者常合并昼夜节律系统紊乱;关注患者睡眠节律问题的同时,亦需细察患者情志的变化;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时需重视脑主神明、心主神明、肝主气机,可运用调神针法,选穴以头部的四神针、智三针、印堂穴为主,辅以神门、三阴交、合谷、太冲等穴,恢复脑主神明的统率作用,以神驭气,促进逆乱之经气归于常道,从而改善夜间及日间睡眠障碍,并畅达情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调神针法 四神针 三阴交 合谷 庄礼兴
原文传递
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曾友华 周文姬 +2 位作者 逄锦熙 袁健辉 包烨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30-33,79,共5页
目的探讨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CRSW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的脑卒中后CRSWD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CRSW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的脑卒中后CRSWD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d、治疗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PSQI-D、PSQI-G评分、MEQ评分以时点因素、时点与组别交互、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总分、PSQI-C、PSQI-D、PSQI-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E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CRSW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日间功能状态,调整昼夜节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针灸 俞募配穴 脐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