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釋上博竹書《顔淵問於孔子》用爲“愛”之字
1
作者 陳哲 《汉语史学报》 2021年第2期258-262,共5页
上博竹書《顔淵問於孔子》簡7用爲"愛"的"■"字非"㤅"字之訛,亦不從"亡"得聲,結合聲符省變和音韻通轉兩方面的綫索來看,其基本聲符可能是省去"刀"旁後寫作"亡"的"匄&q... 上博竹書《顔淵問於孔子》簡7用爲"愛"的"■"字非"㤅"字之訛,亦不從"亡"得聲,結合聲符省變和音韻通轉兩方面的綫索來看,其基本聲符可能是省去"刀"旁後寫作"亡"的"匄",則此字可釋爲"■",因"匄"聲與"旡"聲音近用爲"旡"聲的"愛",而清華竹書《尹誥》簡1用爲"遏"之字可能應分析爲從艸、■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簡 清華簡 楚文字 訛字 省聲
原文传递
楚文字中的龟与从龟之字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生力 张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楚文字旧释为黾及从黾的字应是龟及从龟之字。这些从龟的字多用在卜具和人名中。
关键词 楚文字
原文传递
略论楚文字与小篆的关系——兼论依《说文》部首编著的古文字编的体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守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6,共4页
Chu characters and Xiao Zhuan (standard style of Qin characters) were both regional variant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developed from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y. There lied in compli... Chu characters and Xiao Zhuan (standard style of Qin characters) were both regional variant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developed from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y. There lied in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urther studying their relationship, we’ll not only find out the featur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u characters and Qin characters, but also set up a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reference books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stylistic rules of Shuo Wen.This thesis illustrates n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u characters and Qin characters. It points out the cruces of compiling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collection in the stylistic rules of Shuo Wen, simultaneously it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olution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 小篆 关系 古文字编 体例
下载PDF
楚文字变形声化现象考察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院利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7,96,共7页
楚文字中变形声化的对象除了表意字外,还有大量的形声字。从历时角度考察,楚文字中除了新出的变形声化字之外,还有不少自甲骨文或金文便已变形声化之字形,至楚文字方才完成彻底的变形声化;《说文》对此两种情况或有继承,或有扬弃。楚文... 楚文字中变形声化的对象除了表意字外,还有大量的形声字。从历时角度考察,楚文字中除了新出的变形声化字之外,还有不少自甲骨文或金文便已变形声化之字形,至楚文字方才完成彻底的变形声化;《说文》对此两种情况或有继承,或有扬弃。楚文字中变形声化的其他特点:部分字或经历多次变形声化;有些字变形声化后失去原初构形理据,面临着字形上的调整和重新分析;是双声字的主要产生方式;具有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 变形声化 历时考察 特点
原文传递
《成王为城濮之行》通释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守奎 白显凤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在各家研读的基础上,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成王为城濮之行》篇中的几个字进行考释,进而对该篇作一通读。
关键词 上博九 楚文字 通释
下载PDF
楚简书入印管窥
6
作者 周一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楚简不断出土被发现,整理、研究楚简文字的著述也不断问世。书法篆刻界与时俱进,积极吸纳最新的楚文字研究成果,并对其简化、繁化、异化现象进行考察,以同文互证方法对楚简文字与楚玺文字作对比研究,归纳、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楚简不断出土被发现,整理、研究楚简文字的著述也不断问世。书法篆刻界与时俱进,积极吸纳最新的楚文字研究成果,并对其简化、繁化、异化现象进行考察,以同文互证方法对楚简文字与楚玺文字作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墨书变形的种类与特点,为楚简书入印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楚玺 楚文字 印化
下载PDF
“鬯”字两系说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浩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5-630,640,共7页
战国简中原误释为“凶”或“悤”的一个字形,现据清华简等新材料来看皆应释为“鬯”。这类写法的“鬯”上部均有“匕”或其变体作为构形部件,会用匕盛酒或酿酒之意。此系的“鬯”字起源于武丁时期的历组、宾组卜辞,与甲骨文中标准写法... 战国简中原误释为“凶”或“悤”的一个字形,现据清华简等新材料来看皆应释为“鬯”。这类写法的“鬯”上部均有“匕”或其变体作为构形部件,会用匕盛酒或酿酒之意。此系的“鬯”字起源于武丁时期的历组、宾组卜辞,与甲骨文中标准写法的“鬯”在构字理据上有着显著区别,或属两种不同的构形与演进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楚文字
原文传递
楚简释读七则
8
作者 何有祖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3,共3页
本文对《郭店楚简》中的“迁”、“兢”、“工”等字提出了新的释读;并为楚简“去”、“慎”字的释读提供新的文献证据。
关键词 楚简 楚文字 考释 文物考古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文字字形研究三则
9
作者 左青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选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例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对其文字形体的演变、构形和异体字进行分析,探讨楚文字形体的特点和异体字构形的方式,从而研究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中的地位,考察古文字字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楚文字 字形 异体字
下载PDF
楚文字类化例释
10
作者 何家兴 刘靖宇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楚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推动了整个古文字研究。楚文字中的新字形和各种构形现象加深了对战国文字构形系统的认识。类化是楚文字中的重要构形现象,在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出楚文字资料,探讨类化的界定和分类,并从类化... 楚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推动了整个古文字研究。楚文字中的新字形和各种构形现象加深了对战国文字构形系统的认识。类化是楚文字中的重要构形现象,在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出楚文字资料,探讨类化的界定和分类,并从类化的角度阐释了一些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 类化 界定 例释
下载PDF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研究综述
11
作者 刘伟浠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1-85,共5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自2015年公布以来,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这批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字释读和文义训读、文字现象研究、利用新材料论证旧文字问题、相关历史及地理问题等方面。鉴于清华简的珍贵及其价值的不可估量,对其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自2015年公布以来,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这批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字释读和文义训读、文字现象研究、利用新材料论证旧文字问题、相关历史及地理问题等方面。鉴于清华简的珍贵及其价值的不可估量,对其相关研究状况与进展予以密切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楚文字 研究成果 综述
下载PDF
试析战国竹书中的“貌”字
12
作者 贾连翔 《语言学论丛》 2021年第1期356-363,共8页
通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新刊的“■”“■”二字,联系以往战国竹书中出现的“■”“■”等字,我们能够了解到,在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中,明母药部字的“貌”字常常以匣母宵部的“爻”作为声符。根据类似的形声异构规律,我们对过... 通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新刊的“■”“■”二字,联系以往战国竹书中出现的“■”“■”等字,我们能够了解到,在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中,明母药部字的“貌”字常常以匣母宵部的“爻”作为声符。根据类似的形声异构规律,我们对过去出现在清华简《赵简子》中的“■”和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的“■”这两个疑难字,在构形来源人和辞例释读上加以考辨,认为它们都应释为“貌”;同时将上博简《从政》(甲篇)中两个旧释为“誂”的字,改释为“■(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简子》 《孔子见季桓子》 《从政》 楚文字
原文传递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13
作者 孙合肥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2期80-83,128,共5页
关于寿县朱家集楚铜器中的器主之字,学者多有研究,他们虽然释字或有不同,但都将其读为"元",认为即楚考烈王熊元。这些字虽然形体有所不同,但它们为同一个字是可以确定的。目前所见的新字形,为其释为"前"字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 朱家集铜器 铭文 楚文字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新补字意义说略
14
作者 徐新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未见于《楚文字编》的新字达900余个,它们与《楚文字编》相配合,更完整地揭示了战国楚简的字符集。新补字提前了一些通用汉字的出现时间;它们的一些新见用法丰富了其字义系统;有的新补字形有助于纠正过去...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未见于《楚文字编》的新字达900余个,它们与《楚文字编》相配合,更完整地揭示了战国楚简的字符集。新补字提前了一些通用汉字的出现时间;它们的一些新见用法丰富了其字义系统;有的新补字形有助于纠正过去的某些楚文字误释;大量新补字形更充分地显示了战国楚方域内的一些特殊字词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楚文字 《楚文字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下载PDF
从文字角度看清华简《四告》文本的复杂性
15
作者 王永昌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2年第2期186-192,280,共8页
文章通过对清华简《四告》内部四组告辞用字现象的考察,认为《四告一》《四告二》与《四告三》《四告四》两大组告辞的用字在组内有较强的一致性,即《四告一》《四告二》虽有较古的底本来源,但在后续的流传过程中,用楚文字转写程度较高... 文章通过对清华简《四告》内部四组告辞用字现象的考察,认为《四告一》《四告二》与《四告三》《四告四》两大组告辞的用字在组内有较强的一致性,即《四告一》《四告二》虽有较古的底本来源,但在后续的流传过程中,用楚文字转写程度较高。《四告三》《四告四》一方面字形存古现象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有一些仅见于晋系文字的书写特征。清华简《四告》文本的这种内部差异,反映了其文献流传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四告》 字形存古 非楚文字 文本
原文传递
读《楚文字编》
16
作者 邹芙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3,共5页
楚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现有资料,其起止时间上承西周中晚期,下迄秦灭楚之际,延续时间达六七百年之久.而就楚文字风格而言,则延续时间更长,如汉初马王堆帛书仍沿袭了诸多旧地遗风。对楚文字的研究则可上溯到北... 楚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现有资料,其起止时间上承西周中晚期,下迄秦灭楚之际,延续时间达六七百年之久.而就楚文字风格而言,则延续时间更长,如汉初马王堆帛书仍沿袭了诸多旧地遗风。对楚文字的研究则可上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楚公逆钟等器物一出土便受到极大关注,后历经元明清,其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1949年至今,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均被向前推进了,尤其是大批保存完好的楚简的出土,更是掀起了楚文字研究的又一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编》 楚文字研究 楚国铜器
原文传递
试析楚系文字中的“别”字
17
作者 魏宜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118,共2页
在战国楚系文字中,计量数据用""或""字来表示"半"。本文认为""、""当为"别"字异体。"别"与"半"音近,故可读作"半"。以"别"用作&... 在战国楚系文字中,计量数据用""或""字来表示"半"。本文认为""、""当为"别"字异体。"别"与"半"音近,故可读作"半"。以"别"用作"半",应是楚系文字的一种用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战国文字 楚系
原文传递
读楚简零识
18
作者 禤健聪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12,共7页
本文收录笔者考释楚简字词札记六则。包括读楚简《缁衣》的"(?)"为"(?)","(?)"为"(?)",认为"(?)"是一个写错的字,读楚简《老子》的"銛(?)"为"銛鉤",辨析楚系文... 本文收录笔者考释楚简字词札记六则。包括读楚简《缁衣》的"(?)"为"(?)","(?)"为"(?)",认为"(?)"是一个写错的字,读楚简《老子》的"銛(?)"为"銛鉤",辨析楚系文字"仁"、"信"的字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老子》 《缁衣》 “仁” “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