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三里梁门胃俞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的相关规律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常小荣 严洁 +2 位作者 易受乡 岳增辉 林亚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足三里、梁门、胃俞三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的相关规律及临床运用.方法:采用人体热能辐射测试仪检测慢性胃痛患者足三里、梁门、胃俞穴区红外辐射值,并与健康人及以咳嗽为主症的肺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健康人左右两侧经... 目的:探讨足三里、梁门、胃俞三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的相关规律及临床运用.方法:采用人体热能辐射测试仪检测慢性胃痛患者足三里、梁门、胃俞穴区红外辐射值,并与健康人及以咳嗽为主症的肺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健康人左右两侧经穴红外辐射基本平衡,而慢性胃痛患者左右两侧经穴及背俞穴红外辐射不对称(P<0.05或0.01).三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密切相关,其表现为三穴区左右两侧红外辐射不对称(P<0.05或0.01),足三里与梁门二穴区红外辐射两侧均低于健康人(P<0.01).结论:穴位区域红外辐射检测可作为研究针刺疗效的一个手段.针刺能够使降低的红外辐射升高,从而调节经气使之趋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梁门 胃俞 慢性胃痛 红外辐射
下载PDF
慢性胃痛中医证候的消化道X线征象研究 附:182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余朝骏 王再谟 +8 位作者 吴永康 张光华 谢家华 宋荣章 张文胜 黄泰基 黄学惠 王毅 刘文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14-17,共4页
为丰富中医胃痛证候诊断的内容,为中医胃痛的辨证提供消化道X线影象改变的客观指标,为防治胃痛和揭示胃痛证候的实质提供客观依据,对160例中医胃痛不同证候的患者其消化道X线征象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 为丰富中医胃痛证候诊断的内容,为中医胃痛的辨证提供消化道X线影象改变的客观指标,为防治胃痛和揭示胃痛证候的实质提供客观依据,对160例中医胃痛不同证候的患者其消化道X线征象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气滞证以长型胃、低位胃、低张力胃及胃排空慢多见。郁热证以胃分泌增多,张力改变及器质性疾病多见。虚寒证以肠道动力减慢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胃痛 中医证候 消化道 X线摄影
下载PDF
慢性胃痛辨治归要 被引量:6
3
作者 钟洪 臧堃堂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39-640,共2页
目的 介绍慢性胃痛的临证辨治经验。方法 对近年来辨治的160例慢性胃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肝郁脾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20例,其余40例或以胃阴亏虚或湿热内阻或瘀血停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或多或少的都兼有肝郁脾虚的症状。另外... 目的 介绍慢性胃痛的临证辨治经验。方法 对近年来辨治的160例慢性胃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肝郁脾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20例,其余40例或以胃阴亏虚或湿热内阻或瘀血停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或多或少的都兼有肝郁脾虚的症状。另外,通过辨证分析认为胃痛及其伴随症状均是胃失和降的表现及延续,治则拟疏肝健脾、通降和胃,采用基本方治疗,获较好疗效。结论 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是慢性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应始终以疏肝健脾、通降和胃为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痛 辨证分型 中医疗法 肝郁脾虚 胃失和降
下载PDF
周仲瑛教授从肝胃失和论治慢性胃痛的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过伟峰 何小刚 +1 位作者 高向丽 王志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25-327,共3页
介绍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胃痛案例3则,均从肝胃不和立法,但通过把握病理因素的特异性、可变性、交叉夹杂性,各显组方用药特点,从中体现审证求机、知常达变、园机活法的辨治思想。
关键词 慢性胃痛 肝胃失和 周仲瑛 治疗经验
下载PDF
逍遥清胃汤配合抑酸剂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临床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霞 余泽云 +1 位作者 王华宁 曹艳萍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总结自拟方逍遥清胃汤配合抑酸剂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胃郁热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人,对照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组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并内服逍遥清胃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总结自拟方逍遥清胃汤配合抑酸剂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胃郁热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人,对照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组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并内服逍遥清胃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疗效: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18%,显效率74.36%。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2%,显效率56.41%。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逍遥清胃汤配合抑酸剂可明显增强胃脘痛(肝胃郁热型)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肝胃郁热 逍遥清胃汤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痛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林碧容 鲜玉军 《北方药学》 2012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210名慢性胃痛患者均分为三组,观察组1(组1)、观察组2(组2)、对照组,各组间年龄、性别、胃痛原因以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治疗包括:制酸、...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210名慢性胃痛患者均分为三组,观察组1(组1)、观察组2(组2)、对照组,各组间年龄、性别、胃痛原因以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治疗包括:制酸、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旋杆菌等治疗,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组1采用胃痛贴贴敷中脘穴,组2则在胃痛贴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止痛药,对照组采用止痛药物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胃痛症状缓解或者消失的时间、程度以及口干、面红、心动过速、小便不出等副作用,患者依从性以及治疗组患者有无局部皮肤损伤,疗程均为7天。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组1未见副作用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组1患者依从性优于其他两组(P<0.01),组2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副作用,观察组局部皮肤无明显损伤。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痛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贴 慢性胃痛 穴位贴敷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9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胃痛的临床表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患急慢性胃痛患者82例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为胃络瘀阻型、肝气犯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四类患者,施以不同方药。结果:本... 目的:分析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胃痛的临床表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患急慢性胃痛患者82例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为胃络瘀阻型、肝气犯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四类患者,施以不同方药。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12例,占14.6%;显效32例,占39.0%;好转37例,占45.1%;无效1例,占1.2%;总有效率98.8%。结论:中医治疗急慢性胃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急慢性胃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