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濒危树种-四合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晓红 慈忠玲 +1 位作者 孙静 杨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5-59,共5页
对继代培养 1a~ 2 a的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愈伤组织进行染色体制片 ,观察计数 ,显微摄影等分析研究 ,结果发现四合木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显著 ,有亚倍体 ,多倍体和超倍体出现 ,培养 1a以上的愈伤组... 对继代培养 1a~ 2 a的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愈伤组织进行染色体制片 ,观察计数 ,显微摄影等分析研究 ,结果发现四合木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显著 ,有亚倍体 ,多倍体和超倍体出现 ,培养 1a以上的愈伤组织中多倍体和超倍体占优势 ,亚倍体较少 ,而正常的二倍体则少见 ,同时还出现了异常的有丝分裂现象 ,根据观察结果 ,对四合木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原因以及与其分化能力降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组织培养 染色体变异 珍稀树种
下载PDF
新疆紫草的组织培养及其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国珍 秦明波 +3 位作者 康宁玲 谢德玉 叶和春 李国凤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1期37-41,共5页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的胚轴、子叶、根都产生愈伤组织。不同来源的外植体产生苗的能力不同,胚轴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苗最多,而且苗生长旺盛。根的愈伤组织只产生不定根。新疆紫草的核型是 K(2n)=14=2m+8sm+2sm(SAT)+2st。随着继...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的胚轴、子叶、根都产生愈伤组织。不同来源的外植体产生苗的能力不同,胚轴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苗最多,而且苗生长旺盛。根的愈伤组织只产生不定根。新疆紫草的核型是 K(2n)=14=2m+8sm+2sm(SAT)+2st。随着继代培养代数增多,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频率以及染色体数目显著增加。如果继代培养时间较长,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范围更广,而且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新疆紫草 组织培养 染色体
下载PDF
染色体变异、畸变与男性生殖激素水平及精子生成的研究
3
作者 张艳花 胡珉豪 +1 位作者 陈璐 周微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与精子数量、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异常相关,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虽然男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与精子生成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在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对精子生成的影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与精子数量、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异常相关,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虽然男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与精子生成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在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对精子生成的影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进一步研究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对精子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男性生育能力的形成过程,并为相关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畸变 男性生殖激素 精子生成
下载PDF
自闭症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尚宇夫 王月华 杜冠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49-953,共5页
自闭症是以社交障碍、沟通技能受损、兴趣狭隘及行为重复刻板为典型特征的精神类疾病。自闭症发病与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及二者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相关,其中突触蛋白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分子通路功能障碍以及脑部炎症反应等是导致... 自闭症是以社交障碍、沟通技能受损、兴趣狭隘及行为重复刻板为典型特征的精神类疾病。自闭症发病与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及二者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相关,其中突触蛋白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分子通路功能障碍以及脑部炎症反应等是导致自闭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自闭症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诊断手段还不完善,自闭症的研究仍是目前精神疾病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机制、疾病模型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突触蛋白 染色体变异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付文炎 刘义飞 黄宏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重要原动力。研究植物特别是一些重要经济作物和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起源与进化,不仅对于揭示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作为... 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重要原动力。研究植物特别是一些重要经济作物和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起源与进化,不仅对于揭示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作为连接基因组序列片段到染色体组的桥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长期被广泛用来研究多倍体形成与进化过程中相关特异基因或序列的表达定位、外源染色体检测和鉴定、基因组结构变异等科学问题。因此,在简单介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展历史和植物多倍体主要类型的基础上,主要总结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与进化相关研究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组原位杂交 多倍化 染色体变异
下载PDF
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207及其姊妹系的基因组构成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超 吴皓 +5 位作者 欧行奇 李新华 乔红 秦广雍 刘文轩 亓增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6,共9页
结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小麦15 K育种芯片杂交技术,对黄淮南片麦区的主导新品种百农207及其双亲百农64和周麦16,以及10个姊妹系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百农64对百农207基因组的贡献率为55.3%,周麦16的贡献率为40.... 结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小麦15 K育种芯片杂交技术,对黄淮南片麦区的主导新品种百农207及其双亲百农64和周麦16,以及10个姊妹系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百农64对百农207基因组的贡献率为55.3%,周麦16的贡献率为40.7%,并且百农207具有64个新位点或重组位点。此外,在参试材料中检测到9种染色体变异类型,其中5种来自百农64,4种来自周麦16或由双亲染色体重组而产生。结合荧光原位杂交和双亲差异SNP位点重组分析,将6B染色体臂间倒位区段初步定位在短臂50.1 Mb到长臂475.5 Mb之间,5A染色体长臂上的重复序列区段定位在66.1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百农207 基因组构成 荧光原位杂交 SNP位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下载PDF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雷 李萌 +4 位作者 王洋洋 邱玲 汤述尧 唐宗祥 符书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8-1043,共6页
用黑麦(Secale cereale L.)自交系Kustro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绵阳11杂交,获得了八倍体小黑麦MK,再用绵阳11与MK回交,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从回交后代中筛选到含1条1BL/1RS易位染色体的植... 用黑麦(Secale cereale L.)自交系Kustro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绵阳11杂交,获得了八倍体小黑麦MK,再用绵阳11与MK回交,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从回交后代中筛选到含1条1BL/1RS易位染色体的植株13FT-100。为了筛选含有变异染色体的姊妹1BL/1RS易位系,用FISH方法对植株13FT-100的自交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个后代植株中,1条6B染色体在核仁组织区断裂,造成6BS端部缺失;而在另1个后代植株中,1条1BL/1RS易位染色体的1BL端部Oligo-p Sc119.2-1信号缺失。变异6B染色体可以用来研究6BS臂从核仁组织区到端部区段的功能,变异1BL/1RS易位染色体可以用来研究1BL的变异对1BL/1RS易位染色体发挥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小麦远缘杂交后代,应多留意小麦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获得具有新型结构的小麦染色体或易位染色体可能对小麦育种研究更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BL/1RS 染色体变异
下载PDF
江西地区997对自然流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变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饶慧华 刘艳秋 +2 位作者 黄淑晖 周吉会 杨必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80-1684,共5页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自然流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发生率及其在男、女性中的分布差异,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方法根据流产次数将997对(1994例)自然流产夫妇分为4组:流产1次、2次、3次、≥4次,检测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自然流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发生率及其在男、女性中的分布差异,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方法根据流产次数将997对(1994例)自然流产夫妇分为4组:流产1次、2次、3次、≥4次,检测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对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变异率为13.94%(139/997),包括染色体多态83例,染色体畸变56例,其中平衡易位占总畸变的55.36%(31/56)。(2)流产1次夫妇中男性与女性染色体变异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流产≥2次夫妇染色体结构异常与流产1次夫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4次夫妇染色体多态性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自然流产3次以内,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增加,两者的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OR=1.648,95%CI:1.163~2.334,P<0.05)。结论染色体易位是造成复发性流产的主要遗传因素,自然流产3次以内染色体畸变率与流产次数成正相关。对于RSA夫妇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检查,流产≥4次的夫妇应关注染色体多态的遗传效应,评估再生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变异 复发性流产
下载PDF
伊贝母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仑山 丁惠宾 +2 位作者 王亚馥 杨汉民 贾廷跃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3期241-244,共4页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对伊贝母愈伤组织在培养43天(继代1次)、122天(继代3次)、203天(继代5次)、279天(继代7次)、427天(继代11次)时的染色体变异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伊贝母 继代培养 染色体变异
下载PDF
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华军 黄纯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57-163,共7页
本文报道了2个均质分散的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程序及其生物学特性,并用干涉相差显微术和荧光显微术检测了悬浮细胞的质量和活力。悬浮细胞在改良CC培养基中培养2星期,其干重可以增加10倍,其干重加倍时间为3天,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 本文报道了2个均质分散的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程序及其生物学特性,并用干涉相差显微术和荧光显微术检测了悬浮细胞的质量和活力。悬浮细胞在改良CC培养基中培养2星期,其干重可以增加10倍,其干重加倍时间为3天,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酸能促进它的生长,接种细胞密度能显著影响生长、缩短继代周期,促进分裂。2个细胞系均能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但IM细胞系的植株再生能力远高于RG细胞系。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2个细胞系均出现一定频率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变异程度与悬浮细胞的植株再生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建立的2个细胞系为大麦遗传操作和新技术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胚性悬浮 细胞系 染色体变异
下载PDF
稀有植物山东银莲花(Anemone shikokiana (Makino) Makino)的核型分析及其生境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鸷 逄玉娟 +2 位作者 刘传林 庄树宏 卞福花 《植物学研究》 201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山东银莲花(Anemone shikokiana)分布极其狭域,典型的稀有物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主要分布于含有大量腐殖土的针阔混交林下和含砂壤土的干旱山顶灌丛。植物的核型对其后续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法和Levan的核型分析方法,... 山东银莲花(Anemone shikokiana)分布极其狭域,典型的稀有物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主要分布于含有大量腐殖土的针阔混交林下和含砂壤土的干旱山顶灌丛。植物的核型对其后续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法和Levan的核型分析方法,首次研究了山东银莲花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表明: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4,核型公式为2n = 2X = 14 = 12m + 2t,核型为“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6.5%,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2X = 14 = 12L +2M1。为了探索生境对染色体的影响,对染色体的性状进行了巢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生境的居群间染色体形态和大小变异不显著,居群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表明山东银莲花染色体的变异存在于小尺度范围内,大尺度范围的变异可能由于足够大的群体足够多的个体而导致染色体水平的相互抵消。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银莲花 稀有植物 核型 染色体变异 生境
下载PDF
防风(Saposchnikovia divaricata)体细胞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8
12
作者 慈忠玲 陈惠民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对防风(Saposchikoviadivaricata)体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防风体细胞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变异显著,有亚倍体、超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和微核细胞出现,并发生染色体... 对防风(Saposchikoviadivaricata)体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防风体细胞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变异显著,有亚倍体、超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和微核细胞出现,并发生染色体的形态变异。培养半年以上亚倍体和微核细胞出现并开始增多,超倍体和多倍体细胞极少;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亚倍体和微核细胞消失,而多倍体和超倍体细胞显著增多。对于这种规律性的变化,认为是培养基成分对不同的变异类型加以选择的结果,推测培养后期超倍体的大量出现与微核细胞的消失可能有着某种因果联系。微核可能有其它的形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防风 染色体变异 微核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理化诱变引起的小麦再生株染色体变异
13
作者 胡天赐 高明尉 梁竹青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1-37,共7页
小麦幼胚和愈伤组织经理化诱变后形成的再生株M_1R_1和C_1R_1,具有比R_1株高的染色体变异频率,其染色体数目变化于35—46之间,但无倍数变异。理化诱变处理提高了再生株中含非整倍体、棒状二价体、单价体、等臂环和四价体的细胞频率,其中... 小麦幼胚和愈伤组织经理化诱变后形成的再生株M_1R_1和C_1R_1,具有比R_1株高的染色体变异频率,其染色体数目变化于35—46之间,但无倍数变异。理化诱变处理提高了再生株中含非整倍体、棒状二价体、单价体、等臂环和四价体的细胞频率,其中以1000伦琴γ射线照射未成熟胚处理的再生株染色体变异频率为最高。其次为2 mmol/L叠氮化钠处理愈伤组织的再生株。经过二倍体和单倍体选择,染色体变异大为减少,但仍保有较高频率的单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染色体 诱发变异 辐射育种
下载PDF
小麦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士生 张玉玲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32-338,共7页
对培养在含有不同附加成分的MS培养基上的小麦愈伤组织染色体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染色体变异。在培养初期,高浓度2,4-D可增加愈伤组织中的染色体变异率,AgNO_3可降低染色体变异... 对培养在含有不同附加成分的MS培养基上的小麦愈伤组织染色体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染色体变异。在培养初期,高浓度2,4-D可增加愈伤组织中的染色体变异率,AgNO_3可降低染色体变异率。6-BA对培养初期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高浓度6-BA可加大长期培养愈伤组织中的超倍体细胞频率。蔗糖浓度对最初9代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率无显著影响。但之后,低浓度蔗糖培养基上亚倍体细胞频率明显减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中正常二倍体细胞的频率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再生植株中,大部分核型正常,只有少数植株具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有些核型正常植株也有表型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染色体
下载PDF
陆地棉胚性愈伤组织的变异及高频胚胎发生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喆之 李克勤 +5 位作者 张大力 郝联芳 郭德志 刘全宏 肖娅萍 张苏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4年第5期331-338,共8页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胚性愈伤组织在两年多的继代培养过程中,由淡绿或灰色疏松状转变成灰黄色致密团块状,胚胎发生能力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培养两年半后,从中分离出3种不同的愈伤组织...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胚性愈伤组织在两年多的继代培养过程中,由淡绿或灰色疏松状转变成灰黄色致密团块状,胚胎发生能力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培养两年半后,从中分离出3种不同的愈伤组织系。第一种可产生大量的胚状体;第二种可产生少量胚状体;而第三种失去了胚胎发生能力。第一种团块颗粒小,后两种团块颗粒大。通过选择培养第一种愈伤组织系,建立了3 个陆地棉栽培品种的高频体细胞胚胎发生系。染色体观察显示:其变异频率随愈伤组织培养代数的增加而升高;3 种不同的愈伤组织系中,二倍体细胞的频率大小依次为: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此外,第一种含有较多的超二倍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胚性愈伤组织 变异 胚发生
下载PDF
小麦族几种近缘植物细胞在长期离体培养中的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宋锡全 夏光敏 陈惠民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1期33-38,共6页
对小麦及其4种近缘属间禾草进行了长时间(0.5~5.7年,个别8.6年)的愈伤组织培养,在继代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在染色体倍性低的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2n=2x=14)及新麦草(Psathy... 对小麦及其4种近缘属间禾草进行了长时间(0.5~5.7年,个别8.6年)的愈伤组织培养,在继代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在染色体倍性低的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2n=2x=14)及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2n=2x=14)倾向于数目的增大;染色体倍性高的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趋向于数目的减少;而倍性居中的羊草(Leymuschinensis,2n=4x=28)既有增大也有减小;染色体倍性最高的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2n=6x=70)最为稳定,但也有减少的趋向。愈伤组织的胚性主要与二倍体及亚二倍体的总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族近缘植物 组织培养 染色体变异 同工酶
下载PDF
白木千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中的分化能力及染色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金玲 桂耀林 郭仲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白木千(Picea m eyeri Rehd.et Wils.)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 2,4-D 1 m g/L+ KT 1m g/L的培养基上继代3 年,增殖能力和分化潜力仍保持在原来的水平,没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但随着继代时... 白木千(Picea m eyeri Rehd.et Wils.)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 2,4-D 1 m g/L+ KT 1m g/L的培养基上继代3 年,增殖能力和分化潜力仍保持在原来的水平,没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但随着继代时间的增长,胚性愈伤组织内有些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无规律的变化,而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较稳定(2n= 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Qian 胚性愈伤组织 染色体变异 继代培养
下载PDF
大蒜体细胞无性系的染色体变异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恩让 程智慧 周新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3-76,共4页
 5个大蒜品种经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再生植株形成体细胞无性系,对该无性系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再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其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5个品种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分别为52%,64%,58%...  5个大蒜品种经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再生植株形成体细胞无性系,对该无性系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再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其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5个品种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分别为52%,64%,58%,54%和62%,其余为多倍体、超倍体和亚倍体细胞。用苍山蒜和改良蒜的蒜基、蒜瓣和蒜叶分别作外植体培养形成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在46%~60%。检查还发现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体细胞无性系 染色体变异
下载PDF
伊贝母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和分化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仑山 丁惠宾 +2 位作者 王亚馥 杨汉民 康文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4-60,共7页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的染色体变异和分化频率。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的进程,二倍体细胞频率逐渐减少。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细胞频率迅速增加。同时还观察到比率不等的亚单倍体、单倍体,超三倍体和超四倍...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的染色体变异和分化频率。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的进程,二倍体细胞频率逐渐减少。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细胞频率迅速增加。同时还观察到比率不等的亚单倍体、单倍体,超三倍体和超四倍体细胞。于是培养物最终变成为只有少量整倍体而多数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的混倍体细胞群体。不同培养基对染色体变异的效应是2,4-D+KT>IAA+KT>NAA+KT。分化频率随继代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同时还观察到了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有丝分裂异常。根据试验结果,对继代培养中染色体变异的原因以及与分化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母 继代培养 染色体 愈伤组织
下载PDF
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分析与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染色体变异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霞 孙振元 +2 位作者 刘建锋 彭镇华 杜小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对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及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为二倍体,属中等染色体,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1A"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2sm+12m(2SAT)。组培再生... 对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及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为二倍体,属中等染色体,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1A"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2sm+12m(2SAT)。组培再生苗根尖细胞有40%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以非整倍体变异居多;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倒位、断裂、凝聚、双着丝点等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裂等染色体有丝分裂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核型分析 染色体变异 再生植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