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研究(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2
1
作者 关长群 刘雪虹 +2 位作者 唐谊海 孙文利 冯新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 进行 18例CT和MRI检查与手术病理 -光镜、电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系统 14例 ,小脑 4例。CT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合密度肿瘤伴钙化 ;MRIT1WI呈低信号或混... 目的 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 进行 18例CT和MRI检查与手术病理 -光镜、电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系统 14例 ,小脑 4例。CT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合密度肿瘤伴钙化 ;MRIT1WI呈低信号或混合信号 ,T2WI呈高信号。光镜和电镜 :显示肿瘤细胞单层或复层排列 ,有胶原纤维、毛细血管、钙化小体等。免疫组化 :vimentin、S 10 0、cytokeratin、EMA、GFAP均表达阳性。对照组室管膜瘤则cytokeratin和EMA表达阴性。结论 提高CT、MRI对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CT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脉络丛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漆松涛 龙浩 +1 位作者 潘军 张喜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总结脉络丛肿瘤(CPT)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本组31例CPT中,28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为脉络丛癌,全部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9例患者复查CT示脑积水改善不明显。结... 目的总结脉络丛肿瘤(CPT)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本组31例CPT中,28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为脉络丛癌,全部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9例患者复查CT示脑积水改善不明显。结论脑积水是CPT的突出表现,与肿瘤大小及性质不一致,手术缓解率不高。虽然脉络丛肿瘤大多为慢性起病,但仍有少数表现为急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肿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癌 脑积水
下载PDF
脉络丛乳头状瘤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牟立坤 谢红卫 +2 位作者 丰育功 唐万忠 李环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包括1例不典型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术前均行CT、MRI检查。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者19例,位于第四脑室者7例,位... 目的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包括1例不典型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术前均行CT、MRI检查。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者19例,位于第四脑室者7例,位于第三脑室者2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完全切除22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均行放射治疗)。术后5个月至5年,随访平均3.2年,21例治愈,4例复发,2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 MRI常呈颗粒状混杂信号且浸泡于脑脊液中为脉络丛乳头状瘤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目前其首选治疗措施;放射治疗是未全切除者术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影像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成人枕叶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复发为脉络丛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奚再兴 孙含蓄 +1 位作者 何小姣 王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 分析成人枕叶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术后复发为脉络丛癌(CP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脑枕叶ACPP术后复发为C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侧枕... 目的 分析成人枕叶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术后复发为脉络丛癌(CP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脑枕叶ACPP术后复发为C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侧枕叶侧脑室后角旁见大小约3.4 cm×4.5 cm×4.5 cm(左右×前后×上下)占位,呈不规则块状,等T_(1)、T_(2)信号,边缘见短T_(1)、T_(2)信号,周边伴有稍长T_(1)、T_(2)信号,DWI呈局部高信号,T_(2)Flair呈周围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内见无强化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枕叶占位显微镜下全切,术中见部分肿瘤组织侵犯侧脑室枕角。术后病理结果示:枕叶肿瘤组织为CPC,WHOⅢ级,侵犯侧脑室肿瘤组织为脉络丛乳头状瘤(CPP),WHO I级。术后接受瘤腔放射治疗,随访1.5 a无复发。结论 脑实质内CP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是ACPP术后的原位复发,无特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为诊断“金标准”,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放疗是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癌 脉络丛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被引量:7
5
作者 谢韡 王汉东 +9 位作者 史继新 樊友武 杭春华 孙康健 潘云曦 成惠林 李杰 乔梁 李劲松 茅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9期674-676,680,共4页
目的 :总结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11年间收治的 12例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均存在脑积水。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 目的 :总结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11年间收治的 12例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均存在脑积水。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并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通过显微外科技术 11例获得全切除 ,1例次全切除 ,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该肿瘤可通过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 ,手术是其最佳的治疗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第四脑室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磁共振诊断(附10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宇辉 詹勇 +2 位作者 蒋超梅 周洁 向子云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结果多数肿瘤呈实性(9/10);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FLAIR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肿瘤明显强化(... 目的分析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结果多数肿瘤呈实性(9/10);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FLAIR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肿瘤明显强化(9/10)。肿瘤边缘呈乳头状或分叶状;肿瘤多位于四脑室(7/10),少数肿瘤位于侧脑室(3/10)。10例肿瘤均引起脑积水。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性,仔细观察能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亚明 马振宇 罗世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总结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6年间我科收治的24例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4例,占同期儿童颅内肿瘤的1.6%,发病平均年龄为7.7岁,男女之比为5:7。肿瘤位于侧脑室者14例;第四... 目的 总结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6年间我科收治的24例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4例,占同期儿童颅内肿瘤的1.6%,发病平均年龄为7.7岁,男女之比为5:7。肿瘤位于侧脑室者14例;第四脑室内者7例;第三脑室内者2例;CPA 1例。显微手术全切和近全切除率达95.9%(23/24),术后复查CT的11例均有脑积水和/或硬膜下积液,经穿刺外引流和分流手术治愈。结论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儿童 显微手术 并发症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干辉 龚洪翰 +1 位作者 陈业媛 陈福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2期90-91,96,F0003,共4页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4例位于第4脑室,2例位于侧脑室,1例位于第3脑室,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CT表现为2例呈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呈混合密度...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4例位于第4脑室,2例位于侧脑室,1例位于第3脑室,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CT表现为2例呈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呈混合密度肿块影,1例呈囊性低密度内伴稍高密度结节及钙化。MRI表现为2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偏高信号影;5例在T1WI上呈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以囊性信号为主,伴有低信号钙化影。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及MR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纹理分析在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可 周德兴 +2 位作者 傅宁 吴梅 徐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10-1915,共6页
目的探讨MRI平扫及增强结合图像纹理分析在鉴别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证实的16例脑室内室管膜瘤及1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轴位平扫及增强图像,并在T1WI动脉期图像上勾画ROI,进行纹理分析... 目的探讨MRI平扫及增强结合图像纹理分析在鉴别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证实的16例脑室内室管膜瘤及1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轴位平扫及增强图像,并在T1WI动脉期图像上勾画ROI,进行纹理分析得到标准差、偏度、熵值、峰度、均数及异质性等相关参数。最后,利用多参数联合鉴别脑室内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结果脑室内室管膜瘤好发于第四脑室,易沿着室间孔与正中孔蔓延生长,呈"溶蜡样"改变。在MRI T1WI多表现等、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DWI呈等、稍低信号(P<0.05)。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侧脑室,发生于侧脑室者常伴有重度脑积水。在MRI上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稍高或高信号(P<0.05)。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部分呈特征性"桑葚样"改变。同时对脑室内室管膜瘤与脉络丛乳头状瘤进行纹理分析,得到各参数进行比较,可得:异质性、熵值及偏度参数在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两组肿瘤中有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对异质性、熵值及偏度定量参数即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参数联合分析,有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颅脑磁共振T1WI动脉期图像纹理分析结合常规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对鉴别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提供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第四脑室 室管膜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MRI纹理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脑实质巨大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复发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瑞 王新法 +5 位作者 高修成 钱静 郑雷 祝永杰 王刚 何俊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脑实质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肿瘤组织起源于脑实质,病理学结果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结论:脑室外... 目的:探讨脑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脑实质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肿瘤组织起源于脑实质,病理学结果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结论:脑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良性肿瘤,复发率极低,明确诊断须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全切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室外 复发
下载PDF
脉络丛乳头状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春 毕海霞 +1 位作者 张福林 唐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 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5月至2012年8月间1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观察其临床特征、病理学表现和免疫学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男性8例,女性5例... 目的 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5月至2012年8月间1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观察其临床特征、病理学表现和免疫学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5~51岁,中位年龄31岁。发病部位分别为第四脑室(7例)、侧脑室(4例)、左桥脑小脑角(2例)。光镜下肿瘤组织呈乳头状结构,由单层立方形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肿瘤细胞异型性小,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上皮基底部,核分裂象未见或偶见。其中4例有钙化,2例有黏液变性,1例有骨化,1例有纤维化。结论 脉络丛乳头状瘤为中枢神经少见的良性肿瘤,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需与脑膜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和转移性乳头状癌等相鉴别。外科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丽荣 徐志锋 司建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的MR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脑室内CPP的MR表现。结果 4例(36.3%)位于第四脑室,7例(63.7%)位于侧脑室,瘤体均呈分叶状或菜花状,边缘凹凸不平,边界清晰,T1WI呈等或... 目的 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的MR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脑室内CPP的MR表现。结果 4例(36.3%)位于第四脑室,7例(63.7%)位于侧脑室,瘤体均呈分叶状或菜花状,边缘凹凸不平,边界清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信号混杂,T2FLAIR呈高信号,DWI病灶呈低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瘤体内可见结节状、细小颗粒状低强化区,10例(90.9%)合并脑积水。结论 脑室内CPP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对于病灶内部信号,周围结构能清晰显示,给予临床的治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八例CT及MRI检查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建双 石浩 +2 位作者 韩永惠 蒋凌燕 张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CT和MRI检查曾误诊的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MRI检查误诊率30.77%,以颅内压升高或肢体活...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CT和MRI检查曾误诊的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MRI检查误诊率30.77%,以颅内压升高或肢体活动不利等为主要表现就诊,术前行CT和MRI检查诊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待鉴别3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各2例,乳头状脑膜瘤1例。8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确诊,确诊为良性脉络丛乳头状瘤(WHOⅠ级)5例,脉络丛乳头状癌(WHOⅢ级)3例。术后随访38 d~10个月,5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遇及<10岁儿童CT或MRI检查脑室系统内见菜花状或分叶状肿瘤,瘤体内出现囊变、坏死或出血,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且合并不同程度脑积液,要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下载PDF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漆松涛 龙浩 +1 位作者 潘军 张喜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总结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的2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平均22.5岁,位于侧脑室15例,第四脑室9例,第三脑室3例,桥小脑角1例。全部... 目的总结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的2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平均22.5岁,位于侧脑室15例,第四脑室9例,第三脑室3例,桥小脑角1例。全部行显微手术治疗,7例术前行脑室外引流,24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部分术后出现并发症。随访18例,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多发于儿童,预后较好,积极的手术全切除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转丽 黄聪 +1 位作者 潘高争 赵梓霖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总结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的CT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四脑室CPP的CT及MRI表现。结果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影,多合并条状、点状钙化。MRI显示T1WI、D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出现明... 目的总结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的CT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四脑室CPP的CT及MRI表现。结果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影,多合并条状、点状钙化。MRI显示T1WI、D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出现明显强化,内部可见颗粒状或结节状低强化区。结论四脑室CPP的CT及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四脑室 计算机X线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T_(1)WI增强全域直方图分析在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张蕊 陈翰林 +3 位作者 白岩 魏巍 林睿娟 王梅云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T_(1)WI增强全域灰度直方图在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54例脑室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25例、室管膜瘤29例。采用MaZda软件分别在两组肿... 目的探讨T_(1)WI增强全域灰度直方图在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54例脑室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25例、室管膜瘤29例。采用MaZda软件分别在两组肿瘤的T_(1)WI增强矢状位图像上勾画所有层面的肿瘤实质区域,行灰度直方图分析,观察二者的直方图特征,将获得的均值(Mean)、变异度(Variance)、峰度(Kurtosis)、偏度(Skewness)、第1百分位数(Perc.1%)、第10百分位数(Perc.10%)、第50百分位数(Perc.50%)、第90百分位数(Perc.90%)、第99百分位数(Perc.99%)9个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特征参数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直方图特征参数在脉络丛乳头状瘤和室管膜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的Mean、Skewness、Perc.1%、Perc.10%、Perc.50%、Perc.90%和Perc.99%7个直方图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AUC分别为0.848、0.761、0.680、0.803、0.841、0.823、0.790;直方图参数Variance、Kurtosis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ean、Perc.50%的诊断效能较高,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0.942、92.375,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和62.07%,96%和65.52%。结论T_(1)WI增强全域直方图分析在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和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其中Mean与Perc.50%参数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室管膜瘤 脑室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原文传递
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峰 刘正 +2 位作者 赵艳娥 程晓青 张宗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atypical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ACPP)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我院病理证实的4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4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中,2例位于右侧脑室,均呈囊实...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atypical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ACPP)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我院病理证实的4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4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中,2例位于右侧脑室,均呈囊实性改变,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实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呈明显强化;1例位于第四脑室,1例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均呈实性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块呈中-重度均匀强化。结论位于侧脑室的ACPP具有一定的特点,MRI能够显示ACPP与脉络丛的关系,有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
下载PDF
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鹏 郝大鹏 +3 位作者 周锐志 李滢 于风霞 冯卫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为ACPP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7例患者病灶位于侧脑室2例,4脑室3例,桥小脑角区2例并伴Luschka孔扩张。MR... 目的探讨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为ACPP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7例患者病灶位于侧脑室2例,4脑室3例,桥小脑角区2例并伴Luschka孔扩张。MRI:T1WI等信号4例,稍低信号3例,T2WI稍高信号6例,等信号1例,7例DWI呈等高信号;6例MRI明显强化,1例中度强化;5例肿块周围出现"囊泡征"。6例出现瘤周水肿。2例CT平扫为稍高密度并见钙化灶。结论 ACPP的发病年龄与部位有关,且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附5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璐 孙雷 卢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96-1699,共4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搜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CPA-CPP),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搜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CPA-CPP),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病灶均为单侧,边界清晰,呈分叶状。CT上呈与周围脑实质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改变,2例病灶内可见钙化。MR T1WI上病灶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上呈混杂信号,4例病灶可见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呈明显较均匀强化。病灶不伴瘤周水肿,可由占位效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结论 CPA发生的CPP与其他部位发生的CPP影像学特征类似。发现分叶状形态、明显强化、血管流空信号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影像学检查对于CPA-CP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桥小脑角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锰对人源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细胞系合成GDF-15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雨 张国艳 +7 位作者 李子南 田永吉 宁钧宇 洪昭雄 高珊 谭壮生 敬海明 李国君 《毒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7-214,242,共9页
目的应用人源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细胞系(hCPP)探究锰对脑脉络丛上皮细胞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合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氯化锰(以下简称锰)处理后hCPP的细胞活力;不同浓度... 目的应用人源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细胞系(hCPP)探究锰对脑脉络丛上皮细胞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合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氯化锰(以下简称锰)处理后hCPP的细胞活力;不同浓度的锰(25、50、75、100、150和200μmol/L)处理hCPP细胞24、48和72 h,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GDF-15蛋白表达和Gdf-15 mRNA水平在锰作用下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给予hCPP细胞100μmol/L的锰处理24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NF-κB、AMPK、PI3K/AKT通路的激活情况,随后,给予相应的通路抑制剂后检测GDF-15的蛋白表达。100μmol/L的锰处理hCPP细胞0、6、12、24、36、48、72 h,检测GDF-15、p38 MAPK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使用荧光探针试剂盒检测hCPP锰处理(100μmol/L,24 h)后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给予ROS抑制剂N-acetylcysteine(NAC)后检测GDF-15、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用200μmol/L以下的不同浓度的锰处理hCPP细胞24、48和72 h,可引起细胞活力降低、GDF-15蛋白合成增加、Gdf-15 mRNA水平增加,且随锰浓度的增高而变化。100μmol/L的锰处理hCPP细胞24 h,通过增加p38 MAPK、NF-κB p65和AMPKα的磷酸化水平激活p38 MAPK、NF-κB和AMPK信号通路,给予SB 202190(p38 MAPK通路抑制剂)可逆转锰处理hCPP引起的GDF-15合成增加效应。100μmol/L的锰处理hCPP细胞0、6、12、24、36、48和72 h,GDF-15蛋白水平和p38 MAPK磷酸化蛋白水平随着锰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高。100μmol/L的锰处理hCPP细胞15、30、60 min以及24 h,细胞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NAC处理不能逆转锰引起的GDF-15合成增加及p38 MAPK通路的激活状态。结论本研究表明,锰处理可增加hCPP细胞中GDF-15的合成,这可能是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后介导的。这些发现为今后阐明GDF-15在锰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氯化锰 脉络丛 人源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细胞系(hCPP) p38 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