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胆汁淤积性肝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熊复 周锦 徐樨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754-1757,共4页
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是胆汁淤积的一个重要指标,多数胆汁淤积性肝病GGT水平增高,部分以低GGT为特点,现总结低GGT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以提高对低GGT相关性胆汁淤积肝病的认识.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 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性肝病
原文传递
重视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施漪雯 尤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41-643,共3页
胆汁淤积(cholestasis)的定义为由于遗传缺陷、机械性障碍、免疫系统调节异常、毒素作用等因素损伤胆管,导致胆汁形成和分布障碍,造成肠道胆汁缺乏,而过多潜在毒性的胆汁成分在肝细胞、胆管和体循环中的蓄积。临床可表现为黄疸、... 胆汁淤积(cholestasis)的定义为由于遗传缺陷、机械性障碍、免疫系统调节异常、毒素作用等因素损伤胆管,导致胆汁形成和分布障碍,造成肠道胆汁缺乏,而过多潜在毒性的胆汁成分在肝细胞、胆管和体循环中的蓄积。临床可表现为黄疸、高胆固醇血症、皮肤瘙痒,同时伴有血清酶学的异常,最终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发布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cholangitis,PBC)的诊断和治疗共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诊断和治疗共识》。本文将从诊断和药物治疗两方面重点介绍成年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诊治进展。1胆汁淤积性疾病的诊断:关注但不限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水平肝内胆汁淤积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因涉及病毒、药物、酒精、自身免疫、遗传代谢等因素,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各不相同,因此具体的诊断标准难以统一。一般认为,高浓度的胆汁酸对胆管细胞的损伤作用导致细胞内的酶过多“漏”入血液循环,因此ALP水平最常用于评估胆汁淤积性疾病。另外,ALP同工酶、5’核苷酸酶、GGT可以帮助证实胆汁淤积起源于肝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诊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肠-肝轴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慧婷 周永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5-307,共3页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解毒中心,能够分解代谢营养物质和毒性物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而肠道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与肝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肠-肝轴(gut-liver axis),肠道中的营养成分、细菌及其代...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解毒中心,能够分解代谢营养物质和毒性物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而肠道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与肝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肠-肝轴(gut-liver axis),肠道中的营养成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肝脏中的物质通过胆道系统排泄入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肠粘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胆汁酸代谢是肠-肝轴的关键特征[1]。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中有害物质增加,有益物质减少,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来源的细菌产物和代谢物可暴露于肝脏,通过肝-肠循环诱发肝细胞损伤和肠道炎症的发生,并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而肝病的进展又会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的失调,最终导致肝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肠-肝轴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下载PDF
胆源性肝脏疾病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梁雪莹 丁惠国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0-695,共6页
胆源性肝脏疾病指肝内外胆管系统病变或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常见原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 胆源性肝脏疾病指肝内外胆管系统病变或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常见原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药物或严重感染所致的胆管消失综合征等。瘙痒和黄疸是最突出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逆行十二指肠镜胰胆管造影术、胆胰子镜直视系统(SpyGlass)等内镜检查,可显著提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胆管炎与胆管癌的早期鉴别诊断能力,实现精准细胞学及活组织检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球囊扩张术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显著改善瘙痒症状、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预后。因此,消化内镜在胆源性肝脏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显示了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胆源性肝脏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 逆行十二指肠镜胰胆管造影术 胆胰子镜直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