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氯酚对生物体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
作者 杨淑贞 韩晓冬 陈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6-398,共3页
五氯酚作为杀虫剂、抗菌剂和防腐剂而被广泛使用,范围涉及工商业、农业、水产业及家居生活。五氯酚在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有富集作用,由于具有毒性高,持久性长及难降解等特点,其大量使用和不恰当处理,导致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已成为一种... 五氯酚作为杀虫剂、抗菌剂和防腐剂而被广泛使用,范围涉及工商业、农业、水产业及家居生活。五氯酚在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有富集作用,由于具有毒性高,持久性长及难降解等特点,其大量使用和不恰当处理,导致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物。在污染区的水体、土壤及动植物体内都能检测到一定水平的五氯酚。五氯酚可通过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或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而对人体产生毒性及一系列不良影响。进入体内的五氯酚可长时间蓄积于肝、肾及脂肪组织中,对肝、肾产生毒性;使肿瘤发病率提高,干扰内分泌、影响免疫功能及阻碍生殖发育等。五氯酚不仅对人体有直接危害,而且可能在遗传学上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氯酚类 内分泌系统 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姜梅 牛世全 +2 位作者 展惠英 袁建梅 陈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综述了近年在具有降解氯酚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的筛选、氯酚类化合物的好氧和厌氧降解机制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利用研究 .阐述了氯酚类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路径 .在好氧条件下 ,单氯酚和二氯酚在氧化酶的攻击下形成氯代邻二酚 ... 综述了近年在具有降解氯酚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的筛选、氯酚类化合物的好氧和厌氧降解机制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利用研究 .阐述了氯酚类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路径 .在好氧条件下 ,单氯酚和二氯酚在氧化酶的攻击下形成氯代邻二酚 ,邻二酚开环生成相应的氯代粘康酸或半醛 ,粘康酸内酯化过程中释放氯离子 ;高度氯代的化合物则是在氢氧化酶作用下生成氯代醌 ,并逐步脱去所有的氯原子生成苯酚后才开环 .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 ,氯酚进行还原脱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类化合物 好氧降解 厌氧降解 生物降解性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太湖流域3种氯酚类化合物水质基准的探讨 被引量:53
3
作者 雷炳莉 金小伟 +1 位作者 黄圣彪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0-49,共10页
按照美国地面水水质基准制定的程序和规范,筛选了太湖流域广泛存在的水生生物物种并收集了相应的基础毒性数据,探讨了五氯酚(PCP)、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在我国太湖地区的水生态基准的定值.同时采用蒙特卡罗构... 按照美国地面水水质基准制定的程序和规范,筛选了太湖流域广泛存在的水生生物物种并收集了相应的基础毒性数据,探讨了五氯酚(PCP)、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在我国太湖地区的水生态基准的定值.同时采用蒙特卡罗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曲线和生态毒理模型方法预测了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太湖水生生物的急性基准浓度(CMC)和慢性基准浓度(CCC).结果表明,基于EPA规范方法和急慢性毒性比率得到的PCP、2,4-DCP和2,4,6-TCP3种氯酚类化合物的CMC值分别为25、908和594μg·L-1,CCC值分别为12、176和162μg·L-1;基于SSD曲线得到的CMC值分别为25、818和648μg·L-1,CCC值分别为6、75和198μg·L-1;基于生态毒理模型得到的CCC值分别为4、15和67μg·L-1,显示出3种方法得到的氯酚类化合物的CMC或CCC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但在数值上由生态毒理模型得出的CCC要小于其它两种方法,并且除PCP的急慢性基准值与美国EPA推出的水生态基准值相近外,其它两种氯酚类化合物的急慢性基准值均低于美国EPA推出的急慢性基准值.研究结果希望能为我国水质基准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太湖 水生态基准 急性基准浓度 慢性基准浓度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对金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聂晶磊 刘锋 +1 位作者 周春玉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研究了 2 -氯酚、2 ,6 -二氯酚 ,2 ,3,4-三氯酚、2 ,3,5 ,6 -四氯酚、五氯酚 5种氯酚类化合物对鲤科金鱼 (Carassiasauratus)的急性毒性和这 5种化合物在 1 2LC5 0 ,1 4LC5 0 ,1 6LC5 0 浓度下对金鱼肝脏中Na+ -K+ -ATP酶的影响变化。... 研究了 2 -氯酚、2 ,6 -二氯酚 ,2 ,3,4-三氯酚、2 ,3,5 ,6 -四氯酚、五氯酚 5种氯酚类化合物对鲤科金鱼 (Carassiasauratus)的急性毒性和这 5种化合物在 1 2LC5 0 ,1 4LC5 0 ,1 6LC5 0 浓度下对金鱼肝脏中Na+ -K+ -ATP酶的影响变化。结果显示 :①氯酚类化合物随氯原子数目在苯环上的增加 ,其急性毒性增加 ;②亚急性毒性指标Na+ -K+ -ATP酶对氯酚类化合物比较敏感 ,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指示物。并讨论了氯酚类化合物对Na+ -K+ -ATP酶活性产生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金鱼 半致死浓度 生物指示物 有机污染物 急性毒性 恶急性毒性
下载PDF
氯代酚和烷基酚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刘红玲 周宇 +1 位作者 许妍 于红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共4页
为研究氯代酚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毒性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 ,观察这两类化合物对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卵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受精卵产出后立即染毒 ,胚胎对这些化合物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分别为 :五氯酚—— 48h心律、色素和水肿的 EC... 为研究氯代酚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毒性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 ,观察这两类化合物对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卵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受精卵产出后立即染毒 ,胚胎对这些化合物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分别为 :五氯酚—— 48h心律、色素和水肿的 EC50 值均为 0 .2 mg/L;对 -壬基酚—— 72 h孵化 EC50 为 0 .5 mg/L;对 -辛基酚—— 72 h畸形 EC50 为 0 .5 mg/L;对 -氯酚—— 48h色素 EC50 为 1.5 mg/L;染毒时刻的不同对胚胎所造成的毒性效应也不同。几种氯代酚和烷基酚对发育 2 4h胚胎染毒 ,五氯酚毒性最大 ,对 -辛基酚和对 -壬基酚次之 ,对 -氯酚毒性最小。研究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毒理学 氯代酚 烷基酚 斑马鱼 胚胎发育 毒性效应
下载PDF
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的毒性和氧化应激 被引量:32
6
作者 金小伟 查金苗 +1 位作者 许宜平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16-822,共7页
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4-DCP、2,4,6-TCP和PCP的急性毒性和21d慢性毒性,并在同一条件下测试了这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软体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2,4-DCP、2,4,6-TCP和PCP对河蚬96hLC50值分别为19.25(... 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4-DCP、2,4,6-TCP和PCP的急性毒性和21d慢性毒性,并在同一条件下测试了这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软体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2,4-DCP、2,4,6-TCP和PCP对河蚬96hLC50值分别为19.25(17.58~21.20)、41.98(35.48~58.24)和0.23(0.18~0.27)mg·L-1;以致死作为观察指标,其21d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观察效应浓度(LOEC)值分别为1.00、2.00、0.06mg·L-1和2.00、4.00、0.08mg·L-1.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软体组织抗氧化系统几种酶的活性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SOD和GSH-Px的影响最为明显.2,4,6-TCP和PCP对SOD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GSH-Px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2,4-DCP对SOD和GSH-Px表现为明显的诱导作用;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CAT均表现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GST活性也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变化范围不大(62.95%~137.04%).3种氯酚类化合物暴露后生物体抗氧化酶有不同的响应,表明不同氯酚类化合物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及其应激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类化合物 河蚬 毒性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处理2,4-D丁酯氯化含酚废水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槐三 寇晓康 +1 位作者 刘玉鑫 胡世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8-471,共4页
采用国产新型大孔吸附树脂XDA对除草剂 2 ,4-D丁酯生产过程中苯酚氯化工序产生的含氯代苯酚的酸性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处理 ,研究了影响吸附的各种因素。实验表明 ,温度 3 5~ 45℃、流率不高于每小时 6倍树脂床体积 (BV·h- 1 )的... 采用国产新型大孔吸附树脂XDA对除草剂 2 ,4-D丁酯生产过程中苯酚氯化工序产生的含氯代苯酚的酸性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处理 ,研究了影响吸附的各种因素。实验表明 ,温度 3 5~ 45℃、流率不高于每小时 6倍树脂床体积 (BV·h- 1 )的条件下 ,氯代苯酚和苯酚的除去效率在 99%以上 ;温度 65~ 80℃、质量分数为 5 %的NaOH溶液作解吸剂 ,解吸效率达到 98%。含氯代苯酚钠大约 4% (质量分数 )的碱性解吸液直接返回到氯化车间 ,苯酚钠和过量的NaOH都得到利用 ,实现了污染治理和污染物的资源化 ,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吸附法 2 4-D丁酯 氯化 含酚废水处理 2 4-D丁酯 氯代苯酚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对青鱼和细鳞斜颌鯝幼鱼的毒性 被引量:27
8
作者 金小伟 查金苗 +1 位作者 许宜平 王子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5-1242,共8页
以我国特有青鱼和细鳞斜颌鯝为受试物种,利用其生命早期阶段的急性毒性LC50值和28d慢性生长抑制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可接受浓度(MATC)评价了3种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 以我国特有青鱼和细鳞斜颌鯝为受试物种,利用其生命早期阶段的急性毒性LC50值和28d慢性生长抑制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可接受浓度(MATC)评价了3种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对青鱼和细鳞斜颌鯝的的96hLC50值分别为4.01(3.61~4.68)、1.22(1.12~1.31)、0.10(0.08~0.11)mg·mL-1和2.48(1.94~2.89)、1.10(0.38~1.36)、0.09(0.08~0.10)mg·mL-1,且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青鱼的毒性和细鳞斜颌鲴的毒性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PCP对青鱼和细鳞斜颌鲴均为剧毒,2,4-DCP和2,4,6-TCP对青鱼和细鳞斜颌鲴均为高毒.青鱼对2,4-DCP,2,4,6-TCP和PCP的MATC分别为0.05mg·mL-1、<0.10mg·mL-1和0.015mg·mL-1,对应的急慢性毒性比(ACR)分别为80.2、12.2和6.67;细鳞斜颌鲴对2,4-DCP、2,4,6-TCP和PCP的MATC分别为0.30mg·mL-1、0.15mg·mL-1和<0.01mg·mL-1,对应ACR分别为8.27、7.33和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青鱼 细鳞斜颌鯝 氯酚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包装纸中的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天娇 林勤保 +1 位作者 宋欢 李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53-1157,共5页
建立了食品包装纸中2,4,6-三氯酚、五氯酚、4-氯-3,5-二甲基-苯酚和4-叔-辛基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超声萃取,Oasis HLB固相柱净化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 C18柱以乙腈和0.05%氨水为流动相... 建立了食品包装纸中2,4,6-三氯酚、五氯酚、4-氯-3,5-二甲基-苯酚和4-叔-辛基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超声萃取,Oasis HLB固相柱净化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 C18柱以乙腈和0.05%氨水为流动相进行分离,以负离子模式离子化,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定量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2,4,6-三氯酚的线性范围为20-1 000μg.L^-1,五氯酚、4-氯-3,5-二甲基-苯酚和4-叔-辛基酚的线性范围为5-1 000μg.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4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1-10μg.kg^-1,定量下限为5-20μg.kg^-1,加标回收率为75%-109%,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12.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于食品包装纸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纸 烷基酚 氯酚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长江沉积物中痕量氯代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士奋 谭永睿 +3 位作者 孙成 王连生 蒋新 MartensD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本文利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18种氯代酚(CPs)进行了分离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Ps的含量以五氯苯酚为主,且氯代酚化合物的残留量按五氯苯酚>四氯苯酚>一氯苯酚>二氯苯酚>三氯苯酚的顺序递减.总的... 本文利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18种氯代酚(CPs)进行了分离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Ps的含量以五氯苯酚为主,且氯代酚化合物的残留量按五氯苯酚>四氯苯酚>一氯苯酚>二氯苯酚>三氯苯酚的顺序递减.总的来说,氯代酚类化合物在长江沉积物中的分布模式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质谱 长江 氯代酚 沉积物 水质监测
下载PDF
GC-MS联用对皮革中19种含氯苯酚的测定 被引量:25
11
作者 莫贤科 黄泽琳 刘丽琴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58-62,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皮革样品中19种含氯苯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水蒸气蒸馏-乙酸酐乙酰化-正己烷液液萃取,选用DB-5MS色谱柱分析含氯苯酚的乙酰化产物,采用选择离子监测确证,外标法定量。其线性范围为0.4~4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皮革样品中19种含氯苯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水蒸气蒸馏-乙酸酐乙酰化-正己烷液液萃取,选用DB-5MS色谱柱分析含氯苯酚的乙酰化产物,采用选择离子监测确证,外标法定量。其线性范围为0.4~4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6%~1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限为0.1 mg/kg。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满足皮革样品中含氯苯酚的日常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含氯苯酚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三种氯代酚的水生态毒理和水质基准 被引量:23
12
作者 罗茜 查金苗 +2 位作者 雷炳莉 许宜平 王子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41-2249,共9页
氯酚化合物主要包括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等,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氯酚在水体中的生态毒理行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概述了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归趋,在水生生物体内... 氯酚化合物主要包括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等,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氯酚在水体中的生态毒理行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概述了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归趋,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及其生态毒性和毒理特性.在此基础上,对3种氯代酚的水生态基准进行推导讨论,以期为氯酚类污染物的环境管理、安全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化合物 环境行为 毒性毒理 水质基准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水中氯酚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岚 李淑敏 +3 位作者 岳银玲 应波 鄂学礼 陈亚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酚(CPs)的方法。方法采用SPME前处理技术,用毛细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2氯酚(MCP),2,4二氯酚(DCP),2,4,6三氯酚(TCP),五氯酚(PCP)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60.0、2.64、0...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酚(CPs)的方法。方法采用SPME前处理技术,用毛细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2氯酚(MCP),2,4二氯酚(DCP),2,4,6三氯酚(TCP),五氯酚(PCP)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60.0、2.64、0.15和0.84μg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97、0.997、0.995;样品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加标后回收率分别为95.3%~107%、93.6%~102%、92.4%~102%、91.5%~99.1%;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0%~8.1%、1.6%~6.6%、2.9%~8.6%、2.0%~8.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不使用有机溶剂,是测定氯酚类化合物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顶空固相微革取 气相色谱法 氯酚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GC直接测定废水中的三种氯酚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红雨 张杰 黄秀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研究了运用固相微萃取 / GC直接测定水中的三种氯酚的方法 ,得到了分析三种氯酚的 SPME最佳萃取条件。选取聚丙烯酸酯 ( PA)萃取头 ,水溶液调 p H=2 ,并用 Na Cl饱和 ,室温下在持续磁力搅拌下直接萃取 40 min,纤维萃取头在 2 60℃脱附 5... 研究了运用固相微萃取 / GC直接测定水中的三种氯酚的方法 ,得到了分析三种氯酚的 SPME最佳萃取条件。选取聚丙烯酸酯 ( PA)萃取头 ,水溶液调 p H=2 ,并用 Na Cl饱和 ,室温下在持续磁力搅拌下直接萃取 40 min,纤维萃取头在 2 60℃脱附 5min。所建立的方法适于快速、方便地测定水中三种氯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测定 固相微萃取 GC 氯酚 废水 气相色谱
下载PDF
3种氯酚化合物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亚辉 曹莹 +1 位作者 王一喆 刘征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03-409,共7页
氯酚类化合物是我国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优先控制污染物,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试验生物,测定了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对大型溞的48h致死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基于单一氯酚化合物的浓度-效应曲线,运用浓度加和(CA)与... 氯酚类化合物是我国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优先控制污染物,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试验生物,测定了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对大型溞的48h致死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基于单一氯酚化合物的浓度-效应曲线,运用浓度加和(CA)与独立作用(IA)2个模型对2种等毒性浓度比的混合物(Mix-LC50和Mix-LC1)的联合毒性进行预测。通过氯酚混合物的观测数据的95%置信区间与CA和IA模型预测的浓度-效应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A预测曲线与Mix-LC50和Mix-LC1这2种混合物的95%置信区间相近,而与IA的预测相差较大。以模型偏差率(MDR)表示CA或者IA预测效应浓度和观测值之间的偏差,在不同效应水平下CA对2种混合物的MDR值均小于1.5,说明CA能够预测3种氯酚化合物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性 氯酚 大型溞 浓度加和 独立作用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下纳米TiO_2降解水中有机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香玲 潘家荣 +2 位作者 李瑞萍 方艳芬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选取有机氯酚类化合物邻氯苯酚(OCP)、对氯苯酚(PCP)及2,4-二氯苯酚(DCP)为目标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330 nm<λ<380 nm),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对目标化合物的降解特性.考察了酸度及紫外光光解对其降解行为的影响,... 选取有机氯酚类化合物邻氯苯酚(OCP)、对氯苯酚(PCP)及2,4-二氯苯酚(DCP)为目标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330 nm<λ<380 nm),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对目标化合物的降解特性.考察了酸度及紫外光光解对其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CP、PCP及DCP分别在pH 6.0、4.2、5.0酸度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在实验条件下OCP、PCP及DCP分别降解240 min、270 min1、60 min后矿化率达到100%.OCP、PCP及DCP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04 54、0.003 64及0.005 03.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初步探讨了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光催化降解 TIO2
下载PDF
氯酚在鲫鱼体内的分布、存在形式与生物富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芳 林少彬 陈亚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鱼组织中4种有代表性的氯酚(CPs)及其共轭物。选取CPs分别对鲫鱼在室温(22±5)℃进行96h半静态染毒实验。实验发现:24h换一次水,能充分保证CPs实验水的浓度恒定,鱼的存... 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鱼组织中4种有代表性的氯酚(CPs)及其共轭物。选取CPs分别对鲫鱼在室温(22±5)℃进行96h半静态染毒实验。实验发现:24h换一次水,能充分保证CPs实验水的浓度恒定,鱼的存在并不影响实验水的浓度。实验水系统中,CPs在鲫鱼(Cruicancarps)体内的分布和积累的研究结果表明,CPs在鱼体内以游离CPs及其共轭物2种形式存在。CPs总量在各鱼组织间的分布顺序为:胆>肝、肾>肌肉,随着氯(Cl)原子数目的增多,CPs共轭物所占比例亦增大,而PCP共轭物所占比例则较TCP有所下降。胆组织中CPs共轭物由葡萄糖苷酸共轭物和硫酸酯共轭物2种形式组成,其中葡萄糖苷酸含量大于93%。通过计算生物浓缩因子(BCF)值来度量CPs在鱼组织中的生物富集效果。由胆中游离氯酚和硫酸酯共轭物得到的BCF值均与正辛醇/水体系的分配系数KOW没有相关性;而通过葡萄糖苷酸共轭物和CPs总量分别计算得到的BCF值均与KOW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鲫鱼鱼胆的BCF,在2.0×103~6.3×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生物富集 鲫鱼 体内 分布 存在形式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兆慧 马万红 +2 位作者 陈春城 籍宏伟 赵进才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6-1297,共12页
氯酚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毒性、难生物降解和强生物累积性等特点,成为较受关注的一类优先控制污染物.我们总结了氯酚TiO2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直接光解、·OH氧化、1O2氧化、O(3P)氧化、O2·氧化、导带电... 氯酚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毒性、难生物降解和强生物累积性等特点,成为较受关注的一类优先控制污染物.我们总结了氯酚TiO2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直接光解、·OH氧化、1O2氧化、O(3P)氧化、O2·氧化、导带电子还原和表面络合物电子转移等氯酚光降解途径与机理.重点讨论了O2在氯酚吸附、光催化降解乃至矿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光催化 机理 活性氧物种 自由基反应
原文传递
氯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君敬 刘惠玲 程修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处理氯酚类废水的主要方法,主要分为物化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特别介绍了化学法中的高级氧化法和还原法,分析了各种方法处理氯酚类废水时存在的优势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并为氯酚类化合物废水处理的理论... 简要介绍了处理氯酚类废水的主要方法,主要分为物化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特别介绍了化学法中的高级氧化法和还原法,分析了各种方法处理氯酚类废水时存在的优势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并为氯酚类化合物废水处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吸附 生物法 高级氧化法 还原法
下载PDF
基于分子印迹磁性复合材料的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氯酚类污染物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新鑫 杨军 +4 位作者 谢晟瑜 陈扬 刘芳伶 沈昊宇 夏清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3-1219,共7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基质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d MSPE-HPLC)方法,用于海水中5种氯酚类(CPs)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样品用五氯酚分子印迹氨基功能化磁性复合材料富集,在C8反相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基质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d MSPE-HPLC)方法,用于海水中5种氯酚类(CPs)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样品用五氯酚分子印迹氨基功能化磁性复合材料富集,在C8反相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上分离,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230 nm处检测。考察了样品p H值、萃取时间和洗脱剂的种类与用量对CPs富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种CPs在1~5 000 n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 9;平均回收率为86.5%~98.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8%~8.6%;检出限(LODs)为0.18~1.20 ng/L,定量下限(LOQs)为0.6~4.0 ng/L。方法可用于海水中CPs类化合物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功能化 分子印迹磁性材料 氯酚类污染物 海水 基质分散-磁性固相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