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波唇柱苣苔离体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娜 田晓瑞 +3 位作者 娄丽 王港 李从瑞 杨成华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为了探索荔波唇柱苣苔离体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荔波唇柱苣苔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荔波唇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优消毒方法为:采用70%酒精灭菌30 s,0.1%Hg Cl2灭菌4 min;叶片诱导丛生芽... 为了探索荔波唇柱苣苔离体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荔波唇柱苣苔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荔波唇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优消毒方法为:采用70%酒精灭菌30 s,0.1%Hg Cl2灭菌4 min;叶片诱导丛生芽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NAA 0.1 mg/L,平均诱导率为85.75%;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1 mg/L+GA30.5 mg/L,平均增殖系数可达17.67,且不定芽生长良好;生根培养基以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为最好,生根率达92.61%。组培苗经炼苗及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建立了荔波唇柱苣苔叶片离体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为规模化生产荔波唇柱苣苔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波唇柱苣苔 离体叶片 不定芽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荔波唇柱苣苔黑斑病病原菌鉴定
2
作者 朱佳敏 付莉 +1 位作者 吴跃开 张序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5-17,25,共4页
为明确引起荔波唇柱苣苔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开展致病性接种试验,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荔波唇柱苣苔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该... 为明确引起荔波唇柱苣苔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开展致病性接种试验,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荔波唇柱苣苔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荔波唇苣苔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波唇柱苣苔 黑斑病 病原鉴定
下载PDF
荔波唇柱苣苔抗寒性因子分析及影响评价
3
作者 李从瑞 杨加文 +1 位作者 汤升虎 舒启琼 《贵州科学》 2021年第5期6-9,58,共5页
以荔波唇柱苦苣苔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T4(0℃,重度胁迫)、T3(5℃,中度胁迫)、T2(10℃,轻度胁迫)、T1(15℃,冬季平均温度),25℃为常温对照(CK),测定其渗透调节物、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生理指标,研究其在... 以荔波唇柱苦苣苔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T4(0℃,重度胁迫)、T3(5℃,中度胁迫)、T2(10℃,轻度胁迫)、T1(15℃,冬季平均温度),25℃为常温对照(CK),测定其渗透调节物、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生理指标,研究其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抗寒性。以期通过温度调节,为其产业化生产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随着低温胁迫逐渐加重,渗透调节物质(SS、SP、PRO)、丙二醛(MDA)、抗氧化物酶活性(SOD、POD、CAT、APX)都呈上升趋势,在T2达到最大值,但在T3中度低温胁迫下,酶活性开始降低。综上所述,荔波唇柱苣苔能够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来适应低温环境,若温度低于5℃,荔波唇柱苣苔植株将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波唇柱苦苣苔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抗寒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4
作者 姜霞 李从瑞 +1 位作者 陈志萍 王莲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28,共7页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参数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4种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日均值为A2(1.00)>A3(0.82)>A1(0.76)>CK(0.46)。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似,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CK中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A1中Pn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A2中Pn与Ci、空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A3中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A1、CK中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A2、A3中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日进程有所不同,说明荔波唇柱苣苔的栽培中要考虑相应的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波唇柱苣苔 栽培基质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