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历史语境、现实障碍与未来选择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煜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40,156,共8页
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时空维度中,"中国特色"所独具的语词弹性包容了其不同向度与内涵:它既折射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变迁的历史语境,透析着中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现实障碍,也能够昭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未来选择。把握不同时... 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时空维度中,"中国特色"所独具的语词弹性包容了其不同向度与内涵:它既折射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变迁的历史语境,透析着中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现实障碍,也能够昭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未来选择。把握不同时期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中国特色",认清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中国特色"式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问题,既是破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困境的前提,也是改革并最终形成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发展良性互动的"新""中国特色"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村金融 法律制度 历史语境 现实障碍 未来选择
下载PDF
中国文化解构与中国情境管理的结构机理——基于文化、人口与制度环境的情境理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建波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5-335,共11页
中国文化属于"关系感性-实用理性"文化;西方文化属于"规则理性-个体感性"文化。中国管理环境最具差别化的要素是文化、人口和制度,这构成了中国管理环境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应用周易的阴阳两仪对称太极生态图,刻画... 中国文化属于"关系感性-实用理性"文化;西方文化属于"规则理性-个体感性"文化。中国管理环境最具差别化的要素是文化、人口和制度,这构成了中国管理环境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应用周易的阴阳两仪对称太极生态图,刻画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换言之,中国文化信息从宏观结构上是对称的、是整体的,从文化信息表现上是简单和清晰对称的,但中国文化信息从微观上是复杂不对称的。由此,企业组织和一般组织的动力学原理即情境机理为:和方式引领复杂差别,可以促进竞争有序(竞争差序与组织管控);合作式引领复杂竞争,可以扩大品性差异(差别性共赢与组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人口 中国制度 环境特性 情境管理机理
下载PDF
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的演进脉络与内在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明 谭任均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7,M0003,共15页
中国传统民族思想是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来源,是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根脉。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学之知识生产,主要经历了现代民族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形成、民族学知识生产全球化... 中国传统民族思想是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来源,是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根脉。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学之知识生产,主要经历了现代民族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形成、民族学知识生产全球化、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建构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演进脉络与内在逻辑。对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和梳理,是建构中国自主的民族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对于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建构也有着积极的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学 知识生产 知识体系 演进脉络
原文传递
乡村旅游外来经营者研究进展:基于中国制度情境的一般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文智 乔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8,191,共9页
外来经营者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有研究对外来经营者动机解释较成熟,在经营方式选择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阐述了外来经营者在社会交往、社会责任和社会治理的倾向,并深入研究了其在... 外来经营者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有研究对外来经营者动机解释较成熟,在经营方式选择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阐述了外来经营者在社会交往、社会责任和社会治理的倾向,并深入研究了其在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与社会关系、文化变迁等方面的影响;但对中国制度情境下外来经营者的经济与社会属性研究较少,对外来经营者动机、经营方式与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足,且缺少对其变迁性和细分主体影响的研究。未来研究应更注重外来经营者自身成长变量之间的交叉性研究和深层次影响研究,关注其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外来经营者 中国制度情境
原文传递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国际传播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佳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9年第1期86-90,共5页
2018年12月1—2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国际传播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高校和社科院等研究机构的近80位学者,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中的作用及传播方式研究""... 2018年12月1—2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国际传播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高校和社科院等研究机构的近80位学者,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中的作用及传播方式研究""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英译及中西方文化术语的对比研究"以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术语的历史流变及现代阐释"等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国话语体系 历史流变 现代阐释
下载PDF
中国艺术品评体系的确立及其艺术情境的概括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文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中国古典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评体系与凝练的情境概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民族艺术资源、艺术品评体系中的学术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典型的中国艺术风格与中国艺术气派:从"九品论人"到"二十四品论艺&quo... 中国古典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评体系与凝练的情境概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民族艺术资源、艺术品评体系中的学术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典型的中国艺术风格与中国艺术气派:从"九品论人"到"二十四品论艺",《诗品》评价体系的成熟;从"六法四品"到"画品二十四篇",绘画品评技法标准的确立;从"神、妙、能三品九等",到《述书赋》一百二十言书法品评;从"神、妙、能、具"四品,到"妙、雅、逸、艳、能、具"六品的戏曲品评体系;"琴有九德"与"二十四琴况",古琴艺术品评与德艺修身的人生观。确立艺术创作的技艺标准体系,自然就确立了艺术欣赏的品评体系。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民族都要自觉地整理、传承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保护本民族艺术品评的独立价值,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当前中国艺术评论有庸俗化的倾向,回顾和温习中国古代艺术品评理论,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艺术品评体系及其分类品评标准,对我们今天的艺术批评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品评 艺术品评体系 艺术情境 中国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姗 田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0,共9页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时代境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体育现代化以及体育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探寻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构建。研究发现:历史生成包括自觉、自强、自信...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时代境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体育现代化以及体育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探寻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构建。研究发现:历史生成包括自觉、自强、自信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能、好、行”的辩证关系。内涵要义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口规模为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话语本质要求,以体育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为话语构建原则,以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人类体育文明新形态为话语时代主题,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为话语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不断谱写体育话语新篇章。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为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语境,话语体系的建构包含话语理论、话语宗旨、话语主题与话语归宿四个维度,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话语体系 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视域与理论阐释 被引量:7
8
作者 任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之新,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之新,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其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内在关联应当成为马哲史研究的重大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以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深刻解答了关于现代化的“马克思之问”“列宁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其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本质之新和道路之新,不仅创造了与世界多元现代化类型和道路并在的一元,更是一种具有历史超越性和先进性的创新形态。其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之新源于道路之新,我们不能脱离道路之新对本质之新单向度、固化地予以阐释,要动态地、辩证地加以把握,全面揭示本质之新和道路之新对以往被超越的现代化老路内在矛盾的扬弃和发展的构序,进而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60-64,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语言乃至教育行业持续有序发展的根基。在教育话语追求现代化范式的进程中,存在在西学东渐中的表达弱化问题、在传承创新中的话语物化问题、在承载实践中的总结失当问题,导致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出现短板和偏差。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语言乃至教育行业持续有序发展的根基。在教育话语追求现代化范式的进程中,存在在西学东渐中的表达弱化问题、在传承创新中的话语物化问题、在承载实践中的总结失当问题,导致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出现短板和偏差。回归教育话语的本质内涵,要从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中找准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型方向,从话语表达、导向、内涵、载体上推动教育叙事转变、形式转向、理念转型、技术创新。具体来说,要挖掘文化根源,打造本土话语体系;彰显文化身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探索文化共赢,融通话语理解障碍;打造文化特色,增强话语人文情怀,充分依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强化和优化教育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话语体系 传播语境 文化根源 文化身份 文化共赢 文化创新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创性贡献
10
作者 佘明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89,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及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艺术世界”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习文 谢建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文革"之后,理论界认为娱乐也是艺术的重要功能,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出场提供了艺术氛围。中国主流媒介通过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生产、宣传、销售体系,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推出一批歌星,形成流行音乐实践的明星制度。随着中国... "文革"之后,理论界认为娱乐也是艺术的重要功能,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出场提供了艺术氛围。中国主流媒介通过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生产、宣传、销售体系,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推出一批歌星,形成流行音乐实践的明星制度。随着中国政治走向开放、民主,以及经济地位的上升,政府在港台流行音乐进入内陆时积极引导,促进了大陆当代流行音乐的风靡;香港回归之后,国语流行音乐在香港取代了占主流的粤语时代曲,与此同时,满足中国民族身份诉求的内地民族性通俗音乐流行甚广,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嬗变受制于当时的政治语境。因此,艺术理论氛围、明星制度、政治语境成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艺术世界,规制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生、实践和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流行音乐 艺术世界 理论氛围 明星制度 政治语境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现实语境与叙事表达
12
作者 王吉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3-67,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着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守正创新的理论语境、积极应对“两个大局”现实要求的时代语境、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目标准确提炼的实践语境...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着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守正创新的理论语境、积极应对“两个大局”现实要求的时代语境、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目标准确提炼的实践语境。在实践过程中,应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机理,精准凝练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就,着重表达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色,深刻理解并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叙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现实语境 叙事表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3
作者 吴越 翟双庆 +1 位作者 焦楠 袁娜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3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目的构建学生版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提供支持。方法基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 evaluation)模型(简称CIPP模型), 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 目的构建学生版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提供支持。方法基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 evaluation)模型(简称CIPP模型), 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 并计算克朗巴赫系数和结构效度KMO值对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遴选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类课程教研室和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共15位专家进行咨询, 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7和0.955。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及其具体内容和各级指标的权重, 指标体系克朗巴赫系数为0.966, 结构效度KMO值为0.942。结论基于CIPP模型构建的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信效度良好, 能够作为中医经典课程质量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中医经典课程 课程质量 指标体系 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