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产国际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 被引量:5
1
作者 曾朝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立 ,在很大程度上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看 ,没有共产国际的指示 ,就没有中国历史上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共产国际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政权
下载PDF
梁柏台教育改造罪犯的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世恩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毛泽东同志曾经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狱工作作出高度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做法和经验对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创建、对毛泽东教育改造罪犯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梁柏台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 毛泽东同志曾经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狱工作作出高度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做法和经验对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创建、对毛泽东教育改造罪犯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梁柏台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工作的创始人之一,研究其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的法制建设、政策确定、机构创建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对于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监狱工作 梁柏台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长兴 上官绪智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这是 对我国传统婚姻法规的彻底否定,并且对我国后来的婚姻家庭制度产生 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中国 婚姻法规 婚姻家庭制度
全文增补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人权的发展与20世纪的社会进步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庐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2-36,共5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参政权、经济平等权、受教育权和婚姻家庭权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妇女人权实践 ,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和发展妇女人权的正确道路 ,形成了妇女人权的理想模式 ,并通过政治力量由区域推向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参政权、经济平等权、受教育权和婚姻家庭权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妇女人权实践 ,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和发展妇女人权的正确道路 ,形成了妇女人权的理想模式 ,并通过政治力量由区域推向全国 ,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的社会走向。中华苏维埃时期所发展的妇女人权理论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是指导中国妇女运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 ,推动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妇女人权 社会进步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乡村治理制度建设
5
作者 谢开贤 胡艳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为了调动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革命的积极性和巩固革命成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苏区土地法是土地革命的总依据,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地实行... 为了调动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革命的积极性和巩固革命成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苏区土地法是土地革命的总依据,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地实行没收。对于富农,土地法规定在没收其土地后,“可以分得较坏的劳动份地”,并且必须自己耕种。其目的在于摧毁封建的生产关系,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无论男女、宗教、民族,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富农等八类人则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苏区还颁布了一些关于教育的专门法规文件,初步构建起了苏区乡村教育制度。此外,在社会保障、婚姻家庭及社会改造等方面也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苏区乡村治理制度。苏区的乡村治理制度建设,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项重要实践,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为后来的乡村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推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乡村治理制度 中国共产党 农民
下载PDF
以党建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聂平平 万苏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以党建国,是不能忽视的历史存在,也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国家-社会”分析框架限制了研究者对政党主体作用的想象力,无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失序、社会崩塌的双弱格局中应运而生。作为新生政治... 以党建国,是不能忽视的历史存在,也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国家-社会”分析框架限制了研究者对政党主体作用的想象力,无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失序、社会崩塌的双弱格局中应运而生。作为新生政治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领导者,它也是整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力量的组织者。文章以“政党中心主义”为标识性概念,将中国共产党视为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的关键要素,在“政党-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中,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执政过程的“以党建国”实践展开历史考察,深入探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的关键要素,在从制度之源到现代国家建设历史之维的理论思考中,揭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政党-国家-社会 政党中心主义 以党建国
下载PDF
徐特立与苏维埃大学 被引量:3
7
作者 曾维才 梁堂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82-85,共4页
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在瑞金创办苏维埃大学。时任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的徐特立,指导教育部与苏维埃大学合办教育工作班,指导并亲自担任苏维埃大学的教学工作,并于1934年春开始担任副校长,与瞿秋白齐心协力办学校... 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在瑞金创办苏维埃大学。时任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的徐特立,指导教育部与苏维埃大学合办教育工作班,指导并亲自担任苏维埃大学的教学工作,并于1934年春开始担任副校长,与瞿秋白齐心协力办学校,为苏区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干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苏维埃大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人民委员会 教育工作班
下载PDF
“瑞金时代”及其历史价值论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建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3-58,共6页
"瑞金时代"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瑞金时期。"瑞金时代"开启于1929年1月,以毛泽东等率领红四军向赣南出击为起点;兴盛于1931年11月,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其政府的成立为标志;结束于1937年9月,以中国共产党战略重... "瑞金时代"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瑞金时期。"瑞金时代"开启于1929年1月,以毛泽东等率领红四军向赣南出击为起点;兴盛于1931年11月,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其政府的成立为标志;结束于1937年9月,以中国共产党战略重心转向抗战为转折。在"瑞金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以瑞金中央苏区为中心包括其他苏区,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实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为政治目的。"瑞金时代"既有巨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金时代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政治理念 历史价值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开贤 刘和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苏区社会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对苏区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有:推动了苏区工农主导型社会结构的形成,构建了保障工农群众...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苏区社会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对苏区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有:推动了苏区工农主导型社会结构的形成,构建了保障工农群众享有革命成果的制度框架,创造了阶级斗争基础上的新型社会关系,发展了服务于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的各项社会事业,领导了针对封建恶习陋俗的社会改造,开创了进行社会建设的群众运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社会建设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孝虹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7-63,共7页
当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热衷于讨论协商民主以试图弥补选举民主不足时,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的协商民主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政权里就开始探索实践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 当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热衷于讨论协商民主以试图弥补选举民主不足时,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的协商民主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政权里就开始探索实践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中,建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这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探索,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其中相伴相生: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选举进程中要进行广泛的协商和讨论,关乎民众利益的决策通过代表会议协商出台,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立法进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和讨论。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索为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的协商民主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协商民主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治理体系探究——以中央苏区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欢 佟德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1-66,共6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治理体系的建立源于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的政治危机,主要包括封建宗法制的束缚、西方宗教势力的入侵、军阀政治的黑暗统治和国民党治下的混乱政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治理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以及苏维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治理体系的建立源于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的政治危机,主要包括封建宗法制的束缚、西方宗教势力的入侵、军阀政治的黑暗统治和国民党治下的混乱政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治理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以及苏维埃决策体系、行政体系和司法体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治理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权力运行机制、廉洁自律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政治治理体系 中央苏区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三个代表”的伟大尝试
12
作者 余伯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和摇篮 ,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实践“三个代表”的基地和典范。文章从苏区“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苏区文化的骄人辉煌”、“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 ,揭示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和摇篮 ,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实践“三个代表”的基地和典范。文章从苏区“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苏区文化的骄人辉煌”、“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 ,揭示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底蕴和传承关系。尽管这只是一种尝试和探索 ,却为后来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 ,开创了先河 ,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苏区 "三个代表"思想
下载PDF
纪念“两个80周年” 弘扬两个伟大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仲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5-44,共10页
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两种精神都具有原创意义,也具有源头意义,我们今天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目的就是要弘扬井冈山和中央苏区两个伟大的革命精神。而大力弘扬苏... 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两种精神都具有原创意义,也具有源头意义,我们今天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目的就是要弘扬井冈山和中央苏区两个伟大的革命精神。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应充分肯定中国苏维埃运动这段革命历史,充分评价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80周年 井冈山精神 中央苏区精神
下载PDF
党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执政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小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0-66,共7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国家形态的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是党治国安邦的伟大预演。这期间,党执政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全面把握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历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国家形态的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是党治国安邦的伟大预演。这期间,党执政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全面把握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历程,系统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构建科学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执政经验 启示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诉讼制度及其评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春明 柯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7-32,共6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在政权建设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为保障工农民主权利和巩固新生政权,摸索出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诉讼制度,比如以四级两审终审为主的审判制度、巡回法庭制度、审判合议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等,这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在政权建设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为保障工农民主权利和巩固新生政权,摸索出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诉讼制度,比如以四级两审终审为主的审判制度、巡回法庭制度、审判合议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新中国社会主义诉讼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诉讼制度 评析
下载PDF
再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钦胜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7-41,共5页
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问题 ,史学界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多数学者认为 ,它的成立是当时“左”倾路线的产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是晚清政府跨台后 ,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当时土地革命蓬勃发展和抗日救亡的客观要... 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问题 ,史学界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多数学者认为 ,它的成立是当时“左”倾路线的产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是晚清政府跨台后 ,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当时土地革命蓬勃发展和抗日救亡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共产国际政策转变和党内“左“倾错误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南京国民政府 土地革命 共产国际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新闻事业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超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3-77,共5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新闻出版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红色新闻事业对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遗留给我们的大量的红色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遗产和珍贵文献。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新闻事业 历史作用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权保障立法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友南 魏春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2-46,共5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在人权保障立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些探索和努力,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区域内构筑起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也为新中国人权保障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在人权保障立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些探索和努力,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区域内构筑起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也为新中国人权保障立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人权保障 立法 评析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教科书革命叙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云仙 周泽勤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4,33,共7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教科书在知识选择与叙事逻辑上带有浓烈的革命色彩。教科书描绘了一个泾渭分明的阶级社会,借助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故事,从各个角度呈现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形象,展现领袖、政府和工农之间的密切关系。教科书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教科书在知识选择与叙事逻辑上带有浓烈的革命色彩。教科书描绘了一个泾渭分明的阶级社会,借助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故事,从各个角度呈现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形象,展现领袖、政府和工农之间的密切关系。教科书通过对革命不同角度的解读,把中国共产党对儿童的角色期望显性或隐性呈现于教科书中。教科书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苏维埃革命理念、塑造党的形象、传播革命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科书通过广泛设立的列宁小学,将革命文化以合法的知识进入儿童的认识系统,塑造着苏区儿童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小学教科书 革命叙事
原文传递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措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静 孙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5-38,共4页
妇女在革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及关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广大妇女第一次享有了政治参与权、经济平等权、文化教育权以及男女婚姻自主权。使广大妇女参政意识得到提升、经济地位得以改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妇女在革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及关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广大妇女第一次享有了政治参与权、经济平等权、文化教育权以及男女婚姻自主权。使广大妇女参政意识得到提升、经济地位得以改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实现了男女婚姻自主平等。受历史条件、战争环境以及经验短缺等因素影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妇女权益保障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等局限,但作为党成立早期对妇女权益保障的初步探索,其积累的经验和留下的深刻教训对当代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妇女 权益 保障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