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化、高质量、可持续: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安来顺先生专访 被引量:8
1
作者 安来顺 毛颖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5,共10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持续保持迅猛向好的发展势头。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先生认为,国际化、高质量、可持续是今后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交流互进、借鉴融合的国际化进程,使中国博物馆成为... 21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持续保持迅猛向好的发展势头。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先生认为,国际化、高质量、可持续是今后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交流互进、借鉴融合的国际化进程,使中国博物馆成为整个世界博物馆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全球化下的特色化发展将使中国博物馆更具活力,并在国际对话中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既有可量化指标的增长,更有对社会使命的践行、对文化互鉴的推动、对专业化水准的追求,以及对职业道德准则的恪守。在中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博物馆可在文化、环境的可持续性教育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博物馆机构本身亦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国际化 高质量 可持续 特色化 专业化 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 安来顺
原文传递
中国博物馆历史分期问题探讨
2
作者 徐玲 《博物院》 2023年第4期13-19,共7页
博物馆历史分期问题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其主要学术任务是发现博物馆发展变迁历程中的关键时间点,将博物馆历史划分为不同时段进行深入考察。实践中博物馆历史分期既受制于外部大的历史分期,尤其是政治史、文化史分期的影响... 博物馆历史分期问题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其主要学术任务是发现博物馆发展变迁历程中的关键时间点,将博物馆历史划分为不同时段进行深入考察。实践中博物馆历史分期既受制于外部大的历史分期,尤其是政治史、文化史分期的影响;又受博物馆本身收藏形态、制度设计及功能变化的左右。已有中国博物馆历史分期多借用大的历史分期,从学理上对博物馆历史分期的探讨尤显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分期 博物馆学史 中国博物馆
原文传递
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之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易畇妡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通过整合国内外博物馆文创相关研究和总结市场上成功案例的内部逻辑,发现中国的博物馆文创主要在品牌定位、产品设计、运营销售以及情感互动性几个方面存在显著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增加了“品质”“系列... 通过整合国内外博物馆文创相关研究和总结市场上成功案例的内部逻辑,发现中国的博物馆文创主要在品牌定位、产品设计、运营销售以及情感互动性几个方面存在显著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增加了“品质”“系列化”两个维度的优化策略,以综合、前沿、国际性的视角,为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文创产品 创新
下载PDF
与时代同行的中国博物馆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卓 《艺术博物馆》 2022年第1期44-51,共8页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起步于清末民国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回顾百年沧桑,博物馆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当前,在这个文化多元共生、快速发展融合的时代,博物馆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新问题,需要新思路、新展望。本文将探讨中国博物馆...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起步于清末民国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回顾百年沧桑,博物馆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当前,在这个文化多元共生、快速发展融合的时代,博物馆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新问题,需要新思路、新展望。本文将探讨中国博物馆事业各阶段发展的特点,并围绕新时期博物馆藏品征集和时代纪念物之间的关系、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游客和观众的关系、博物馆展示方式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发表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事业发展 文旅融合
原文传递
旧物维新:古物观念变迁与近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飞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传统时期的古物观念,近代以来由于西潮涌入而发生较大改变,自"体"和"用"两个维度,开始了从私藏到公藏,从私利到公益的转变。自晚清开启的这个历史过程,最终以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建立为结果。而早期博物馆的创设,大多... 传统时期的古物观念,近代以来由于西潮涌入而发生较大改变,自"体"和"用"两个维度,开始了从私藏到公藏,从私利到公益的转变。自晚清开启的这个历史过程,最终以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建立为结果。而早期博物馆的创设,大多也因处理古物问题为契机,此遂奠定了今日中国博物馆偏重古物,重视文物,名曰博物馆,而实为古物馆的历史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古物 文物 中国博物馆
原文传递
大英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机制初探
6
作者 刘政 《博物馆管理》 2022年第3期55-61,共7页
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开展多年,体制机制建设已比较成熟,在世界博物馆中处于领先位置。本文对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概况、岗位设置、管理机制、保障及激励措施等进行梳理,认为我国博物馆可从合理设置志愿者岗位和服务内容,保护志愿... 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开展多年,体制机制建设已比较成熟,在世界博物馆中处于领先位置。本文对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概况、岗位设置、管理机制、保障及激励措施等进行梳理,认为我国博物馆可从合理设置志愿者岗位和服务内容,保护志愿者权益,增加博物馆人文关怀等几个方面借鉴经验,推动中国博物馆志愿者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志愿者 工作机制 中国博物馆
原文传递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7
作者 赵郁颖 《东方考古》 2018年第1期250-260,共11页
一度被视为西洋'奇淫巧技'的摄影术与现代国家的产物——公共博物馆及其理念,大约于同时传入近代中国,在历史进程中交织并进,分别以二维图像与三维实物展陈的方式为中国观者塑造了现代主义的观看之道。观众拍照与博物馆禁止拍... 一度被视为西洋'奇淫巧技'的摄影术与现代国家的产物——公共博物馆及其理念,大约于同时传入近代中国,在历史进程中交织并进,分别以二维图像与三维实物展陈的方式为中国观者塑造了现代主义的观看之道。观众拍照与博物馆禁止拍照之争由来已久,其中牵涉文物保护、商业版权、博物馆教育、政治象征与心理需求等多项因素。本文聚焦这一矛盾在中国发展与演进的脉络,以文化研究兼及史料梳理的方法,试窥视我国博物馆公共性的发展状况。围绕观众摄影的争论,已伴随着势不可挡的摄影大众化渐入尾声,而留给博物馆的课题才刚刚开始。藏品信息的数字化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非一劳永逸的答案,博物馆界需要寻求更有深度的展览与教育方式,以改善大多数观众仅满足甚至沉迷于对表层图像进行视觉消费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 中国博物馆 公共性 共同体
原文传递
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华侨华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8,共10页
华侨华人博物馆与相关之文化遗产是海外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海外,华侨华人博物馆之收藏展现了海外华人的移民历史、创业经历、生产生计、宗教活动、文化传承以及与侨乡的关系。博物馆收集的族谱、侨批、信件以及... 华侨华人博物馆与相关之文化遗产是海外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海外,华侨华人博物馆之收藏展现了海外华人的移民历史、创业经历、生产生计、宗教活动、文化传承以及与侨乡的关系。博物馆收集的族谱、侨批、信件以及相关文物都是研究华人移民史、文化适应、地方化进程以及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家乡之关系的宝贵资料。本文聚焦于博物馆、华人文化遗产与华侨华人研究,进而探讨博物馆的表述性质及其政治与象征意义,华侨华人博物馆、文物收集与文化产业之发展,以及华侨华人博物馆在中国与海外华人联系、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文中讨论了一些作者对华侨博物馆的观察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博物馆 博物馆与文化 文化遗产 华侨华人
原文传递
近代西方人在华建立自然史博物馆类型及目的取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凡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年第2期82-91,96,共11页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史 自然史博物馆 类型 目的取向
下载PDF
中国博物馆的五个侧影——公共空间边界的转移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康 《新建筑》 2011年第6期108-113,共6页
论述了从1905~2010年的百余年间,中国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在一些无声的变化中如何透露出城市公共生活巨大变化的五个侧影。这五个侧影提示我们在设计博物馆建筑的时候,应更多思考一些看似设计以外的问题,创造一种更好的新... 论述了从1905~2010年的百余年间,中国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在一些无声的变化中如何透露出城市公共生活巨大变化的五个侧影。这五个侧影提示我们在设计博物馆建筑的时候,应更多思考一些看似设计以外的问题,创造一种更好的新的公共生活,以使建筑与都市彼此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博物馆 五个侧影 公共生活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清末民初中国博物馆规划及其实践——以紫禁城为视域的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婉玲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8,161,共13页
本文以清末民初围绕着紫禁城等皇家建筑及其文物收藏的各项博物馆、图书馆、公园规划文本为基础,梳理了紫禁城从帝制皇宫走向公共博物馆的规划演变历程,并探讨紫禁城的空间变迁与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的政治环境以及国人筹设博物馆的文化理... 本文以清末民初围绕着紫禁城等皇家建筑及其文物收藏的各项博物馆、图书馆、公园规划文本为基础,梳理了紫禁城从帝制皇宫走向公共博物馆的规划演变历程,并探讨紫禁城的空间变迁与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的政治环境以及国人筹设博物馆的文化理想之间的契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中国博物馆 规划 实践 紫禁城
原文传递
数字人文视域下江苏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和路径研究——以中医药博物馆为例
12
作者 张馨雨 张宗明 +1 位作者 刘振 张策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数字人文将人文学科要素数据化,构建知识模型、探寻语义关联、创造数字叙事空间,其与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内生性契合关系。以江苏省的中医药博物馆为例,可分解出博物馆、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和社会公众要素。以资源、展陈、思想划分层... 数字人文将人文学科要素数据化,构建知识模型、探寻语义关联、创造数字叙事空间,其与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内生性契合关系。以江苏省的中医药博物馆为例,可分解出博物馆、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和社会公众要素。以资源、展陈、思想划分层级目标,博物馆在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应致力于清晰明确物质藏品信息、多维度呈现展陈内容,以中医药思想影响社会公众。有鉴于此,博物馆方应先组建联盟、统一规范、摸清家底,以整合现有藏品资源;而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应服务好馆方与公众,协同作业,搭建数字平台。最终在展陈中实现虚实结合,多位一体地建构中医药的数字叙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中医药文化资源 中医药博物馆 数字平台 数字叙事空间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
13
作者 宁凝 王云贺 +1 位作者 徐冰 李得运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205-212,共8页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深入探索了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过程中的发展现状、活动实施状况及其所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在国家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给予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中医药博物馆凭借独特的资...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深入探索了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过程中的发展现状、活动实施状况及其所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在国家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给予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中医药博物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多元化的传播手段,成为深化中医药知识普及、承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揭示,中医药博物馆在数量上仍有缺口,地域分布亟待均衡,专业讲解团队亟待加强,新媒体与数字化应用亦需突破。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医药博物馆事业的均衡与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传承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文化传播 对策
下载PDF
中国战伤博物馆的建设与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民 彭瑞云 王德文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3-96,F0004,共5页
中国战伤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军事医学博物馆,收藏特种武器、常规武器、高新技术武器,以及军事环境和军事作业对人体和生物损伤的病理标本、实物和文件档案,共计4350件。中国战伤博物馆的建设对于军事医学教学和培训、公共卫生知识普... 中国战伤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军事医学博物馆,收藏特种武器、常规武器、高新技术武器,以及军事环境和军事作业对人体和生物损伤的病理标本、实物和文件档案,共计4350件。中国战伤博物馆的建设对于军事医学教学和培训、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保存军事医学史料、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战伤博物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博物馆 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 军事医学史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中医药博物馆传播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玥 刘平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8期63-68,共6页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为例,调查中医药博物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现状,分析其主要新媒体传播途径,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调查显示,中医药博物馆具备了一定的新媒体素养,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为例,调查中医药博物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现状,分析其主要新媒体传播途径,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调查显示,中医药博物馆具备了一定的新媒体素养,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新媒体传播途径为官方网站、数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与微导览。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媒体设施访问受限、博物馆网站缺乏信息检索功能与线上展览、新媒体展示手段单一、缺乏新媒体传播用户分析与深层次互动、场馆内新媒体交互设施欠缺。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旨在促进中医药博物馆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拓宽传播受众范围、提升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博物馆 新媒体 传播途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调查
下载PDF
艺术的空间,空间的艺术——在中国设计美术馆建筑的约定性原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克扬 《建筑师》 201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美术馆设计应该有某种既定的原则吗?在一个确定的中国上下文中.本文尝试评估影响美术馆设计的方方面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此时""此地"的美术馆设计,美术馆的文化定位,展览策略,通达性,建筑形象和建筑程... 美术馆设计应该有某种既定的原则吗?在一个确定的中国上下文中.本文尝试评估影响美术馆设计的方方面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此时""此地"的美术馆设计,美术馆的文化定位,展览策略,通达性,建筑形象和建筑程序的关系,"景观",设计的经济性,未来改建的可能,以及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术馆 艺术展示 公共建筑 当代艺术
下载PDF
智能媒体时代,打造文博行业有效传播的“破圈”之路——以第九届“博博会”构筑融媒传播生态链为例
17
作者 潘力 王仲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6,128,共7页
2022年9月1日至4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经历了4天的精彩绽放后圆满落幕,在展览面积、参展单位、参观人数、配套活动、媒体传播、阅读触达率等方面均超越往届,创出历史新高。本届“博博会”创新性地开展了“豫... 2022年9月1日至4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经历了4天的精彩绽放后圆满落幕,在展览面积、参展单位、参观人数、配套活动、媒体传播、阅读触达率等方面均超越往届,创出历史新高。本届“博博会”创新性地开展了“豫”见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全国主流媒体“100小时·直击博博会”融媒传播活动,将“沉默”的文物与“视频天下”的平台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条“有效传播”的“破圈”之路,从策划、构思、制作、传播与实施等方面,为文博盛会有效传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博会 智能媒体 融媒传播 视频天下
下载PDF
建设中国式生态博物馆的思考
18
作者 黄仂 段廉廉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生态博物馆"一词1971年诞生于法国,数年后法国开始了生态博物馆时代。至今生态博物馆逐渐遍布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引进到我国。中国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全新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和方式,... "生态博物馆"一词1971年诞生于法国,数年后法国开始了生态博物馆时代。至今生态博物馆逐渐遍布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引进到我国。中国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全新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和方式,推进生态博物馆健康、持久、良性发展,应在政策、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生态博物馆 建设 困境 思考
下载PDF
“一馆多能”中药标本馆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德军 胡玉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8期5-7,21,共4页
中药标本馆是收集、整理和陈列展示各类中药标本为主要内容的场馆,学校新建中药标本馆由中国医学发展史展示馆、中药标本展示馆、地方中医药展示馆、中药数字化标本馆、中医药文化体验馆等组成,具有教学、科研、交流、科普和体验等多种... 中药标本馆是收集、整理和陈列展示各类中药标本为主要内容的场馆,学校新建中药标本馆由中国医学发展史展示馆、中药标本展示馆、地方中医药展示馆、中药数字化标本馆、中医药文化体验馆等组成,具有教学、科研、交流、科普和体验等多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标本馆 一馆多能 研究 实践
下载PDF
战略传播视域下的文博业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构建及路径研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蕙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际传播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指示,中国文博业作为重要的文化外交和人文交流机构,是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际传播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指示,中国文博业作为重要的文化外交和人文交流机构,是重要的战略传播主体,需要在新的定位下构建其国际传播叙事体系。在战略传播视域下,构建文博业国际传播叙事体系需要在新的历史使命中思考叙事目标是什么、应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怎样叙事的基本问题。因此,应从逻辑起点、价值构建和话语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基于传播学构建国家形象传播路径的“ICON”(偶像)理论考量,文博业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构建有四条提升传播效能和精准度的基本路径:一是整合传播要素,二是进行语境化传播,三是创造有机的传播生态,四是创新传播内涵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传播 国家形象传播 中国文博业 国际传播 叙事体系构建 故宫博物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