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外洗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2%酮康唑洗剂,观察组选择中药外洗方进行...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2%酮康唑洗剂,观察组选择中药外洗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复发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4,P=0.00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1,P=0.000)。结论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实施中药外洗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很少会存在复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洗 头皮 脂溢性皮炎 临床疗效 复发 皮肤科
下载PDF
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皮疹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玲 何丽虹 +1 位作者 陈媛斐 李燕芬 《哈尔滨医药》 2019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总结采取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皮疹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1年之内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出现皮疹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 目的总结采取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皮疹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1年之内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出现皮疹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外涂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中药外洗治疗,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床号、姓名以及皮疹分布情况,穿戴适当,保持病室内温度处于26摄氏度左右,湿度在50%~60%,严格观察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患者的护理措施,将所得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研究组新生儿皮疹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没有产生其他并发症。结论临床中对于新生儿皮疹采取中药外洗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简单,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降低了新生儿过多应用抗菌药物的风险,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皮疹 中药外洗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中药外洗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秀琼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第4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38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38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药外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黎思财 黄型飘 +1 位作者 谢婧娜 张建宏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AS评分、UA、ESR及CRP浓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UA、ESR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UA、ESR和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外洗可以明显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刺 中药外洗 疼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药外洗联合加巴喷丁及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常亮 李玉明 胡金朋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8期3619-362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加巴喷丁及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有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并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血流灌注及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观察2...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加巴喷丁及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有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并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血流灌注及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观察2组的疗效及皮肤瘙痒评分、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血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VAS评分及PSQI评分、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较对照组均改善(P<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加巴喷丁及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瘙痒 加巴喷丁 中药外洗疗法
下载PDF
中药外洗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诱发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洪萍 黄晋萍 +3 位作者 黄淑兰 卢君 黎春 杨佳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9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外洗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诱发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诱发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分析中药外洗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诱发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诱发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组采用中药外洗,西药组服用西药,对照组进行温水浴。比较三组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瘙痒评分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三组TBA、AST、ALT、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TBA、AST、ALT、TBIL均低于干预前,且西药组及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TBA、AST、ALT、TB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三组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瘙痒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西药组与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西药组的73.33%与对照组的46.67%,且西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诱发皮肤瘙痒的护理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肝功能及干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其瘙痒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 中药外洗
下载PDF
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对160例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玉红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467-46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浸洗结合AM10... [目的]观察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以Fugl-Meyer、Barthel、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量表为评价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获得一定疗效,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药浸洗结合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系统的综合方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浸洗 神经功能重建 脑卒中
下载PDF
中药外洗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扁平疣53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黎莉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5期125-126,共2页
目的:针对扁平疣采用中药外洗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方案加以临床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6例扁平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 目的:针对扁平疣采用中药外洗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方案加以临床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6例扁平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试验组采用中药外洗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6.05,P=0.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91,P=0.34),两组不良反应均不严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基本消失,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结论:对于扁平疣的治疗,临床中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即利用中药外洗方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比单纯使用西药的治疗方案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安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中药外洗方 阿达帕林凝胶 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下载PDF
舒筋外洗颗粒结合康复训练对肩袖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雪霞 郑维蓬 +2 位作者 魏合伟 刘治军 叶大林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 目的:探讨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舒筋外洗颗粒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活动度(PORM)、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治疗组患者UCL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明显减轻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关节粘连及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 舒筋外洗颗粒 中药熏洗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汤外洗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士雄 温丽辉 +3 位作者 刘满君 张磊 刘博 其徐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6-450,457,共6页
目的基于创面肉芽组织中生长因子探讨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5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术后3 d,对照组予以清热解毒中药外... 目的基于创面肉芽组织中生长因子探讨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5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术后3 d,对照组予以清热解毒中药外洗,凡士林纱布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蛋黄油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同时间点创面恢复情况、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创面肉芽组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vs.75%,P<0.05);观察组创面瘙痒消失、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10 d观察组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肉芽形态及周围组织水肿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术后7 d、10 d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蛋黄油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能显著改善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效果显著,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蛋黄油 生长因子 中药外洗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自拟中药外洗方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进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丽娜 刘满君 +3 位作者 逯萌 齐雪 王燕燕 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5期537-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洗方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肛周脓肿术后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拟中药...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洗方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肛周脓肿术后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拟中药外洗方,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创面康复情况(肛门疼痛程度、创面出血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创面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肛周肿痛、口干便秘、恶寒发热、夜寐不安和小便困难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7/50,94.00%)高于对照组(40/5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创面出血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腐肉脱落时间、创面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8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自拟中药外洗方干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创面愈合情况,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上调TGF-β1、VEGF水平,利于提高疾病整体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自拟中药外洗方 炎症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益气温经通痹”中药外洗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威 曾普华 郜文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化疗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虚、毒、瘀”角度出发,提出C...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化疗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虚、毒、瘀”角度出发,提出CIPN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毒瘀互结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共同致病;总结其治疗思路重点在于“益气温经通痹”,采用中药外洗的方式治疗CIPN,安全有效,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CIPN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虚、毒、瘀 益气温经通痹法 中药外洗方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中药内服及外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何诚明 钟娜 彭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92-97,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及外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及外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接受皮肤瘙痒非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内服及经验方祛风止痒安神汤外洗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瘙痒情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组胺(HIS)、甲状旁腺激素(PTH)、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钙、血磷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瘙痒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及外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的效果明显,有助于维持钙磷代谢平衡,对改善皮肤瘙痒及睡眠质量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服 中药外洗 维持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祛风止痒安神汤
下载PDF
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碧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 目的:探讨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外洗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完带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值低于对照组,S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患者,采用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效果好,能显著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脾虚湿困型 完带汤 中药外洗方
下载PDF
中药外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增辉 卢小蓓 董晓贝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MHD并发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周2次血液透析,1次血...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MHD并发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周2次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滤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 %,高于对照组的5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P及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P及iPT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瘙痒的症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水负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中药外洗
下载PDF
自拟中药外洗方加黑豆配合派瑞松乳膏治疗鹅掌风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靳先玲 陈倩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洗方加黑豆配合派瑞松乳膏治疗鹅掌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共计126例鹅掌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42例)、常规组(42例)、联合组(42例)...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洗方加黑豆配合派瑞松乳膏治疗鹅掌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共计126例鹅掌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42例)、常规组(42例)、联合组(42例)。中药组给予自拟中药外洗方加黑豆治疗,常规组给予派瑞松乳膏治疗,联合组给予自拟中药外洗方加黑豆配合派瑞松乳膏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DLQI)]、真菌清除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高于中药组及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中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皮损面积、红斑、瘙痒、脱屑)评分、DLQ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低于中药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外洗方加黑豆配合派瑞松乳膏应用于鹅掌风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真菌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中药外洗方 黑豆 派瑞松乳膏 鹅掌风
下载PDF
中药外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文 吴琼 +2 位作者 董玉茹 程倩 刘俊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方联合穴位按摩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患儿90例为护理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方联合穴位按摩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患儿90例为护理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外洗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治疗后,从患儿日均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退黄时间以及康复效果等方面,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日均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和退黄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方联合穴位按摩,有效提高了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洗方 穴位按摩 胎黄 病理性黄疸 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药外洗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青云 刘维 +3 位作者 王爱华 卡玉秀 林芳芳 丁久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口服以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但药物治疗存在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中药外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方式,通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处,利用药物和热量的双...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口服以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但药物治疗存在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中药外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方式,通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处,利用药物和热量的双重作用,发挥调畅气血、疏通经络、宣痹止痛的作用。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佳、疗效迅速等特点,还可以降低口服药物用量、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现介绍中药外洗法的作用特点,并根据中医对RA的5种分型,对中药外洗法治疗R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外洗 辨证分型 综述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味外洗防治紫杉醇脂质体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清 容景瑜 +3 位作者 陈雁秋 黄景彬 陈洁 乔冠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9期2916-2919,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外洗,对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20例病理确诊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中药外洗)6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60例。观察化疗后,两组神经毒性发生、分级、发生及持续时间...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外洗,对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20例病理确诊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中药外洗)6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60例。观察化疗后,两组神经毒性发生、分级、发生及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末梢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级、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外洗可有效防治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神经毒性 桃红四物汤 中药外洗 化疗
下载PDF
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发热及皮疹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坚 陈放 《中医儿科杂志》 2014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对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药外洗 耳穴贴压 发热 皮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