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毒性认知创新与安全精准用药 被引量:32
1
作者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57-2564,共8页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及繁衍生息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尤其针对新发现“有毒”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回答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面对...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及繁衍生息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尤其针对新发现“有毒”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回答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面对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质疑时,常陷入“被动应对”的窘迫局面。破解中药安全性难题亟需在中药毒性认知及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实现突破。该文基于笔者团队既往在新发现“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控方面取得的原创性成果,提出并创新了中药毒性认知理论和方法,开辟了中药特异质毒性和间接毒性研究新领域,创建了病证结合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方法——病证毒理学,基于病证毒理学研究揭示了何首乌等中药致肝损伤的客观性及特异质属性,系统阐释了其诱发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的成因机制,提出并证实了中药免疫特异质肝损伤“三因致毒”机制假说;发现了多种中药诱发特异质或间接毒性的物质往往为非直接毒性物质,由此提出了“中药毒性相关物质”的概念;结合中药毒性现代科学认知提出基于成分效应靶标互作的中药配伍减毒策略和方法,为全面揭示“有毒”中药毒副反应科学内涵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对策提供了基础。基于中药毒性认知的创新发展,将为科学评价与精准防控“有毒”中药安全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毒性 病证毒理学 毒性相关物质 配伍减毒 成分效应靶标互作
原文传递
近10年来中药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郭盛 唐于平 +1 位作者 宿树兰 段金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4-79,共6页
目的:综述近10年来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分析并提出中药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近年来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中药配伍减毒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尚不够深入,... 目的:综述近10年来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分析并提出中药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近年来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中药配伍减毒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尚不够深入,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集成为支撑,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运用,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中药配伍减毒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配伍 减毒 综述
原文传递
浅谈中药毒性的控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佩佩 赵慧辉 +2 位作者 李雪丽 弓铭 王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3-435,共3页
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中药的研究越来越多。某些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日益明确,但随之关于潜在中药"毒性"的研究与报道也日益增多。为了明确中药的毒理作用,科研工作者展开的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经... 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中药的研究越来越多。某些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日益明确,但随之关于潜在中药"毒性"的研究与报道也日益增多。为了明确中药的毒理作用,科研工作者展开的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经研究发现,中药毒性的大小受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配伍、炮制、种植环境、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溶媒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改变中药毒性的大小。文章意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中药毒性的可控性,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配伍 炮制 剂量 工艺及溶媒 减毒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在中药配伍减毒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劳秋荣 袁颢宸 +2 位作者 王花欣 王宁 马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6-870,共5页
有毒中药毒性复杂,常通过配伍的方式达到减毒的目的,但配伍后的毒性改变尚未清楚,因此有毒中药配伍后的毒性评估至关重要,是临床用药前的重要环节。代谢组学在评估药物毒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缺乏配伍减毒后毒性评估的系统性论述... 有毒中药毒性复杂,常通过配伍的方式达到减毒的目的,但配伍后的毒性改变尚未清楚,因此有毒中药配伍后的毒性评估至关重要,是临床用药前的重要环节。代谢组学在评估药物毒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缺乏配伍减毒后毒性评估的系统性论述,故笔者梳理了近年来代谢组学运用于有毒中药配伍减毒中的相关文献。笔者从代谢组学的概况及代谢组学在含有毒中药药对、复方中展开论述,比较配伍前后的毒性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将代谢过程中发生变化的代谢产物作为评估指标,探讨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用药以及毒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有毒中药 配伍减毒 中药复方 毒性评估 中药药对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药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利顺 张丽娜 +2 位作者 张红 谭守印 侯敏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总结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配伍减毒原因、机制提供文献依据与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在"相畏相杀""君臣佐使"的佐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中... 目的:总结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配伍减毒原因、机制提供文献依据与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在"相畏相杀""君臣佐使"的佐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中药配伍减毒方式主要为异类相制、甘缓解毒、同性毒力共振减毒。其机制主要从毒性物质基础、毒性成份体内代谢及拮抗毒性作用等途径进行探讨。然而,目前配伍减毒的研究主要以降低毒性成份含量、提高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剂量(LD_(50))值为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较为单一,减毒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中药成份的复杂性及其作用的多靶点性,决定了其配伍减毒研究的复杂性,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综合运用,以多种技术标准作为配伍减毒的评价模式,从不同的方面阐释配伍减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配伍 减毒 增效 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