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传递规律及关键环节优化策略
1
作者
康朝霞
孙娥
+8 位作者
姜梦华
杨挡
汪晶
黄一平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84-3889,共6页
目的明确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传递规律,并提出关键环节的优化策略。方法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腺苷、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汉黄芩素为质量标志物,考察工艺过程中其含量、转移率变化。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
目的明确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传递规律,并提出关键环节的优化策略。方法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腺苷、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汉黄芩素为质量标志物,考察工艺过程中其含量、转移率变化。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效成分损失集中在前处理阶段的浓缩、醇沉环节,前者在7.42%~24.09%之间,后者在13.52%~17.82%之间。黄芩酸沉环节损失较大,黄芩苷、汉黄芩素损失率分别为21.07%、13.83%。制剂成型阶段冷藏静置环节损失较大。结论浓缩、醇沉、冷藏静置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有效成分损失的共性环节,并且本研究同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增溶技术和优化策略,可为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质量标志物
传递规律
关键环节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然
姜梦华
+5 位作者
孙娥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57-5764,共8页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研究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以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加入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浓缩液温度、...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研究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以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加入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浓缩液温度、搅拌时间、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静置温度、加醇速度及浓缩液pH对醇沉工艺的影响,得出影响醇沉工艺的关键因素。再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醇沉工艺参数。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2 g·mL-1,浓缩液pH为6.86,醇浓度为50.00%时,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转移率分别为91.86%和87.78%;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3 g·mL-1,醇浓度为74.50%,醇沉静置温度为17.0℃时,腺苷、紫堇灵和菊苣酸的转移率分别为85.95%、71.62%和83.19%。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的方法合理可行,同时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提供指导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醇沉环节
质量标志物
有效传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传递规律及关键环节优化策略
1
作者
康朝霞
孙娥
姜梦华
杨挡
汪晶
黄一平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84-388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9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能力提升项目(2022GJJZDYJS-01)
+3 种基金
江苏省儿科中药与特色制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BM2019011)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BA2020077)
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项目(CXTDB2017003)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1-0716)。
文摘
目的明确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传递规律,并提出关键环节的优化策略。方法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腺苷、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汉黄芩素为质量标志物,考察工艺过程中其含量、转移率变化。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效成分损失集中在前处理阶段的浓缩、醇沉环节,前者在7.42%~24.09%之间,后者在13.52%~17.82%之间。黄芩酸沉环节损失较大,黄芩苷、汉黄芩素损失率分别为21.07%、13.83%。制剂成型阶段冷藏静置环节损失较大。结论浓缩、醇沉、冷藏静置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有效成分损失的共性环节,并且本研究同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增溶技术和优化策略,可为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质量标志物
传递规律
关键环节
优化策略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al
oral
liquid
preparations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quality
markers
transmission
patterns
key
link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然
姜梦华
孙娥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
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儿科中药与特色制剂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57-576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902)
江苏省儿科中药与特色制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BM2019011)
+3 种基金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BA2020077)
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项目(CXTDB20170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于重点研究室研究领域的中医药多学科研究能力提升项目(2022GJJZDYJS-01)
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1-0716)。
文摘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研究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以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加入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浓缩液温度、搅拌时间、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静置温度、加醇速度及浓缩液pH对醇沉工艺的影响,得出影响醇沉工艺的关键因素。再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醇沉工艺参数。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2 g·mL-1,浓缩液pH为6.86,醇浓度为50.00%时,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转移率分别为91.86%和87.78%;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3 g·mL-1,醇浓度为74.50%,醇沉静置温度为17.0℃时,腺苷、紫堇灵和菊苣酸的转移率分别为85.95%、71.62%和83.19%。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的方法合理可行,同时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提供指导和经验。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醇沉环节
质量标志物
有效传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
e
oral
liquid
preparations
alcohol
precipitation
quality
markers
effective
delivery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传递规律及关键环节优化策略
康朝霞
孙娥
姜梦华
杨挡
汪晶
黄一平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研究
黄然
姜梦华
孙娥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