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智慧的叠加:唐代中华法律文化的辉煌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勤华 张顺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8,共14页
唐代,是中华法律文化的鼎盛时期。以律、令、格、式为表现形式的法律体系发达、完善;以《永徽律》等为核心的法典,条文简洁、规定明确、逻辑完整;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律疏",对法典的制定过程、立法宗旨、基本内涵、条文... 唐代,是中华法律文化的鼎盛时期。以律、令、格、式为表现形式的法律体系发达、完善;以《永徽律》等为核心的法典,条文简洁、规定明确、逻辑完整;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律疏",对法典的制定过程、立法宗旨、基本内涵、条文沿革、法意法理和实施要求,注疏详尽、阐述透彻、通俗易懂;法律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实施也比较充分、有效。而光辉灿烂的唐代法律文化,并不是有唐一朝的产物,而是从夏商周以来华夏大地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法律知识、法律智慧叠加的成果。以此千年发展线索为契入点,对唐代中华法律文化的民族元素进行梳理,阐述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法律文化的精神,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中华法律文化 民族智慧叠加 法律史
原文传递
弘扬中华法律文化,共铸世界法律文明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勤华 周小凡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6,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之一,就是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在中华法律文化中,最能体现其特色和亮点的成果,就是一个法学学派即法家、一部著名律典即《唐律疏议》、一个庞大法系即中华法系、一门原创...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之一,就是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在中华法律文化中,最能体现其特色和亮点的成果,就是一个法学学派即法家、一部著名律典即《唐律疏议》、一个庞大法系即中华法系、一门原创学科即法医学、一部经典判例集即《刑案汇览》、一个法律家群体即律家。正是这些成果,使中华法律文化跻身于古代世界法律文明之林。至近代,这些成果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日渐暗淡,不再辉煌。至当代,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如何将上述成果中的精华分离出来,予以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为铸造当代世界法律文明做出贡献,是当代中国法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律文化 化法律文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冯玉军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6,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制度新篇,是对中华文明治国之道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从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与比较之形成这一历久弥新的主题出发,对二者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视检讨意义重大。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受到儒家学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制度新篇,是对中华文明治国之道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从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与比较之形成这一历久弥新的主题出发,对二者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视检讨意义重大。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受到儒家学说和佛教道教思想的深远影响,在国家治理模式、价值追求、司法原则、纠纷解决、法制实施和人性化制度规定等方面卓有特色。西方法律文化则在对法律主体、法治观、实践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从法治思维和法治实现方式角度对二者在法律规范体系、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认识论、治理模式、法治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概括别有意趣。我们应该在继续学习借鉴西方法治合理因素的同时,创造性转换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有益元素,助力法治中国早日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文化 西方法律文化 特色 比较
下载PDF
河洛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时代意义
4
作者 陈智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37,共8页
河洛地区是我国最早进入文明形态和国家形态的区域,孕育了我国最早的法治元素,诞生了河洛法治文化。河洛法治文化是河洛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核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法治文化的源头和主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核心价值,礼乐政刑、四位一... 河洛地区是我国最早进入文明形态和国家形态的区域,孕育了我国最早的法治元素,诞生了河洛法治文化。河洛法治文化是河洛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核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法治文化的源头和主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核心价值,礼乐政刑、四位一体的治理结构,以德为先、德主刑辅的法治理念,明刑弼教、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条律完备、传承有序的法典制度,法平如水、惟明能信的法德思想是其基本内涵,具有根源性、系统性、独特性、创新性、先进性等文化特征。推动河洛法治文化研究,对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河洛法治文化 河洛制度文化 中华法治文化
下载PDF
人权概念和人权思想的中国话语阐释 被引量:4
5
作者 吕怡维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
西方人权思想理论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产生于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其提供的人权标准和定论对于多元文化的当今世界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意义。对于什么是“人权”和“人权思想”等基本人权理论问题,不能完全按照西方人权理论的既定... 西方人权思想理论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产生于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其提供的人权标准和定论对于多元文化的当今世界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意义。对于什么是“人权”和“人权思想”等基本人权理论问题,不能完全按照西方人权理论的既定框架去认识和定论,应从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中华文化传统以及当代实际相结合,运用中国自己的话语对其进行阐释。应当深入发掘、清楚了解先秦以来中华文化蕴含的“以民为本”思想所固有的人权属性及其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深刻认识其与保障民众生存权、发展权这一基本人权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坚持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的中国特色人权话语的历史厚重感,有力地增强中国人权话语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思想 生存权与发展权 以民为本 中华法文化
下载PDF
中华法律文化精神中的六个重要传统 被引量:4
6
作者 武树臣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21期50-57,共8页
法律文化是地域性、民族性的知识和经验组成的体系。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应当从古代法律传统中汲取营养。中华法律文化成果中有六个传统和精神值得总结和借鉴:一是国家政体上的共和传统,二是国家管理上的贤哲传统,三是"法... 法律文化是地域性、民族性的知识和经验组成的体系。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应当从古代法律传统中汲取营养。中华法律文化成果中有六个传统和精神值得总结和借鉴:一是国家政体上的共和传统,二是国家管理上的贤哲传统,三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吏治传统,四是司法上忠于法律的"劲士"传统,五是注重法律实践经验总结和研究的法学传统,六是法律样式上的"混合法"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律文化 共和 法治 德治 吏治 混合法
下载PDF
中国传统契约“原因条款”研究——兼与欧陆民法原因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伟 赵晓耕 《北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6期128-139,共12页
中国传统契约中的原因条款,不仅是一种事实,还具有重要的法律意涵,它既是直接引致订立契约的原因,同时也作为一方当事人订约的动机,体现对社会经济需求的某种满足。确定产权合法有效转移的契约本身又作为"产权"转移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契约中的原因条款,不仅是一种事实,还具有重要的法律意涵,它既是直接引致订立契约的原因,同时也作为一方当事人订约的动机,体现对社会经济需求的某种满足。确定产权合法有效转移的契约本身又作为"产权"转移的重要原因,产权的有效移转和契约的有效成立在传统契约实践中是紧密联系的。明确契约之债的"原因",本身有助于更准确地对契约"定性",也能更方便地确定契约是否合法、有效。从交易安全与契约定性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契约中的原因条款亦具有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理论 原因条款 卖契 中国法律文化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华法文化意蕴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栗燕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3,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期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理论,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文化要义。共同的合作利益、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的形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物质基础、理论需求,而零和思维博弈法则的失措、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期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理论,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文化要义。共同的合作利益、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的形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物质基础、理论需求,而零和思维博弈法则的失措、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体二分法”的无助,呼唤新的国际规则、寻求新型全球生态观。在此背景下,中华法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其中“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不仅具备当代国际法的意义,且与西方法治思想中的环境公平理论、理想主义义利观不谋而合,体现了中西法治一定意义上的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法文化 和合思想 义利观 国际法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法律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丽辉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7-89,共3页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和理论进展 ,揭示了传统东方法律文化所固有的三条逻辑规律。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社会法律的运用进行了现实的透视并从文化的视角入手进行了分析 ,指出应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法律 ,才能实...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和理论进展 ,揭示了传统东方法律文化所固有的三条逻辑规律。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社会法律的运用进行了现实的透视并从文化的视角入手进行了分析 ,指出应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法律 ,才能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本土法律资源的合法化 ,最终在这种纵向与横向的嬗变中为中国法律文化找到最佳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中国 法律文化 法律人类学
下载PDF
梁治平法律文化论逻辑理路的反向思考
10
作者 杨之涵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依凭历史理性,可以划分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前者应当发扬,而后者则应剔除。中国法律文化应摒弃其潜藏的诸如专制主义、民粹主义等文化传统元素,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扬光大,而不是深陷"五四"运...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依凭历史理性,可以划分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前者应当发扬,而后者则应剔除。中国法律文化应摒弃其潜藏的诸如专制主义、民粹主义等文化传统元素,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扬光大,而不是深陷"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梁治平法律文化论式的错误解读,从而为"回"到当下的中国作出应有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 中国法律文化 梁治平法律文化论
下载PDF
中华法律文化视角下成渝地区民事信托文化建设研究
11
作者 唐仪萱 李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0-45,共6页
起源于英美法系的民事信托制度以信赖为基本思想,因缺乏文化继受土壤,在我国发展受限。民事信托文化的“诚信”理念在中华法律文化中多有体现,历史上也不乏与民事信托近似的实践。设计当代民事信托文化内容,应在传承古代文化因子的基础... 起源于英美法系的民事信托制度以信赖为基本思想,因缺乏文化继受土壤,在我国发展受限。民事信托文化的“诚信”理念在中华法律文化中多有体现,历史上也不乏与民事信托近似的实践。设计当代民事信托文化内容,应在传承古代文化因子的基础上,以新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新发展。成渝地区文化特质鲜明,正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民财富传承需求高。应聚焦地方文化,结合时代背景,构建具有成渝两地特色的民事信托文化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律文化 成渝地区 民事信托文化
下载PDF
北方民族对中华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契丹、女真、蒙古为例
12
作者 宋卿 孙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26-32,共7页
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的律法在中华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法律建制在承继中原法律文化所蕴含的“礼法合一,德刑相济”“法自君出,皇权至上”“忠君孝亲”等经典法制思想与“五刑”“十恶”“八议”等法律内容的基础上,结... 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的律法在中华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法律建制在承继中原法律文化所蕴含的“礼法合一,德刑相济”“法自君出,皇权至上”“忠君孝亲”等经典法制思想与“五刑”“十恶”“八议”等法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朝实际和民族特点变革创新,赋予法律新成分,构建了符合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法律文化,并为此后的明清法律文化所承袭借鉴。瑰丽的中华法律文化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包括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诸民族的交融汇聚中日益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 中华法律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酌古准今:论中华法文化价值的应然内涵与现实意义
13
作者 谭天枢 《荆楚学刊》 2022年第2期13-20,27,共9页
《元史·刑法志》云:“先王制刑,非以立威,乃所以辅治也。”作为中华法系的精神根基和渊源血脉,中华法文化一直贯穿于历史长河之浅底,融入中华民族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之深处。摭菁攗逸,披沙拣金,以礼法为中心,以“德主... 《元史·刑法志》云:“先王制刑,非以立威,乃所以辅治也。”作为中华法系的精神根基和渊源血脉,中华法文化一直贯穿于历史长河之浅底,融入中华民族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之深处。摭菁攗逸,披沙拣金,以礼法为中心,以“德主刑辅”为第一要义,以“无讼息争”、“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目标,以“天理—人情—国法”三位一体为实现路径,中华法文化经过历史实践的磨砺日臻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大内核。酌古准今,革故鼎新,中华法文化的价值精髓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其对于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大一统民族国家下的因势制宜的法律政策,以及重视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土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文化 德主刑辅 无讼 法治
下载PDF
1917年后梁启超的法律思想
14
作者 陈丽平 李义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3-37,42,共6页
1917年后,梁启超肯定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循民本主义,以自由、平等为崇高理念;循世界主义,纳博爱精神于其中,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西方社会存在真正的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本,迷信"科学万能",排斥道德的作用。梁启超主张立足于中国... 1917年后,梁启超肯定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循民本主义,以自由、平等为崇高理念;循世界主义,纳博爱精神于其中,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西方社会存在真正的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本,迷信"科学万能",排斥道德的作用。梁启超主张立足于中国传统,走"化合中西"之路,寻求一种新的文化综合,使人类全体都得到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国法律文化 西方法律文化
下载PDF
国际法视域下的中国法律文化发展(英文)
15
作者 曾丽洁 《文化发展论丛》 2015年第3期201-214,共14页
作为文化之子系统的法律文化的融通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不同法律文化之间通过借鉴、移植等多种方式进行国际交流,在全球化时代主要有两种路径:双向互动与趋同。国际法在发展中也以自由、实质正义、人本主义、法治、和平、合... 作为文化之子系统的法律文化的融通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不同法律文化之间通过借鉴、移植等多种方式进行国际交流,在全球化时代主要有两种路径:双向互动与趋同。国际法在发展中也以自由、实质正义、人本主义、法治、和平、合作、多元等法律价值推动着中国法律文化的进步。而中国在国际法治进程中,不仅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不同法律文化的优点,也在国内法治建设中对国际法治做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治 中国法律文化 文化融通 文化趋同
下载PDF
论法国启蒙学者视域中的中国法文化
16
作者 李其瑞 刘熊擎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77-285,共9页
17至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基于旅行者、史学家以及传教士的记录和著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对中国法文化的看法。而这些观点展现出从一味颂扬到逐渐客观理性的分歧与流变。检讨这种分歧和流变的成因,是我们反思如何看待法国启蒙学者中... 17至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基于旅行者、史学家以及传教士的记录和著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对中国法文化的看法。而这些观点展现出从一味颂扬到逐渐客观理性的分歧与流变。检讨这种分歧和流变的成因,是我们反思如何看待法国启蒙学者中国研究的基础。基于这种检讨和反思,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到中国法文化的时代意义,并能认识到当前海外中国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启蒙运动 中国法文化 西方中心论
下载PDF
中国法律文化的思维倾向探析
17
作者 张咸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10期71-73,共3页
法律思维对于法律文化的形成起着中介的作用,其思维倾向对于文化特色的蕴育有着定向的功能。中国法律文化独树一帜,其思维倾向可以概括为阴阳思维、尚德思维和无讼思维。法祖思维、清官思维可归为尚德思维的基本内容中。
关键词 中国 法律文化 思维倾向 阴阳思维 尚德思维 无讼思维
下载PDF
《中国志》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浅析
18
作者 马慧玥 李永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中国志》是西亚地区描述、介绍中国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研究外国人研究中国法律状况的重要资料。本文以《中国志》为研究对象,评析其得失,并对其对传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 中国法律文化 《中国志》 穆斯林
下载PDF
中华法系的独特性及其三维构造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文显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共11页
中华法系是中华法治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法制史上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深的机理、深远的影响而“独树一帜”。中华法系,以中华法理为根、以中华法典为干、以中华案例为叶,蕴含着深刻的法理思想、优秀的法律制度、丰富的法治实践... 中华法系是中华法治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法制史上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深的机理、深远的影响而“独树一帜”。中华法系,以中华法理为根、以中华法典为干、以中华案例为叶,蕴含着深刻的法理思想、优秀的法律制度、丰富的法治实践。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化对中华法系的历史认知,全面把握中华法系的独特性及其三维构造,推动对中华法治文明的阐释、转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中华法理 中华法典 中华案例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全面依法治国
下载PDF
论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施伟东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6,共12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学法律界担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法治文化领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推动中华法系的复兴。中华法系的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学法律界担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法治文化领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推动中华法系的复兴。中华法系的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着辐射东亚、影响世界等方面的历史价值,更在于文明影响力的挖掘、制度投射力的实现以及时代引领力的形成。重构法系定义,需要考虑以下要素:一是有满足文明史考察的充分时间长度,二是有能从传统“母法国”覆盖转换成先进制度影响力、投射力覆盖的现实空间广度,三是有重要法律文献作为法系标志性起点的制度先进性高度。应当校正对中华法系内涵、本质、价值等基本问题的认知,赋予中华法系新发展理念,在法理上重构中华法系新时代内涵,结合法治中国的当代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法系的复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法治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概念重构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