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人对俄罗斯远东城市发展的贡献 |
B.扎采平
|
《西伯利亚研究》
|
2007 |
3
|
|
2
|
北洋政府与旅俄华工联合会关系的演变 |
谢清明
|
《西伯利亚研究》
|
2012 |
0 |
|
3
|
苏联集体化时期远东地区中国劳务移民研究 |
О.В.扎列斯卡娅
|
《西伯利亚研究》
|
2018 |
0 |
|
4
|
噩梦挥不去——在日本当劳工的经历 |
张考生
赵永强
|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5
|
历史大视野下的大跨越:秘鲁的中国移民 |
高伟浓
|
《八桂侨刊》
|
2024 |
0 |
|
6
|
晚清广东督抚对出国华工与海外侨胞的保护 |
马一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7
|
拉美华侨华人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初探 |
杨发金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5 |
21
|
|
8
|
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
曹雨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5 |
9
|
|
9
|
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 |
黄安年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一战华工的归国境遇及其影响——基于对山东华工后裔(或知情者)口述资料的分析 |
张岩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0 |
4
|
|
11
|
安全化与跨国劳工问题 ——以印尼的中国劳工问题为例 |
潘玥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20 |
5
|
|
12
|
通往“边疆”之路:太平洋铁路与内含“帝国”的美国 |
李立敏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乌拉尔地区的华工研究(一) |
耿义锦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乌拉尔地区的华工研究(二) |
耿义锦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张荫桓与中美限禁华工谈判 |
梁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6
|
华工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再现 |
唐书哲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3
|
|
17
|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华人社会 |
谢清明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18
|
“东方革命转向”:在伊尔库茨克“发生”中国革命 |
张建华
|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
2023 |
1
|
|
19
|
危险的愉悦:早期美国华侨赌博问题研究(1850—1943年) |
潮龙起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0 |
1
|
|
20
|
清末中国与秘鲁首次建交的原因考察 |
程晶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