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校史编研: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
王杰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2
|
中国古代史研究21世纪展望——"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中国古代史组讨论纪实 |
方铁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3
|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实践路径刍议——以生命史学为中心 |
余新忠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4
|
从“陈寅恪热”看九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
朱发建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
1999 |
2
|
|
5
|
改革开放四十年海外中国学研究--以海外中国历史研究为中心 |
李雪涛
Chi Zhen(译)
|
《孔学堂》
|
2018 |
2
|
|
6
|
20世纪初的欧洲史学理论与中国史研究——以福兰阁的王安石研究为例 |
孙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通识 专精 信念——瞿林东教授著《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读后 |
周文玖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新时期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评析 |
王先明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9
|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西方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趋向 |
孙竞昊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0
|
中国农战史专题的形成与发展——在领袖、政权及史学家的三重作用下 |
黄敏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1
|
“他山之石”--评夏南悉《蒙元时代的中国建筑》 |
陈未
李淏嘉
|
《建筑师》
CSSCI
|
2024 |
0 |
|
12
|
“中国音乐史学国际高端论坛”专家讲座述评 |
韩中健
谈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3
|
“由旧入新”与“无中生有”:民国初年的文史之学 |
姜萌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4
|
文学史范式的开拓——关于钱理群194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讨论 |
吴晓东
孙慈姗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3 |
2
|
|
15
|
关于《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一文的资料检讨 |
丁晓杰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6
|
一部追求会通的史学著作——读瞿林东先生《中国史学史纲》 |
胡祥琴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17
|
文学史的权力——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阅读 |
涂耀威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中国当代语言学史的口述研究 |
张宜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唯物史观、社会史论战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
阮兴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20
|
徽学走向世界:翻译策略与译者主体的选择 |
牛津
沈昕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