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被引量:340
1
作者 王延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23,共8页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任务,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 被引量:57
2
作者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8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涵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宋才发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5,共8页
56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是由诸多种要素组成的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公民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 56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是由诸多种要素组成的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公民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方向,公民国家认同实质上是对宪法制度的认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主要路径为:夯实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党政领导机关法治思维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宪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以制度体系为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彰显十四五规划对法治建设实践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 核心价值观 制度体系 法治保障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问题与铸牢路径 被引量:25
4
作者 许晓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态度和评价中的认同,包括共同的价值认同意识、共同的情感归属意识和共同的维系铸牢意识,其内容涉及各民族、民族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的集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态度和评价中的认同,包括共同的价值认同意识、共同的情感归属意识和共同的维系铸牢意识,其内容涉及各民族、民族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的集体意识的总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及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中,进一步明晰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基础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茂泽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3,共13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它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基础,从外来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中华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等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它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基础,从外来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中华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等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民族,反对分裂祖国,反对撕裂族群文化。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中国史是这种意识的历史基础。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性意识的民族化表现,是民族意识的成长和升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的中华民族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了历史上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各种民族主义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种意识里,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都应和其他民族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 地方政权 思想文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路径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少霞 魏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生、共御外辱、家国同构、共建新疆,淬炼了强烈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相互认同、相互吸引、相互亲和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黏合力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结合、构建、提升、延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大局"和"大势"着眼,坚持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文化润疆,在新疆铸牢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新疆 认同感 归属感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长帅 何苗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和多重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进“五个认同”。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力以高度融合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四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从思...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和多重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进“五个认同”。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力以高度融合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四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日常学习生活、第二课堂等多维度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高校
下载PDF
民族体育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
作者 钱子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4期142-144,共3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共识,更是关乎各民族稳定繁荣与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民族体育兼具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特点,可以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升...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共识,更是关乎各民族稳定繁荣与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民族体育兼具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特点,可以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升全体人民的国家集体凝聚力。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民族体育发展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民族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促进民族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力求进一步加强民族文明建设,有效推进民族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融入内蒙古实现“两个共同”全过程 被引量:4
9
作者 乌日陶克套胡 王瑞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6-41,59,共7页
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认识应从内涵、发展主线、重大意义、重大部署四个方面入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两个共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两个共同”的内核动力;另一方面,内蒙... 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认识应从内涵、发展主线、重大意义、重大部署四个方面入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两个共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两个共同”的内核动力;另一方面,内蒙古实现“两个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场域、路径、目标。基于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战略定位,提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融入内蒙古各民族实现“两个共同”全过程的策略思考: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深层次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融入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融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个共同” 辩证统一
下载PDF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慧茹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8-71,共4页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民族工作以及民族关系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铸...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民族工作以及民族关系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疆长治久安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文斌 姚瑶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前提和基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在新疆,要以发展社会经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前提和基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在新疆,要以发展社会经济、尊重差异和缩小差距、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增强“五个认同”为基本路径,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加强干部队伍、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治疆方略 长治久安
下载PDF
北海侨港镇归侨社区网络和认同建构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志灵 《八桂侨刊》 2016年第3期64-68,74,共6页
广西北海侨港作为一个由归侨组成的特殊社区,经过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变迁,形成独特的民间和政府交织的交往网络和社区文化,在交往中建构起自己的社区网络和认同感。归侨网络资源和认同感又因为侨港地处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成为北部湾经济... 广西北海侨港作为一个由归侨组成的特殊社区,经过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变迁,形成独特的民间和政府交织的交往网络和社区文化,在交往中建构起自己的社区网络和认同感。归侨网络资源和认同感又因为侨港地处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交往难得的平台,为北部湾经济区立足侨港特殊的侨情,探索"侨牌"策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港 归侨 社区网络 认同
下载PDF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51
13
作者 王延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M0002,共14页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5个问题: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工作,切实提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队伍建设: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47
14
作者 胡范铸 陈佳璇 张虹倩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1,共9页
语境制约行为,目的决定过程。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汉语的国际教育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考察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就需... 语境制约行为,目的决定过程。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汉语的国际教育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考察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就需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识为中心,从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转向以语言教学和语言服务结合为中心。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属性和队伍建设应按"汉语+N(多种学科)"的思路加以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命运共同体 获得感 汉语+N
原文传递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鉴 胡红杏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6,共6页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 被引量:25
16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40,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互相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分别发挥支撑与指向的功能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互相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分别发挥支撑与指向的功能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多元一体的结构格局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文明两方面的显著优势;团结统一的内部秩序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有助于避免认同危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指向,在性质指向上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内容指向上要求开展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内容建设;在价值指向上要求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远大理想和价值追求,努力促进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维系并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要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系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国家建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机理及其实现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稳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4,共8页
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和认同的关键实践,它以个体社会认知结构的转变以及知与行的辩证循环转化为途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举措,是国家从社会团结稳定的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和系统... 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和认同的关键实践,它以个体社会认知结构的转变以及知与行的辩证循环转化为途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举措,是国家从社会团结稳定的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对受教育者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与文化的传播,促使其在知情意行方面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面向全体公民进行的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过程性实践。其中,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教育构成其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关系的持续建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家校社通力协作建构教育空间,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向生活化与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机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下载PDF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关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延中 宁亚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对重大关系的命题,为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动力、建设路径、命运远景提供了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对重大关系的系统阐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理论性、思辨性和人民性,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何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也是理解中华民族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智慧,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逻辑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郝亚明 秦玉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44,182,18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中心战略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国家总体战略具有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中心战略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国家总体战略具有协同推进关系。就逻辑机理而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理论根基的同源性、行动主体的同一性、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实践过程的联动性。就现实基础而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需要聚焦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性、民族团结进步大局的前提性、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的挑战性。基于二者协同的逻辑与现实关联来看,深植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凝聚民族团结主体力量、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有效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是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十大精神
下载PDF
法治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才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未曾断裂过的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古代中国和现当代中国的精神气质,滋养出来的多元一体国家格局和国家治理效能,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文明神韵和文明格局。"大一统"思想奠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 未曾断裂过的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古代中国和现当代中国的精神气质,滋养出来的多元一体国家格局和国家治理效能,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文明神韵和文明格局。"大一统"思想奠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国民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多元一体是当下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自在、自觉和自为三个阶段,共同体是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根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指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根本,以"五个认同"为核心,以话语体系建设为抓手,要从中小学素质教育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化国家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