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穿斗架的发现与定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乔迅翔
《建筑史》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自中国营造学社南迁后首次发现穿斗架以来,穿斗架逐渐被认定为南方木构建筑重要特征,进而成为与抬梁架并列的我国最主要木架形式。而不断积累的南方木构架建筑调研成果清楚地显示了南方木构架的多样化特征,既有的穿斗架定义日益难以涵盖...
自中国营造学社南迁后首次发现穿斗架以来,穿斗架逐渐被认定为南方木构建筑重要特征,进而成为与抬梁架并列的我国最主要木架形式。而不断积累的南方木构架建筑调研成果清楚地显示了南方木构架的多样化特征,既有的穿斗架定义日益难以涵盖,对相关定义的调整因而得以发生。本文以学界对穿斗架的发现、定义这一持续的认知与调适过程为线索,考察了穿斗架的不断调研发现过程,分析了历来穿斗架定义变迁的关键点,提出了相对严密的穿斗架定义。论文对于厘定穿斗架定义、探索中国建筑史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架定义
建筑史学史
南方木构架建筑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国源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应有的基础知识价值和建筑文化批判功能,这也为构建中国建筑理论所需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
基础理论
方法论
学术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验、形式分析与传统建筑理论教育
3
作者
吴国源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3期66-71,共6页
通过对建筑理论和传统建筑理论内涵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体验问题在建筑理论思维中具有奠基作用。在建筑学领域,体验与形式分析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由此展开的传统建筑理论教育,将会产生很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
传统建筑理论
体验
形式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
4
作者
于水山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年第1期3-30,共28页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推崇和强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东亚的权力转移的结果,即中国的衰落与日本的崛起。文章通过对伊东氏主要学术著作文本和图像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建筑史》~①与《中国建筑装饰》~②两部专著在写作方法上的不一致——前者用历史学方法而后者用人类学方法——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动机。这一差异也反映出日本殖民主义中深层的文化矛盾。而伊东氏的《法隆寺》一书则从学术领域完成了东亚的精神传统从中国向日本的历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史
伊东忠太
东方主义
日本建筑
法隆寺
原文传递
想象现代——反思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被引量:
5
5
作者
卢端芳
《新建筑》
2016年第5期4-10,共7页
简要梳理1861—1965年间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语境下现代建筑是如何被建构和再建构的,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当前中国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书写中存在的盲点,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新想象现代建筑。中国主流近现代建筑史虽已取得很多成...
简要梳理1861—1965年间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语境下现代建筑是如何被建构和再建构的,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当前中国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书写中存在的盲点,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新想象现代建筑。中国主流近现代建筑史虽已取得很多成果,但不少还处于无视建筑现代主义的建构性的状态,对现代认知体系的局限性认识不足。在建筑实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需要补上反思经典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现代主义建筑
建构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斗架的发现与定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乔迅翔
机构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建筑史》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3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ZH072)成果
文摘
自中国营造学社南迁后首次发现穿斗架以来,穿斗架逐渐被认定为南方木构建筑重要特征,进而成为与抬梁架并列的我国最主要木架形式。而不断积累的南方木构架建筑调研成果清楚地显示了南方木构架的多样化特征,既有的穿斗架定义日益难以涵盖,对相关定义的调整因而得以发生。本文以学界对穿斗架的发现、定义这一持续的认知与调适过程为线索,考察了穿斗架的不断调研发现过程,分析了历来穿斗架定义变迁的关键点,提出了相对严密的穿斗架定义。论文对于厘定穿斗架定义、探索中国建筑史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穿斗架定义
建筑史学史
南方木构架建筑
Keyword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lumn
and
tie
constructio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iography
wooden
structurein
South
China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国源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012M511983)
文摘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应有的基础知识价值和建筑文化批判功能,这也为构建中国建筑理论所需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
基础理论
方法论
学术史
Keywords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iography
,
Fundamental
Theory,
Methodology,
Academic
History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验、形式分析与传统建筑理论教育
3
作者
吴国源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3期66-71,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2M51198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G021301)
文摘
通过对建筑理论和传统建筑理论内涵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体验问题在建筑理论思维中具有奠基作用。在建筑学领域,体验与形式分析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由此展开的传统建筑理论教育,将会产生很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
传统建筑理论
体验
形式分析
Keywords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heory
Experience
Formal
Analysis.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U-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
4
作者
于水山
机构
东北大学
出处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年第1期3-30,共28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推崇和强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东亚的权力转移的结果,即中国的衰落与日本的崛起。文章通过对伊东氏主要学术著作文本和图像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建筑史》~①与《中国建筑装饰》~②两部专著在写作方法上的不一致——前者用历史学方法而后者用人类学方法——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动机。这一差异也反映出日本殖民主义中深层的文化矛盾。而伊东氏的《法隆寺》一书则从学术领域完成了东亚的精神传统从中国向日本的历史转换。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史
伊东忠太
东方主义
日本建筑
法隆寺
Keywords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historiography
Ito
Chuta
Orientalism
Japanese
architectur
e
Horyuji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想象现代——反思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被引量:
5
5
作者
卢端芳
机构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新建筑》
2016年第5期4-10,共7页
文摘
简要梳理1861—1965年间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语境下现代建筑是如何被建构和再建构的,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当前中国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书写中存在的盲点,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新想象现代建筑。中国主流近现代建筑史虽已取得很多成果,但不少还处于无视建筑现代主义的建构性的状态,对现代认知体系的局限性认识不足。在建筑实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需要补上反思经典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课。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现代主义建筑
建构性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iography
,
modernist
architectur
e,constructedness
分类号
TU-098.9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穿斗架的发现与定义
乔迅翔
《建筑史》
2018
10
原文传递
2
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述论
吴国源
《建筑与文化》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体验、形式分析与传统建筑理论教育
吴国源
《建筑与文化》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
于水山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
0
原文传递
5
想象现代——反思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卢端芳
《新建筑》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