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被引量:14
1
作者 陶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1,共11页
美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学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当代美学研究要实现从知识和学问向精神和智慧的提升,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必由之路。中华美学是世界上最重视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美学形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 美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学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当代美学研究要实现从知识和学问向精神和智慧的提升,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必由之路。中华美学是世界上最重视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美学形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文艺美学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兴"是中华古典文艺美学中最重要最具民族特色的基元性范畴,"兴"论美学是中华古典艺术和美学的文化原型,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集中体现,"兴"论美学研究对于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文艺美学研究角度,以中华古典兴论美学为例,探讨如何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实现兴论美学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元范畴 天人合一 兴论美学 文艺美学 生命精神 超越精神
下载PDF
中国武术生命美学历程及其新时代使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保学 王美杰 胡昌领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置身于审美系统中,研究中国武术与生命活动意义之间的互渗关系,是指导中国武术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研究命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新时代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站在生命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武术成长历程,并在此... 置身于审美系统中,研究中国武术与生命活动意义之间的互渗关系,是指导中国武术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研究命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新时代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站在生命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武术成长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中国武术生命美学的新时代使命。研究认为:基于生命美学,生物生命愿望催生了中国武术的技术体系,社会生命愿望强化了中国武术的精神内核,而精神生命愿望拓展了中国武术的艺术追求。新时代中国武术生命美学的使命: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生物生命的健康向往,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精神生命的艺术向往,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社会生命的不朽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生命美学 审美精神 武术价值 时代使命
下载PDF
中国现代美学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金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摘要中国现代美学是中华美学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积极传承了民族美学的人文情怀、辩证思维、诗性品格、艺教传统等精神因子,也着力拓展了民族美学的人生视野、理性精神、崇高意趣、实践向度等精神要素。中国现代美学... 摘要中国现代美学是中华美学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积极传承了民族美学的人文情怀、辩证思维、诗性品格、艺教传统等精神因子,也着力拓展了民族美学的人生视野、理性精神、崇高意趣、实践向度等精神要素。中国现代美学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发展,与中华文化的人文性、诗意性、践行性等民族特质相呼应,聚焦于追求审美艺术人生统一、真善美贯通的,以大美情韵为核心的审美创美相谐、知情意行合一的人生论美学精神,初步呈现出有别于以粹美或唯美为标识的西方现代美学精神的民族化核心精神旨趣。中国现代美学传承发展了中华美学精神所取得的实绩,既是贯通中华美学的民族血脉、推进其当代创新发展的阶梯和资源,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华美学走向世界、与世界美学深度对话互鉴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学 中华美学精神世界美学 传承 发展
原文传递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精神之光的灿烂显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陶水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1期57-72,共16页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最初由刘勰提出。“物色”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物色论是进入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最初由刘勰提出。“物色”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物色论是进入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感兴美学研究的必经之路,但学界对物色论美学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物色”美学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学术谱系。“物色”美学范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和气感哲学。“物色”是宇宙元气和天地精神在自然物象之声色状貌光影中的感性闪耀,同时又是人的德性精神之光与自由精神之光的生动呈现。物色成为中华感兴美学精神之光的灿烂显现。物色论美学可与西方美学的自然美论、形式美论、审美感性论、灿烂感性论、存在境域论加以比较,亦可与德国古典美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精神相互发明。物色美学范畴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和普遍价值,值得展开系统研究和现代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色 感兴 美学 中华感兴美学 美学精神 灿烂显现
下载PDF
铸就文艺研究的精神之鼎——试论文艺美学的精神建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陶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4,共12页
美学(Asthetik)原本是近代德国学者提出的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人文学科。中国现代美学深受西方美学尤其是德国美学的影响,西方美学进入中国后,其感性学的学科名称被中国文化改写为"美学",同时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使... 美学(Asthetik)原本是近代德国学者提出的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人文学科。中国现代美学深受西方美学尤其是德国美学的影响,西方美学进入中国后,其感性学的学科名称被中国文化改写为"美学",同时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使得中国现代美学成为开启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工程并具有深厚的精神维度。其中,文艺美学是中国现当代美学中最有成就、最注重艺术审美精神建构的学术领域。文章在简要梳理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传统、中华诗兴美学精神史、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精神建构历程的基础上,对"美学精神"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外延和实质作了初步探讨。同时提出,文艺美学、中华诗兴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研究三者相互涵摄,内在贯通。文章进而阐述了文艺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相互建构的学术路径,以期推动文艺美学和中华美学精神研究的深入,推动文艺美学研究从知识论研究向艺术精神价值建构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中华诗兴美学 美学精神(审美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
下载PDF
中华美学史的性质及内在逻辑论
6
作者 陈望衡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对于中华美学史的性质及内在逻辑,可以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中华美学的民族性。中华美学是中华民族的美学,中华民族文化以汉文化为灵魂,却绝不只是汉族文化,它熔铸了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的文化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 对于中华美学史的性质及内在逻辑,可以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中华美学的民族性。中华美学是中华民族的美学,中华民族文化以汉文化为灵魂,却绝不只是汉族文化,它熔铸了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的文化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念、精神、传统。第二,中华美学的国家性。中华美学的国家性奠基于周朝,周朝的礼乐文化既是政治文化,又是审美文化。中华文化中的主要学派儒、道、墨等的美学思想均见出鲜明的国家性。第三,中华美学的文化骨架。其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三大流派:儒、道、释。儒家美学重社会,道家美学重自然,释家美学重心性。三者相对而又互补,共同构成中华美学的文化骨架。第四,中华美学的诗性品位。《诗经》《楚辞》和唐诗的巨大影响构建了中华美学的诗性品位。第五,中华美学的基本精神。其体现在对审美本体论的认识上,道家的美在自然与儒家的美在文明的统一,构成了中华美学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 民族性 国家性 文化骨架 诗性品位 基本精神
禅宗美学的生命智慧:宇宙、生命与艺术的圆融无碍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伟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160,共10页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深广影响的“四大美学主潮”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命智慧,禅宗美学以其独特的观照方式、体悟方式与生存方式,创构了禅意盎然的空灵艺境,成就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史上的一个高峰,积淀为中华民族文...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深广影响的“四大美学主潮”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命智慧,禅宗美学以其独特的观照方式、体悟方式与生存方式,创构了禅意盎然的空灵艺境,成就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史上的一个高峰,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与西方知识论哲学美学不同,中华美学精神通常体现为宇宙精神、生命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浑融通达与气韵贯通,其精神旨归与终极关怀是宇宙、生命与艺术的圆融无碍之境界。从宇宙论哲学维度看,禅宗美学具有静观终极存在的宇宙意识;从生命论哲学维度看,禅宗美学追求生机盎然的自由境界;从艺术论哲学维度看,禅宗美学标举直觉顿悟的审美意境。体悟领会禅宗美学的智慧精神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国艺术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生命智慧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文艺批评的审美向度--论《肖鹰文集初编·批评卷》
8
作者 寇文静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肖鹰文集初编·批评卷》收录了肖鹰具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内容涵盖文学、影视、戏剧、美学、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学术性的评论,也有社会文化评论。他的文章以良好的审美直觉为基础,视野开阔、分析深入,富有难得的批评... 《肖鹰文集初编·批评卷》收录了肖鹰具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内容涵盖文学、影视、戏剧、美学、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学术性的评论,也有社会文化评论。他的文章以良好的审美直觉为基础,视野开阔、分析深入,富有难得的批评家气质,展现出了一个批评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鹰 中西美学 批评精神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美学源流及价值向度 被引量:3
9
作者 史可扬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8年第2期61-68,共8页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美学。中国的传统美学可以区分为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儒家美学的内核是以忧患意识为表征的积极入世精神,而道家美学否认美以伦理为前提,追求自由的审美境界。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两种美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并可以...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美学。中国的传统美学可以区分为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儒家美学的内核是以忧患意识为表征的积极入世精神,而道家美学否认美以伦理为前提,追求自由的审美境界。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两种美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并可以分为叙事艺术和造型艺术两大类型。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影响下,中国电影形成了两条美学和艺术线索,一是重社会功利、讲求戏剧化叙事的电影导演和电影作品,二是强调艺术的本体、重"韵味"的电影传统。中国电影在吸收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营养的同时,需要认识到美学精神和美学意识对电影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中国艺术 中国电影 美学精神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及其基本范畴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定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8-30,共13页
无论是从现代学术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还是从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成就来看,我们都应该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规范进行整理发掘,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美学体系,与西方美学体系"双峰对峙"。中国古典美学从研究范畴到具体命题到名词... 无论是从现代学术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还是从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成就来看,我们都应该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规范进行整理发掘,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美学体系,与西方美学体系"双峰对峙"。中国古典美学从研究范畴到具体命题到名词术语到学术用语,均自成体系,与西方美学"各说各语"。但殊途同归,两者都是人类对于美的关注和诠释,都是人类对于主观美感和客观美的欣赏与诠释,以及对于人类审美经验的总结。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东方审美学说,蕴含着深沉丰厚、蕴藉优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魂,总结了中国传统诗歌、散文、词曲、戏剧、绘画、书法等等的审美经验和美的创造的"美学创获",这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特殊而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审美经验 审美创造 文化精魂
下载PDF
中国美学之本真生存意识及其自由精神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天道 唐君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72-77,共6页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就是以"虚静"之心观物,得"物"之自然本性,以达到"朝彻"、"至诚"的境域。在中国美学看来,"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天人相通,能尽"人"之心,"便与天同"。这样,遂使中国美学所主张的本真生存活动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本真生存意识 自由精神
下载PDF
基于传统审美的校园景观更新——以延安中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葳 《福建建筑》 2019年第9期35-39,87,共6页
校园景观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重要形象载体。通过历史悠久的福州延安中学的校园景观更新实践,以中式传统审美为设计基础,进行景观形式的创新,既符合了现代校园功能,又实现了中学校园文化传承和德育教育的融入式发展。
关键词 校园景观 中式审美 文脉传承 场所精神 景观更新
下载PDF
审美艺术人生的张力汇通与意趣熔融——金雅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
13
作者 田瑞 《中国美学研究》 2022年第2期317-334,共18页
中国现代美学学人在引介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充分吸收中华美学精神的民族资源,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现实与审美实践状况,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和形态的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金雅在深掘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学理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提掘、阐发、创... 中国现代美学学人在引介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充分吸收中华美学精神的民族资源,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现实与审美实践状况,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和形态的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金雅在深掘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学理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提掘、阐发、创构系列互为关联呼应的概念术语、理论命题、思想主张,进一步对人生论美学这一思想命题进行了当代创化。她强调,人生论美学以实践立基,以人生宏旨,主张在美的实践活动中追求审美、艺术、人生动态统一,真、善、美张力汇通,物我、有无、出入诗性交融的生命超拔,体现出鲜明的现实关怀与人生向度,成为自觉弘扬传承中华美学民族精神与创构中国当代美学自主话语的重要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雅 人生论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人生艺术化 中华美学精神
原文传递
美学的中西不同生成与生命精神
14
作者 郭昭第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0-83,共4页
由于思想渊源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与背景、语言文字与文艺实践等不同生成原因的影响,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与超越美学、生态与意境论美学以及抒情美学,具有智慧美学、宇宙生命美学和和谐美学精神;西方美学则主要是审美知识与经验美... 由于思想渊源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与背景、语言文字与文艺实践等不同生成原因的影响,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与超越美学、生态与意境论美学以及抒情美学,具有智慧美学、宇宙生命美学和和谐美学精神;西方美学则主要是审美知识与经验美学、艺术与典型论美学以及叙事美学,具有知识美学、人的生命美学和对立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生成原因 生命精神
下载PDF
论中华美学精神在艺术美学教学中的渗透
15
作者 吴衍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4-39,共6页
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的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 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的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核心的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教学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笔者在梳理中华美学精神的宏阔内涵、比较艺术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关系的基础上,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指出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艺术美学 审美价值 生命精神
下载PDF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建构资源与理论品格
16
作者 杨水远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在继承、综合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传统文论和世界优秀文论基础上的全新创造。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释与发展,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内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转化与创新,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民族品格;与人...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在继承、综合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传统文论和世界优秀文论基础上的全新创造。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释与发展,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内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转化与创新,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民族品格;与人类优秀文论成果的互鉴和共存,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价值取向。理论来源的广博丰赡,方法论的全面更新,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宏大视野和独特品格。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创造,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华美学精神 文明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吉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三位杰出诗人杜甫、李白和王维就分别代表了这三家美学,并且在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儒道禅美学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范式与反思
18
作者 胡友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10,192,193,共14页
20世纪中国美学已经在多向度、多层次上得到学界的充分探究,但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有所欠缺。审视20世纪中国美学复杂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生态,研究者主要运用了知识型与思想型两种书写范式,从而使20世纪中国美学... 20世纪中国美学已经在多向度、多层次上得到学界的充分探究,但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有所欠缺。审视20世纪中国美学复杂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生态,研究者主要运用了知识型与思想型两种书写范式,从而使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呈现丰富的样态。知识型书写范式专注于美学知识的内在发展和美学体系内部逻辑化建构的书写方式,强调美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整体性与谱系性,并可以划分为“具体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美学学术论争”“古今美学关系”等三种类型。思想型书写范式将美学视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美学“症候式”研究方法与意识形态效应,将美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进行有效整合,包括“现代性角度”“主题史方式”“审美理想史范式”“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跨文化视野”等若干类型。但是,在美学史研究和书写上依然存在一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涉及20世纪中国美学原始文献处理问题、中国美学史书写的逻辑思路问题、中国美学精神提炼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新的理论增长点,推动当代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的交流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美学史 书写范式 美学精神 审美救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