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幻小说概说 被引量:32
1
作者 孔庆东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7-45,共9页
科幻小说以科学为对象和线索进行幻想并构成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幻想表现为以创造发明手段提高生活质量的“技术愿望”,西方文学的幻想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愿望。世界科幻小说由早期三大师奠基,于40年代形成... 科幻小说以科学为对象和线索进行幻想并构成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幻想表现为以创造发明手段提高生活质量的“技术愿望”,西方文学的幻想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愿望。世界科幻小说由早期三大师奠基,于40年代形成“黄金时代”,并经历了从新浪潮到赛伯朋克的发展迎来更加纷纭繁复的前景。中国科幻小说经由近现代的开拓,建国后形成第一个创作高潮,新时期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90年代新生代科幻作家崛起,同时台湾科幻小说队伍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西方科幻小说 幻想特点 发展阶段 港台科幻小说
下载PDF
中国赛博朋克文化表征及话语建构 被引量:11
2
作者 江玉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151,共9页
赛博朋克文化交织了青年文化与科幻文化的文化主张,强调了青年做自己的精神需求,在高科技低生活形态下批判资本主义的过度欲求。中国赛博朋克文化虽受西方赛博朋克文化影响,呈现为科技化、自主化、狂欢化等特点,但在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 赛博朋克文化交织了青年文化与科幻文化的文化主张,强调了青年做自己的精神需求,在高科技低生活形态下批判资本主义的过度欲求。中国赛博朋克文化虽受西方赛博朋克文化影响,呈现为科技化、自主化、狂欢化等特点,但在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其日益成为青年新话语的建构场域,尤其在赛博朋克小说领域呈现出成熟的青年话语主张,即发展了西方的技术权力话语,以作为身体政治的赛博格异化表征强调了技术与权力支配关系的复杂性;强化了环境话语,以环境观照呈现对全球技术发展主义与环境主义的批判意识;创生了情感话语,以人类的爱作为解救赛博格世界的拯救之路;由此开拓了赛博朋克小说的中国路径。中国赛博朋克文化发展了西方赛博朋克文化的技术认知,超越了西方赛博朋克文化中的颓废与极端,将赛博朋克文化与民族认同联结在一起,以创新、责任感与家国意识成就中国的青年文化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化 赛博朋克 反抗文化 科幻文化 中国科幻 《荒潮》 中国话语
原文传递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寓言——当代中国科幻中的文化政治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瑶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100,86,共15页
本文首先简要勾勒自晚清至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国科幻小说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继而进一步聚焦于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对于"新生代"科幻作家创作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深入探讨这一时... 本文首先简要勾勒自晚清至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国科幻小说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继而进一步聚焦于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对于"新生代"科幻作家创作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作品中的三个代表性议题:空间形象、种族形象与英雄形象;最后,借用詹姆逊"民族寓言"的概念,展现出当代中国科幻中的文化政治维度。本文认为,科幻小说反映的是现代资本主义所开启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对于人类情感、价值、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的冲击。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独特的现代性经验,造成了"中国科幻"的复杂与多元,也是其不同于"西方科幻"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 “新生代” 全球化 民族寓言 文化政治
原文传递
《三体》的英译研究——让中国式科幻走向世界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唯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25-128,共4页
《三体》获雨果奖是中国文化成功输出的典范,打破了中国科幻小说长期滞后于西方的僵局。该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三体》的英译本。研究发现,译者刘宇昆考虑到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了让西... 《三体》获雨果奖是中国文化成功输出的典范,打破了中国科幻小说长期滞后于西方的僵局。该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三体》的英译本。研究发现,译者刘宇昆考虑到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了让西方读者领略品读中国式科幻的翻译目的,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上、思想上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 翻译 目的论 中国科幻
下载PDF
中国科幻小说英译发展述评:2000-2020年 被引量:7
5
作者 高茜 王晓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4,192,共9页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现英译热潮,特别是2015年起,中国科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译介到英语世界,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本文通过数据调查与统计的方法,系统梳理了2000-2020年中国科幻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现英译热潮,特别是2015年起,中国科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译介到英语世界,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本文通过数据调查与统计的方法,系统梳理了2000-2020年中国科幻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根据不同时期译著出版的特点将中国科幻文学英译划分为三个阶段:零星出现期(2000-2010年),初步探索期(2011-2014年),稳定发展期(2015-2020年)。在此基础上,分析译介热潮背后的影响因素,为后续中国科幻小说的海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英译 出版 海外传播
原文传递
中国科幻全球传播公共产品的塑造--基于《科幻世界》的跨文化传播与全球传播视角的分析
6
作者 侯洪 余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中国科幻文艺产品的全球传播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存在时间较长、对中国科幻影响力较大、发展历史悠久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传播品牌性刊物。在新中国科幻传播史上,该杂志创刊至... 中国科幻文艺产品的全球传播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存在时间较长、对中国科幻影响力较大、发展历史悠久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传播品牌性刊物。在新中国科幻传播史上,该杂志创刊至今,就作为中国科幻创作与传播的引领者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肩负起跨文化传播的重任。该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围绕有关该杂志品牌塑造的要素--封面符号的创意与视觉传达、绘制品牌文本科幻想象蓝图展开考察与分析,探索其在中国科幻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塑造与发挥的引领作用,以及绘制中国想象力地图与世界共享中国科幻全球传播的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世界》 品牌 中国科幻 跨文化传播 全球传播 全球性公共产品
下载PDF
神话历史的创意改编与重构——当代中国科幻对传统写作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7
作者 程夏敏 《写作》 2024年第2期58-68,共11页
以科幻介入神话历史进行创意改编和重构是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对传统写作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尝试。中国科幻的创意改编与重构源于“故事新编”式的叙事传统,科幻作家们在内容取材、叙事建构、改编手法、神话历史与现代科幻的结合机... 以科幻介入神话历史进行创意改编和重构是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对传统写作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尝试。中国科幻的创意改编与重构源于“故事新编”式的叙事传统,科幻作家们在内容取材、叙事建构、改编手法、神话历史与现代科幻的结合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当前中国科幻小说的创意改编与重构仍存在科幻内核缺失、情节套路固化、科幻属性模糊等问题。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科学内核、巧妙的连接契合点、“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本土类型小说等方式对传统写作资源进行有效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写作资源 中国科幻 神话历史重构 创意改编
下载PDF
中国科幻文学的海外传播——以《三体》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菁 徐惟诚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英译本使他获得了在英语世界的文学声望。本文围绕译介过程、译本形态和海外接受情况剖析异质文化语境中的由刘宇昆翻译的《三体》英译本,探索中国科幻文学如何在新的文化空间被认识与解读。赞助人与译者的...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英译本使他获得了在英语世界的文学声望。本文围绕译介过程、译本形态和海外接受情况剖析异质文化语境中的由刘宇昆翻译的《三体》英译本,探索中国科幻文学如何在新的文化空间被认识与解读。赞助人与译者的多方合力是促成《三体》海外传播的重要基石;具有鲜明异国特色的“他者”译本是引导海外读者欣赏中国文学审美的有效翻译策略;馆藏数据、媒体关注及读者评价是探讨中国科幻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和评判海外读者接受程度的重要指标,这3个层面的分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与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文学 英语世界 译介 接受 《三体》
下载PDF
产业视野下的中国科幻电影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鸣奋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期99-110,共12页
100多年来,中国科幻经历了自觉化、产业化、信息化的进程。科幻电影和相关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发展的。中国科幻对电影具有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国科幻文学是电影创意的泉源,中国科幻艺术是电影繁荣的沃壤,中国科幻评论是电影... 100多年来,中国科幻经历了自觉化、产业化、信息化的进程。科幻电影和相关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发展的。中国科幻对电影具有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国科幻文学是电影创意的泉源,中国科幻艺术是电影繁荣的沃壤,中国科幻评论是电影定位的参照。电影对中国科幻具备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电影工业充当中国科幻引擎,电影作品影响中国科幻舆情,电影教育事关中国科幻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科幻 科幻电影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生态批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斑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4,共13页
生态批评的宽阔视野超越了基于人文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论的世界文学。生态文学关注人类共同的危机和生存困境。本文引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针砭人类世论述中生态危机人人有责的观点,指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造成了不平等的世界格... 生态批评的宽阔视野超越了基于人文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论的世界文学。生态文学关注人类共同的危机和生存困境。本文引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针砭人类世论述中生态危机人人有责的观点,指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造成了不平等的世界格局,酿成异化自然、异化劳动的惨剧。文本分析讨论陈楸帆等科幻作家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利用科技造成生态恶化和社会不平等,导致异化自然和异化人类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资本 新陈代谢 不平等 异化 中国科幻小说
原文传递
“长城星球”:中国科幻小说的陌生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维罗妮卡.霍林格 陈广兴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7,共11页
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对所谓"全球科幻小说"获得某种理解。第一,中国科幻小说固有的陌生化;第二,对中国"崛起"主题的陌生化处理;第三,中国科幻小说所讲述的不同历史;第四,作为全球... 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对所谓"全球科幻小说"获得某种理解。第一,中国科幻小说固有的陌生化;第二,对中国"崛起"主题的陌生化处理;第三,中国科幻小说所讲述的不同历史;第四,作为全球科幻小说的中国科幻小说;第五,中国科幻小说与西方科幻小说或许拥有相同的未来。尽管中国科幻小说相对西方传统来说只能作为"他者"而存在,但无论好坏,它们都将拥有共同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全球化 陌生化 刘慈欣 韩松
原文传递
论刘慈欣《三体》的未来想象
12
作者 李瑞雪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中国科幻小说自2015年刘慈欣斩获雨果奖彰显于世界起,随着中国科幻的大放异彩,科幻小说具备的现实与未来交织特性得到传承与发扬。刘慈欣将目光投射至对未来社会的建构及人类未来生存想象的思考,利用间离于现实的异托邦世界交互远方宇宙... 中国科幻小说自2015年刘慈欣斩获雨果奖彰显于世界起,随着中国科幻的大放异彩,科幻小说具备的现实与未来交织特性得到传承与发扬。刘慈欣将目光投射至对未来社会的建构及人类未来生存想象的思考,利用间离于现实的异托邦世界交互远方宇宙,彰显现实弊病,发出前瞻性呐喊。通过分析《三体》所建构的人类未来社会生活、异托邦空间、命运共同体,探究刘慈欣未来想象建构的中国特色,定位世界科幻走向,认知中国科幻的本土优势和在世界科幻中的可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未来想象 《三体》 异托邦
下载PDF
媒体跨界:中国科幻产业的“IP制造”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力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7期17-20,共4页
中国科幻产业以“IP制造”来完成科幻作品的发掘、影视的二次创作和市场商品化流程,实现了科幻的媒体跨界。科幻文学、影视作品的成功案例彰显着着科幻产业链条的消费模式。科幻题材的各类形态模式对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商业利润,传播国... 中国科幻产业以“IP制造”来完成科幻作品的发掘、影视的二次创作和市场商品化流程,实现了科幻的媒体跨界。科幻文学、影视作品的成功案例彰显着着科幻产业链条的消费模式。科幻题材的各类形态模式对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商业利润,传播国家形象、增强经济实力、实现对外文化输出等具有重大意义。科幻产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发挥科学普及和科学知识教育的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 科幻产业 科幻文学 媒体研究
下载PDF
从科幻研究走向新巴洛克美学:宋明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玉琴 宋明炜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6期11-23,共13页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引爆科幻文学研究热点,科幻文学是否仍然是一种类型文学?科幻文学是否开启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任教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的宋明炜教授多年致力于科幻研究,对此提出了前沿性观点。他认为科幻文学应走出类型文学...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引爆科幻文学研究热点,科幻文学是否仍然是一种类型文学?科幻文学是否开启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任教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的宋明炜教授多年致力于科幻研究,对此提出了前沿性观点。他认为科幻文学应走出类型文学窠臼,回归文学本身的特性,因为科幻也是我们认识和再现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摹仿论的超越,它反映出一种文学本质上的变化。他提出超越二项性的科幻诗学建构,认为科幻作品让我们看见“看不见”的世界,科幻改变人们的世界认知。在此基础上他全面分析了二十一世纪文学与新巴洛克观念的发展关系,提出建构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巴洛克美学。宋明炜还详细探讨了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密切关系、中国科幻本身就在构建世界文学等问题,认为科幻就是打破等级制和差异性,呈现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炜 中国科幻 科幻的文学性 新巴洛克 世界文学
下载PDF
叶永烈与中日科幻交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4期40-43,共4页
20世纪70—80年代,中日科幻界交流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叶永烈作为中国科幻创作的代表人物,与日本科幻界人士通过定期通信、会晤、访谈等方式,向日本介绍中国科幻界动态,并积极推动中国科幻作品的对日译介,同时他还与日本友人联合研究,共... 20世纪70—80年代,中日科幻界交流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叶永烈作为中国科幻创作的代表人物,与日本科幻界人士通过定期通信、会晤、访谈等方式,向日本介绍中国科幻界动态,并积极推动中国科幻作品的对日译介,同时他还与日本友人联合研究,共同取得成果。这一系列的交流实践为新时代的中日科幻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 译介 黄金期
下载PDF
用影像“抢救”本土科幻——以王晋康作品为例
16
作者 张子瑞 《科普创作评论》 2021年第2期48-57,共10页
中国本土科幻正处高速发展阶段,但所积累的科幻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转化。文章讨论和梳理了影像对本土科幻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认为能够通过影像的方式加速科幻资源转化进程,而短视频的模式更适于本土科幻的发展,并以王晋康作品为例,对现... 中国本土科幻正处高速发展阶段,但所积累的科幻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转化。文章讨论和梳理了影像对本土科幻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认为能够通过影像的方式加速科幻资源转化进程,而短视频的模式更适于本土科幻的发展,并以王晋康作品为例,对现有短视频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阐述了"拼贴内容类"及"自制特效类"两种模式的利弊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晋康 科幻影视 本土科幻 短视频 科幻传播
原文传递
科幻小说翻译的现状与未来——“再造科幻巴别塔”高峰论坛
17
作者 李雅婷 余泽梅 汤黎 《写作》 2021年第4期47-54,共8页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科幻迅速发展崛起,已然成为世界科幻的“蓝海”。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传递科幻的人文意义和技术启示,科幻翻译承担了最重要的时代使命。翻译不仅是对作品的译介,更是传播未来、创造未来。首届钓鱼城国际科幻翻...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科幻迅速发展崛起,已然成为世界科幻的“蓝海”。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传递科幻的人文意义和技术启示,科幻翻译承担了最重要的时代使命。翻译不仅是对作品的译介,更是传播未来、创造未来。首届钓鱼城国际科幻翻译大会“再造科幻巴别塔”举办高峰论坛,就科幻翻译的现状与未来展开研讨交流。整场论坛涉及中国科幻翻译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中国科幻小说的民族性与国际化、中国科幻在德国和日本的译介与传播等问题,助力科幻翻译黄金时代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翻译 中国科幻 海外译介 中国故事 海外传播
下载PDF
A Beautiful Future?Environment,Aesthetics,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18
作者 Melissa A.Hosek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3,共19页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如何应对目前的环境危机?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分析郝景芳的“北京折叠”(2012)和陈楸帆的“丽江的鱼儿们”(2006),通过观察这两个短篇小说的主人公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本文认为它们显示了经济发展对生态审美带来的...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如何应对目前的环境危机?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分析郝景芳的“北京折叠”(2012)和陈楸帆的“丽江的鱼儿们”(2006),通过观察这两个短篇小说的主人公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本文认为它们显示了经济发展对生态审美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美学 生态批评
原文传递
在真实中建构科幻:论郑军的科幻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
郑军是当代中国科幻文坛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非典型科幻作家。他以科幻迷的身份走入科幻界,凭着自己对科幻创作的执著与坚韧,在而立之年投身科幻创作,用了15年的时间从边缘走向中心。在创作理念上,他独辟蹊径,坚持以真实生活为... 郑军是当代中国科幻文坛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非典型科幻作家。他以科幻迷的身份走入科幻界,凭着自己对科幻创作的执著与坚韧,在而立之年投身科幻创作,用了15年的时间从边缘走向中心。在创作理念上,他独辟蹊径,坚持以真实生活为创作背景,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寻觅科幻素材,拒绝“老三样”式的科幻八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军 高科技冒险小说 新生代 中国科幻小说
下载PDF
华文科幻小说的三种儿童想象及其意义边界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敏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从倪匡、张系国和刘慈欣三位科幻作家笔下儿童形象的特征、叙述策略以及渊源影响的差异来看,作为所在华文区域优秀科幻小说作家的代表,他们都善于将自身主体性与区域语境因素融合,凸显了华文科幻小说的三种发展路径,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 从倪匡、张系国和刘慈欣三位科幻作家笔下儿童形象的特征、叙述策略以及渊源影响的差异来看,作为所在华文区域优秀科幻小说作家的代表,他们都善于将自身主体性与区域语境因素融合,凸显了华文科幻小说的三种发展路径,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这说明,尽管华文世界内部已存在频繁的区域互动,但短时段内,区域语境特性在文学创作中会留下深刻的烙印,特定文类仍会沿着各自区域的传统与特色继续发展,而作家主体性在创作中的位置与活力,也让区域华文文学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出现文类创新的可能性。但是,这一凸显区域语境影响的文类创新过程,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匡 张系国 刘慈欣 华文科幻小说 儿童想象 文类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