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414
1
作者 青觉 徐欣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M0002,共1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下学界探讨的热点,既有研究已经从横向、纵向、差序和以点带面的思维角度展开了十分有价值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入手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进而从构成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下学界探讨的热点,既有研究已经从横向、纵向、差序和以点带面的思维角度展开了十分有价值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入手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进而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通过分析,可以确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关联共存而成,在实践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把握铸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要素分析 实践逻辑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被引量:323
2
作者 王延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23,共8页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任务,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 被引量:167
3
作者 沈桂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意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意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文化和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构建国家认同 文化纽带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154
4
作者 郎维伟 陈瑛 张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以中国各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核心内容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种自觉自知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代表集体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以中国各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核心内容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种自觉自知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代表集体的认同,能动地表现为理性、合法地建构这种认同。厘清二者的关系和内涵,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概念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认同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核心内容
下载PDF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48
5
作者 蒋文静 祖力亚提·司马义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
铸牢国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学校作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对塑造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 铸牢国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学校作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对塑造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和意动视角出发,构建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即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象征教育重在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符号和形塑集体记忆;情感教育重在体验情境和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价值观教育重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和指导价值实践。这一逻辑层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认知内化为情感,并促成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此,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遵循学前及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及中专教育和大学教育四个阶段的教育特征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在不同阶段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践路径为:学前及小学教育阶段启蒙共同体意识、孵育爱国情感;初中教育阶段强化共同体认知、激发共同体情感;高中及中专教育阶段树立价值理性、增强共同体认同;大学教育阶段践行共同体意识、实现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象征教育 情感教育 价值观教育
原文传递
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被引量:126
6
作者 麻国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7,共11页
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逐步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现代中国社会不同层次的记忆,奠定了今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本文以记忆的多层性研究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重新认识我国民族研究中的... 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逐步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现代中国社会不同层次的记忆,奠定了今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本文以记忆的多层性研究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重新认识我国民族研究中的民族走廊和环南中国海通道,延伸了费孝通先生的民族走廊学说和全球社会理念,既关注不同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记忆整合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又深入分析跨境、跨海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进而揭示多层性的共同记忆对于全球化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走廊 环南中国海通道
原文传递
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被引量:109
7
作者 傅才武 严星柔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4,共12页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弱化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反而因价值鸿沟、历史解构和利益渗透...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弱化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反而因价值鸿沟、历史解构和利益渗透等因素导致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高度复杂化,民族文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相互嵌套和联动,引发民族文化主体性危机和政治紧张。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连接在一起,日益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民族整体利益所在,需要进行总体性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厘清全球化和现代化条件下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归纳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梳理现代国家中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民族(族群)认同的次序,以建立引导文化认同通往国家认同的政策逻辑,既是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理论前提,也是本文要着力阐述的重点内容。本文提出,要确立以文化共同体为基础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目标,把握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重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性契机,借助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重建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国家认同三条技术路径,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文化共同体 国家共同体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05
8
作者 孔亭 毛大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7,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方才逐渐成熟,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突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实质,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方才逐渐成熟,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突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实质,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实体性特征。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前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被引量:101
9
作者 严庆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共8页
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横纵组成结构,拥有源远流长的汇聚交融历史,从近代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转型,并创设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中国模式。回溯历史长河中的选择,举目现代国家格局中的竞争,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作... 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横纵组成结构,拥有源远流长的汇聚交融历史,从近代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转型,并创设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中国模式。回溯历史长河中的选择,举目现代国家格局中的竞争,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必当深深领悟、牢牢把握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追求团结统一,让中华民族在"君临天下"的王朝时代抱守和合主流;追求团结统一,让中华民族在主权国家时代荣辱与共。追求团结统一是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存续、发展的密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的是国民的政治认同,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又承继着追求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80
10
作者 王易 陈玲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3,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安全稳定的威胁和破坏,民族地区本身还存在着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安全稳定的威胁和破坏,民族地区本身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消极思想残余,加之地域差异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影响,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通过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力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推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等路径来应对现实困境,从而实现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74
11
作者 孔亭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0,共8页
"中华民族"是现代民族概念和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是现代中国的国家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发展与深化,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一体性特征,彰显了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 "中华民族"是现代民族概念和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是现代中国的国家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发展与深化,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一体性特征,彰显了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是有机统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的历史逻辑,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转变视角下的理论价值与内涵探析 被引量:57
12
作者 郝亚明 赵俊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话语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还具有建构社会的功能。从话语转变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围绕"中华民族"概念所引发相关争议的回应,是以"共同体"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 话语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还具有建构社会的功能。从话语转变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围绕"中华民族"概念所引发相关争议的回应,是以"共同体"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的超越。"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对"命运一体"的强调,又是对共同性纽带的强调。这一概念表述具有话语创新的价值,对于民族工作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话语转变 理论价值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 被引量:50
13
作者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8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45
14
作者 王延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M0002,共14页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5个问题: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工作,切实提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红色文化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向度解析 被引量:47
15
作者 李维军 杨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7,共8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征程的历史凝结,补钙壮骨,通今溯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严密的耦合逻辑。在政治上,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在经济上,红色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征程的历史凝结,补钙壮骨,通今溯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严密的耦合逻辑。在政治上,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在经济上,红色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族互惠指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在文化上,红色文化标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国底色,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动力;在社会上,红色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认知;在生态上,红色文化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交响协奏的生命共同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生态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维向度解析
下载PDF
民族国家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45
16
作者 陆海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9,共8页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概念是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构与全球扩张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说,民族就是取得了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群共同体。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更是支撑中国民族国家制度的...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概念是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构与全球扩张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说,民族就是取得了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群共同体。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更是支撑中国民族国家制度的基础性政治资源。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西方各种政治思潮渗入我国,加上我国一些政策取向及边疆治理方略的偏差,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受到了侵蚀和稀释。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中国民族国家制度,我们必须要珍视这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宝贵政治遗产,凝聚价值共识,并以实际的举措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使中华民族沿着更加增进内部凝聚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共同体 民族国家 民族凝聚力
下载PDF
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王宗礼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0,共8页
国家建构是各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西方“一族一国”的民族国家建构道路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在多民族的背景下形成一个超越族际差异的共同体认同。因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中... 国家建构是各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西方“一族一国”的民族国家建构道路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在多民族的背景下形成一个超越族际差异的共同体认同。因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建设,坚定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而加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就成了破解这一核心议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36
18
作者 郝亚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3,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个词语复合构成,因此其理论话语构建应当从前者的自身特点与后者的固有属性两个层面结合推进。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阐释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进程之中,但真正从共同体的视域展开系统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个词语复合构成,因此其理论话语构建应当从前者的自身特点与后者的固有属性两个层面结合推进。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阐释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进程之中,但真正从共同体的视域展开系统探究的文献仍然较为缺乏。共同体是一个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都有着深刻理论内涵的概念术语,全面挖掘其内在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规则、情感、认同、秩序、安全、归属等要素,可以极大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中华民族的自身特点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历史共同体、社会共同体;而从共同体的固有属性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一个价值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身份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过程中,既需要强调对联结纽带的巩固,也需要强调对基本需求的满足。归属与自由两种价值的张力、集体与个体关系的平衡、规模与嵌套带来的复杂性等共同体中固有的问题无疑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挑战,但也能带来一些全新的启示。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思路,可以有效解决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者之间的理论衔接问题,并为相关领域实践工作提供新的启示和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价值共同体 情感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身份共同体
原文传递
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 被引量:38
19
作者 严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1,共9页
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建设的学理理解是一种创新。中华民族建设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工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旨在消弭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可能存在的斥力,中国共... 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建设的学理理解是一种创新。中华民族建设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工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旨在消弭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可能存在的斥力,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同一核心,也是理解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密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侧重于共同体意识对于共同体建设的能动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既是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服务标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体性感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建设 国家建设 本体与意识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 被引量:36
20
作者 徐黎丽 韩静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认识仍存在分歧,这种局面不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国家疆域、互补的生计方式、互鉴的生活经验、共有的历史记忆... 目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认识仍存在分歧,这种局面不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国家疆域、互补的生计方式、互鉴的生活经验、共有的历史记忆、共认的价值体系、共育的国民意识、共享的精神家园的实体与精神共同体。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共同体的名称,源于“华”字体现了中国人的起源与象征意义;“中华”是中国各个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中华”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国家的名称;“中华民族”这个名称能够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共创同建中国的发展历程。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含义就是国族称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