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灵魂放在画里——方君璧艺术思想探析
1
作者 黄中华 王涵阳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19,共3页
方君璧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先行者,她的艺术实践已得到学界相当的关注,但针对她艺术文论及思想观念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通过对方君璧的文论并结合其日记、艺术实践进行探析,揭示她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及女性艺术史提... 方君璧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先行者,她的艺术实践已得到学界相当的关注,但针对她艺术文论及思想观念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通过对方君璧的文论并结合其日记、艺术实践进行探析,揭示她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及女性艺术史提供资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君璧 中国现代美术 艺术思想 情感
原文传递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卉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5,共8页
诗剧的诗体语言要达到凝练、生动、精确而富有魅力,就必须注重修辞艺术的应用。对于现代诗剧来说,语言的含蓄美即来源于修辞的应用。具有含蓄美功效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折绕(婉曲)、象征、复义(含混语)、隐喻等。这些辞格在中国现代诗... 诗剧的诗体语言要达到凝练、生动、精确而富有魅力,就必须注重修辞艺术的应用。对于现代诗剧来说,语言的含蓄美即来源于修辞的应用。具有含蓄美功效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折绕(婉曲)、象征、复义(含混语)、隐喻等。这些辞格在中国现代诗剧中的运用,使诗剧的语言表现出幽婉、凝重的特质,从而使现代诗剧避免了情绪的直接倾泻。借助语言修辞而达到思想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彰显中国现代诗剧语言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剧 修辞艺术 辞格
下载PDF
现代主义的最后集结:重庆1945年“第一届独立美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漆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5,共7页
文章围绕1945年6月重庆"第一届独立美展"的再现,追寻民国以来倡导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家群体的踪迹,部分还原1945年陪都美术界的历史空间,具体考察了展览的举办经纬、参展艺术家和作品及其在媒体空间中的呈现情况。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独立美展" 民国美术 抗战时期 重庆
下载PDF
美与生命本性的召唤——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中的邵洵美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为中国新诗所引入的美的观念,意义不凡。他力图通过译介西方唯美-颓废主义诗人诗论诗作,为唯美-颓废艺术思想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而融入中国艺术精神,拨去理论与情感上的迷雾。他对诗的品性的定位,把...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为中国新诗所引入的美的观念,意义不凡。他力图通过译介西方唯美-颓废主义诗人诗论诗作,为唯美-颓废艺术思想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而融入中国艺术精神,拨去理论与情感上的迷雾。他对诗的品性的定位,把诗融入了哲学、宗教、历史、思维、心理等人类文化的总体构成里。他所强调的诗的形式要与诗的品性相和谐,把新诗引入了对美的姿态、颜色、形状以及灵魂的凝视。然而,邵洵美对官能享受的率真颂赞,不仅没有为他赢得新诗美学现代性追求的桂冠,反而使他被钉在"颓加荡"的十字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洵美 中国新诗 唯美-颓废主义 先锋艺术
下载PDF
“改造国民性”:梁启超美育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延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滟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在中国近代新文化初创时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873—1929)传承古今、融通中西,基于"改造国民性"萌生美育教育思想,于辛亥革命这一时间节点,在观念上先后经历了从功利主义到超功利主义的转变,在实践中则历经"救国&qu... 在中国近代新文化初创时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873—1929)传承古今、融通中西,基于"改造国民性"萌生美育教育思想,于辛亥革命这一时间节点,在观念上先后经历了从功利主义到超功利主义的转变,在实践中则历经"救国"向"救人"的转变,显示出梁启超在中国艺术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奠基与推进方面的重要地位,对今天而言还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梁启超 美育 改造国民性
下载PDF
浅析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普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26期219-220,共2页
众所周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元素,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一股脑儿地涌进国门。可以说,中国是被迫走上近代化的路程的。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 众所周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元素,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一股脑儿地涌进国门。可以说,中国是被迫走上近代化的路程的。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国的设计教育该何去何从?中国设计实践的方向在何方?这些是国内设计教育界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美术教育 现代设计 影响
下载PDF
中国经验的身体实践:八十年代“中国现代舞”争鸣再审视
7
作者 任文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7-14,共8页
中国现代舞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人的重新发现的舞蹈语言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它冲击着中国舞蹈的传统观念并引发巨大争论,促进了舞蹈艺术观念的转型和变革,凸显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建构使命与身体实践经验。中国现代舞在实现体制内突围的同... 中国现代舞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人的重新发现的舞蹈语言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它冲击着中国舞蹈的传统观念并引发巨大争论,促进了舞蹈艺术观念的转型和变革,凸显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建构使命与身体实践经验。中国现代舞在实现体制内突围的同时也产生了自身的身份焦虑,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呈现出多元混合的发展局面。最终中国现代舞在体用之辩中以舞种的身份定位完成其在中国舞蹈艺术体制之内的特殊限定,它在发轫之初的现代精神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因此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呼唤以中国经验为主体的身体语言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中国现代舞 中国经验 艺术体制 当代舞蹈艺术
原文传递
《美术学校与海上摩登艺术世界——上海美专(1913~1937)》评介
8
作者 方争利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8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美术学校与海上摩登艺术世界——上海美专(1913~1937)》一书,聚焦上海美专早期历史,突出上海美专作为非官方私立美术学校,在运行和教育方面的特色以及现代性特征;并将研究上海美专校史作为切入点,探讨美术学校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 《美术学校与海上摩登艺术世界——上海美专(1913~1937)》一书,聚焦上海美专早期历史,突出上海美专作为非官方私立美术学校,在运行和教育方面的特色以及现代性特征;并将研究上海美专校史作为切入点,探讨美术学校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专 中国近现代美术 书评
原文传递
历史在回顾中延伸——江苏85新潮美术概述
9
作者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概述了发生在1980年代的江苏的85新潮美术运动。叙述的重点分为南京地区、徐州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了许多以往美术史没有记载的内容,同时也对以往的一些提法提出了不同见解。
关键词 江苏85新潮美术 中国现代艺术 媒体 群体 展览活动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传承
10
作者 郑平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9,共6页
中国的新诗与古诗有着诸多差异,但二者间的血缘关系仍很明显,中华民族文艺创作的一些根本传统仍贯穿其中,意象艺术就是其一。中国现代诗歌对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传承,主要表现于四方面:以象表意,以象谋篇,以象造境,以象言理。这些传承体... 中国的新诗与古诗有着诸多差异,但二者间的血缘关系仍很明显,中华民族文艺创作的一些根本传统仍贯穿其中,意象艺术就是其一。中国现代诗歌对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传承,主要表现于四方面:以象表意,以象谋篇,以象造境,以象言理。这些传承体现了本民族某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 意象艺术 传承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
11
作者 王金胜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8-62,共5页
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美主要表现为一种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就是语言尽可能贴近生活,尽可能贴近作家的个性,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作家独特的个性色彩,具有一定的韵律感、节奏感。散文的节奏美主要不是由于其押韵造成的,是靠"情韵&... 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美主要表现为一种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就是语言尽可能贴近生活,尽可能贴近作家的个性,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作家独特的个性色彩,具有一定的韵律感、节奏感。散文的节奏美主要不是由于其押韵造成的,是靠"情韵"的创造和"反复"的巧妙运用来解决。散文的语言美还表现在绘画美和色彩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语言艺术 个性 节奏 色彩
下载PDF
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艺术探微
12
作者 陈伟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10期1-8,共8页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多运用场景叙事 ,具有相当强烈的画面感 ;它往往以“推”镜头引入画面 ,重点突出 ,极具动感 ;其画面色调和暖不失震撼力、构图轻描淡写又极富层次感 ;对白和独白使画面和情节得以流动。这些手法使其叙事在整体上产生一...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多运用场景叙事 ,具有相当强烈的画面感 ;它往往以“推”镜头引入画面 ,重点突出 ,极具动感 ;其画面色调和暖不失震撼力、构图轻描淡写又极富层次感 ;对白和独白使画面和情节得以流动。这些手法使其叙事在整体上产生一种“空潭泄春 ,古镜照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郭沫若 历史小说 叙事艺术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简论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瑞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85,共14页
2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使中国装饰艺术出现不同于传统的面貌 ,西方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传入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在经历了“西化”和“民族化”曲折历程以后 ,中国装饰艺术呈现出前所... 2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使中国装饰艺术出现不同于传统的面貌 ,西方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传入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在经历了“西化”和“民族化”曲折历程以后 ,中国装饰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回顾 2 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的历史 ,认真吸取经验和教训 ,为新世纪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 ,为创建中国现化装饰艺术学派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装饰艺术 影响 民族化 中国 现代装饰艺术学派 20世纪 发展
原文传递
在音乐教育中实现美育——从蔡元培、萧友梅、贺绿汀说开去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科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5,共7页
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史,凝结着美学史和艺术史的重构,是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许多关心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美学家和艺术家以不问中西的姿态,吸收一切有益的因素,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历程;历史中的那些志同道合的美育敬重者,... 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史,凝结着美学史和艺术史的重构,是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许多关心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美学家和艺术家以不问中西的姿态,吸收一切有益的因素,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历程;历史中的那些志同道合的美育敬重者,从美育观念的更新、美育机构的建立、美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谋划,以及身体力行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实践入手,致力于现代艺术教育和美育启蒙;这其中贡献突出的艺术家贺绿汀承继着历史的积淀,以人民至上的美育和艺术教育立场,一以贯之地传播着现代美育观念和思想,以为党和国家服务为使命展开了行之有效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实践。这一切对今天的美育事业深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美育 蔡元培 萧友梅 贺绿汀 艺术教育 美育启蒙
下载PDF
试探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庄璐 《科教导刊》 2011年第35期251-252,共2页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行为模式和文化特征,继承传统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现都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往往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行为模式和文化特征,继承传统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现都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往往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所以继承传统是必然的。只有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之中,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基础之上,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汲取 结合 文化特性
下载PDF
从“立象尽意”“得意忘象”到“境生象外”——浅论中国现代陶艺的艺术表现
16
作者 庄振鹏 刘如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本文围绕“中国现代陶艺”的概念与内涵、基本审美特征,利用中国古典美学“立象尽意”“得意忘象”“境生像外”等审美理论,结合“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实际,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图像学方法,试归纳总结出“中国现代陶艺”的... 本文围绕“中国现代陶艺”的概念与内涵、基本审美特征,利用中国古典美学“立象尽意”“得意忘象”“境生像外”等审美理论,结合“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实际,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图像学方法,试归纳总结出“中国现代陶艺”的美学原理、艺术表现和精神意蕴,旨在为研究“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研究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陶艺 审美精神 艺术表现
下载PDF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安东 《巢湖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中国的近代美术教育随中国的政治变革、文化的更新而产生。从发展史的角度看其意义:虽然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坎坷,其不成熟的教育体系中也有许多缺憾,但是它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美术教育走向现代奠定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 师范美术教育 美术专门教育 教学体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玲玲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5年第3期47-53,共7页
“八五”运动以来,西方现代、当代艺术在中国传播的加速等多种因素,形成了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从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性”入手,旨在探讨对待西方现代、当代艺术的正确态度,以及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等问题。作者认为... “八五”运动以来,西方现代、当代艺术在中国传播的加速等多种因素,形成了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从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性”入手,旨在探讨对待西方现代、当代艺术的正确态度,以及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等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性”转型过程,不仅仅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当代陶艺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现代人审美与价值趣味的有益探索的过程,而且也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同时也是处理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之间对抗与联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 当代艺术 现代陶艺 时代背景 历史背景 时代特征 西方 现代人 传统 趣味
下载PDF
“莎乐美”与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艺思潮
19
作者 付建舟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9,150,共15页
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自田汉译本问世以后,多种译本相继出版,掀起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在这个大潮中,我国学术界的引进和介绍,是“小众”层面的精深输入,华美、艳美、秀美的舞台传播,优美、畸美、至美... 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自田汉译本问世以后,多种译本相继出版,掀起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在这个大潮中,我国学术界的引进和介绍,是“小众”层面的精深输入,华美、艳美、秀美的舞台传播,优美、畸美、至美的杂志传播,奇美、华美、艳美的银幕传播,是“大众”层面的普及推广,二者共同推进这股思潮。《莎乐美》及“莎乐美”的在华传播,不合社会政治的“大势”,却甚合民众心理的“小势”,这就是它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数十年间在华不断传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波澜起伏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乐美》 “莎乐美” 中国现代文艺 唯美主义思潮
下载PDF
《美育》期刊与中国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兴起——以《美育》(1920—1922)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雅雯 宋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4,共6页
创刊于1920年的《美育》杂志是中国美育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性美育期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美育》积极践行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开创的审美现代性理念,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启蒙的重要途径,推崇以启蒙为目的的人生论美... 创刊于1920年的《美育》杂志是中国美育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性美育期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美育》积极践行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开创的审美现代性理念,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启蒙的重要途径,推崇以启蒙为目的的人生论美学思想,坚守用艺术教育建设“新人生观”的“艺术为人生”的办刊理念。不仅如此,《美育》还置身于现代教育的改革之中,呼吁以“情感教育”改造偏重智育的教育格局,发展美善统一的艺术教育,阐扬以民主自由为中心的文艺主张,并倡导“民众艺术”在社会美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 《美育》杂志 审美现代性 艺术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