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水率和颗粒级配对TJ-1模拟月壤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蒋明镜 李立青 +1 位作者 刘芳 孙渝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1-1925,共5页
月球探测2期工程中,需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器软着陆过程及月面巡视探测的模拟试验,上述试验中月壤特性的模拟至关重要。通过试验研制出了适用于上述试验的Tongji-1(简称TJ-1)模拟月壤。但2期工程中可能需用到近千吨的模拟月壤,由于客观条... 月球探测2期工程中,需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器软着陆过程及月面巡视探测的模拟试验,上述试验中月壤特性的模拟至关重要。通过试验研制出了适用于上述试验的Tongji-1(简称TJ-1)模拟月壤。但2期工程中可能需用到近千吨的模拟月壤,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满足含水率为0%、颗粒级配与目标级配完全吻合的技术要求。为此,开展了含水率及颗粒级配对TJ-1模拟月壤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根据TJ-1模拟月壤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力学试验结果,建立了强度参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建议含水率上限值为3%,并通过TJ-1模拟月壤不同颗粒级配曲线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了级配变化的许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2期工程 TJ-1模拟月壤 含水率 颗粒级配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我国月球探测器热控技术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向艳超 刘自军 +1 位作者 宁献文 苗建印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4,共6页
探月工程推动了我国航天器热控技术长足发展,基本形成针对月面探测器月昼散热、月夜保温相融合的热控技术体系。文章论述我国在探月工程中开发的新型热控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展望后续长期无人及有人驻留月球探测任务,建议发展大功率同位... 探月工程推动了我国航天器热控技术长足发展,基本形成针对月面探测器月昼散热、月夜保温相融合的热控技术体系。文章论述我国在探月工程中开发的新型热控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展望后续长期无人及有人驻留月球探测任务,建议发展大功率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和小型核反应堆技术,以提升月夜期间的热-电联供能力和效率;发展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技术,提升月昼与月夜期间可控热传输能力;发展热泵技术及低吸收、高发射涂层热控涂层技术,以提升月昼期间的辐射器热排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工程 月球探测 热控技术 重力辅助两相流体回路 水升华器
下载PDF
基于载人月球探测科学发展战略的学科政策研究
3
作者 杨蔚 何雨旸 +7 位作者 康晋霆 陈瑞义 程惠红 孙粒 邓攀 魏勇 林杨挺 李献华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1-1943,共13页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载人月球探测,文章分别对我国和美国的月球探测和行星科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向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形成如下4条政策建议:(1)加强月球和行星科学的学科布局与管理,建立长期稳...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载人月球探测,文章分别对我国和美国的月球探测和行星科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向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形成如下4条政策建议:(1)加强月球和行星科学的学科布局与管理,建立长期稳定资助机制;(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青年人才参与重大任务;(3)加强原创思想保护,推进探测数据和样品共享;(4)统筹开展载人和无人月球探测的科学规划,分层次长远布局关键技术。文章不仅服务于载人月球探测科学研究,而且为我国行星科学发展和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探月工程 行星科学 问卷调查 科技管理
原文传递
微波雷达在嫦娥探月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春雨 刘凯军 +2 位作者 黄少鹏 苏彦 李佳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05-2822,共18页
微波穿透雷达对月球的观测方式可以分为地基、星载环绕、星地联合以及就位探测等。对比其他探测手段,微波雷达在探测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上有很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月球和其他行星探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深空探测任务已经或... 微波穿透雷达对月球的观测方式可以分为地基、星载环绕、星地联合以及就位探测等。对比其他探测手段,微波雷达在探测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上有很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月球和其他行星探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深空探测任务已经或准备携带微波雷达,用于探索地外天体的浅表层地质结构,以了解行星地质过程和演化历史。本文综述了我国嫦娥三号和四号月球车玉兔号和玉兔2号在就位微波雷达(测月雷达)探测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测月雷达在揭示月壤内部的精细结构、表层与次表层地质结构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月球微波雷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地球物理 月球 测月雷达 月表地质过程 介电特性 嫦娥探月工程
下载PDF
探月三期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技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0
5
作者 杨孟飞 张高 +6 位作者 张伍 彭兢 王勇 王晓磊 陈春亮 杜颖 张正峰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探月三期月地高速再入返回任务是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再入返回任务,研制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研制奠定基础.本文给出了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任务特点,进行了任务概貌和研制过程介绍,阐述了双平台... 探月三期月地高速再入返回任务是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再入返回任务,研制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研制奠定基础.本文给出了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任务特点,进行了任务概貌和研制过程介绍,阐述了双平台和多目标飞行器方案设计及飞行过程设计情况,并给出了在轨飞行结果.结果表明,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所有功能性能均满足任务要求,在轨飞行状态正常,技术设计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三期 月地返回 高速再入 双平台
原文传递
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技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孟飞 张高 +9 位作者 张伍 彭兢 阮剑华 王勇 张洪华 洪鑫 张玉花 查学雷 史伟 陈春亮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8-752,共15页
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研制目的是经过地月转移和环月飞行,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面.本文阐述了嫦... 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研制目的是经过地月转移和环月飞行,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面.本文阐述了嫦娥五号的任务特点、概貌和研制过程,重点对探测器关键技术的突破情况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在轨飞行结果.飞行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探测器所有功能性能均满足任务要求,在轨飞行状态正常,技术设计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三期 嫦娥五号 采样返回 技术路线 飞行结果
原文传递
航天重大工程项目卓越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哲 刘继忠 +1 位作者 刘彤杰 王琼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8,共9页
为实现我国航天重大工程项目追求卓越的目标,针对其研制管理中战略路线的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方法的融合性和考核评估的系统完整性等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研究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卓越绩效模式及其应用发展的基础上,提... 为实现我国航天重大工程项目追求卓越的目标,针对其研制管理中战略路线的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方法的融合性和考核评估的系统完整性等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研究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卓越绩效模式及其应用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航天重大工程项目卓越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卓越绩效的理念方法和中国航天的工程实践为指导,以"卓越领导、卓越过程、卓越结果"三大要素为核心。结合在中国探月二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其内涵及体系组成进行了系统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式适用于航天重大工程项目的研制管理,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重大工程项目 卓越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 中国探月工程
下载PDF
探月工程管理创新与专项试验验证技术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为钢 王博 +1 位作者 孟林智 赵立军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探月工程进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技术、管理方面创新等情况,重点总结分析了探月工程三期牵引发展的运载火箭和探测器系统大型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的需求、创新思路及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7项典型大型专项试验的技术成果... 文章简要介绍了探月工程进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技术、管理方面创新等情况,重点总结分析了探月工程三期牵引发展的运载火箭和探测器系统大型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的需求、创新思路及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7项典型大型专项试验的技术成果及应用情况。这些基础设备和专项试验技术能够基本满足探月三期工程特别是环绕、着陆、采样返回探测任务中的空间环境、进入环境、着陆环境及天体表面环境等特殊环境模拟要求,可验证产品设计方案、工艺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暴露产品在制造质量、材料、工艺方面存在的缺陷,对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实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工程 技术和管理创新 地面验证 基础设施
下载PDF
VLBI月球定轨和月面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勇 李培佳 胡小工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4期340-346,共7页
从"嫦娥1号"任务开始,中国月球探测器就使用地基测距测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联合测轨模式,实现对月球探测器的精密测定轨。对VLBI在中国月球探测定轨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介绍,分... 从"嫦娥1号"任务开始,中国月球探测器就使用地基测距测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联合测轨模式,实现对月球探测器的精密测定轨。对VLBI在中国月球探测定轨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介绍,分析得出:测量精度从10 ns左右提高到优于1 ns;在探测器定轨和着陆器/巡视器月面定位中,VLBI数据在提高定轨定位精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嫦娥3号"(Chang’E-3,CE-3)环月段定轨精度可达20 m,着陆器定位精度优于100 m,同波束VLBI技术是巡视器相对定位的唯一地面测量手段,CE-3巡视器相对定位精度在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 VLBI 月球定轨 月面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