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业资本收益率和配置效率测算及分解 被引量:21
1
作者 舒元 张莉 徐现祥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5,共9页
本文利用1999-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工业资本收益率,在此基础上基于"资本边际收益均一化"理论测算了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并利用"份额转换分析"方法对工业资本收益率进行行业间分解,结果显示:(1)中国的工... 本文利用1999-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工业资本收益率,在此基础上基于"资本边际收益均一化"理论测算了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并利用"份额转换分析"方法对工业资本收益率进行行业间分解,结果显示:(1)中国的工业资本收益率在近十年内大幅提高,而资本在行业间的配置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变化很小。(2)中国工业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增长是由于资本收益率自身的增长效应带来的。工业资本效率的改善更多体现在总量效率上,而投资结构缺乏效率。本文的发现对反思和探讨产业调控政策措施选择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资本 资本收益率 配置效率
原文传递
FDI对中国产业效率的影响——基于1989-2010年地市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智勇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7,127,共11页
随着用工成本的上涨以及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中国产业能否逐渐提升效率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关系到中国能否在中等收入阶段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并迈向更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经济,尤其是FDI的... 随着用工成本的上涨以及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中国产业能否逐渐提升效率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关系到中国能否在中等收入阶段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并迈向更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经济,尤其是FDI的利用,但是劳动生产率却并不高。这使得人们难免怀疑FDI对生产效率的作用。而FDI对产业生产效率有何种影响也一直未有共识。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文章分析并测算了FDI对非农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认为FDI对于产业效率的影响有限,仅对第三产业生产效率有一定促进作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才有效促进了产业效率的提升。未来引进FDI时应当采取高技术高附加值等约束条件,改变以往以组装加工为主的特征,从而促进产业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中国产业效率 系统GMM回归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工业经济提高运行效率的战略措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海民 王劲屹 《工程经济》 2014年第11期33-43,共11页
中国工业经济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正面临着"增长极限"、资源环境约束、发展道路选择、"又好又快"标准的历史检验等一系列挑战,破解这些矛盾和约束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为此,本... 中国工业经济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正面临着"增长极限"、资源环境约束、发展道路选择、"又好又快"标准的历史检验等一系列挑战,破解这些矛盾和约束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为此,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结构效率、能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产业附加值率、范围效率、外部性效率、物流效率、组织效率、制度效率和配置效率等十一个方面探讨了相应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经济 运行效率 战略措施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基于门槛特征和空间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39,共5页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式产业现代化 市场化程度 政府效率
下载PDF
FDI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胡朝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22,共8页
FDI影响下的中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通过构建中国服务业FDI影响下的复合式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利用中国1992-2007年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联立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考察。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FDI对服... FDI影响下的中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通过构建中国服务业FDI影响下的复合式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利用中国1992-2007年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联立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考察。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FDI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进步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服务业的技术效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着地区的差异,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东部沿海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居于前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中国服务业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中国汽车业技术供应链技术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树宽 赵鹏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179,共8页
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业的发展历程看,高效的技术供应链是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而技术效率评价则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技术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实地调研和案头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内15家大型汽车... 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业的发展历程看,高效的技术供应链是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而技术效率评价则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技术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实地调研和案头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内15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为样本,采用网络DEA方法对我国汽车业技术供应链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总体而言,2005-2007年期间我国汽车技术供应链技术效率不佳,但在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环节上具有一定优势,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则是制约技术供应链效率的瓶颈因素。通过对样本企业的技术供应链资源配置情况比较发现,知识存量、R&D经费、专利储备方面的投入与创新能力成正相关,因此,提高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储备是提高我国汽车行业技术供应链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 技术供应链 技术效率 网络DEA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峥 聂思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5年第1期5-10,31,共7页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创新能力是关键要素。基于科学性、可得性与全面性原则,通过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得分情况,对29个细...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创新能力是关键要素。基于科学性、可得性与全面性原则,通过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得分情况,对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投入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低;在创新投入、创新研发与创新产出这三个因素中,创新研发能力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最主要因素;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创新能力最强、创新效率最高的产业,这与产业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创新效率
下载PDF
非水相生物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中药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薛明 许婷婷 +1 位作者 何冰芳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提出中药废弃物的非水相生物转化利用途径,探讨适用于中药废弃物中潜在资源性物质的非水相... 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提出中药废弃物的非水相生物转化利用途径,探讨适用于中药废弃物中潜在资源性物质的非水相生物转化体系,介绍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及酶类的筛选与应用,并指出融合非水相生物转化技术是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为中药废弃物资源化的高效利用提供借鉴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废弃物 转化增效 生物转化 非水相 微生物
原文传递
非提取类中药制药行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迪 周咪 +3 位作者 龚道程 吴德飞 陈志广 蔡慧华 《环境科技》 2019年第4期16-22,共7页
为研究非提取类中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成分谱、排放浓度及处理效率,以珠三角某典型非提取类中药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粉碎、炒药、沸腾干燥、微波干燥及包衣等工序排放的VOCs进行了监测和特征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 为研究非提取类中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成分谱、排放浓度及处理效率,以珠三角某典型非提取类中药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粉碎、炒药、沸腾干燥、微波干燥及包衣等工序排放的VOCs进行了监测和特征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GC-FID/MS),对上述各工序排放的VOC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粉碎、炒药、沸腾干燥、微波干燥、包衣等工序排放的VOCs组分介于16~44种之间,总VOCs质量浓度介于0.99~60.53 mg/m^3之间。除粉碎工序外,其余各工序VOCs总浓度均以乙醇组分浓度为主,占比介于42.9%~97.0%,平均占比81.9%。通过处理前后VOCs浓度对比,获得不同生产工序的VOCs治理效率:炒药工艺(-39.9%),2#车间沸腾工艺(93.4%),3#车间沸腾工艺(-1.8%),2#车间微波干燥(22.8%),消渴丸产品微波干燥(0.4%),华丸产品微波干燥(-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提取类中药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成分谱 处理效率
下载PDF
中国寿险业效率评价(2008-2010)——基于组合型两阶段DEA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明 邓洁 +1 位作者 赵欣娜 虞晓雯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859-864,共6页
本文采用中国42家寿险公司2008-2010年的样本数据,建立组合型两阶段DEA的效率评估模型,测算了寿险公司营销和投资理赔两阶段的效率值。研究发现,大部分寿险公司的投资理赔效率高于营销效率,且中资寿险公司的各效率值显著高于外资寿险公... 本文采用中国42家寿险公司2008-2010年的样本数据,建立组合型两阶段DEA的效率评估模型,测算了寿险公司营销和投资理赔两阶段的效率值。研究发现,大部分寿险公司的投资理赔效率高于营销效率,且中资寿险公司的各效率值显著高于外资寿险公司。最后,根据分析结论,结合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DEA模型 寿险业 效率 组合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啤酒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凯丰 柴小青 欧建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90,共9页
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的市场力量理论和效率结构理论,针对中国啤酒产业自1995年以来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产业不仅市场绩效受到经营效率和市场结构的综合影响,而且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同样存在关联性,说明... 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的市场力量理论和效率结构理论,针对中国啤酒产业自1995年以来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产业不仅市场绩效受到经营效率和市场结构的综合影响,而且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同样存在关联性,说明中国啤酒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根本原因是经营效率的提高;与市场绩效具有正相关性的市场集中度,则与近20年来的并购和新建等投资活动密不可分。研究表明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是啤酒产业寡占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文章结合该产业的市场特质,提出了提高管理整合水平,对并购加强反垄断和战略协同审查,适度扶持国内资本控股企业以及提高啤酒产业安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啤酒产业 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经营效率
下载PDF
速度、效率、环保──关于中国造纸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贻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文探讨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新形势下,造纸工业发展的动力与主要制约因素,以及行业持续发展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速度 效率 环保 造纸工业 发展中国
下载PDF
我国汽车技术供应链的组织效率评价研究
13
作者 赵树宽 赵鹏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28-132,共5页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供应链已经成为我国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模式。在对技术供应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汽车技术供应链的组织效率及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供应链 组织效率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存在“效率悖论”吗?——基于2014—2015年16家银行年报数据的检验
14
作者 王菲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9,共7页
从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视角考察了2014年至2015年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效率悖论"的存在性和稳定性问题,特别是产权制度影响,结果发现:多数中国上市银行在样本期间两类效率存在弱差异性,且其差异度极其稳定;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 从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视角考察了2014年至2015年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效率悖论"的存在性和稳定性问题,特别是产权制度影响,结果发现:多数中国上市银行在样本期间两类效率存在弱差异性,且其差异度极其稳定;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两类效率差异无影响,而拥有多元化产权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则对两类效率的偏离潜在影响效果较大。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即:坚持以创新型、市场化、内涵式的发展理念加速推动银行的转型与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转变角色定位和发展模式;以优化治理结构为目标审慎提高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务的范围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效率悖论 数据包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