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技术设计学体系基本问题研究论纲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其昌 《工业工程设计》 2022年第1期21-27,共7页
一年一度的“中国设计理论与‘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旨在探讨、研究与实践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问题,以期对中国未来发展做出中国设计理论界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本研究聚焦设计与技术之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重点探索中国设计理... 一年一度的“中国设计理论与‘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旨在探讨、研究与实践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问题,以期对中国未来发展做出中国设计理论界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本研究聚焦设计与技术之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重点探索中国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问题。系统考察与研究中国设计理论的概念、基本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深入探讨如何把握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价值追求及其当代意义;特别考察中国设计理论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问题。本次的亮点是设计治理理论问题的提出与探索,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这些问题正是中国当代文化转型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本研究尝试性探讨技术设计学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问题 中国设计理论体系 技术创新 中国工匠 技术设计学体系 中国精神 中国设计学派
下载PDF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的基本内涵与选题缘起——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系列研究之五 被引量:6
2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7年第3期9-13,共5页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qu...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构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既是一个逻辑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和研究中华工匠考核文化体系来深入系统研究中华工匠文化体系问题,以期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所启示。文章在考察工匠、百工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中华工匠考核文化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 工匠 百工制度体系 工匠考核文化体系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二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6年第4期23-27,共5页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构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既是一个逻辑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建构范式,我们称之为《考工记》范式、《营造法式》范式和《天工开物》范式。这三种范式各具特色,具有一定历史性或代表性。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建构模式或范本,本文所讨论的《考工典》,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集大成式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方式或范本,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考工典》共分为三部分:考工总部、宫室总部和器用总部。其中《考工总部》以劳动系统为主,而后两者(宫室总部和器用总部)以生活系统为主。这种划分方式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思想文化逻辑,即先政治,再社会,后生活的逻辑。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考工典》初步完成了它对中国传统工匠文化体系建构的历史任务。并且,对当代工匠文化体系的建构来说,《考工典》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具有当代价值的历史坐标或参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 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 《考工典》
下载PDF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4
作者 梅其君 罗煜中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关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其内涵、形成、演变、价值、传承与弘扬等几个方面.由于缺乏对工匠精神、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西方工匠精神三者之间的区分与对比的深入研究,学界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研究还有诸多未洽之处.中国... 关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其内涵、形成、演变、价值、传承与弘扬等几个方面.由于缺乏对工匠精神、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西方工匠精神三者之间的区分与对比的深入研究,学界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研究还有诸多未洽之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形成与演变、衰微原因、当代价值、传承与弘扬,及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等,都还需要更准确、深入的探讨.缺乏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精细分析,抽象地谈论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口号化、标签化,是难以提出有效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具体方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述评
下载PDF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5
作者 曾珊 王红光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响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解放新要求,然而我国传统工匠精神融入...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响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解放新要求,然而我国传统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面临培养观念滞后、教育资源局限、运行机制不足的新困境。为了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改革要求和破解当前困境,必须深入挖掘我国传统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将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融合,从塑造大国工匠精神价值观、优化人才培育资源结构、完善培育机制几方面探索传统工匠精神融入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过程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下载PDF
匠师文化及中西建筑文化心理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忠 《华中建筑》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考察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主体的基础上,提出“匠师文化”这一范畴,分析匠师文化的三大阶段(类型)和基本精神特质,比较了中西建筑文化心理,认为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创造关键在于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建筑文化心理。
关键词 中国匠师 匠师文化 建筑文化心理
下载PDF
近代外廊式建筑在泉州形成的三个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思声 《福建建筑》 2003年第3期17-18,共2页
本文论述了近代外廊式建筑在泉州形成的自然地理 。
关键词 外廊式建筑 泉州市 自然地理 建筑形式 闽南民居
下载PDF
用中华匠道涵育职业理想 被引量:1
8
作者 石超 王梦瑶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中华匠道"一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的高度凝练。其与外来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相比,更鲜明地表现为三位一体地追求匠技之精、匠德之善、匠人之美的三重境界,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养与精神追求,而且与新时... "中华匠道"一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的高度凝练。其与外来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相比,更鲜明地表现为三位一体地追求匠技之精、匠德之善、匠人之美的三重境界,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养与精神追求,而且与新时代职业理想培育的目标本质相通。这种相通性体现在职业理想的培育路径同样遵循着由技艺而道德,再由道德而审美的逻辑进路。具体讲,中华匠道中的"匠技求精"可以落实为职业理想中的"确立兴趣"与"获取专长","匠德求善"突出表现为职业道德中的"遵守规范""淡泊名利"与"奉献社会","匠人求美"则与作为职业劳动终极追求的"以劳体美"高度统一。总之,用中华匠道涵育职业理想,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理想培育内容的文化性、趣味性、有效性,而且可以促进具有中华韵味与中国气魄的全新工匠精神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理想 传统文化 中华匠道 职业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