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与创新--基于中央电视台首档融媒体栏目《中国舆论场》的考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弥建立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中央电视台首档融媒体电视栏目《中国舆论场》一方面坚守传统电视新闻生产规范,另一方面又积极与新媒体融合。《中国舆论场》与新媒体的融合表明,电视新闻生产规范对媒体内容生产深度融合仍具参考价值,内容生产仍是媒体深度融合的"... 中央电视台首档融媒体电视栏目《中国舆论场》一方面坚守传统电视新闻生产规范,另一方面又积极与新媒体融合。《中国舆论场》与新媒体的融合表明,电视新闻生产规范对媒体内容生产深度融合仍具参考价值,内容生产仍是媒体深度融合的"短板",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尚待进一步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生产规范 媒体深度融合 《中国舆论场》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琳 赵红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相比于其他电视节目有其独特的新闻性、政论性和社会性三大特点,是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新媒...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相比于其他电视节目有其独特的新闻性、政论性和社会性三大特点,是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新媒体的熏染下不断转变,传统媒体面临前未有的困境,身处传统媒体之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不能幸免,面对着话语垄断权利被极大削弱、精英语态受到大众语态冲击、收视率日渐低迷、单向传播互动差、时效滞后导致受众流失等一系列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从获取渠道、生产理念、传播方式三个层面进行转型和突围,得出面对困境的突围之策,从而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新媒体时代 中国舆论场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舆论场变迁分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介变革的深度演进,中国舆论场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加速震荡和持续裂变走势,使当代舆论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以当代中国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国内舆论场的变化发展脉络和运行轨迹,强化分期研...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介变革的深度演进,中国舆论场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加速震荡和持续裂变走势,使当代舆论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以当代中国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国内舆论场的变化发展脉络和运行轨迹,强化分期研究,描绘基本特征,以期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国舆论场演化的内在逻辑,从中探寻其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中国舆论场 内在逻辑
下载PDF
趋同与分野:美英法主流媒体涉华舆论场动态分析——基于《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世界报》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汉青 周柯宇 蔡华丽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113-127,共15页
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地缘政治演变对西方媒体涉华舆论场的塑造产生了微妙影响。本文从议题框架、情感框架和事实属性框架三个维度对美英法三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展开横纵双向比较分析,总结西方媒体涉华舆论场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无论... 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地缘政治演变对西方媒体涉华舆论场的塑造产生了微妙影响。本文从议题框架、情感框架和事实属性框架三个维度对美英法三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展开横纵双向比较分析,总结西方媒体涉华舆论场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无论是从题材关注、情感基调,还是从文本组织来看,西方媒体涉华舆论生态整体趋于恶化;但美英法三国主流媒体涉华新闻构建的偏好和程度存在差异,相比之下,法媒的声调更为温和。可见,西方媒体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在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捕捉和运用特殊机遇,从“薄弱环节”寻求突破,顺势而为调整对外传播策略,或为打破“他塑”局面的可能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主流媒体 新闻框架 涉华舆论场 内容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