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社会”视野中的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岭泉 《社会工作》 2012年第10期4-7,共4页
"国家-社会"视野中,民国时期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的"此消彼长"为社会工作营造了引入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前提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工作在教会组织的慈善和福利事业、国内本土的社会组织、国内的高等教育三个... "国家-社会"视野中,民国时期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的"此消彼长"为社会工作营造了引入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前提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工作在教会组织的慈善和福利事业、国内本土的社会组织、国内的高等教育三个领域内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夹缝生存"的状态;在民国后期,其合法性的获得在于被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纳入到"社会建设"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互动框架中,"社会工作"成为国家治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视野 民国 社会工作发展史
下载PDF
科学化作为方法“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从民国时期科学对中医的改造谈起
2
作者 张兴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70-177,共8页
科学化作为改造中医的方法,提出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两个问题。前者是回答中医为何接受科学的改造,后者则是讨论科学对中医改造的可行性。民国时期,在“科学化”的推动下,中医走向改造之路。通过探究发现,长期流行的“废医论”... 科学化作为改造中医的方法,提出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两个问题。前者是回答中医为何接受科学的改造,后者则是讨论科学对中医改造的可行性。民国时期,在“科学化”的推动下,中医走向改造之路。通过探究发现,长期流行的“废医论”、1929年的“废止中医案”以及民国官方对中医的规制,使科学对中医的改造成为可能。有关科学改造中医的可行性问题,民国学界呈现出三种观点:不须科学化、可以科学化以及不可科学化。虽然这三个观点各有道理,但都存在缺陷,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其根源是科学观的差异与片面性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学化 民国时期 改造 科学观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民间组织与社会工作 被引量:3
3
作者 孟亚男 何娟 《社会工作》 2012年第10期10-13,共4页
民国时期特殊的制度环境赋予了社会工作以特殊的历史使命,包括社会救济、社会改良、社会救济与社会管理。这一时期,社会工作的生长是和民间组织的组织转型具有"共生关系"的,这种共生关系又在国民党政府强化社会统治的背景下... 民国时期特殊的制度环境赋予了社会工作以特殊的历史使命,包括社会救济、社会改良、社会救济与社会管理。这一时期,社会工作的生长是和民间组织的组织转型具有"共生关系"的,这种共生关系又在国民党政府强化社会统治的背景下被体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间组织 社会工作
下载PDF
文化场域转移中的大学理论过滤及其反思——以纽曼大学理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少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2,共5页
纽曼《大学的理念》作为大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在民国的引进与接受史长期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纽曼《大学的理念》的文本入手,发现民国学者对纽曼教育思想之引进存在文学与教育两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其被学界所接受与排斥之思想成分,... 纽曼《大学的理念》作为大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在民国的引进与接受史长期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纽曼《大学的理念》的文本入手,发现民国学者对纽曼教育思想之引进存在文学与教育两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其被学界所接受与排斥之思想成分,可见引进到中国的纽曼大学理论与其原来面目相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藉此可透视当一理论从一文化场域转移至另一文化场域时必然遭遇的文化过滤问题。民国学者对西方大学理论的过滤,对反思当今中国教育研究,尤其是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 《大学的理念》 外来理论 文化过滤 民国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