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理论论争——兼论对中国当下编纂民法典之启示 被引量:8
1
作者 蔡晓荣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8,共15页
在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进程中,民法学界围绕着民法法源、悬赏广告性质、典权性质、家制和宗祧继承之存废、女子继承权等诸问题,在理论层面展开过热烈的论争。这些论争,或涉及域外移植而来之民法条文的解读,或涉及中国固有民事法在欧西民... 在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进程中,民法学界围绕着民法法源、悬赏广告性质、典权性质、家制和宗祧继承之存废、女子继承权等诸问题,在理论层面展开过热烈的论争。这些论争,或涉及域外移植而来之民法条文的解读,或涉及中国固有民事法在欧西民法语境中之诠解,或涉及亲属继承领域民事固有法之存废。学者们在论争中通过对上述具体问题的理论追问,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近代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一些根本性问题的"立法忧虑"和"知识关怀"。今日重温这些理论论争,可以发现其对中国当下的民法典编纂,仍可提供良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民法法典化 理论论争 民事固有法 民法典编纂
原文传递
李文海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全有 郑伟斌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李文海是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拓荒者,他对该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重新起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中因由,一方面是上世纪80年代史学的整体研究走向所致,另一方面也与李文海个人的史学理念、实践关系至密。李文海有关近代中国灾荒... 李文海是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拓荒者,他对该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重新起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中因由,一方面是上世纪80年代史学的整体研究走向所致,另一方面也与李文海个人的史学理念、实践关系至密。李文海有关近代中国灾荒史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发表有系列独到观点,这主要体现在灾荒的成因、应对、影响以及灾荒学科价值等方面。在他的引领下,近数十年来我国近代灾荒研究取得了相当之进展,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研究队伍日趋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文海 灾荒史 近代中国
下载PDF
近代中国著作权法制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治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第3期85-89,共5页
在著作权法制建设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趋势下,文章从法学和史学的视野,对近代中国著作权的国内外法制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引发人们对中国著作权法制早期实践历程的关注和思考,以期激起人们主动参与到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实践中来,以更理... 在著作权法制建设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趋势下,文章从法学和史学的视野,对近代中国著作权的国内外法制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引发人们对中国著作权法制早期实践历程的关注和思考,以期激起人们主动参与到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实践中来,以更理性、更宏观、更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著作权(版权) 法制实践 伯尔尼公约 中美著作权同盟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近代科技的作用
4
作者 张颖帅 《山西科技》 2007年第5期73-74,共2页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15世纪的明代中叶以前,中国的科技都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影响巨大。16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通过工业革命发展了科技,而中国的科技却从此时...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15世纪的明代中叶以前,中国的科技都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影响巨大。16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通过工业革命发展了科技,而中国的科技却从此时开始停滞不前,开始了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笔者不赞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中国近代科技的观点,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精神实质及其价值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科技 作用
下载PDF
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基于近代中国的考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建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现代国家建立过程发生的政治讨论伴随着对旧制度的批判,而这种批判又总是试图建构一种相异于旧制度的权利观念,并进而为持有这些权利的政治主体提供理据和政治合法性。现代国家的建构理论深刻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宪政思想,期... 现代国家建立过程发生的政治讨论伴随着对旧制度的批判,而这种批判又总是试图建构一种相异于旧制度的权利观念,并进而为持有这些权利的政治主体提供理据和政治合法性。现代国家的建构理论深刻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宪政思想,期望通过"一国一族"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国族的建构以建构民族国家。这种浓郁的种族主义不仅引发了边疆少数民族对"五族共和"的疑虑,也为帝国主义借机策动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独立"提供了口实。是"五族共和"还是"五族一家",或许只是辛亥革命中的诸多问题之一,它引申出来的一个关键是世界的诸多思想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能否站得住脚却是需要慎重检验的。或许,效法西方似乎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摒弃历史遗产,但如何利用现代国家建构的政治经验来处理"自己的历史遗产"却显然是一个决定成败的重要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思想 现代国家 近代中国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