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sin、溶菌酶和乳酸钠复合保鲜冷却羊肉的配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张德权 王宁 +1 位作者 王清章 李淑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4-187,共4页
为搞清N isin、溶菌酶和乳酸钠复合保鲜冷却羊肉的交互作用,获得最佳配比,按照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用N isin、溶菌酶和乳酸钠构成的复合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处理,真空包装后贮藏于(4±1)℃环境中,一周后检测菌落总数... 为搞清N isin、溶菌酶和乳酸钠复合保鲜冷却羊肉的交互作用,获得最佳配比,按照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用N isin、溶菌酶和乳酸钠构成的复合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处理,真空包装后贮藏于(4±1)℃环境中,一周后检测菌落总数。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的抑菌效果依次为N isin>溶菌酶>乳酸钠;N isin与溶菌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而N isin与乳酸钠、溶菌酶与乳酸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浸泡用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N isin 0.34%、溶菌酶0.24%、乳酸钠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保鲜 NISIN 溶菌酶 乳酸钠
下载PDF
Nisin、茶多酚、壳聚糖复合保鲜冷却羊肉的配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于见亮 李开雄 卢士玲 《肉类工业》 2007年第12期27-30,共4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Nisin、茶多酚、壳聚糖进行复配组合,应用于冷却羊肉中,真空包装后贮藏于3±1℃环境中,三周后测其挥发性盐基氮值,研究其交互作用,确定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的抑菌效果依次为Nisin>壳聚糖>... 利用响应面法对Nisin、茶多酚、壳聚糖进行复配组合,应用于冷却羊肉中,真空包装后贮藏于3±1℃环境中,三周后测其挥发性盐基氮值,研究其交互作用,确定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的抑菌效果依次为Nisin>壳聚糖>茶多酚;Nisin和壳聚糖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茶多酚与Nisin、茶多酚与壳聚糖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复合保鲜Nisin、壳聚糖、茶多酚的最佳配比分别是0.137%、1.395%、0.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保鲜 NISIN 茶多酚 壳聚糖
下载PDF
竹叶抗氧化物在冷却羊肉中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立娜 靳烨 《肉类研究》 2011年第2期21-24,共4页
主要探索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 of bamboo,AOB)在冷却羊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羊肉经竹叶抗氧化物溶液浸泡后内附吸水垫真空包装并于4℃贮藏,每5d对其进行感官评定、细菌总数、pH值以及挥发性盐基氮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0... 主要探索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 of bamboo,AOB)在冷却羊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羊肉经竹叶抗氧化物溶液浸泡后内附吸水垫真空包装并于4℃贮藏,每5d对其进行感官评定、细菌总数、pH值以及挥发性盐基氮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0.15g/100mL的竹叶抗氧化物溶液浸泡羊肉后,在贮藏过程中其感官、细菌总数、pH值以及挥发性盐基氮指标均为最好,保鲜时间比对照组样品延长5~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抗氧化物 冷却羊肉 保鲜
下载PDF
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8
4
作者 薛婉瑞 张海生 +2 位作者 赵鑫帅 薛菁 辛相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0-247,254,共9页
为取代化学保鲜剂,研究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的保鲜效果。以壳聚糖、茶多酚、纳他霉素以及香辛料(百里香和丁香)4种天然保鲜剂作为复合保鲜剂的基本成分,采用牛津杯法对天然保鲜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探索,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复合... 为取代化学保鲜剂,研究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的保鲜效果。以壳聚糖、茶多酚、纳他霉素以及香辛料(百里香和丁香)4种天然保鲜剂作为复合保鲜剂的基本成分,采用牛津杯法对天然保鲜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探索,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使用此配方复合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涂抹处理,并设置对照组,测定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色泽(L^*、a^*、b^*、c^*、h°)等指标。结果显示,最佳配方为壳聚糖0.18%、茶多酚0.28%、纳他霉素0.04%、香辛料4.44%。分析理化指标可知,复合保鲜剂可使冷却羊肉的货架期延长至15 d以上,且对冷却羊肉的品质产生有利影响。复合保鲜剂对冷却羊肉的保鲜效果显著,可为冷却羊肉复合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及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复合天然保鲜剂 货架期 保鲜效果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冷鲜羊肉微生物菌群生长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丹丹 卢士玲 +2 位作者 李开雄 张艳丽 张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7-331,341,共6页
本实验以传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结合16S r DNA V6~V8可变区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研究在10、4℃及冰温贮藏条件下,冷鲜羊肉菌相的... 本实验以传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结合16S r DNA V6~V8可变区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研究在10、4℃及冰温贮藏条件下,冷鲜羊肉菌相的动态变化及其货架期。经微生物计数及DGGE图谱分析,10℃贮藏条件下,6 d已达到腐败临界值,其优势腐败菌为肠杆菌属、乳酸菌属等;4℃条件下,货架期为27 d,优势腐败菌有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嗜冷菌属、不动杆菌等;冰温贮藏,其货架期为39 d,其中假单胞菌属、嗜冷菌、不动杆菌、清酒乳杆菌等成为优势腐败菌。结果表明:冰温可有效延长冷鲜羊肉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盐基氮 冷鲜羊肉 优势腐败菌 货架期 冰温
下载PDF
冷却羊肉微生物菌群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诸永志 姚丽娅 +3 位作者 王道营 徐为民 汪志君 曹建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3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2株,葡萄球菌属或微球菌属、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品种冷却羊肉的主要微生...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3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2株,葡萄球菌属或微球菌属、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品种冷却羊肉的主要微生物。假单胞菌属是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优势菌,而且在冷藏过程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腐败菌 分析 鉴定
下载PDF
冷鲜羊肉冷藏时间和水分含量的高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婉娇 王松磊 +1 位作者 贺晓光 何建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12-116,共5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冷鲜羊肉的冷藏时间和水分含量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波长400~1 000 nm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系统采集160个羊肉样本光谱信息,优选主成分-14-线性判别法对原始光谱建立羊肉冷藏时间的判别模型,校正集对羊肉冷... 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冷鲜羊肉的冷藏时间和水分含量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波长400~1 000 nm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系统采集160个羊肉样本光谱信息,优选主成分-14-线性判别法对原始光谱建立羊肉冷藏时间的判别模型,校正集对羊肉冷藏时间的判别率为99.17%,预测集为100%,模型可较好地判别羊肉的冷藏时间。其次,针对羊肉冷藏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优选最佳预处理方法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法建立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经过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预处理的PLSR模型对水分含量的建模效果最优,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和0.784,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696。研究表明,采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冷鲜羊肉冷藏时间的判别和冷藏过程中羊肉水分含量的快速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冷鲜羊肉 冷藏时间 水分含量 无损检测
下载PDF
牛至精油结合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羊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婷 张瑞 +3 位作者 吴建平 宫旭胤 梁婷玉 高良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45,共7页
该文探讨植物精油和包装方式对冷鲜羊肉货架期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利用牛至精油和不同包装方式结合的保鲜方法研究羊肉在4℃下贮藏0、3、6、9、12 d的质构特性、肉色、pH、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 该文探讨植物精油和包装方式对冷鲜羊肉货架期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利用牛至精油和不同包装方式结合的保鲜方法研究羊肉在4℃下贮藏0、3、6、9、12 d的质构特性、肉色、pH、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及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TBC)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鲜羊肉贮存至第12天时,牛至精油与真空包装结合组中肉的红度(a^*值)、硬度、弹性、回复性均极显著高于牛至精油和普通包装结合组(P<0.01),且其黏附性、POV、MDA、TVB-N和TBC在第12天时均极显著低于牛至精油和普通包装结合组中冷鲜羊肉该指标(P<0.01)。牛至精油与真空包装结合的保鲜方法可使冷鲜羊肉贮藏时间延长至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羊肉 牛至精油 真空包装 保鲜 质构特性
下载PDF
NIR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冷鲜羊肉嫩度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婉娇 王松磊 +2 位作者 贺晓光 王家云 杨晓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7-79,91,共4页
利用900~1700 nm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对冷鲜羊肉嫩度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研究。采集冷鲜羊肉(1~8 d)表面的高光谱散射图像,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反射光谱曲线并用剪切力值表征冷鲜羊肉的标准嫩度。以原始光谱、特征区域光谱和Savitzky-Go... 利用900~1700 nm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对冷鲜羊肉嫩度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研究。采集冷鲜羊肉(1~8 d)表面的高光谱散射图像,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反射光谱曲线并用剪切力值表征冷鲜羊肉的标准嫩度。以原始光谱、特征区域光谱和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预处理光谱建立冷鲜羊肉嫩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预处理的特征区域光谱建立的模型效果更优。结果表明:特征区域光谱可有效替代全波段光谱,经过S-G卷积平滑预处理后,模型预测效果最佳,预测相关系数(Rp)和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773和1.060。研究表明: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冷鲜羊肉嫩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无损检测 冷鲜羊肉 嫩度 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真空条件下冷却羊肉的菌相消长规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德权 王宁 +1 位作者 王清章 李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冷却羊肉中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选择培养,分析研究了真空条件下冷却羊肉的菌相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乳酸菌、热死环丝菌和肠杆菌是构成冷却羊肉初始菌相的主要微生物;4℃冷藏过程中,乳酸菌的含量呈上升趋... 本文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冷却羊肉中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选择培养,分析研究了真空条件下冷却羊肉的菌相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乳酸菌、热死环丝菌和肠杆菌是构成冷却羊肉初始菌相的主要微生物;4℃冷藏过程中,乳酸菌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快速成为绝对优势菌群,热死环丝菌和假单胞菌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肠杆菌的含量变化较小;乳酸菌的增长严重地抑制了假单胞菌、热死环丝菌和肠杆菌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真空包装 初始菌相 消长规律
下载PDF
Nisin、茶多酚、壳聚糖复合保鲜冷却羊肉的配比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11
作者 于见亮 贺家亮 +1 位作者 于秀 李开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2-716,共5页
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Nisin、茶多酚、壳聚糖进行复配组合,应用于冷却羊肉中,真空包装后贮藏于3±1℃环境中,3w后测其挥发性盐基氮值,研究其交互作用,确定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的抑菌效果依次为Nisin>壳聚糖&... 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Nisin、茶多酚、壳聚糖进行复配组合,应用于冷却羊肉中,真空包装后贮藏于3±1℃环境中,3w后测其挥发性盐基氮值,研究其交互作用,确定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的抑菌效果依次为Nisin>壳聚糖>茶多酚;Nisin和壳聚糖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茶多酚与Nisin、茶多酚与壳聚糖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复合保鲜剂Nisin、壳聚糖、茶多酚的最佳配比分别是0.137%、1.395%、0.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冷却羊肉 保鲜 配比优化
下载PDF
冷却羊肉中腐败菌的分离、初步鉴定与初始菌相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见亮 李开雄 +2 位作者 蒲菊霜 曾小红 时修伟 《肉类工业》 2007年第11期27-29,共3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2株、热死环丝菌2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3株,葡萄球菌属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微生物。假...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2株、热死环丝菌2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3株,葡萄球菌属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微生物。假单胞菌属是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优势菌,其数量对数平均值与细菌总数的对数平均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初始菌相 分析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羊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俊钢 卢士玲 +1 位作者 李开雄 刘秋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96-98,共3页
采用Nisin、茶多酚、壳聚糖、生姜提取液结合真空包装综合研究冷却羊肉保鲜的效果。A组0.:0.12%Nisin+0.18%茶多酚+74.6%生姜提取液+1.20%壳聚糖混合液均匀喷洒在肉样表面,真空包装;B纽(对照纽):无菌蒸馏水处理后,... 采用Nisin、茶多酚、壳聚糖、生姜提取液结合真空包装综合研究冷却羊肉保鲜的效果。A组0.:0.12%Nisin+0.18%茶多酚+74.6%生姜提取液+1.20%壳聚糖混合液均匀喷洒在肉样表面,真空包装;B纽(对照纽):无菌蒸馏水处理后,真空包装。在0—4℃贮藏,并从感官评分、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三方面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复合保鲜液处理过的冷却羊肉保鲜期可达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生物保鲜剂 保鲜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冷却羊肉表面细菌总数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郑彩英 郭中华 金灵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为了对冷却羊肉表面细菌总数进行无损检测,采用不同波段范围高光谱成像系统结合多种建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分别在400nm^110nm和900nm^1700nm波长范围内获取冷却羊肉样本的高光谱图像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和人工... 为了对冷却羊肉表面细菌总数进行无损检测,采用不同波段范围高光谱成像系统结合多种建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分别在400nm^110nm和900nm^1700nm波长范围内获取冷却羊肉样本的高光谱图像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和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人工神经网络和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建模效果优于偏最小二乘;其中,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400nm^1100nm和900nm^1700nm波长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2和0.998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210和0.2507,预测效果最好;而900nm^1700nm波长范围为最佳建模波长。这一结果说明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对冷却羊肉表面细菌总数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无损检测 高光谱成像系统 冷却羊肉 细菌总数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冷却羊肉保鲜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乔金玲 胡永金 +1 位作者 曹振辉 葛长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9-292,共4页
为延长冷却羊肉的货架期,以云南圭山山羊肉为试验肉样,探讨不同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对冷却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浓度为2%、4%、6%的保鲜液均能有效抑制肠道菌群、假单胞菌和菌落总数的增长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 为延长冷却羊肉的货架期,以云南圭山山羊肉为试验肉样,探讨不同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对冷却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浓度为2%、4%、6%的保鲜液均能有效抑制肠道菌群、假单胞菌和菌落总数的增长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累积。2%和4%保鲜液处理的样品其色泽和感官评定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适当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可作为保鲜剂用于肉制品的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肉 绿茶提取物 抑菌效应 货架期
下载PDF
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贮藏期内冷鲜羊肉表面的优势菌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琰冰 艾启俊 张德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6-240,共5页
为研究冷鲜羊肉表面存在的主要菌群,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探讨冷鲜羊肉在4℃条件下的贮藏期以及这期间其表面的主要优势菌。结果表明,随着4℃贮藏时间的延长,羊肉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当贮藏第7天时,菌落总数达到... 为研究冷鲜羊肉表面存在的主要菌群,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探讨冷鲜羊肉在4℃条件下的贮藏期以及这期间其表面的主要优势菌。结果表明,随着4℃贮藏时间的延长,羊肉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当贮藏第7天时,菌落总数达到1.4×106 CFU/g,肉已腐败变质;对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切胶回收测序后表明,冷鲜羊肉中检测到的细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热死环丝菌(Brochothrixsp.)、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以及芽孢杆菌(Bacillus),其中,假单胞菌和热死环丝菌是导致冷鲜羊肉腐败变质的主要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羊肉 菌落总数 贮藏期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优势菌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的冷鲜羊肉表面细菌总数检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中华 郑彩英 金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6-68,81,共4页
细菌总数是反映肉品被污染和腐败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寻找快速有效的冷鲜羊肉表面细菌总数无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红外高光谱(900-1700nm)成像技术对20d贮藏期内的冷鲜羊肉表面细菌总数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由80个样本表面高光谱图像... 细菌总数是反映肉品被污染和腐败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寻找快速有效的冷鲜羊肉表面细菌总数无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红外高光谱(900-1700nm)成像技术对20d贮藏期内的冷鲜羊肉表面细菌总数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由80个样本表面高光谱图像获取目标区域反射光谱,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和二阶导数相结合(MSC+SD)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将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降维后获得6个特征波长作为输入变量,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误差反向传递人工神经网络(BP-ANN)和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RBF-ANN)三种方法建立模型对冷却羊肉表面细菌总数进行预测,均取得较好预测结果,其中,神经网络建模效果优于PLS,预测效果最好的是RBF-ANN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88,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507。结果表明,NIR高光谱图像技术可用于冷鲜羊肉表面细菌总数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冷鲜羊肉 细菌总数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NIR高光谱技术检测滩羊冷鲜肉颜色 被引量:8
18
作者 尚梦玉 王松磊 +2 位作者 何建国 康宁波 强锋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7-291,共5页
试验评估了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900~1 700 nm)快速预测滩羊冷鲜肉颜色的可行性。采集具有代表性的120个滩羊外脊肌肉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并测量其颜色参数(L*,a*和b*)。对光谱数据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并用正自适应加... 试验评估了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900~1 700 nm)快速预测滩羊冷鲜肉颜色的可行性。采集具有代表性的120个滩羊外脊肌肉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并测量其颜色参数(L*,a*和b*)。对光谱数据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并用正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光谱数据建模。结果表明,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冷鲜滩羊肉的颜色参数,利用高光谱技术预测颜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成像光谱技术 冷鲜滩羊肉 颜色
原文传递
冷鲜羊肉品质的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菊梅 贺晓光 +3 位作者 王松磊 丁佳兴 强锋 王芹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84-89,共6页
利用400~1000nm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对冷鲜羊肉蛋白质含量、嫩度、pH进行无损检测研究。采集冷鲜羊肉表面的高光谱散射图像,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反射光谱曲线获得原始数据。先对原始光谱预处理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 利用400~1000nm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对冷鲜羊肉蛋白质含量、嫩度、pH进行无损检测研究。采集冷鲜羊肉表面的高光谱散射图像,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反射光谱曲线获得原始数据。先对原始光谱预处理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优选最佳预处理方法,后采用正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特征波长,建立不同特征波长下各品质参数的PLS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原始光谱建立的冷鲜羊肉蛋白质、嫩度和pH的PLSR模型均优于经过光谱预处理所建PLSR模型;在不同波长下建立预测模型,OS—PLSR光谱模型对冷鲜羊肉蛋白质含量预测效果最佳,Rp=0.869,RMSEP=0.097;建立的SPA—PLSR光谱预测模型对pH预测效果理想,Rp=0.958,RMSEP=0.067;CARS—PLSR光谱预测模型对嫩度的预测能力较高,Rp=0.862,RMSEP=0.706。研究表明: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对冷鲜羊肉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冷鲜羊肉 品质 无损检测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冷鲜滩羊肉的嫩度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天兰 吴龙国 +2 位作者 王松磊 贺晓光 何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4,共6页
以宁夏滩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冷鲜滩羊肉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分布、迁移情况,与羊肉的品质指标p H、肉色(L*、a*、b*)、剪切力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LF-NMR测得冷鲜滩羊肉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中出现4... 以宁夏滩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冷鲜滩羊肉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分布、迁移情况,与羊肉的品质指标p H、肉色(L*、a*、b*)、剪切力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LF-NMR测得冷鲜滩羊肉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中出现4个水分群,各水分群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20、T21、T22、T23,且与各指标间显著性较高(p<0.05),其中T2与剪切力相关系数为-0.996,极显著相关(p<0.01),总峰面积A与剪切力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1。为了进一步研究峰面积A、横向弛豫时间T2与剪切力的关系,建立曲线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分析,其峰面积A、横向弛豫时间T2与剪切力回归拟合效果较好,回归系数分别为0.960、0.942。研究结果可为滩羊肉在贮藏过程中嫩度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滩羊肉 冷藏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 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