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恩正带”:羁縻·土司制度与山地中国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飞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从中国东北到西南的山岭地带,是我国地理与文化的分野。地理学家胡焕庸从人口地理的视角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考古学家童恩正则基于考古发现梳理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即“童恩正带”),历史上的羁縻·土司制度也主要推行... 从中国东北到西南的山岭地带,是我国地理与文化的分野。地理学家胡焕庸从人口地理的视角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考古学家童恩正则基于考古发现梳理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即“童恩正带”),历史上的羁縻·土司制度也主要推行在该区域内。由于地形阻力与文化接纳的因素,这一地带曾十分凸显而渐成“华夏边缘”,又在与“华夏”的长期良性互动中渐变为“模糊的华夏边缘”,最后融合为“多元一体”之中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恩正带 羁縻土司 山地
原文传递
“土司区”设想与“遗产区域”理念——重庆渝东南土司文化遗产研究观念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心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渝东南土司文化遗产研究的观念认识问题,首先涉及到渝东南土司文化形态的基本认识,土司制度的历史文化形态之外,还有特定土司区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鉴美国国家遗产区域理念,深化渝东南土司文化遗产研究基本方法的认知。
关键词 土司区 遗产区域 渝东南 土司文化遗产 研究观念
下载PDF
清代土司司法制度研究的重要史料——内阁刑科题本所涉土司案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燕 方慧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2,共8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一批土司地区包括刑事重案和土司犯罪的刑科题本,本文对其中69份刑科题本涉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土司地区司法制度国家化的表现,包括土官、流官案件主管范围的区分,级别管辖制度的适用,刑事重案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一批土司地区包括刑事重案和土司犯罪的刑科题本,本文对其中69份刑科题本涉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土司地区司法制度国家化的表现,包括土官、流官案件主管范围的区分,级别管辖制度的适用,刑事重案和土司犯罪的法律适用以国家法为准。与此同时,结合刑科题本所涉案件分析清代如何通过司法手段对土司进行规范管理,包括设置土司的司法权限,以刑法为后盾规制土司的职务行为和与职位、身份相关的行为,对土司犯罪给予的特殊惩罚和宽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内阁刑科题本 土司地区 司法制度
下载PDF
清代贵州土司区地震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代少强 魏冬冬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3-16,共4页
有清一代,贵州各地大小土司有的虽然改土归流,然诸多府州县仍然存在众多土司,可谓"实土"流官区。查阅历史典籍,在这些区域内,地震灾害较多,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对此,官方和民间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利地支持了土司区... 有清一代,贵州各地大小土司有的虽然改土归流,然诸多府州县仍然存在众多土司,可谓"实土"流官区。查阅历史典籍,在这些区域内,地震灾害较多,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对此,官方和民间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利地支持了土司区的灾后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土司区 地震灾害 社会应对
下载PDF
论清代土司区变动的过程、特点及原因——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成臻铭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5-42,共8页
文章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讨论了清代土司区变动的过程、特点及原因,认为清代土司区变动过程反映了清朝在"家/国"认识问题上的转化过程,国家权力与秩序调整的核心是土司区的自治必须绝对服从王朝国家的根本利益,王朝国家的政治... 文章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讨论了清代土司区变动的过程、特点及原因,认为清代土司区变动过程反映了清朝在"家/国"认识问题上的转化过程,国家权力与秩序调整的核心是土司区的自治必须绝对服从王朝国家的根本利益,王朝国家的政治需要和内忧外患决定了我国土司区的变动乃至是否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土司区 变动 特点 原因
下载PDF
明清时期藏区土司地区政治体制模式研究——以土流参治为核心 被引量:10
6
作者 贾霄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文章认为明清统治者根据藏区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社会现实情况,以"土流参治"作为藏区土司政治体制构成的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之一,构建了藏区土司地区的一种集权统治网络,并以此研究了明清时期藏区土司地区土流参治的行政建制、... 文章认为明清统治者根据藏区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社会现实情况,以"土流参治"作为藏区土司政治体制构成的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之一,构建了藏区土司地区的一种集权统治网络,并以此研究了明清时期藏区土司地区土流参治的行政建制、土司和地方各级流官的关系、土流参治的特点及其政治功能,认为藏区土司地区的行政建制以都司卫所制为主,府州县制为辅。明代土流参治,总体而言,土司由于势力较大,独立性相对较强,除了甘青藏区土司基本上受流官节制外,西南藏区土司则流官不能节制,流官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流官逗留省城,不敢赴任;清朝大多派往土司地区的流官不仅有职,而且有权,土司要受流官节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藏区土司 土流参治 政治体制
下载PDF
咸丰唐崖土司城址衙署区发掘简报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辉 王亮 +4 位作者 康豫虎 马安钰 孟军涛 周皪 余乐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60,F0002,F0003,共26页
唐崖土司城址衙署区位于城址核心区的中部偏西,自牌坊向西,依次为门楼、大衙门、官言堂、内宅,主要遗迹有房基、排水沟、挡土墙、水井等。根据遗迹之间的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衙署区建筑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明代晚期,是唐崖土司城的鼎... 唐崖土司城址衙署区位于城址核心区的中部偏西,自牌坊向西,依次为门楼、大衙门、官言堂、内宅,主要遗迹有房基、排水沟、挡土墙、水井等。根据遗迹之间的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衙署区建筑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明代晚期,是唐崖土司城的鼎盛时期,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第二期兴建时代为清代早期,在第一期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尽管总体格局未变,但规模和等级大大降低。本次发掘为我们认识中小级别土司城址衙署区建筑的规模、等级及研究明清土司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唐崖 明清时期 土司城遗址 衙署区
原文传递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策略管窥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智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7,149,共10页
明代中后期,崛起于云南丽江的木氏土司强势进入滇藏川毗连藏区,并对这个区域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治理,其影响颇为深远。本文在具体梳理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的各项历史事迹基础上,重点从"多派扶持、以教治教"的宗教政策、藏区乡村... 明代中后期,崛起于云南丽江的木氏土司强势进入滇藏川毗连藏区,并对这个区域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治理,其影响颇为深远。本文在具体梳理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的各项历史事迹基础上,重点从"多派扶持、以教治教"的宗教政策、藏区乡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和控制、大规模移民安置与民族间交错共生地理格局的构建、大力促进藏区经济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藏区治理策略进行了梳理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氏土司 滇藏川毗连藏区 治理策略
原文传递
元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民族图像研究——以《(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国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元至清末,今贵州省系西南重要土司集聚地之一。各土司领地内生息的民族群体,在中央王朝经营进程中,逐渐为内地官员、文人熟知,遂产生了《(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诸民族图志,内容涉及各民族群体经济、... 元至清末,今贵州省系西南重要土司集聚地之一。各土司领地内生息的民族群体,在中央王朝经营进程中,逐渐为内地官员、文人熟知,遂产生了《(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诸民族图志,内容涉及各民族群体经济、风俗、劳作诸情形,是研究元明清时期黔省土司区民族图像的重要文献。剖析此类资料内涵,对深化土司学研究领域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区 民族分布 民族图像
下载PDF
明清时期藏族地区土司政治体制基本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霄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13,共7页
文章认为明清统治者根据藏区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社会现实情况,以"政教合一"作为藏区土司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构建了藏区土司地区的一种集权统治网络。并以此研究了明清时期藏区土司地区政教舍一制的建构、类型、特点及其政治功... 文章认为明清统治者根据藏区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社会现实情况,以"政教合一"作为藏区土司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构建了藏区土司地区的一种集权统治网络。并以此研究了明清时期藏区土司地区政教舍一制的建构、类型、特点及其政治功能,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政教合一制,都体现了封建统治者以政护教、用教护政的基本原则处理政教关系,从而反映出藏区土司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这种政教合一制的政治模式,对于土司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土司利用寺院增强了其统治,寺院则在土司扶植下不断壮大,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增强了其在老百姓中的政治和社会威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藏区土司 政教合一制 政治体制
下载PDF
唐崖土司王城治境与武备建置考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覃茳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59-161,共3页
元明时期,以武功著称的唐崖土司,在辖境内有其直接管辖的核心区域,并拥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机构建置和严密布防的兵力武备,具体而言包括其吞并的西坪蛮夷司,而后设立的菖蒲司,另还有上下二寨、左右二寨、十大营头,其中,十大营按地理方位归... 元明时期,以武功著称的唐崖土司,在辖境内有其直接管辖的核心区域,并拥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机构建置和严密布防的兵力武备,具体而言包括其吞并的西坪蛮夷司,而后设立的菖蒲司,另还有上下二寨、左右二寨、十大营头,其中,十大营按地理方位归类分属于前、后、中、左、右等五大营。这些建制与武备分布于整个唐崖土司疆域内,形成前后左右保卫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崖土司 王城治境 建置
下载PDF
边疆经略与地方社会——清中前期广西土司地区移民开发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亚群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清中前期,广西土司地区的移民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土司地区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引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一过程,既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开发,融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过程,也是清政府的政策未能解决好在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广西土司地区社会发... 清中前期,广西土司地区的移民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土司地区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引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一过程,既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开发,融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过程,也是清政府的政策未能解决好在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广西土司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土司地区 移民开发 清中前期
下载PDF
顾彼得《彝族首领》中的彝区及其旅游资源
13
作者 贾银忠 《民族学刊》 2010年第2期135-139,167,共6页
俄国旅行家顾彼得到过四川大凉山彝区,并在其旅行记《彝族首领》中作了真实的记述。顾彼得在书中多处记述的彝区美景,都是真实的,是今天完全能找到的。文章陈述了顾彼得深入彝区的路线,以及那一时期的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民风民俗... 俄国旅行家顾彼得到过四川大凉山彝区,并在其旅行记《彝族首领》中作了真实的记述。顾彼得在书中多处记述的彝区美景,都是真实的,是今天完全能找到的。文章陈述了顾彼得深入彝区的路线,以及那一时期的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民风民俗,之后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彝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彼得 《彝族首领》 旅游资源 彝族地区 民族地区
下载PDF
土屯制度下杂谷五屯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研究
14
作者 李子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0-34,40,共6页
永乐五年(1407),明朝中央政府设立杂谷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在土司制度时期,杂谷土司辖区首次由"外化"迈入中央"内属"的管理体系,与内地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随着改土归屯政策的实施,杂... 永乐五年(1407),明朝中央政府设立杂谷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在土司制度时期,杂谷土司辖区首次由"外化"迈入中央"内属"的管理体系,与内地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随着改土归屯政策的实施,杂谷地区的职官制度、百姓的生计方式等均发生了系列变化,直接或间接关系到杂谷屯、甘堡屯、上孟董屯、下孟董屯和九子屯等五屯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值得指出的是,明清中央政府与杂谷地区羌、藏少数民族通过土司制度实现了有效的双向互动,这种良性的双向互动在实施土屯制度后得以延续,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社会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杂谷土司 土屯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