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活运动“失败论”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关志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9,共7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新生活运动的评价有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历时15年之久的新生活运动其结果“收效甚微”,是一场“骗局”,“不得人心”,“根本行不通”。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主张对新生活运动须作分阶段的具体、细致分析。
关键词 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 国民党 抗日战争
下载PDF
第五次“围剿”中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道炫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6-164,共9页
第五次"围剿"期间,蒋介石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将"围剿"定位为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总体战,强化国民党政权的行政控制力。"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对"围剿"的最终走... 第五次"围剿"期间,蒋介石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将"围剿"定位为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总体战,强化国民党政权的行政控制力。"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对"围剿"的最终走向发挥了一定作用,第五次"围剿"的最终成功更强化了人们对这一政策的印象。但究其实,这一政策真正效果实属有限,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的成功主要还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结果,并不完全由此政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次“围剿” 蒋介石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下载PDF
试论抗战后期的新疆内向:基于《蒋介石日记》的再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建朗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95-105,共11页
在盛世才治疆的很长时期,新疆与苏联关系密切,国民政府鞭长莫及。抗战后期,蒋介石决意利用世界大战解决边疆问题,1942年春,蒋介石知晓盛世才意欲摆脱苏联控制后,即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积极布局,促使盛世才表示效忠中央。194... 在盛世才治疆的很长时期,新疆与苏联关系密切,国民政府鞭长莫及。抗战后期,蒋介石决意利用世界大战解决边疆问题,1942年春,蒋介石知晓盛世才意欲摆脱苏联控制后,即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积极布局,促使盛世才表示效忠中央。1943年后,国民政府对新疆的控制不断强化,苏联在新疆的影响日益减小。1944年8月,盛世才企图重新调整其政策。在中央压力之下,盛世才被迫辞职离新,新疆回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管治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外交 中苏关系 新疆主权 盛世才 蒋介石
下载PDF
蒋介石儒化三民主义之评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白纯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79,共4页
独揽孙中山三民主义解释权之后 ,蒋介石获得了统摄全党思想的合法性 ,为走上个人独裁道路 ,从理念上打开了一扇大门。蒋介石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实质 ,是儒化三民主义。他将孙中山描述为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集大成者 ,将儒家伦理道德与三民... 独揽孙中山三民主义解释权之后 ,蒋介石获得了统摄全党思想的合法性 ,为走上个人独裁道路 ,从理念上打开了一扇大门。蒋介石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实质 ,是儒化三民主义。他将孙中山描述为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集大成者 ,将儒家伦理道德与三民主义融为一体 ,使之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精髓” ,进而在全国范围掀起思想文化上的尊孔复古。在这一过程中 ,蒋介石还充分利用了戴季陶主义。随着三民主义被儒化 ,其原有的民族民主革命与现代化之精神也逐渐消解与湮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戴季陶主义 三民主义 儒家伦理道德 独裁主义
下载PDF
蒋介石与1927年“迁都”之争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共8页
随着北伐的推进,蒋介石较早提出"迁都"武汉,但随后又力图将中央党部与政府留在南昌,从而引发"迁都"之争。蒋介石与武汉国民党左派的争执,乃至最后决裂,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通过研读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日记,不... 随着北伐的推进,蒋介石较早提出"迁都"武汉,但随后又力图将中央党部与政府留在南昌,从而引发"迁都"之争。蒋介石与武汉国民党左派的争执,乃至最后决裂,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通过研读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日记,不难发现蒋自命不凡,而又慷慨悲歌,他的疑忌之心太甚,从而使自己与对手的裂隙不仅难以愈合,而且迅速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党左派 蒋介石日记
下载PDF
蒋介石与黄埔建军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道炫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4,共7页
黄埔军校的建立 ,催生了一支区别于中国传统军队的新型军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作为黄埔军校校长 ,蒋介石对军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政治、组织、思想等方面 ,为军校构架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关键词 蒋介石 黄埔军校 苏俄 思想教育
下载PDF
1939年抗战时期西康宁属的“禁烟”举措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祖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5期30-36,共7页
本文以台北国民党党史馆所藏"国防最高委员会"档案为主,探寻1939年蒋介石为巩固川、滇、黔等西南抗战基地、控制西康,在西康宁属实施禁烟的历史真相。然而"禁烟"的背后却涉及中央、地方集团之间不断的利益争夺和冲... 本文以台北国民党党史馆所藏"国防最高委员会"档案为主,探寻1939年蒋介石为巩固川、滇、黔等西南抗战基地、控制西康,在西康宁属实施禁烟的历史真相。然而"禁烟"的背后却涉及中央、地方集团之间不断的利益争夺和冲突,以至烟患禁而不绝、卷土重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康宁属 蒋介石 禁烟
原文传递
蒋介石与战时外交体制探析——以宋子文使美为中心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景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8-87,共10页
国民政府战时外交体制的功用,体现在重大外交决策以及人事安排上,其特征就是高度集权于蒋介石个人。自1940年6月起,宋子文以蒋介石个人代表的身份长驻美国期间,直接对蒋介石本人负责,与蒋介石之间的重要联系力求绕开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 国民政府战时外交体制的功用,体现在重大外交决策以及人事安排上,其特征就是高度集权于蒋介石个人。自1940年6月起,宋子文以蒋介石个人代表的身份长驻美国期间,直接对蒋介石本人负责,与蒋介石之间的重要联系力求绕开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和外交部,也绕开驻美大使胡适,对美交涉成就显著,是战时外交体制灵活、高效、保密且成功运作的范例。蒋介石的最高决策地位,既是战时外交体制的基本特征,也是这一体制得以维系运作的重要因素。战时外交体制的确立,固然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集体抉择,但对战时外交体制的认同却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掌控的,其运作过程的稳定性也就难以保证,这也是战时外交体制的主要局限性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外交体制 蒋介石 宋子文
原文传递
陈诚与蒋介石早期关系考(1924—1931)
9
作者 段世雄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80-92,共13页
蒋介石任用干部注重地域和派系,兼具浙江籍、保定系、黄埔系三重身份的陈诚尤其受到蒋介石的偏爱。陈诚参加国民革命之初多受惠于邓演达和严立三,与蒋介石来往不太密切。随着革命情势的变化,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开始拉近。经过历次战争考... 蒋介石任用干部注重地域和派系,兼具浙江籍、保定系、黄埔系三重身份的陈诚尤其受到蒋介石的偏爱。陈诚参加国民革命之初多受惠于邓演达和严立三,与蒋介石来往不太密切。随着革命情势的变化,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开始拉近。经过历次战争考验,陈诚能征善守、服从军令的特质逐渐为蒋介石所知,蒋介石亦有心栽培陈诚,千方百计施以笼络。蒋介石虽时常批评、训斥陈诚,却未怀疑过其忠诚;陈诚屡屡不满蒋介石的言行,但最终会服从于他。陈蒋二人之所以能够互相借重达成合作,主要源于政治利益与政治主张的一致性。勾勒陈诚和蒋介石早期的交谊,探寻陈蒋后来形成“如父如兄、亦师亦友”复杂关系的初因,对于推进陈蒋关系研究、探析国民党高层的政治生态和人际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诚 蒋介石 陈蒋关系 国民党
下载PDF
能否维持现状:蒋介石、宋哲元如何处理七七事变之争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皓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40,共15页
1937年7月8日至28日,蒋介石、宋哲元围绕如何处理七七事变产生争议。蒋介石认为七七事变不可能得到和平解决,多次要求宋哲元坐镇保定,准备应战。宋哲元则拒绝,幻想对日妥协以维持第29军继续坐镇华北的地位。蒋介石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平... 1937年7月8日至28日,蒋介石、宋哲元围绕如何处理七七事变产生争议。蒋介石认为七七事变不可能得到和平解决,多次要求宋哲元坐镇保定,准备应战。宋哲元则拒绝,幻想对日妥协以维持第29军继续坐镇华北的地位。蒋介石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平解决,一方面表示中央与地方的立场一致,一方面设法由中央政府管控对日交涉。这场争议以宋哲元是否到保定坐镇为始终,以能否维持现状为焦点。在日本使华北"明朗化"的既定侵略步伐下,宋哲元不可能维持现状,只能到保定坐镇,蒋宋二人的争议告一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宋哲元 七七事变 争议
下载PDF
论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会军 郑率 《东疆学刊》 2003年第3期104-111,共8页
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在不同时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 1 92 7年至 1 938年 ,以国民党系统内的制约为主 ;1 938年至 1 94 7年训政结束后 ,以国民党系统外的制约为主 ;1 94 7年至 1 94 9年宪政时期 ,受来自各... 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在不同时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 1 92 7年至 1 938年 ,以国民党系统内的制约为主 ;1 938年至 1 94 7年训政结束后 ,以国民党系统外的制约为主 ;1 94 7年至 1 94 9年宪政时期 ,受来自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个人独裁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从《蒋介石日记》看其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红民 《苏区研究》 2016年第6期10-19,共10页
1930年至1934年间,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围剿"。本文根据《蒋介石日记》,概述蒋对五次军事行动的指挥与结局之间因果关系,蒋对于"剿共"有个逐渐加码的过程,投入兵力一次比一次多。蒋... 1930年至1934年间,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围剿"。本文根据《蒋介石日记》,概述蒋对五次军事行动的指挥与结局之间因果关系,蒋对于"剿共"有个逐渐加码的过程,投入兵力一次比一次多。蒋介石的"剿共"军事行动也受内外环境及其政略战略的影响,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止"围剿"军事。文章对制约蒋"剿共"行动的四个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围剿 中央苏区 红军 《蒋介石日记》
下载PDF
台湾省主席陈诚与蒋介石的合作与冲突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如平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58-65,共8页
1949年,陈诚主政台湾近一年。期间,蒋介石背负失败之责,为美国所弃,众叛亲离。临危受命的陈诚,遵照蒋氏"继续革命"之指示,在台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蒋介石的迁台与复出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陈诚的权势日益膨胀,集党、政、... 1949年,陈诚主政台湾近一年。期间,蒋介石背负失败之责,为美国所弃,众叛亲离。临危受命的陈诚,遵照蒋氏"继续革命"之指示,在台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蒋介石的迁台与复出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陈诚的权势日益膨胀,集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不仅遭到了政敌之反对,亦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忌,蒋陈之间冲突不断。在美国的要求下,蒋介石乘机以美援为借口,迫使陈诚让位于吴国桢,既满足了美方之要求,又削弱了陈诚之实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年 蒋介石 陈诚 蒋陈关系
下载PDF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与中央研究院的回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200,共21页
《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蒋介石推出的一本国策性著作。蒋于此书提出文化、经济与国防三体合一的建国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和先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重点是实施实业计划。4至8月,中央研究院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 《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蒋介石推出的一本国策性著作。蒋于此书提出文化、经济与国防三体合一的建国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和先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重点是实施实业计划。4至8月,中央研究院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的通令下围绕此书开展两次活动。参加活动的研究所主要对蒋在实业计划中轻忽农业、偏重应用科学提出意见;为配合实施建国计划,尤其实业计划,结合自身工作研拟了实施办法。自1943年起中央研究院注意加强与国家和社会实际急需问题有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导因于此书。1944年蒋于此书增订本对相关内容的增改与这些意见有关。蒋与中央研究院之间的这一互动影响,蕴含了国家与中央研究院互有所依而又保持一定张力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 建国计划 实业计划 中央研究院
下载PDF
鲍罗廷与国民政府迁移中的政治角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成贵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4-60,共7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发生的国民政府迁移问题及其解决,是国民革命由盛及衰的重要转折。鲍罗廷为代表,以国民党左派、国民党中的反蒋派和共产党人为一方,与蒋介石为另一方展开角力。从搁置迁都之议,到党政中枢迁移武汉,在不同的阶段中,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发生的国民政府迁移问题及其解决,是国民革命由盛及衰的重要转折。鲍罗廷为代表,以国民党左派、国民党中的反蒋派和共产党人为一方,与蒋介石为另一方展开角力。从搁置迁都之议,到党政中枢迁移武汉,在不同的阶段中,鲍罗廷整合各路资源,提出关键性的建议,为迁都问题的解决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迁都之争的胜利不能巩固,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并与鲍罗廷的战略、策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罗廷 蒋介石 迁都之争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下载PDF
易帜后蒋张在东北地方政权上的合作与争斗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正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9,共4页
东北易帜后到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南京政府对东北地方政权的机构、体制、人事等方面谋求染指和控制。张学良东北集团一方面适应南京政府的“统一”政策,对东北政权进行了某些改革;另一方面,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南京的渗透、控... 东北易帜后到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南京政府对东北地方政权的机构、体制、人事等方面谋求染指和控制。张学良东北集团一方面适应南京政府的“统一”政策,对东北政权进行了某些改革;另一方面,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南京的渗透、控制予以防范和抵制,并伺机加以扩展。二者在政权关系上总体是合作,也不乏明争暗斗。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内部中央集团和地方集团在利益、权力上的分配与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蒋介石 东北地方政权 合作 争斗
下载PDF
努力与无力:1934年黄慕松入藏与蒋介石尝试解决西藏问题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皓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8,共13页
1934年,蒋介石设法利用十三世达赖圆寂之机设法解决西藏地方与中央正常政治关系的恢复、康藏纠纷及班禅返藏三大问题。首先,他遴选黄慕松入藏致祭并借机解决西藏问题。接着,他确定了解决的基本政策与处理原则,其特点为在五族共和下赋予... 1934年,蒋介石设法利用十三世达赖圆寂之机设法解决西藏地方与中央正常政治关系的恢复、康藏纠纷及班禅返藏三大问题。首先,他遴选黄慕松入藏致祭并借机解决西藏问题。接着,他确定了解决的基本政策与处理原则,其特点为在五族共和下赋予噶厦极大自主权力,国防与外交由中央政府负责。同时,他着手处理康藏纠纷,并与九世班禅协商其返藏事宜。黄慕松入藏期间,蒋介石指示黄努力协商。噶厦最终承认了西藏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蒋介石的努力取得了一点成就。至于三大问题,蒋介石在当时中国主要面对日本入侵的情况下无力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黄慕松 噶厦 康藏纠纷 班禅返藏
下载PDF
国民党引入军队政工制度原因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翔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俄共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以党领军"的统军制度,为孙中山重新考量"以主义集合"军队提供了鲜活的参照物。受俄共政治工作的启发,孙中山1921-1922年特别注重对官兵进行政治教育。1922年6月,陈炯明的背叛说明,孙中山的政... 俄共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以党领军"的统军制度,为孙中山重新考量"以主义集合"军队提供了鲜活的参照物。受俄共政治工作的启发,孙中山1921-1922年特别注重对官兵进行政治教育。1922年6月,陈炯明的背叛说明,孙中山的政治工作观念存在致命缺陷。在苏俄的引导下,孙中山决心由党建军,1923年8月,以蒋介石为首的考察团赴俄。此次考察对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改党建军,影响巨大。苏俄红军的政工制度成为国民党进行政治工作的模本,党代表制与政治部制是政工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蒋介石 国民党 以俄为师 党代表制 政治部制 政工制度
下载PDF
蒋介石与战时粮食统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勇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7期31-37,共7页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蒋介石对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就有所认识。1 940年粮食危机出现后,蒋介石即深度介入粮食统制的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他主导确立战时粮食统制政策,亲自推动田赋"三征"实行,为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应有的独特作用...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蒋介石对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就有所认识。1 940年粮食危机出现后,蒋介石即深度介入粮食统制的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他主导确立战时粮食统制政策,亲自推动田赋"三征"实行,为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应有的独特作用。将粮食统制作为实现孙中山民生主义"耕者有其田"的手段,是其政策设计的重要思路。蒋介石对战时粮食统制和粮价管制过程中的营私舞弊、负担不公与土地集中等弊端及其原因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却又无可奈何。这表明了蒋介石在确立与实行战时粮食统制政策过程中所处的深刻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抗日战争 粮食统制 粮价管制 田赋“三征”
原文传递
蒋介石对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之应对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大禹 李荔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9,共8页
国民党退台后,撤退了南沙群岛守军,大陆亦未填补军事真空。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趁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之际,侵占南沙。退台后的蒋介石首先谋求"外交"手段予以解决,但菲律宾反而公开宣称占领。蒋介石决定派遣海军巡弋南沙,并重新... 国民党退台后,撤退了南沙群岛守军,大陆亦未填补军事真空。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趁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之际,侵占南沙。退台后的蒋介石首先谋求"外交"手段予以解决,但菲律宾反而公开宣称占领。蒋介石决定派遣海军巡弋南沙,并重新驻兵太平岛,有效维护了南沙群岛的主权。然而,因受制于国共对立与美、台、菲三角关系,台湾军事实力尽管超越菲律宾,却未能彻底阻止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对南沙群岛的侵夺。永久维护中国的南海主权之道,在于海峡两岸共同携手,精诚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南沙群岛 主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