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海音和迟子建儿童叙事小说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童年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所处年代一批人共同的童年经验或回忆。林海音和迟子建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切入,用真实细腻的情感,在成长与离别中展现女性特有的人道主义悲悯关怀。同时,勾勒出充满平民韵味的京俗画卷,展现了白山黑水的自... 童年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所处年代一批人共同的童年经验或回忆。林海音和迟子建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切入,用真实细腻的情感,在成长与离别中展现女性特有的人道主义悲悯关怀。同时,勾勒出充满平民韵味的京俗画卷,展现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两位作家不同的经历反映在作品中,其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将两者展开比较研究,能进一步深化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拓宽文学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音 迟子建 儿童叙事小说 儿童视角 童年经验
下载PDF
迟子建小说与黑土民俗 被引量:5
2
作者 修宏梅 《襄樊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4-59,共6页
黑土民俗与文学的联姻应源于上个世纪"呼兰河"女儿萧红之手。迟子建是萧红创作的承继和发展者,她带着"北极村童话"走上文坛,倾情地抒写着边陲的"原始风景"。文章主要探讨了迟子建的小说和黑土民俗的姻缘... 黑土民俗与文学的联姻应源于上个世纪"呼兰河"女儿萧红之手。迟子建是萧红创作的承继和发展者,她带着"北极村童话"走上文坛,倾情地抒写着边陲的"原始风景"。文章主要探讨了迟子建的小说和黑土民俗的姻缘关系,并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分析迟子建小说的民俗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 黑土民俗
下载PDF
童心与诗心的女性书写——萧红、迟子建创作品格论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52,共7页
萧红和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东北女作家,她们的写作以浑然天成的童心和诗心、结合她们特有的女性视阈和立场,构建起不乏诗意而且充满思想和审美意蕴的艺术世界。她们的创作具备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魅力,能够在拂去历史... 萧红和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东北女作家,她们的写作以浑然天成的童心和诗心、结合她们特有的女性视阈和立场,构建起不乏诗意而且充满思想和审美意蕴的艺术世界。她们的创作具备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魅力,能够在拂去历史和现实重重迷雾的遮蔽后绽放异彩。童心与诗心的女性书写,是她们共同具有的独特的心性和创作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迟子建 童心 诗心 女性书写
下载PDF
迟子建的地域情缘——试析黑土地文化对迟子建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颖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活跃于当代文坛上的东北作家中,迟子建是一位受地域文化影响比较明显的女作家。东北特有的黑土地文化造就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她始终以对生活朴素的理解、母性的情怀以及民间的视角重彩涂抹着故乡的地域风情,始终执著而又诗意地表... 在活跃于当代文坛上的东北作家中,迟子建是一位受地域文化影响比较明显的女作家。东北特有的黑土地文化造就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她始终以对生活朴素的理解、母性的情怀以及民间的视角重彩涂抹着故乡的地域风情,始终执著而又诗意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以及对故土生命的热爱。本文试从创作动因、创作视野、情感观照以及叙述视角等角度探究黑土地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地域情缘 黑土地文化 母性情怀 民间视角 创作动因 创作视野 情感观照 叙述视角
下载PDF
浅析迟子建的《亲亲土豆》兼及其它中短篇小说 被引量:6
5
作者 程荣晖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上升起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的作品以独特的气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她用一种伤怀的笔调,为生活在喧嚣环境中的人们编织出一如北极村、白银那那样的清新人性世界。因而迟子建作品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
关键词 迟子建 亲亲土豆 中短篇小说 温情
下载PDF
迟子建对小说的独特经营:童话与温情叙述 被引量:3
6
作者 佘丹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6-41,共6页
迟子建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一直在东北一隅于潮流外独行。她在小说叙事上着意经营,形成独特的叙述态度。对童年视角富有美学意味的运用,还有她作品中童话般的北国风光,以及洋溢在作品中的无处不在的温情之光,使她的小说亲切温馨、艺术纯... 迟子建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一直在东北一隅于潮流外独行。她在小说叙事上着意经营,形成独特的叙述态度。对童年视角富有美学意味的运用,还有她作品中童话般的北国风光,以及洋溢在作品中的无处不在的温情之光,使她的小说亲切温馨、艺术纯粹,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叙事 叙述视角 儿童视角 情调模式 温情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其表现形式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
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变迁,从前期文字中对空灵的"彼岸世界"的迷恋到以死亡作为价值评判标准,从对世俗温情与人性的表现,直至近期将对死亡意义的关照提升到人类族群的整体关照层面,体现出超越个人情感的大爱。三种死亡意识... 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变迁,从前期文字中对空灵的"彼岸世界"的迷恋到以死亡作为价值评判标准,从对世俗温情与人性的表现,直至近期将对死亡意义的关照提升到人类族群的整体关照层面,体现出超越个人情感的大爱。三种死亡意识变迁的内里是作者自身精神感受与艺术诉求的冲突与弥合,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其艺术诉求的表现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成因来源于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亦有杂合的宗教意识影响与异域文化的思想浸淫。在艺术表现形态上,迟子建对死亡主题的选择与书写形式表现出对"怀伤之美"的艺术追求与失乐园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彼岸意识 死亡情结 怀伤之美
下载PDF
不变的乡土——迟子建小说乡土情结的成因释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付丽丽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迟子建的小说是很独特的,而其讲述“故乡故事”的创作姿态,却是二十年来不曾变化的。文章从成长记忆、个性内质和文学背景三个角度力求全面解读其小说乡土情结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 乡土情结 中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游牧文明的挽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坚守本土立场的中国当代汉族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独特的方式为游牧文明发言,展示出多元文明中鄂温克游牧世界独特的生态观与生命观,表达了对行将逝去的游牧文明的哀婉和对现代强势文明同化的焦虑,为游牧者的抉择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 鄂温克 游牧文明 迟子建 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另一种“底层写作”叙事伦理——论迟子建近年来的“底层文学”创作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东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4,共5页
近年来迟子建的"底层写作"显示出了不同流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在她看来,是否具有道德感对作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作家要"目光能直逼人性深处"。很多作品流露出其对底层生存者命运遭际的深沉关切与同情,但她没有... 近年来迟子建的"底层写作"显示出了不同流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在她看来,是否具有道德感对作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作家要"目光能直逼人性深处"。很多作品流露出其对底层生存者命运遭际的深沉关切与同情,但她没有将自己的写作建立在单纯的批判、揭露和控诉之上,而是在苦难之中发现人间的温暖和柔情。迟子建的创作,确立了更具文学性和意义内涵更为丰厚的叙事伦理与故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底层文学 叙事伦理
下载PDF
迟子建小说中童年母题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春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从迟子建小说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经验无处不在,因此童年母题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中最富有特色的叙事模式。迟子建笔下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灵性与生命活力,动物也被她赋予了人类情感和人性内涵。迟子建小说中自然与儿童的物人交感折射出... 从迟子建小说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经验无处不在,因此童年母题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中最富有特色的叙事模式。迟子建笔下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灵性与生命活力,动物也被她赋予了人类情感和人性内涵。迟子建小说中自然与儿童的物人交感折射出迟子建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是其小说中童年母题的外在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童年母题 文化内涵 叙事模式
下载PDF
文学自觉与迟子建小说的创作流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东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迟子建早期小说创作与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息息相关。1990年代,迟子建尝试"打开屋子"让她的人物走向外面的世界,使她的小说"温暖而略带忧伤"的人性意蕴获得了丰厚的文化底色。进入新世纪以后,... 迟子建早期小说创作与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息息相关。1990年代,迟子建尝试"打开屋子"让她的人物走向外面的世界,使她的小说"温暖而略带忧伤"的人性意蕴获得了丰厚的文化底色。进入新世纪以后,迟子建小说创作表现出对生态文化的自觉,这种文学自觉不仅仅是她艺术上的成熟,也是她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文学自觉 创作流变
下载PDF
迟子建小说中动物感恩母题的跨文化寻踪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春玲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1-55,共5页
迟子建小说对动物感恩母题的运用方法是直接运用、叠加运用、拓展运用和神化运用。由于受佛经文学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动物感恩母题开始频繁出现于六朝小说中,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重大。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信仰萨满教,动物崇拜是... 迟子建小说对动物感恩母题的运用方法是直接运用、叠加运用、拓展运用和神化运用。由于受佛经文学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动物感恩母题开始频繁出现于六朝小说中,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重大。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信仰萨满教,动物崇拜是其主要信仰之一,因此在满—通古斯语族的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动物感恩母题。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感恩母题深受佛经文学与萨满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文化的精神意蕴,进一步拓展了动物感恩母题的深层文学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动物感恩母题 佛经文学 萨满文化
下载PDF
迟子建小说风格的渐变
14
作者 李慧燕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3-64,共2页
随着迟子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其思想也在不断成熟,作品风格也随之发生由感性向理性的渐变。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对于人性真、善、美的执着却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她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迟子建 人性 风格转型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写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如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36-138,共3页
迟子建是当代文学史上创作颇丰且风格稳定的女作家。在她的众多作品中,温情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种温情表现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迟子建温情写作的意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试图以这种争议为契机对迟子建的温情写作... 迟子建是当代文学史上创作颇丰且风格稳定的女作家。在她的众多作品中,温情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种温情表现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迟子建温情写作的意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试图以这种争议为契机对迟子建的温情写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温情 深入解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的成长小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会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21-24,共4页
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树下》等小说,关注青少年成长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青少年的叛逆意识与"性早熟",并着力表现漂泊中与死亡的一次次相遇下的成长,是典型的成长小说。迟子建为成长主人公设置了引路人,作品中有成长小... 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树下》等小说,关注青少年成长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青少年的叛逆意识与"性早熟",并着力表现漂泊中与死亡的一次次相遇下的成长,是典型的成长小说。迟子建为成长主人公设置了引路人,作品中有成长小说中常用的漂泊、死亡、性的主题,同时迟子建喜欢赋予人物浪漫的诗人气质,使人物的成长之旅更富于温情、富于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成长小说 漂泊 死亡 性早熟
下载PDF
苦难历程中的困惑和裂变——以迟子建长篇小说《白雪乌鸦》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玲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46-49,共4页
《白雪乌鸦》是一部描写100年前哈尔滨鼠疫的文学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底层民众的人物形象。在鼠疫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在这种苦难面前表现出了不同的困惑和裂变,从而表现出迥异的人性特征。通过对各色人物形象的剖析,展现出普通民众... 《白雪乌鸦》是一部描写100年前哈尔滨鼠疫的文学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底层民众的人物形象。在鼠疫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在这种苦难面前表现出了不同的困惑和裂变,从而表现出迥异的人性特征。通过对各色人物形象的剖析,展现出普通民众在灾难面前的人性光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女性文学 迟子建 白雪乌鸦
下载PDF
从“北极村”到“地球村”的灵魂时空——迟子建小说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学昕 韩雪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144,共9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生命的精神憩园,是人类话语和文明积淀的重要基因和元素。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迟子建的文学创作,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精神高度,构建起"北极村"与"地球村"的独特的灵魂时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生命的精神憩园,是人类话语和文明积淀的重要基因和元素。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迟子建的文学创作,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精神高度,构建起"北极村"与"地球村"的独特的灵魂时空,以一种民族叙事的历史观和对时代生活的洞悉能力,在小与大、城与乡和生与死的哲学"榫卯"处,捕捉并解剖多维社会形态和世相众生,探寻历史表象背后人类生存的人性和灵魂变异,深情地表达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和牵挂。迟子建小说的文化人类学价值,是当代文坛具有特殊意义的存在,她宽厚而深沉地面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之维,在中国当代生活的历史现场,挚情地守望和传承着人类文化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北极村 地球村 灵魂时空 文化人类学 生命关怀
原文传递
文化嬗变下的人性困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春玲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27-30,共4页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写我国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文学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形象。在鄂温克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在这种文化变迁面前表现出不同的人性困...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写我国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文学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形象。在鄂温克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在这种文化变迁面前表现出不同的人性困厄,从而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剖析,解读出导致鄂温克族新生代青年人性困厄的原因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鄂温克族 人性
下载PDF
论迟子建作品中的庄禅文化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丽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7-91,共5页
作家的创作总是会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迟子建在作品中就体现出了和庄禅文化的相通之处。其作品中的庄禅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亲近大自然,追求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其二,肯定平凡生活,追求自在自足的生命境界;其三... 作家的创作总是会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迟子建在作品中就体现出了和庄禅文化的相通之处。其作品中的庄禅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亲近大自然,追求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其二,肯定平凡生活,追求自在自足的生命境界;其三,推崇洒脱生存,追求通透无碍的生命境界;其四,推崇本真情感,追求任性重情的生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庄禅文化 自然 生命境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