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调查及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4
1
作者 张健 胡大一 +7 位作者 孙金勇 王显 郭实 杨士伟 石宇杰 徐威 李晓明 路敏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进行调查研究,并观察胸痛中心对急性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方法:胸痛中心每周开诊3d,时间随机确定,其余时间由急诊科按常规流程对胸痛患者进行诊疗,由研究者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和诊疗时间进行注册登记。... 目的: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进行调查研究,并观察胸痛中心对急性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方法:胸痛中心每周开诊3d,时间随机确定,其余时间由急诊科按常规流程对胸痛患者进行诊疗,由研究者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和诊疗时间进行注册登记。结果:2006-01-2007-12因急性非创伤性胸痛就诊急诊科非胸痛中心或胸痛中心的患者共696例,心源性胸痛244例(35%),包括急性心肌梗死141例(20%),不稳定型心绞痛81例(12%),稳定型心绞痛17例(2.4%),主动脉夹层2例(0.3%),急性肺栓塞3例(0.4%);非心源性胸痛452例(65%),呼吸系统41例(6%),消化系统70例(10%),胸膜骨骼肌肉41例(6%),神经精神或其他299例(42%)。经胸痛中心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诊疗时间分别为(70.1±31.7)min、(3.8±0.9)h、(1.8±1.1)h,较非胸痛中心诊治时间[(115±40.5)min、(4.4±1.3)h、(2.1±1.6)h]均有所缩短(P<0.01、P<0.05、P<0.05)。结论: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中,心源性者占35%(以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主),非心源性者占65%;胸痛中心模式能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病因学 胸痛中心 诊疗时间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81
2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25-334,共10页
“胸痛”是急诊科或心内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和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关键词 胸痛 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胸痛中心
下载PDF
胸痛中心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67
3
作者 董海 荆全民 +6 位作者 徐凯 王耿 关绍义 刘海伟 陶杰 梁振洋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参照国际胸痛中心协会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救治流程。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参照国际胸痛中心协会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救治流程。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观察组,未建立胸痛中心之前2014年1-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1088例,观察组576例,对照组512例。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组入院后进入胸痛中心,对照组在胸痛中心成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观察两组STEMI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以及10min内首份心电图完成份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置入情况、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天数及院内死亡率等。结果与胸痛中心成立前比较,胸痛中心成立后患者的疾病种类构成以及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份心电图平均完成时间缩短(P=0.001)。观察组PCI支架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入门球囊扩张时间(P<0.001)及住院时间(P=0.005)短于对照组,两组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有效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心肌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下载PDF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65
4
作者 张岩 霍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现状亟待改进,构建政府、社会、院前急救、各级医院"四位一体"的区域心血管疾病急救网络势在必行。完善以胸痛中心为枢纽的体系建设,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提高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血... 我国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现状亟待改进,构建政府、社会、院前急救、各级医院"四位一体"的区域心血管疾病急救网络势在必行。完善以胸痛中心为枢纽的体系建设,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提高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正式成立了胸痛中心认证机构,先后制定了适用于不同级别医院的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和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并开始组织实施自主认证工作。截至2016年底,总计认证了9批次122家胸痛中心。胸痛中心认证机构将进一步完善认证标准、流程、评估及考核制度,加速自主认证的进程,并为日后成立心房颤动(房颤)中心、心力衰竭(心衰)中心等认证机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 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胸痛中心认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0
5
作者 易绍东 霍勇 +1 位作者 向定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胸...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以全国已通过认证的前8批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平均每月PPCI例数、平均入门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n,D2B)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比较通过认证前的6个月以及认证后的12个月的变化趋势。结果共68家通过认证的医院纳入本研究。在通过认证后,平均每月D2B时间为(79.9±23.9)分钟,明显短于认证前[(95.1±33.2)分钟](P<0.05);平均每月院前心电图远程传输比率为47.4%,平均每月经120接诊及网络医院转入的患者绕行急诊和冠心病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直达导管室的比率为34.6%,均显著高于认证前(38.4%,25.6%)(P<0.05);首次医疗接触至完成首份心电图的时间认证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达到了认证标准;通过认证后平均每月收治的PPCI患者例数与认证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胸痛中心认证所推动的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显著提高了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效率,缩短了救治时间,使更多的STEMI患者能够在指南推荐的时间内完成医疗接触后的早期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影响:一项建立前后对比研究结果 被引量:55
6
作者 刘伟静 寇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5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部胸痛中心建立前收治的STEMI患者118例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11月胸痛中心建立后收治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5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部胸痛中心建立前收治的STEMI患者118例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11月胸痛中心建立后收治的STEMI患者112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所有来急诊患者均由护士完成首份心电图,急诊心内科医师查看患者确诊为STEMI后立即送入抢救室,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和替格瑞洛180mg口服,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PC/)者尽快送人导管室;对无法接受PPcI术者,排除溶栓禁忌转入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行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电图判读及胸痛诊治流程的统一培训,建立胸痛中心数据库,对于诊断为STEMI者进入胸痛绿色通道,对于接受PPCI术者立即启动导管室;对于不接受PPCI术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1500k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脉滴注(静滴)完毕。比较两组治疗后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理时间,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就诊至再灌注治疗(开始溶栓或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住院1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院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n:140.3±108.4比139.4±112.7,P〉0.05)。研究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较对照组缩短(min:7.7±1.3比8.9±1.7,P〈0.05);就诊至再灌注治疗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2B,min):72±13比83±17,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D2N,min):27±9比33±12,均P〈0.01];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0.2%(45/112)比53.4%(63/118)],住院1周时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54±0.05比0.53±0.04,均P〈0.01),研究组院内病死率较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7
作者 刘艳萍 杨红蕾 +5 位作者 丁艳丽 刘姝 柴爽爽 胡旭红 王双娜 关怀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7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总体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12月(n=30)进行常规护理和2017年1—7月(n=63)进行优化护理质量项目护理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总体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12月(n=30)进行常规护理和2017年1—7月(n=63)进行优化护理质量项目护理的STEMI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18导联心电图完成时间、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18导联心电图报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D2B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包括护理文书书写、专科仪器操作流程以及病房管理指标,能够缩短STEMI患者住院天数、D2B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总体救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护理质量 胸痛中心 救治质量
原文传递
建立胸痛中心对不同来院方式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门-球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易绍东 向定成 +3 位作者 段天兵 秦伟毅 彭雄 张金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对不同来院方式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门-球囊(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来院方式不同将CPC成立前、后接受PPCI的STEMI患者分别分为自行来院组[A1组(52例)和A...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对不同来院方式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门-球囊(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来院方式不同将CPC成立前、后接受PPCI的STEMI患者分别分为自行来院组[A1组(52例)和A2组(65例)]、呼叫"120"组[B1组(31例)和B2组(92例)]、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转诊组[C1组(23例)和C2组(552例)],比较同一来院方式的两组间D-to-B时间和D-to-B达标率的变化,分析延迟原因。结果 A1、A2组平均D-to-B时间分别是(123±78)min和(140±123)min,达标率分别为44.2%和46.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B1组[(89±66)min比(155±115)min,P<0.05],而达标率显著高于B1组(69.6%比32.3%,P<0.05);C2组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C1组[(77±43)min比(337±662)min,P<0.05],达标率显著高于C1组(75.7%比21.7%,P<0.05)。自行来院组的主要延迟原因是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过长,呼叫"120"组和非PCI医院转诊组的主要延迟原因是导管室占台。结论区域协同救治模式CPC显著缩短了呼叫"120"和转诊入院患者的D-to-B时间,但需加强对自行来院途径的院内流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医师诊疗模式 胸痛中心
下载PDF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实践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昊 向定成 +3 位作者 周民伟 肖庆 文其武 刘坚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总结胸痛中心5年建设主要做法和体会,分析胸痛中心建设意义、重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在胸痛中心基础上建立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是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医疗质量 信息技术 心血管病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下绕行急诊科对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5
10
作者 金德奎 於四军 +2 位作者 韩玮 刘晓曦 刘惠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机制下绕行急诊科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武警总医院的STEMI患者430...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机制下绕行急诊科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武警总医院的STEMI患者4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借助院外传输心电图实现绕行急诊科直接到达导管室,将就诊于我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分为绕行急诊科组和非绕行急诊科组,比较两组的D—to-B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临时起搏器的使用率以及心源性休克、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人选患者依据排除标准排除125例,实际入组患者为绕行组103例和非绕行组202例,绕行组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非绕行组[(57.0±28.0)min比(102.0±62.0)min,P〈0.011;D—to—B时间达标率绕行组和非绕行组分别为92.2%(95/103)和57.9%(117/202)(P〈0.01);住院病死率绕行组和非绕行组分别为4.9%(5/103)和12-4%(25/202)(P〈0.05);住院时间绕行组和非绕行组分别为(7.4±3.2)d和(8.4±4.2)d(P〈0.05);使用IABP绕行组和非绕行组分别为5(4.9%)例和24例(11.9%)(P〈0.05);心源性休克绕行组和非绕行组分别为5(4.9%)例和24例(11.9%)(P〈O.05),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STEMI患者在胸痛中心模式下绕行急诊科可以显著缩短D—to--B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绕行急诊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现状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刘璇 李树仁 杨国慧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了解现有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和患者预后,为胸痛中心建设提供循证依据,进一步完善救治策略。方法:入选2016-09-2018-09来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58例,根据入院时间将... 目的:了解现有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和患者预后,为胸痛中心建设提供循证依据,进一步完善救治策略。方法:入选2016-09-2018-09来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58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A、B、C、D组,比较各组发病-球囊扩张(S2B)时间、发病-首次医疗接触(S2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心功能>Ⅱ级、院内病死率及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分析S2FMC时间、FMC2B时间与S2B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位S2B时间、S2FMC时间、D2B时间、FMC2B时间分别为206、87、54、93 min。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后,中位D2B时间明显缩短(64 min∶51 min,P<0.01)。两年间中位S2B、S2FMC、FMC2B时间变化不显著(P>0.05)。心功能>Ⅱ级7.2%,院内病死率5.9%,院内MACCE发生率7.0%,两年间院内病死率及MACCE发生率均有下降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与FMC2B时间相比,S2FMC时间与S2B时间相关性更强(r:0.810∶0.477,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自行来院、呼叫120及网络医院转运患者S2FMC时间与S2B时间均存在更强相关性(P<0.001)。结论:胸痛中心模式的运行缩短了D2B时间,但未明显减少患者S2B、S2FMC、FMC2B时间以及院内事件发生。因此缩短总缺血时间尤其是患者延误时间是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院内预后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42
12
作者 侯旭敏 范小红 +2 位作者 张晓丽 刘倩倩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76-1379,1383,共5页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差异。方法参照国际胸痛中心协会认证的要求,建立该院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胸痛中心成立前(n=82)和成立后(n=96)两组STEMI患者的基础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差异。方法参照国际胸痛中心协会认证的要求,建立该院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胸痛中心成立前(n=82)和成立后(n=96)两组STEMI患者的基础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及院内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胸痛中心成立前比较,胸痛中心成立后患者的基础疾病构成比和PCI成功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D2B缩短了45.8 min(40.7%),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5 d(25.3%),人均住院费用减少了6 103元(13.1%),院内病死率明显降低(65.2%)(P<0.01)。结论采用国际化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有效缩短了对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是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及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琦 李虎 +3 位作者 欧东波 谢中培 刘迎雪 刘玉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索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收集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后各40例行急诊PCI的病人,分为急救护理流程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接受常规治疗但护理...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索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收集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后各40例行急诊PCI的病人,分为急救护理流程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接受常规治疗但护理方式不一样。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急救护理时间、门-导管室(D-to-C)时间、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差异。结果实行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后,首份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静脉通路时间分别为(8.3±1.7)、(10.8±2.3)、(3.5±1.1)min,显著短于常规护理时间(P<0.05);同时,D-to-C时间、D-to-B时间分别为(11.9±3.5)、(40.4±19.7)min,均优于常规护理(P<0.05)。D-to-B时间<90 min例数为33例(82.5%),常规护理组为25例(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护理效率,缩短急诊PCI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门-导管室时间 门-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护理人员在STEMI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42
14
作者 侯霁芯 罗静 +2 位作者 黄秀萍 周鹏 王沛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42-45,共4页
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等疾病具有救治时间窗短、病情变化快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胸痛中心可为上述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尤其缩短ST段抬高... 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等疾病具有救治时间窗短、病情变化快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胸痛中心可为上述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尤其缩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时间。因此,胸痛中心的运行对于提高我国急性胸痛尤其是STEMI患者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运行中需不同学科的人员包括护理团队的积极配合才能使高危胸痛尤其是STEMI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但目前国内仍缺乏规范、统一的胸痛救治护理流程。此外,国内外关于护理人员在胸痛中心建设与运行中的作用总结分析亦较少。本文就关于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在STEMI患者救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中介入护士辐射的效果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凤刚 王娟娟 +4 位作者 刘小平 黄延锦 邓祺丹 欧玉兰 廖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降低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介入护士辐射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00例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前50例设为对照...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降低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介入护士辐射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00例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前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后50例设为优化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分别同时采用2种辐射监测方法,对2组护士受到的辐射强度和剂量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2组护士所受的辐射强度在冠状动脉内药物配置、非冠状动脉内药物配置、静脉注射、患者安抚护理、材料紧急开包、造影剂更换等单项操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71、-3.774、-7.208、-2.454、-4.516、-3.819,P〈0.05),在药物皮下注射、患者呕吐护理等单项操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全程2组护士所受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5,P〈0.05)。结论 优化的护理流程有助于减少急诊PCI术中介入护士所受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护理流程 辐射暴露 冠状动脉支架 介入护士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陈铀 赵倩 +4 位作者 周欣荣 杨毅宁 马翔 谢翔 马依彤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5期720-723,728,共5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各24个月(2013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各24个月(2013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并直接行PCI术的患者685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院内绿色通道组(胸痛中心成立前24个月,即2013年10月—2015年9月)274例、胸痛中心组(胸痛中心成立后24个月,即2015年10月—2017年9月)411例。比较2组患者总缺血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FMC)时间、FMC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知情同意时间、救护车或转诊到院比例、院内病死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院内心衰率、CCU时间、住院时间和总费用。结果胸痛中心组与院内绿色通道组比较,总缺血时间[(322.6±112.8)min vs.(445.2±90.9)min,P<0.001]、发病至FMC时间[(194.9±90.5)min vs.(270.4±112.9)min,P<0.001]、FMC2B时间[(118.7±68.4)min vs.(158.7±77.3)min,P<0.001]、D2B时间[(73.2±25.4)min vs.(110.9±43.9)min,P<0.001]、知情同意时间[(10.9±5.2)min vs.(22.4±15.6)min,P<0.001]均显著缩短;院内病死率(1.2%vs. 3.6%,P=0.033)、P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率(14.4%vs. 28.1%,P<0.001)均显著降低;CCU时间[(2.6±0.8)d vs.(3.8±0.6)d,P<0.001]、住院时间[(7.9±3.7)d vs.(9.5±3.8)d,P<0.001]均显著缩短;总费用[(4.6±2.1)万元vs.(5.1±2.0)万元,P=0.002]显著降低。结论胸痛中心能显著提高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4
17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胸痛”是急诊科或心内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和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为了优化... “胸痛”是急诊科或心内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和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为了优化、简化、规范我国胸痛救治流程,提高我国胸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胸痛中心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邦滢 刘莲莲 +3 位作者 李广平 车京津 张晓伟 袁如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9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手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胸痛中心并运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救治流程后比较胸痛中心建立前后的救治现状。选取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患者800例,根据胸痛中心...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手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胸痛中心并运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救治流程后比较胸痛中心建立前后的救治现状。选取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患者800例,根据胸痛中心成立前后的不同阶段分组,胸痛中心成立前(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作为A组(162例);胸痛中心筹建期(2015年7月1日–12月31日)作为B组(173例);胸痛中心试运行期(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作为C组(150例);胸痛中心成立初期(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作为D组(162例);胸痛中心持续运行期(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作为E组(153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胸痛中心成立后(C、D、E组)患者入院后进入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胸痛中心成立前(A、B组)患者入院进入非胸痛中心救治流程。比较各组间STEMI患者的一般情况、院内并发症情况、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比例、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门球时间,D-to-B)时间等。结果胸痛中心成立后(C、D、E组)D-to-B时间分别为(127±90)min、(73±23)min及(74±38)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痛中心成立前(A、B组)分别为(117±53)min、(141±88)min与D组(73±23)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院内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6.17%比15.43%,P=0.007]。D组PPCI比例显著高于A组(74.07%比50.62%,P<0.001)和B组(74.07%比56.07%,P=0.001)。C、D、E三组PPCI比例(62.70%比74.10%比73.90%,P=0.045)、院内死亡率(8.00%比1.85%比7.19%,P=0.0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胸痛中心能够优化STEMI患者的诊治流程,有效缩短患者急诊滞留和D-to-B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接受PPCI,从而降低院内并发症和院内死亡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9
作者 田燕 向仕平 +3 位作者 周民伟 秦伟毅 向定成 高强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8期59-62,共4页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利用远程物联网技术建立了首个军民区域协同远程急救网络,旨在赢得急救的黄金时间。利用蓝牙技术实现急救现场和救护车上病人心电等生理指标的采集、接收和发送,通过3G网络和卫星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介...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利用远程物联网技术建立了首个军民区域协同远程急救网络,旨在赢得急救的黄金时间。利用蓝牙技术实现急救现场和救护车上病人心电等生理指标的采集、接收和发送,通过3G网络和卫星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介绍了远程急救网组织架构、技术实现方法、运行概况、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远程急救 胸痛中心 蓝牙技术
下载PDF
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微信平台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秦纲 贾永平 +1 位作者 吕吉元 范春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微信平台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6-11-01到2017-06-30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PPCI的77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包括...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微信平台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6-11-01到2017-06-30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PPCI的77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包括导管室医务人员、心内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基层协作医院相关人员、太原市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等参与的手机微信群,以微信群建立时间(2017-02-28)为节点,分为对照组(微信群建立前)38例和观察组(微信群建立后)39例。比较两组救治时间、住院期间患者临床事件[包括短期院内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Killip心功能Ⅱ级以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差异情况。结果:(1)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16.87±31.41)min vs(146.45±49.93)min,P<0.01]、[(71.50±20.83)min vs(117.87±34.17)min,P<0.01]、[(2.54±0.73)min vs(7.46±2.15)min,P<0.01]。(2)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toFMC)时间、院内死亡、院内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Killip心功能2级以上、MACE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S-to-FMC时间影响因素分析:(1)相关性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与S-to-FMC呈负相关(r=-0.473,P<0.01)、接受胸痛教育培训与否与S-to-FMC呈正相关(r=0.543,P<0.01)。(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与S-to-FMC存在线性关系(P<0.01)、接受胸痛教育培训与否与S-to-FMC存在线性关系(P<0.01)。结论: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建立微信平台能缩短急性STEMI患者PPCI的FMC-B时间;加强胸痛教育培训同样能缩短S-to-FMC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微信平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