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启越 何德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及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1年8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改良式... 目的: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及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1年8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后复发率、肿瘤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胸大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发生,1例患者上肢水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较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低,并且术后无胸大肌损伤、上臂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西跃 张蓉 +5 位作者 邓丁梅 曹茵 袁惠玲 王永霞 林正权 陈桂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保... 目的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转移率进行观察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情况要显著比对照组好,各项基本评分以及总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胸肌萎缩,腋窝疼痛、上臂麻木感、皮肤感觉疼痛或障碍等不良反应,并且可显著降低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
下载PDF
神经保护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会齐 郝福军 +1 位作者 陈海伟 葸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384-238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12例,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72例(试验组),切断肋间臂神经及胸前神经40例(对照组),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神经保护能够明显减少术...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12例,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72例(试验组),切断肋间臂神经及胸前神经40例(对照组),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神经保护能够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胸肌萎缩、运动及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两组胸肌萎缩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运动及感觉障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有效防止胸大肌萎缩和患侧腋窝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下载PDF
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家伟 《大医生》 2018年第10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给予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给予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术后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4%,显著低于对照组(41.66%,P <0.05)。研究组的术后1年的转移或复发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 <0.05)。结论采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乳腺癌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减少胸肌萎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下载PDF
观察82例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荣海 《新疆医学》 2015年第7期907-909,共3页
目的观察82例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到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使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方式实行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82例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到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使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方式实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使用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数量间的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实行手术的时间为(82.4±11.8)min明显高于对照组(70.1±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转移或者复发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实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实行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复发或转移率,还能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值得推广使用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少杰 冯得财 +1 位作者 陈晓越 黄宇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及肿瘤复发情况和转移情况,以此来评价不同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后,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胸肌萎缩症状,有2例患者腋窝出现疼痛,5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而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胸肌萎缩症状,有9例患者腋窝附近出现疼痛,14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均未发生骨转移,3例患者发生侧腋窝转移;对照组发生骨转移8例,6例发生侧腋窝转移,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转移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候保留肋间臂神经以及胸前神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胸肌萎缩、腋窝疼痛、皮肤疼痛以及上臂麻木等不良反应,在以后的康复中降低了转移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康复 转移率 复发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付娇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盖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穿刺方法为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对照组行胸椎旁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盖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穿刺方法为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对照组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疼痛介质P物质(SP)及神经肽(NPY)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48h内单次追加镇痛药物情况。结果: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观察组疼痛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介质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介质NPY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次加用镇痛药物平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实施胸神经阻滞相对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其具有更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降低体内致痛物质释放水平,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俊宏 李清伟 谷志杰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分析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乐亭县医院收治的6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 目的分析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乐亭县医院收治的6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HR、PaO2和SpO2,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麻醉药物及镇痛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24周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60 min时MAP、HR值显著下降,而PaO2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及镇痛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12周和24周HA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周的HA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喉罩全身麻醉 胸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天啸 李艳华 +2 位作者 李糜 陈静 谢玉波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029-2032,20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组(TP组)和胸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40例,术中两组患者在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组(TP组)和胸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40例,术中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相应的神经阻滞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48 h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神经阻滞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h、6 h、12 h、48 h,TP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P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物中毒、局部血肿、血胸及气胸等不良反应,T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少于或低于P组(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相较于单纯的胸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更好,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更少,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胸壁神经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超声引导 围术期 镇痛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壁神经阻滞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丽霞 沈云 +2 位作者 郑杨静 张统一 蔡健华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7期1778-1781,17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壁神经阻滞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常规麻醉组90例及联合神经阻滞组90例。常规麻醉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进行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记录麻醉复苏时间,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壁神经阻滞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常规麻醉组90例及联合神经阻滞组90例。常规麻醉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进行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记录麻醉复苏时间,评价不同时间患者疼痛情况,分析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记录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麻醉组相比,联合神经阻滞组患者恢复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拔出气管时间均较短,2、12、24 h疼痛评分均较低,芬太尼用量、疼痛泵按压次数均较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及家属满意度均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癌中应用超声引导胸壁神经阻滞,能够减少患者麻醉复苏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且镇痛效果较好,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活质量 胸壁神经阻滞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局部麻醉自主呼吸下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夹闭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绍红 储修峰 +4 位作者 张晓辉 严金 陈江 王晶晶 王孝文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自主呼吸下行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夹闭术的可行性。方法67例多汗症或颜面潮红患者自己选择麻醉方式。全麻组54例,局麻组13例。局麻组用0.5%利多卡因+0.0625%布比卡因浸润麻醉每个手术切口,术中使用瑞芬太尼辅助镇...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自主呼吸下行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夹闭术的可行性。方法67例多汗症或颜面潮红患者自己选择麻醉方式。全麻组54例,局麻组13例。局麻组用0.5%利多卡因+0.0625%布比卡因浸润麻醉每个手术切口,术中使用瑞芬太尼辅助镇痛。每侧切2个长约7mm的皮肤切口。穿入穿刺套管,然后进行常规的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夹闭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局麻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神志清醒,完全自主呼吸。局麻组和全麻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7±14)min和(42±12)min(P<0.01),进出手术室时间分别为(102±22)min和(106±25)min,(P>0.05),术毕至出手术室时间分别为(11±10)min和(25±11)min,(P<0.01),住院日2组分别为(3.4±0.8)d和(3.9±0.6)d(P=0.01),局麻组的手术费用少于全麻组,分别为(5388±1129)元和(6801±898)元(P<0.01)。结论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夹闭术可以在瑞芬太尼强化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更安全、更为微创、费用显著减少、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日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手术 胸交感神经 局部浸润麻醉 颜面潮红 多汗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Ⅰ型胸壁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钱栋臣 黄新冲 +1 位作者 马敏 汤晨雪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Ⅰ型胸壁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2-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气...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Ⅰ型胸壁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2-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超声引导下行Ⅰ型胸壁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首次额外应用镇痛药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时间、术后48 h内的睡眠质量、镇痛满意度、术后1、3、6、12、24、48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6、12、24、48 h观察组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ACU转出时间早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高品质睡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另予超声引导下Ⅰ型胸壁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不仅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胸壁神经阻滞 前锯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