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胸腔引流管在肺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
作者 韩兆杰 宋志芳 +2 位作者 苏建华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单、双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及单胸腔引流管在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09年3~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3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单胸腔引流管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58.4±9.5)岁和双胸腔引流... 目的比较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单、双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及单胸腔引流管在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09年3~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3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单胸腔引流管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58.4±9.5)岁和双胸腔引流管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58.2±9.0)岁]。观察两组的引流量、引流管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拔管后积气与积液。结果双胸腔引流管组中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患者数显著高于单胸腔引流管组,而开胸手术数显著少于单胸腔引流管组(P〈0.05)。双胸腔引流管组引流量显著多于单胸腔引流管组[(824.4±612.5)mlVS.(510.7±406.7)ml,P〈0.05]。单胸腔引流管组与双胸腔引流管组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皮下气肿、胸腔积气、积液和再次置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肺叶切除术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优于或与双胸腔引流管效果相当,且带管时间有缩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易建华 张茂 +1 位作者 沈伟锋 陈金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299例创伤性血胸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导管组(n=156)、胸管组(n=143)。... 目的评价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299例创伤性血胸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导管组(n=156)、胸管组(n=143)。导管组从B超定位点按Seldinger法,穿刺置入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引流袋;传统胸管常规置入,末端接水封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操作时间、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感染发生率,再对两组中治疗成功的患者,进一步比较其留管时间、相关费用。应用SPSS13.0软件系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导管组的操作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胸管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治疗成功的患者,其留管时间、相关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血和传统胸管一样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创伤小,较传统胸管更易为医患双方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胸管 引流 创伤 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胸腔引流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砚铭 车国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54-358,共5页
肺癌术后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目的在于引流胸腔积液与积气。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传统胸腔引流在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负面影响日益彰显。近年来肺癌术后的胸腔引流工具、引流管理及引流观念都有更新和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研... 肺癌术后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目的在于引流胸腔积液与积气。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传统胸腔引流在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负面影响日益彰显。近年来肺癌术后的胸腔引流工具、引流管理及引流观念都有更新和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小孔径引流管的优势与不足、数字引流系统的应用、拔管时机的选择、无引流管安置的适应证、引流管口缝合方式、留置引流管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胸腔镜手术 肺癌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理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善卫 武强 束余声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随着肺癌手术患者的逐年增加以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管理受到了医务人员的重视。但目前管理方案多基于临床医务人员自身的经验及习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该文主要对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常见引流装置、是否需负压... 随着肺癌手术患者的逐年增加以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管理受到了医务人员的重视。但目前管理方案多基于临床医务人员自身的经验及习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该文主要对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常见引流装置、是否需负压吸引、拔管标准及拔管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进行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 胸管 漏气 胸腔积液 肺叶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夏正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采用抗结核药物及退热、对症治疗。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胸水定位...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采用抗结核药物及退热、对症治疗。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胸水定位后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选择最大、最深积液区进行置管),置管后间断排放或负压抽吸胸腔积液(抽液量800~1 500 mL.次-1)。在每次放液结束后,试验组采用生理盐水20 mL+尿激酶25万U配制成混合药液共20 mL,其中15 mL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胸腔,5 mL用来封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 mL+肝素钠2 500 U配制成混合药液共20 mL,其中15 mL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胸腔,5 mL用来封管。2组疗程为7~14 d。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胸腔积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胸腔积液包裹、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较彻底,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尿激酶 肝素钠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置管 引流 并发症
下载PDF
传统胸腔引流管与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伟强 姜杰 +6 位作者 赵广 于修义 米彦军 朱晓雷 李宁 刘鸿鸣 耿国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18-1624,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胸腔引流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肺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 目的比较传统胸腔引流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肺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留置28F胸腔引流管;B组患者术后留置12G的中心静脉导管。两组患者上肺叶切除术后留置2根胸腔引流管,中、下肺叶切除术后留置1根胸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总引流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结果最终纳入151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73例,男26例、女47例,平均年龄(55.38±9.95)岁;B组78例,男37例、女41例,平均年龄(59.86±10.18)岁。两组患者术后第2 d引流量,长时间漏气、血胸、乳糜胸和再次胸腔引流管置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 d引流量[200.0(120.0,280.0)mL vs.57.5(10.0,157.5)mL,P=0.000]、术后第3 d引流量[155.0(100.0,210.0)mL vs.150.0(80.0,215.0)mL,P=0.023]、胸腔总引流量[890.0(597.5,1530.0)mL vs.512.5(302.5,786.3)mL,P=0.000]、最大疼痛评分[(2.29±0.72)分vs.(2.09±0.51)分,P=0.013]和住院时间[7(7,9)d vs.5(4,7)d,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与常规胸腔引流管相比,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疼痛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癌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单胸腔引流管在肺癌上叶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星 张璐 仲宁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2172-2173,2177,共3页
目的比较肺癌上叶切除术后置入单、双胸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4.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3例肺癌(肿瘤位于上叶)患者,分为双胸腔引流管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7.2±9.0)岁]和单胸腔引流管组[21例,男12例、女... 目的比较肺癌上叶切除术后置入单、双胸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4.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3例肺癌(肿瘤位于上叶)患者,分为双胸腔引流管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7.2±9.0)岁]和单胸腔引流管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6.5±9.5)岁]。观察两组的引流管持续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单胸腔引流管组引流量显著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746.4±215.9)m L vs.(522.4±190.1)m L,P<0.05]。两组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肿瘤位于上叶)上肺切除术后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不亚于双胸腔引流管效果,且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带管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肺癌 上叶切除术
下载PDF
Esophageal rupture due to Sengstaken-Blakemore tube misplacement 被引量:7
8
作者 Chee-Fah Cho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1期6563-6565,共3页
The author presents three cases of esophageal rupture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with Sengstaken-Blakemore (SB) tube. In each case, simple auscultation was used to guide SB tube inser... The author presents three cases of esophageal rupture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with Sengstaken-Blakemore (SB) tube. In each case, simple auscultation was used to guide SB tube insertion, with chest radiograph obtained only after complete inflation of the gastric balloon. Two patients died of hemorrhagic shock and one died of mediastinitis.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confirmation of SB tube placement by auscultation alone may not be adequate.Routine chest radiographs should be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full inflation of the gastric balloon to confirm tube position and to detect tube dis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 radiograph Esophageal rupture Sengstaken-Blakemore tube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切口原位留置粗管与细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曙光 刘文科 +2 位作者 朱沛姚 张林 董思远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单孔胸腔镜手术一般将引流管置于切口的中央或一侧,对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在创伤较小的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中,笔者试着采用更细的中心静脉管来代替常规胸腔引流管,并评价这种引流方式是否能够达到传统引流的效果,同时观... 目的单孔胸腔镜手术一般将引流管置于切口的中央或一侧,对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在创伤较小的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中,笔者试着采用更细的中心静脉管来代替常规胸腔引流管,并评价这种引流方式是否能够达到传统引流的效果,同时观察是否能够减少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60例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并切口原位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采用粗管和细管引流对比,对患者术后引流、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疼痛评分和舒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无论采用粗管引流还是细管引流,术后引流量和拔管时间无差异。采用细管引流患者切口愈合优于粗管患者,并且减轻疼痛,舒适度增加。结论对于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患者,采用原位细管引流安全有效,综合评价优于粗管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肺叶切除 单孔胸腔镜 胸腔引流管 中心静脉管
下载PDF
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在电视胸腔镜单肺叶切除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磊 洪志鹏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单肺叶切除术后单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的临床效果及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在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29例单肺叶切除...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单肺叶切除术后单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的临床效果及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在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29例单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单胸腔引流管组(A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56.6±8.2)岁和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组(B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55.4±8.0)岁。观察两组的术后带管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VRS)、术后住院时间、拔管后积气与积液、管周切口感染率、术后体温波动情况。结果 B组置管持续时间少于A组:胸管(2.5±1.2)d vs.(4.0±1.3)d,P=0.002;微管:(3.9±0.9)d vs.(4.0±1.3)d,P=0.030,B组引流量少于A组(721.7±115.7)ml vs.(860.6±198.7)ml,P=0.001;B管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A组(7.1±1.4)d vs.(8.8±1.9)d,P=0.042;B组术后疼痛评分少于A组第3天:(1.89±0.75)分vs.(2.30±0.53)分,P=0.025;第5天:(0.72±0.57)分vs.(1.31±0.71)分,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后B组临床效果方面优于A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皮下气肿、胸腔积气、积液、管周切口感染率、再次置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结合微管能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鉴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肺叶切除术 快速康复
原文传递
创伤性血胸和气胸患者胸腔引流管径大小选择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烽 王旭东 刘文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引流管径的大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因胸部创伤而进行胸腔引流管置入的74例患者资料,评估患者特征与引流管的大小、额外置管的风险和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74例患者置入... 目的探讨胸腔引流管径的大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因胸部创伤而进行胸腔引流管置入的74例患者资料,评估患者特征与引流管的大小、额外置管的风险和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74例患者置入胸管86根,77根引流管作为初始引流管(3例患者需要双侧引流),9根为额外放置的引流管(置管原因分别为残余气胸3例,残余血胸4例,残余血气胸1例,胸腔外放置不当1例),附加引流管的管径与初始引流管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9,95%CI:-1.62~4.95)。初始置管放置的大小与患者的性别、指征、呼吸状态(有无气管插管)、受伤机制无相关性;引流管的大小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修订后的创伤评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适应证、胸部损伤简短量表评分无相关性。按引流管大小将患者分为≥14 Fr组和<14 Fr组,两组间需要额外插管、血肿/气胸残留、胸膜外放置不当的风险差异无显著性,不需要额外的导管或手术干预治疗导管阻塞或残留的血胸凝块。结论在胸部外伤患者中放置<14 Fr引流管,残余血肿/气胸和阻塞引流的风险并未增加,引流充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胸腔引流管 回顾性分析 血胸 气胸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detected hemothorax in blunt chest trauma:What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measurements say? 被引量:2
12
作者 Mahdi Malekpour Kenneth Widom +4 位作者 James Dove Joseph Blansfield Mohsen Shabahang Denise Torres Jeffrey L Wild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8年第12期184-189,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hemothorax size for which tube thoracostomy is necessary.METHODS Over a 5-year period, we included all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with blunt chest trauma to our level 1 trauma center. Focus was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hemothorax size for which tube thoracostomy is necessary.METHODS Over a 5-year period, we included all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with blunt chest trauma to our level 1 trauma center. Focus was placed on identifying the hemothorax size requiring tube thoracostomy.RESULTS A total number of 274 hemothoraces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with hemothoraces measuring above 3 cm received a chest tube. The 50% predicted probability of tube thoracostomy was 2 cm. Pneumothorax was associated with odds of receiving tube thoracostomy for hemothoraces below 2 cm(Odds Ratio:4.967, 95%CI: 2.225-11.097, P < 0.0001).CONCLUSION All patients with a hemothorax size greater than 3% underwent tube thoracostomy.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smaller hemothor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 TRAUMA BLUNT HEMOTHORAX chest tube OCCULT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下载PDF
湖南省不同管电压胸部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建军 程金生 +5 位作者 王艳 凌光华 张奇志 杨芬芳 陈东辉 苏旭 《中国医学装备》 2008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比较在胸部X射线摄影中不同管电压对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湖南省范围内,按不同级别的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抽样,对抽样单位的每台胸部摄影设备抽取10例成年病人,采用热释光计量计(LiF,Mg,Cu,P)对接... 目的:比较在胸部X射线摄影中不同管电压对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湖南省范围内,按不同级别的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抽样,对抽样单位的每台胸部摄影设备抽取10例成年病人,采用热释光计量计(LiF,Mg,Cu,P)对接受临床胸部后前位(PA)和侧位(LAT)摄影检查病人的ESD进行测量,按不同的摄影管电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抽取了31家卫生医疗机构共35台放射诊断设备,获得胸部PA摄影110~150kVp的高仟伏模式和低于110kVp的常规仟伏模式病人数分别为88例和138例,平均每次放射摄影所致病人ESD分别为0.2874mGy/次和0.4523mGy/次,LAT高仟伏模式和常规仟伏模式摄影病人分别为23例和50例,平均每次放射摄影所致病人ESD分别为0.9976mGy/次和0.7016mGy/次。除直接数字摄影(DR)系统外,屏片系统和计算机摄影(CR)系统使用高仟伏模式进行胸部PA摄影时,ESD均较低,胸部LAT摄影时,无论何种系统,两种管电压模式所致病人的ESD影响无差异。结论:在湖南省抽样单位,在屏片系统和CR系统胸部PA摄影中使用高仟伏可降低病人的E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放射摄影 管电压 入射体表剂量 湖南省
下载PDF
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喻傲 焦子宸 王涛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胸腔引流管的拔除指征。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并于术后早期(48 h内)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另...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胸腔引流管的拔除指征。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并于术后早期(48 h内)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但术后非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11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P=0.476)、性别(P=0.216)、术式(P=0.715)、是否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P=0.200)、目标肺叶(P=0.925)、病变性质(P=0.957)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结果、拔除引流管后并发症及再次行胸腔引流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管前24 h引流量[(245.7±98.1)ml比(120.8±46.8)ml,P<0.001]、术后引流时间[(43.9±2.6)h比(84.5±10.5)h,P<0.001]、术后住院时间[(2.2±0.4)d比(4.2±1.1)d,P<0.001]、住院费用[(5.3±0.4)万元比(5.6±0.3)万元,P<0.001]、拔管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ionl analogue scale,VAS)[(4.4±1.2)分比(3.3±1.2)分,P<0.001]、拔管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5%比10.5%,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前后VAS[(5.9±0.8)分比(4.4±1.2)分,P<0.001]和对照组拔管前后VAS[(6.0±0.9)分比(3.3±1.2)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管前VAS[(5.9±0.8)分比(6.0±0.9)分,P=0.464]、拔管后气胸(1.7%比0.9%,P>0.999)、胸腔积液(12.8%比6.1%,P=0.084)、皮下气肿(2.6%比1.8%,P>0.999)、发热(3.4%比1.8%,P=0.703)、再次行胸腔引流(2.6%比1.8%,P>0.999)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可能会增加拔除引流管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但早期拔除引流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且不会增加气胸、皮下气肿、发热的发生率,也不会增加再次行胸腔引流的风险。因此,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胸腔镜手术 肺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苏萍 陈成水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试验组行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试验组行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Wilcoxon秩和检验,试验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t检验,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吸收时间、胸膜厚度及胸水蛋白含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卡方检验,胸膜肥厚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是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的优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置管 尿激酶 结核性胸膜炎 疗效
原文传递
预防用药对控制胸部创伤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麻日虎 李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4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胸部创伤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回顾调查120例胸部创伤后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例,按是否使用抗生素随机分为两组:抗生素组60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头孢硫脒,对照组60例未进行全身预防性应... 目的探讨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胸部创伤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回顾调查120例胸部创伤后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例,按是否使用抗生素随机分为两组:抗生素组60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头孢硫脒,对照组60例未进行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和肺炎发病情况、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伤口感染率、肺炎发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对照组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结论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胸部创伤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无明显影响。胸部创伤治疗不必常规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胸腔引流管 感染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下载PDF
胸管自护体验式健康教育在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颖 张宇 韦欣琪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83-386,413,共5页
目的分析胸管自护体验式健康教育在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行切除术治疗患者中抽取110例,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分析胸管自护体验式健康教育在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节行切除术治疗患者中抽取110例,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前进收治的5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同一名主任级别医师进行肺结节手术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胸管自护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自我效能评分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自我效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5%(3/55),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10/5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胸管自护体验式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水平,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样具有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护体验式健康教育 肺结节切除术 胸管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后使用不同管径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国栋 梁佳明 李建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889-890,共2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采用不同管径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 16F细管引流)和对照组(52例, 32F粗管引流),比较两组的带管时间、导管故障情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采用不同管径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 16F细管引流)和对照组(52例, 32F粗管引流),比较两组的带管时间、导管故障情况、胸腔积液再穿刺、带管NRS评分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的平均带管时间、导管故障发生率、胸腔积液再穿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2~4天,试验组的带管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带管期间,试验组的止痛药物使用率为17.31%,低于对照组的44.23%(P <0.05)。结论 16F细径导管与32F粗径导管用于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均可行,其中前者不延长带管时间,不增加导管故障及再穿刺率,效果确切,而且患者的带管疼痛较轻,易于耐受,临床应用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胸腔引流 导径
下载PDF
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置管部位的选择:锁骨中线第2肋间还是安全三角区 被引量:4
19
作者 亢锴 丁敏 +6 位作者 王涛宁 袁亚迎 祝文 于彬 王伟招 任卉 丁俊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安全三角区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患者,选择穿刺置管部位时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安全三角区组及常规部位组(锁骨中线第2肋间),其中安全三角区组39例,常规部位组43例... 目的探讨安全三角区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患者,选择穿刺置管部位时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安全三角区组及常规部位组(锁骨中线第2肋间),其中安全三角区组39例,常规部位组43例。两组均按标准胸腔闭式引流术规程进行操作。记录两组胸壁厚度、置管时间、总操作时间、患者面部表情疼痛评分(FPRS)、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常规部位组比较,安全三角区组胸壁厚度较薄,置管时间及总手术时间缩短,术中疼痛较轻(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三角区组均1次置管成功。常规部位组有2次置入失误。结论安全三角区做为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置管部位,较常规锁骨中线第2肋间更具优势。适宜作为气胸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的首选置管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三角区 气胸 胸腔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春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8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0例,2012年5月前纳入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5月及以后纳入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0例,2012年5月前纳入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5月及以后纳入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为目的的健康教育方案。结果出院前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ESCA表的自护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疾病健康知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自我效能量表不适症状管理、自我护理任务管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依从性问卷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导管最大流速变化值、月均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次数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认知行为干预、互动自我护理指导为主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PICC置管期间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效能,降低导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置管 健康教育 自护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