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演化及其控藏规律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宏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0-162,共3页
侏罗纪中晚期,准噶尔盆地腹部隆升,形成北东向展布的车莫古隆起,改变了盆地腹部单倾的构造格局,形成沿隆起两翼分布的大量侏罗系中上统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喜马拉雅运动导致车莫古隆起北翼抬升、南部急剧沉... 侏罗纪中晚期,准噶尔盆地腹部隆升,形成北东向展布的车莫古隆起,改变了盆地腹部单倾的构造格局,形成沿隆起两翼分布的大量侏罗系中上统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喜马拉雅运动导致车莫古隆起北翼抬升、南部急剧沉降,使北部前期已形成油藏遭受破坏而发生二次调整,隆起南翼得以保存,是盆地腹部深层有利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莫索湾 隆起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成藏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宋传春 贺伦俊 +2 位作者 马立群 任海宁 朱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钻探表明,车排子凸起具有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和多油质品位等“三多”成藏特征。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 钻探表明,车排子凸起具有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和多油质品位等“三多”成藏特征。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起南部南偏东方向古山脊的存在和北部东南方向古山梁的发育,形成了南部古近-新近系浅层以稀油聚集、晚期成藏为主,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以后期改造、稠油分布的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含油层系 油藏类型 油质品位 沉积旋回 构造演化 油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层序地层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轩 张尚锋 +2 位作者 张昌民 宁良 尚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综合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将沙湾组划分为二套三级层序。不整合面作为沙湾组的层序界面,主要从地震剖面和钻井剖面来识别。体系域划分的关键是根据地层上下叠置样式的变化、岩性、测井曲线来确定最大湖泛面的位... 综合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将沙湾组划分为二套三级层序。不整合面作为沙湾组的层序界面,主要从地震剖面和钻井剖面来识别。体系域划分的关键是根据地层上下叠置样式的变化、岩性、测井曲线来确定最大湖泛面的位置。研究区构造为一大型的斜坡,见不到明显的坡折带,因此可以建立起无陆架坡折的缓坡盆地层序地层模型。在单一的构造格局控制下,沉积物供应速率、气候和湖平面变化控制了沙湾组层序的发育。结合车89井、车95井出油层位的特点,利用层序地层基本理论,预测了有利的储盖组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新近系 模型 层序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及输导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秦峰 曾治平 +1 位作者 宫亚军 闵飞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51,共3页
基于大量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特征、输导通道类型及输导作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主要为2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及半风化岩石发育,风化黏土层不发育。研究区具有双运移通道、单运移通道... 基于大量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特征、输导通道类型及输导作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主要为2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及半风化岩石发育,风化黏土层不发育。研究区具有双运移通道、单运移通道、封堵型3种通道类型,双运移通道类型与油气高显示程度、高运移指数有良好对应关系,此类型输导通道发育区的构造高部位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不整合结构 输导通道类型 输导作用 车排子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下切谷特征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9
5
作者 叶茂松 解习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下切谷作为一种特殊的层序内部组成要素,其侵蚀-充填演化模式对于层序划分和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古生物等资料,展开了对下切谷下切-充填的演化过程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相干切片识别出东西、南东、南北3类不... 下切谷作为一种特殊的层序内部组成要素,其侵蚀-充填演化模式对于层序划分和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古生物等资料,展开了对下切谷下切-充填的演化过程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相干切片识别出东西、南东、南北3类不同流向的下切谷.在地震剖面上,下切谷表现为以V型为主的形态特征,内部充填样式以前积、发散、上超等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海西-燕山运动期车排子凸起强烈隆升,基准面快速下降导致对下伏地层产生侵蚀,下切谷由此产生.古近系之后开始沉降,基准面重新上升使得下切谷开始接受沉积充填,充填时限与古岸线位置有关.对下切谷的演化控制因素讨论认为,下切谷的下切-充填演化受到构造、古地貌、古气候及物源供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 下切谷 基准面 充填 演化模式 地震勘探 地层学
原文传递
强振幅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车排子地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离迟 洪太元 江洪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0-313,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是目前中石化的有利探区,P2井的突破,加速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步伐.为了提高勘探的经济效益,用地震特殊处理手段对有利目标进行预测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运用强振幅属性分析技术有效地预测了该区的有利目标区...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是目前中石化的有利探区,P2井的突破,加速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步伐.为了提高勘探的经济效益,用地震特殊处理手段对有利目标进行预测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运用强振幅属性分析技术有效地预测了该区的有利目标区,并经实钻证实.强振幅属性分析技术是目前车排子地区油气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振幅地震 属性分析 车排子地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春风油田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席伟军 张枝焕 王学忠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分布有轻质油和稠油两类原油,其中稠油分布比较广泛,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均有分布。根据稠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将春风油田的稠油划分为三大类,其中A类稠油遭受严重的生物降解,正构...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分布有轻质油和稠油两类原油,其中稠油分布比较广泛,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均有分布。根据稠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将春风油田的稠油划分为三大类,其中A类稠油遭受严重的生物降解,正构烷烃损失严重,原油的稳定碳同位素偏轻,一般都低于-30‰;B类稠油也遭受生物降解,存在低碳数的正构烷烃和25-降藿烷共存的现象,原油的稳定碳同位素一般都在-28‰^-30‰之间;C类稠油遭受中等生物降解,甾萜类化合物具有与轻质油相似的特征,原油中稳定碳同位素偏重。油源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研究区A类稠油主要来源于昌吉凹陷二叠系烃源岩,B类稠油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混源油,C类稠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分析 车排子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
8
作者 胡志伟 毛广振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1-12,23,共13页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地区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点,其中新近系沙湾组铀矿化分布较广。前人对该地区铀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但铀成矿条件尚不明确。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非常重要。笔者通...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地区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点,其中新近系沙湾组铀矿化分布较广。前人对该地区铀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但铀成矿条件尚不明确。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古水文地质演化分析铀成矿的水动力条件,通过水化学组分分析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通过铀矿勘探和石油资料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砂体特征、沉积相特征、古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特征和油气改造作用,揭示了沙湾组一段3个砂组的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和铀成矿有利地段。研究表明,在扇三角洲前缘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交汇处、断裂带两侧,128团地段砂体厚度稳定、连通性好,铀成矿作用持续时间长,具有最有利于铀矿富集的水文地质条件;塔岔口次之,126团的铀成矿条件最弱。各砂组中,以3砂组最好、1砂组次之,2砂组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砂岩型铀矿 沙湾组 铀成矿 车排子 准噶尔盆地西部
下载PDF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左卫青 闫振来 +2 位作者 张晋松 孙荣华 刘胜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14-116,共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的油藏特点,准确分析了该地区的施工难点,根据LWD井眼轨迹控制机理,2007年首次部署了8口水平井,并第1次利用带有双地质参数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控制井眼轨迹,实现了井眼轨迹准确着陆和在油层中有效穿行...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的油藏特点,准确分析了该地区的施工难点,根据LWD井眼轨迹控制机理,2007年首次部署了8口水平井,并第1次利用带有双地质参数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控制井眼轨迹,实现了井眼轨迹准确着陆和在油层中有效穿行的目的。通过8口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实践,探索了一套利用地质导向技术控制井眼轨迹、寻找油层的开发模式,为后续油藏开发和钻井施工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钻井技术 LWD 着陆点 车排子地区 春光油田
下载PDF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hepaizi Uplift and its Control on Stratigraphic Deposition in the Western Junggar Basin, China 被引量:2
10
作者 NI Minjie CHEN Shi +3 位作者 LIU Zichao SHANG Fengkai QI Jiafu WANG Lishu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060-1075,共16页
Geological mapping,interpreted cross sections,structural analyses and residual thickness map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setting,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Chepaizi Uplift,w... Geological mapping,interpreted cross sections,structural analyses and residual thickness map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setting,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Chepaizi Uplift,which is a NW-SE trending structure located in the Western Junggar Basin.The NS-trending faults show an important transpressional phase during the Late Permian,as demonstrated by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stratigraphic thickness variations.A major compressional thrusting and strike-slip phase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created a series of NW-SE faults that originated by the large-scale uplift event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Faults were reactivated as thrust and dextral strike-slip faults.In addition,the angular unconformity observed between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provide evidence of this tectonic event.Lots of normal faults indicate that the area records southward tilting and regional derived extensional stress that took place during the Neogene.Before that,thick Early Cenozoic strata are widely deposited.The balanced cross-section highlights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setting an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Chepaizi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evolution seismic section Junggar Basin chepaizi Uplift Northern Tianshan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Oil Sources from the Chepaizi Swell,Junggar Basin,China 被引量:1
11
作者 LIU Luofu KUANG Jun +9 位作者 WANG Ping CHEN Zhijun WANG Weibin ZHAO Yande WU Lin JIN Jun WANG Weili MENG Jianghui ZHOU Jieli LIU Guo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09-1219,共11页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common opinion on oil source of the Chepaizi swell in the Junggar Basin.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pathway system and trend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this resulted in dif...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common opinion on oil source of the Chepaizi swell in the Junggar Basin.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pathway system and trend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this resulted in difficulties in study of oil-gas accumulation patterns. In this paper, study of nitrogen compounds distribution in oils from Chepaizi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classify source rocks of oils stored in different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 Then,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s from the same sourc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nitrogen compounds parameters. The results of nitrogen compounds in a group of oil/oil sand samples from the same source indicate that the oils trapped in the Chepaizi swell experienced an obvious vertical migration. With increasing migration distance, amounts and indices of carbazoles have a regular changing pattern (in a fine linear relationship). By using nitrogen compounds techniques, the analyzed oil/oil sand samples of Chepaizi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One is the samples stored in reservoir beds of th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and these oils came from mainly Jurassic source rock with a small amount of Cretaceous rock; the other is those stored in the Jurassic, Permian and Carboniferous beds, and they originated from the Permian source. In addition, a sample of oil from an upper Jurassic reservoir (Well Ka 6), which was generated from Jurassic coal source rock, has a totally different nitrogen compound distribution from those of the above-mentioned two groups of samples, which were generated from mudstone sources. Because of influence from fractionation of oil migration, amounts and ratios of nitrogen compound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polarities change regularly with increasing migrating distance, and as a result the samples with the same source follow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content and ratio, while the oil samples of different sources have obviously different nitrogen compound distribution owing to different organic matter types of their sou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compound oil source source rock oil migration chepaizi swell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三叠系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春明 关键 +2 位作者 梁则亮 姚卫江 史基安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437,共4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三叠系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车排子地区三叠系具备形成规模油气藏有利条件。三叠系上下克拉玛依组储层规模大,喜山期形成的一系列张性正断裂均断至侏罗系,对三叠系无影响,白碱滩区域盖层下可能存在规模较大的三...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三叠系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车排子地区三叠系具备形成规模油气藏有利条件。三叠系上下克拉玛依组储层规模大,喜山期形成的一系列张性正断裂均断至侏罗系,对三叠系无影响,白碱滩区域盖层下可能存在规模较大的三叠系次生油气藏。指出该区油气成藏存在两大主控因素:一是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储层分布;二是断裂控制油气纵向运移及聚集。认为红车断裂带下盘克拉玛依组是该区三叠系最有利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 三叠系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轻质油运移方向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席伟军 张枝焕 +1 位作者 史翠娥 焦国华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2期15-19,共5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在新近系沙湾组分布有轻质油油藏,前人研究认为轻质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根据车排子地区轻质油的物性、含氮化合物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变化特征来综合分析该区油气的运移,指出研究区轻质油具有从...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在新近系沙湾组分布有轻质油油藏,前人研究认为轻质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根据车排子地区轻质油的物性、含氮化合物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变化特征来综合分析该区油气的运移,指出研究区轻质油具有从西南向东北运移的趋势,轻质油应该主要来源于四棵树凹陷东南部的侏罗系烃源岩,并探讨了油气成藏模式,对该区油气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油 运移 含氮化合物 成藏模式 车排子
下载PDF
Oil source analysis of Upper Tertiary Shawan Formation in Chepaizi area,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14
作者 WANG ZhenQi1,ZHI DongMing2,ZHANG ChangMin1,XUE XinKe2,ZHANG ShangFeng1,LI TianMing2,YANG Fei1,LIU LouJun2,CHENG Liang1,LU Dong1,ZHOU FengJuan1& CHEN YuanYong1 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Xinjiang Oilfield Co. Ltd.,CNPC,Karamay 834000,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106-114,共9页
Well che89,located in the Chepaizi area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Junggar basin,acquires high production industrial oil flow,which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outh foreland slope area of J... Well che89,located in the Chepaizi area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Junggar basin,acquires high production industrial oil flow,which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outh foreland slope area of Junggar basin. The Chepaizi area is near tw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epressions of Sikeshu and Shawan,which have set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f Carboniferous to Jurassic as well as Upper Tertiary.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arameters are proper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mixed source crude oil. Carbon isotope,group composition and biomarkers of crude oil in Upper Tertiary of well Che89 show that the features of crude oil in Upper Tertiary Shawan Formation are between that of Permian and Jurassic,some of them are similar to these two,and some are of difference,they should be the mixed source of Permian and Jurassic. Geochemical analysis and geological study show that sand extract of Lower Tertiary Wulunguhe Formation has the same source as the crude oil and sand extract of Upper Tertiary Shawan Formation,but they are not charged in the same period. Oil/gas of Wulunguhe Formation is charged before Upper Tertiary sedimentation,and suffered serious biodegradation and oxidation and rinsing,which provide a proof in another aspect that the crude oil of Upper Tertiary Shawan Formation of well Che89 is not from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f Lower Terti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source analysis mixed sources Upper TERTIARY Shawan FORMATION chepaizi area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排601井区沙湾组一段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吉全 李清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为了充分认识车排子排601井区沙湾组储层特征,综合利用钻井资料、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沙湾组一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物含量高,... 为了充分认识车排子排601井区沙湾组储层特征,综合利用钻井资料、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沙湾组一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物含量高,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构造作用一定程度上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控制作用;排601区块和排601-20区块都是有利的油层发育区。此研究对排601井区下一步精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 沉积作用 储层特征 非均质性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西部地区油气化探异常分析及综合评价
16
作者 程正发 李琴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对车排子西部地区油气化探指标的综合处理及特征分析,认为该区属于中高丰度背景,非均匀—均匀地化场。优选了四个化探指标:热释烃甲烷、热释烃重烃、荧光320/405及酸解烃SiC4/nC4。通过对单指标异常及综合异常的分析,共圈定了6个综... 通过对车排子西部地区油气化探指标的综合处理及特征分析,认为该区属于中高丰度背景,非均匀—均匀地化场。优选了四个化探指标:热释烃甲烷、热释烃重烃、荧光320/405及酸解烃SiC4/nC4。通过对单指标异常及综合异常的分析,共圈定了6个综合异常,其中Ⅰ级异常二个,Ⅱ级异常2个,Ⅲ异常2个。经综合评价,研究区中部的甘家湖林场-六间房综合异常区带位于地层上倾尖灭区,是油气有利运移聚集区,三维荧光图谱显示为凝析油—轻质油型异常特征,是本工区油气勘探最有利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指标 油气 车排子 准噶尔盆地综合评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支撑剂段塞技术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张涛 王晓惠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9期45-48,共4页
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裂缝性油气藏低砂比砂堵、施工压力升高等现象较为常见,导致石炭系储层改造规模受限、施工成功率低、增产效果差。支撑剂段塞技术是对付早期油气井砂堵的有效工艺措施之一。准噶尔盆地陆东石炭... 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裂缝性油气藏低砂比砂堵、施工压力升高等现象较为常见,导致石炭系储层改造规模受限、施工成功率低、增产效果差。支撑剂段塞技术是对付早期油气井砂堵的有效工艺措施之一。准噶尔盆地陆东石炭系与车排子石炭系由于岩石性质和裂缝发育情况等的不同,造成压裂时天然裂缝的开启宽度大小不同。通过段塞颗粒大小优选以及支撑剂浓度研究,确定了陆东石炭系气藏以及车排子石炭系油藏适合的支撑剂段塞技术。陆东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开度较大,支撑剂段塞宜采用较大粒径的40/70目陶粒;现场试验16井次,施工成功率93.7%,设计符合率93.7%。车排子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微裂缝发育,裂缝开度较小,支撑剂段塞宜采用较小粒径的70/140目陶粒;现场试验10井次,施工成功率100%,设计符合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陆东 车排子 石炭系 火山岩储层 支撑剂段塞技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87
18
作者 何登发 陈新发 +3 位作者 况军 周路 唐勇 刘德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55,共14页
准噶尔地块是在前寒武纪"微"地块与环绕它的早古生代陆缘增生褶皱带的基础上经历石炭—二叠纪过渡阶段的构造演化之后固结形成的新克拉通地块。准噶尔盆地是在这一"新克拉通"之上发展起来的克拉通内坳陷盆地(T—E)... 准噶尔地块是在前寒武纪"微"地块与环绕它的早古生代陆缘增生褶皱带的基础上经历石炭—二叠纪过渡阶段的构造演化之后固结形成的新克拉通地块。准噶尔盆地是在这一"新克拉通"之上发展起来的克拉通内坳陷盆地(T—E)与前陆盆地(N—Q)相叠加而成的叠合沉积盆地。周缘边界断裂带的多期活动与基底的非均一性使该"新克拉通地块"在后期活动强烈,集中表现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于中—晚侏罗世形成了一个大型的SWW-NEE向的车排子-莫索湾隆起。该隆起经历了燕山早期(J1s)初始发育、燕山中期(J2x,J2t)强烈发育并定型、燕山晚期埋藏隐伏和喜马拉雅期掀斜消亡的完整过程。它是在中—晚侏罗世区域压扭背景之下,受周缘边界断裂带活动的控制,侏罗—白垩系构造层和石炭—三叠系构造层上下拆耦,发生镜像旋转而形成的压扭性构造带,为一形态不规则的复合性质隆起。车排子-莫索湾隆起对沉积与油气成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其两翼发育了一系列岩性、地层圈闭,目前发现了石南21、石南31、莫北、莫西庄和永丰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车排子-莫索湾隆起将是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一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克拉通 构造演化 压扭作用 勘探领域 车排子-莫索湾隆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砂机制 被引量:62
19
作者 邢凤存 陆永潮 +1 位作者 刘传虎 向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3,106,共7页
利用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剥蚀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层序低位体系域、古近系层序低位体系域及新近系中新统沙湾组层序湖扩体系域的底界面同沉积期古地貌。并分析了3个时期古地... 利用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剥蚀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层序低位体系域、古近系层序低位体系域及新近系中新统沙湾组层序湖扩体系域的底界面同沉积期古地貌。并分析了3个时期古地貌特征及其对下切谷砂砾岩体、扇三角洲砂砾岩体及滩坝砂体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个时期地貌控砂模式,认为吐谷鲁层序低位期具隆起区供砂,低隆起区和"梁"分砂,沟谷输砂,凹陷聚砂的特点;古近系层序低位期古地貌控砂机制与吐谷鲁层序低位期的相似,但沟谷输砂特点不明显;沙湾组层序湖扩期具坡折带控砂和低隆起区控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砂机制 古地貌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源外地区油气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及地质评价——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例 被引量:61
20
作者 沈扬 贾东 +2 位作者 宋国奇 丁咸宝 李茂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9,共9页
在油气近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油气在远离烃源区被发现。对于这部分油气藏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与烃源区内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有何不同?本文根据油藏(圈闭)—烃源的空间配置和成藏联系,将其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三种类型。与... 在油气近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油气在远离烃源区被发现。对于这部分油气藏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与烃源区内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有何不同?本文根据油藏(圈闭)—烃源的空间配置和成藏联系,将其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三种类型。与源内相比,源外有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源外成藏虽较源内苛刻,但在一定的条件仍然可以局部富集形成大油气田。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实例进行典型解剖,提出生烃凹陷丰富的烃源、高效的输导体系和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其得以源外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源外地区作为一个新的勘探领域,具备很大的拓展潜力和空间。在油气勘探中,应注意源外成藏的可能性,并采取针对性的以输导条件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开展源外地区的油气勘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外 源内 成藏机理 输导体系 车排子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