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曲刃戈形器造型来源及年代试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代丽鹃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23,共11页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平原出土铜曲刃戈形器的形态、尺寸、重量、细部特征、出土环境、使用状况等,并将其与考古出土的曲刃玉/石戈、曲刃玉斧形器相比较,提出铜曲刃戈形器是对玉/石质地曲刃戈的大量复制,是宗教、礼仪等相关活动中使用的器具...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平原出土铜曲刃戈形器的形态、尺寸、重量、细部特征、出土环境、使用状况等,并将其与考古出土的曲刃玉/石戈、曲刃玉斧形器相比较,提出铜曲刃戈形器是对玉/石质地曲刃戈的大量复制,是宗教、礼仪等相关活动中使用的器具,约创制于公元前13世纪,流行年代下限约至公元前9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铜曲刃戈形器 造型来源 年代
原文传递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风成成因证据 被引量:55
2
作者 乔彦松 赵志中 +6 位作者 李增悦 王燕 傅建利 王书兵 李朝柱 姚海涛 蒋复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94,共9页
成都平原地区的红土剖面一般由3部分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成都粘土层、网纹红土层、河流相砂砾石层。文章对位于成都双流的胜利红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甘孜地区的典型... 成都平原地区的红土剖面一般由3部分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成都粘土层、网纹红土层、河流相砂砾石层。文章对位于成都双流的胜利红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甘孜地区的典型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网纹红土层是以具有风成特性的细颗粒物质为主,并且其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与甘孜地区典型风成黄土样品非常相似,而与该剖面中下伏的河流相样品有很大不同。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样品的石英颗粒与甘孜黄土及北方黄土一样,大多数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红土堆积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甘孜黄土也非常相似。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成都平原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层属于风成成因。本次分析结果结合以前的研究表明,第四纪中期整个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冰期时植被覆盖率的大幅度降低,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可能是形成该区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红土堆积 成因
下载PDF
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5
3
作者 秦鱼生 喻华 +2 位作者 冯文强 王正银 涂仕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35-6344,共10页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重金...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Cd、Hg、Ni、Cu、Pb、Cr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0.709、0.187、32.08、34.12、31.52、82.13 mg/kg和7.25 mg/kg;Cd、Ni、Cu和Hg 4种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Ⅱ级标准值样本比例分别为87.34%、8.23%、3.80%和3.80%,Cd含量超标严重。7种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幅度为18.35%—49.03%,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Ni、Cr、Pb。75.32%的样本达到中度或较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区域整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198.65),Cd和Hg为高生态风险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分别为62.27%和20.78%,As、Pb、Cu、Ni、Cr为低生态风险元素;风险概率图显示城区周边和绵远河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因此,成都平原水稻土农业生产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控农产品Cd和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成都平原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冰 王昌全 +4 位作者 谭婷 李焕秀 杨娟 李启权 袁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5,共8页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多,达1.1~3.3倍;Cr、Hg含量变化不大。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表明,除Cd含量表现为东北-西南向逐渐降低外,其余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不明显,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表明,近50%的土壤Pb、Cd含量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以Pb最为明显。Pb污染级别为1~4级,重点污染区域为新都、广汉、新津、德阳等地;Cd污染级别虽小(1~2级),但污染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新都、德阳、广汉、双流、新津、彭州等地;仅有少部分样点受到Cr、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重金属 地质累积指数 区域分布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铅污染及其评价 被引量:36
5
作者 谭婷 王昌全 +3 位作者 李冰 何鑫 张隆伟 杨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随机布点方法在成都平原采集了0~20cm耕层土样及20~40cm的底层土样共98个.分析了成都平原土壤铅含量状况,同时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并对污染土壤的分布规律以及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大多... 采用随机布点方法在成都平原采集了0~20cm耕层土样及20~40cm的底层土样共98个.分析了成都平原土壤铅含量状况,同时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并对污染土壤的分布规律以及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大多数农田土壤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在86个耕层土样中,只有20个样点没有受到铅污染.受铅污染的样点中,污染级别为1~4级,以1、2级为主,属无污染到中污染的过渡状态和中度污染.其中1级污染有33个样点(占总样点数的38.4%),2级污染有30个样点(占总样点数的34.9%).个别样点已接近或达到了强度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壤的分布与污染源的位置关系密切,与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铅主要累积在0~20cm的耕层土壤,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其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耕层土壤 成都平原 农田土壤 累积 用地 污染土壤 铅污染 污染源 污染程度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pH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婷 张世熔 干文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13-318,共6页
在ArcGIS9.0软件系统平台上,利用1982年172个样点和2002年的117个样点分析成都平原土壤pH值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样点间表层(0~20cm)土壤pH值由1982年的6.95±0.90降低到2002年的6.70±0.78,平均降低了... 在ArcGIS9.0软件系统平台上,利用1982年172个样点和2002年的117个样点分析成都平原土壤pH值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样点间表层(0~20cm)土壤pH值由1982年的6.95±0.90降低到2002年的6.70±0.78,平均降低了3.60%。但从全区来看,平原内仍有占研究区面积53.71%的土壤其pH值增加,仅46.29%的土壤其pH值减少;其中都江堰——彭州一线、邛崃和蒲江的交界处以及成都、龙泉驿和双流的接壤处土壤pH值增加;中部变幅较小;金堂、蒲江等局部地区土壤pH值急剧下降,局部地区下降幅度达1.0个单位。该区土壤pH值变化明显受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措施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时空变异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下载PDF
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许辉熙 但尚铭 +3 位作者 何政伟 但玻 杨秀蓉 黄明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116,共3页
将AVHRR第4通道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再计算得到等效辐射亮温。用城市与郊区的亮温之差代表热岛温度,并以摄氏温标表示。采用统计、平面等值线和三维立体等方法,统计分析了成都平原12个城市的热岛最大强度!Tmax;分析了成都市白天和夜间城... 将AVHRR第4通道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再计算得到等效辐射亮温。用城市与郊区的亮温之差代表热岛温度,并以摄氏温标表示。采用统计、平面等值线和三维立体等方法,统计分析了成都平原12个城市的热岛最大强度!Tmax;分析了成都市白天和夜间城市热岛的动态变化规律,从宏观上形象地展示了成都平原的城市热岛现象及其特点。研究证明:利用NOAA/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的快速监测和宏观动态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NOAA/AVHRR 亮温 城市化 成都平原
下载PDF
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被引量:35
8
作者 于亚军 朱波 +2 位作者 王小国 项虹艳 郑循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7-1282,共6页
2005年6月-2006年6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研究了该系统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水热状况、氮肥施用、作物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 2005年6月-2006年6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研究了该系统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水热状况、氮肥施用、作物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8.3±2.8)kg·hm^-2·a^-1,水稻季、油菜季和休闲期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65%和5%.水稻季N2O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排灌交替期最大,持续淹水期和排水晒田期相当;氮肥施用是N2O排放高峰出现的主要驱动力;土壤表层含水量偏低是旱季出现土壤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施用氮肥和作物参与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N2O排放,土壤水分是影响N2O排放的关键因子,避免水稻季土壤频繁干湿交替或控制旱季土壤水分(表层土壤含水孔隙率介于50%~70%)可有效抑制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水稻-油菜轮作 成都平原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34
9
作者 孙晓鹏 鲁小丫 +2 位作者 文学虎 甄艳 王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3-129,共7页
汶川地震后,余震活动频繁,加之成都平原内城市发展迅速,容易诱发地面沉降;对成都平原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信息,可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ENVISATASAR数据,采用小基线集( small baseline subset, SBAS)-InSAR... 汶川地震后,余震活动频繁,加之成都平原内城市发展迅速,容易诱发地面沉降;对成都平原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信息,可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ENVISATASAR数据,采用小基线集( small baseline subset, SBAS)-InSAR技术,对成都平原2008—2010年地面沉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主要城市在监测时段内的地表累积形变量在-8~14mm之间,总体形变量不大;成都平原西部区域受地震影响呈抬升趋势,沉降主要集中于成都市北侧和德阳市以南部分区域,最大沉降量为-22mm,沉降范围随时间推移呈扩大趋势。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监测结果,精度达到2.9mm。成都平原不存在区域性沉降的构造背景,且地下水资源丰富,沉降自然诱因不明显,城市建设活动可能为沉降的人为诱因。该成果可为今后成都平原主要城市更加精细的地面沉降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成都平原 地面沉降监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以成都平原土壤Cd为例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杨娟 王昌全 +2 位作者 李冰 李焕秀 何鑫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0-436,共7页
随着成都平原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逐渐增大。而关于社会经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定量影响的研究方法还较为欠缺。本文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12输入、1输出、1个隐含层的三层BP神经网络,定量研究成都平原... 随着成都平原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逐渐增大。而关于社会经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定量影响的研究方法还较为欠缺。本文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12输入、1输出、1个隐含层的三层BP神经网络,定量研究成都平原城市发展中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与土壤重金属Cd含量间的内在联系。网络拟合精度达97.02%,模型拟合程度高。运用该BP网络模型对城市化影响下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Cd含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为84.19%,明显高于传统回归模型71.55%的预测精度,体现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越性。利用2005年和2010年各影响因素的预测值,将这两组值分别作为网络的输入,并和以前的样本合并再重新训练更新网络权值,得到2005年和2010年各区/县土壤重金属Cd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城市化 BP人工神经网络 重金属
下载PDF
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西琴 邢思齐 +1 位作者 张远 张兵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9,共5页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构建了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构建了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成都平原城市群所包括的7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为0.59,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度界于0.53~0.68之间,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差异较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成都平原城市群面临的两大任务。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城市群内的分工协作,加大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城市群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城市群 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
下载PDF
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冲积土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定辉 舒丽 +3 位作者 陈强 陈尚洪 陈红琳 朱钟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土壤微生物是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为阐明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在成都平原(温江)冲积水稻土区,开展了水稻–小麦/油菜轮作秸秆还田培肥定位试验(2003~2008年),在小麦生长季节,系统研究了土壤耕层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为阐明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在成都平原(温江)冲积水稻土区,开展了水稻–小麦/油菜轮作秸秆还田培肥定位试验(2003~2008年),在小麦生长季节,系统研究了土壤耕层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翻耕与秸秆还田免耕的土壤耕层微生物总量分别增加了51.7%、12.8%,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主要来自土壤细菌数量的增加;从小麦全生育期看,在小麦分蘖期的增加幅度高于小麦播种期和小麦收获后,有利于促进小麦养分吸收与生长发育.秸秆还田少免耕显著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秸秆还田翻耕和秸秆还田免耕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4.1%、25.8%,土壤微生物氮分别提高60.2%和12.1%.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有利于土壤养分循环与转化,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有机质质量,是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生物量 冲积土 成都平原
原文传递
成都平原水耕人为土诊断层的微形态特征与土壤基层分类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何毓蓉 黄成敏 周红艺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对成都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的水耕人为土中 ,就同一亚类的几种典型土系 ,对其诊断层的土壤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 ,提出了划分不同土系及其所属土族的土壤属性如 :土壤颗粒、土壤矿物、土壤结构、土壤形成物等的特征的微形态证据。研究表明 :... 对成都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的水耕人为土中 ,就同一亚类的几种典型土系 ,对其诊断层的土壤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 ,提出了划分不同土系及其所属土族的土壤属性如 :土壤颗粒、土壤矿物、土壤结构、土壤形成物等的特征的微形态证据。研究表明 :土壤诊断层的微形态特征能够综合地、直观地、准确地反映土壤这些分类属性 ,同时还能提供土壤生产性方面的信息。所以本研究结果在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以及应用于生产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诊断层 土壤微形态 基层分类 成都平原 土壤结构 土壤矿物
下载PDF
成都平原区不同蔬菜品种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赵小蓉 杨谢 +2 位作者 陈光辉 李浩 王昌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2-1146,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在成都平原区进行了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部分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30个土壤样点中除均无As污染外,5种主要重金属污染比例表现为C r>Pb>Hg>Cd>Cu,其中C r的污染比... 通过田间试验,在成都平原区进行了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部分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30个土壤样点中除均无As污染外,5种主要重金属污染比例表现为C r>Pb>Hg>Cd>Cu,其中C r的污染比例达53.3%,其余均在50%以下;根据富集系数,除Zn、Cu而外,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平均富集能力为Cd>Hg>Pb>As>C r;就单种重金属而言,6种蔬菜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差异幅度可达1.9~18.9倍;就蔬菜品种而言,除Cu而外,6种蔬菜总体表现出叶菜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而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区 蔬菜 重金属 富集系数
下载PDF
成都平原大气颗粒物中无机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被引量:28
15
作者 蒋燕 贺光艳 +4 位作者 罗彬 陈建文 王斌 杜云松 杜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63-2870,共8页
为探讨成都平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识别水溶性离子的组成、分布和时空变化,有针对性地控制重污染和灰霾天气,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成都平原的5个监测点位共采集1 476个颗粒物样品,应用离子色谱法对PM10和PM_(2.5)中... 为探讨成都平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识别水溶性离子的组成、分布和时空变化,有针对性地控制重污染和灰霾天气,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成都平原的5个监测点位共采集1 476个颗粒物样品,应用离子色谱法对PM10和PM_(2.5)中8种无机水溶性离子(SO_4^(2-)、NO_3^-、NH_4^+、K^+、Na^+、Ca^(2+)、Mg^(2+)、Cl^-)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PM_(2.5~10)和PM_(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总量分别为11.35μg·m-3和36.93μg·m-3,分别占ρ(PM_(2.5)~10)和ρ(PM_(2.5))的37.8%和46.6%;其中二次离子(SO_4^(2-)、NO_3^-和NH^+4,SNA)约占各自水溶性离子总量的81.1%和89.9%.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冬季最高,春秋季相当,夏季最低.ρ(SO2-4)/ρ(PM_(2.5))夏秋季较高,而ρ(NO_3^-)/ρ(PM_(2.5))冬季最高,夏季最低.SNA、Cl^-、K^+大多分布在PM_(2.5)中,Ca^(2+)和Mg^(2+)主要分布在PM_(2.5~10)中.PM_(2.5)基本呈中性,水溶性离子主要以(NH_4)_2SO_4、NH_4NO_3、KNO_3、NaCl、KCl等形式存在.ρ(NO_3^-)/ρ(SO_4^(2-))揭示固定源依然是PM_(2.5)的主要来源.硫氧化速率(SOR)和氮氧化速率(NOR)年均值分别为0.31和0.13,SOR夏季最高,NOR冬季最高,二者变化趋势相反.成都平原PM_(2.5)呈区域性复合污染特征,SNA是造成ρ(PM_(2.5))增加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PM2.5 PM2.5~10 无机水溶性离子 污染特征
原文传递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被引量:25
16
作者 WANG ErChi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579-592,共14页
The giant earthquake (M <SUB>s</SUB>=8.0) in Wenchuan on May 12, 2008 was triggered by obliqu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outh China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The Longmenshan ... The giant earthquake (M <SUB>s</SUB>=8.0) in Wenchuan on May 12, 2008 was triggered by obliqu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outh China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mark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LANDSLIDE FLOODING chengdu plain
原文传递
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杨刚 李燕 +2 位作者 巫林 谢丽苹 伍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采样分析了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0—20 cm)中As、Cd、Cr、Hg、Pb、Cu、Zn含量,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土表层7种重金属... 采样分析了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0—20 cm)中As、Cd、Cr、Hg、Pb、Cu、Zn含量,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土表层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As:9.69 mg·kg-1、Cd:0.12 mg·kg-1、Cr:79.5 mg·kg-1、Hg:0.04 mg·kg-1、Pb:47.5 mg·kg-1、Cu:29.3 mg·kg-1、Zn:81.7 mg·kg-1.与成都地区土壤背景值相比,As、Cr、Pb、Cu、Zn在表层水稻土中有明显积累,部分样区土壤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标准值的二级标准,存在外源污染输入,但污染程度较轻.人体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经土壤-口接触行为摄入是该区域人体重金属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重金属致癌风险As>Cd,非致癌总风险Cr>Cu>Hg>Pb>Zn,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重金属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风险阈值,风险值均在可接受水平内,但儿童健康风险值高于成人,应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水稻土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成都平原中西部近40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胡毅 朱克云 +2 位作者 李跃春 张杰 李红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利用成都平原中西部 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温度和日照资料 ,分析了成都平原中西部降水、温度和日照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得出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准 4年的振动周期 ;1990年以来大部分地区存在降水减少 ,气温升高 。
关键词 成都平原 气候特征 气候变化 谱分析
下载PDF
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礼学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5-300,共6页
本文依据1∶20 万都江堰幅区化资料,讨论了在成都平原西部灌县、彭州市、温江及大邑等县部分地区土壤中,对人体和农作物有益、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探讨了它们在农业、环境及地质填图方面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球化学 农业 环境产元素分布 土壤
下载PDF
成都平原农地土壤镉含量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启权 张少尧 +5 位作者 代天飞 高雪松 张新 王昌全 袁大刚 李坤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8-906,共9页
通过土壤采样对成都平原崇州市平原区农地土壤镉含量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镉含量在0.16~0.77mg·kg-1之间,平均为0.33 mg·kg-1,高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10%,样点超标率30.43%。研究区土壤镉总体上处... 通过土壤采样对成都平原崇州市平原区农地土壤镉含量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镉含量在0.16~0.77mg·kg-1之间,平均为0.33 mg·kg-1,高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10%,样点超标率30.43%。研究区土壤镉总体上处于中等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尚处于可接受的范围。成土母质、土属类型、水系、农地利用方式和主要交通道路对土壤镉含量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20.71%、24.70%、25.68%、12.62%和10.58%,即研究区土壤镉受自然地质过程和人为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地质过程对土壤镉含量的主控作用总体上大于人为活动因素。水系和交通道路的影响范围分别主要在其4.0 km和1.5km范围内。自然地质过程和人为活动因素对土壤镉含量的主控作用在距离水系4.0 km前后发生改变:距离水系4.0 km范围内,自然地质过程的主控作用明显大于人为活动因素;距离水系4.0 km之外,人为活动因素则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为深化对成都平原土壤镉污染机制的认识和镉污染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风险评价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