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储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闫霆 王文欢 王程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86-4595,共10页
化学储热技术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热能,其储热密度远高于显热储存和相变热储存,不仅可以对热能进行长期储存几乎无热损失,而且可以实现冷热的复合储存,因而在余热/废热回收及太阳能的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 化学储热技术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热能,其储热密度远高于显热储存和相变热储存,不仅可以对热能进行长期储存几乎无热损失,而且可以实现冷热的复合储存,因而在余热/废热回收及太阳能的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化学储热分为浓度差热储存、化学吸附热储存和化学反应热储存3类,并针对上述分类的特点及其应用,对化学储热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其中主要概括了目前广为关注、有前景的储热材料,总结了化学储热技术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并且回顾了将化学储热技术应用于储热研究的试验系统。同时,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此项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化学储热技术的发展和走向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储热 储热密度 太阳能 吸附 化学反应 长期储存
下载PDF
化学热泵系统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贵平 袁修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7,共5页
以CaCl2/NH3做工质对介绍了化学热泵系统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应用,分析了在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理论和实际效率。结果表明,化学热泵系统为太阳能的热利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途径。
关键词 化学热泵 太阳能 热利用
下载PDF
基于水合盐热化学储能的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威 陈威 王丹丹 《制冷与空调》 2017年第8期14-21,共8页
本文综述了水合盐化学蓄热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且对水合盐储能材料的选择以及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外在水合盐热化学储能方面的典型案例。结果表明,水合盐可作为化学蓄热材料进行跨季节性储能与供暖,是一种... 本文综述了水合盐化学蓄热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且对水合盐储能材料的选择以及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外在水合盐热化学储能方面的典型案例。结果表明,水合盐可作为化学蓄热材料进行跨季节性储能与供暖,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热化学储能方式,也是未来热化学储能领域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盐 化学蓄热 储能材料 跨季节性 供暖
下载PDF
化学蓄热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希贤 漥田光宏 +3 位作者 何兆红 小林敬幸 邓立生 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5期397-402,共6页
作为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核心技术,化学反应蓄热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与传统的潜热储能方式相比较而言,化学反应蓄热的能量储存密度有着数量级的提升,其在工作温度范围以及材料稳定性上的优势显著。本文针对金属氢氧化... 作为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核心技术,化学反应蓄热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与传统的潜热储能方式相比较而言,化学反应蓄热的能量储存密度有着数量级的提升,其在工作温度范围以及材料稳定性上的优势显著。本文针对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金属碳酸盐、结晶水合物、金属盐氨合物等几种当前主要的化学蓄热材料,重点阐述了各自的应用机制和工作条件,分析了各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亟需解决的科学及应用问题,指出复合以及掺杂型材料的优化制备是化学蓄热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化学蓄热 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低品位能源化学储热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琳 黄宏宇 +4 位作者 邓立生 李世杰 李军 小林敬幸 窪田光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08-3616,共9页
化学储热利用可逆化学变化中的吸、放热进行储能和释能,较之显/潜热储热,其能量密度呈数量级上升且可长期稳定储存热能。本文以低品位能源利用为前提,将化学储热分为化学吸附储热与化学反应储热两大类,对目前广泛研究、前景较大的化学... 化学储热利用可逆化学变化中的吸、放热进行储能和释能,较之显/潜热储热,其能量密度呈数量级上升且可长期稳定储存热能。本文以低品位能源利用为前提,将化学储热分为化学吸附储热与化学反应储热两大类,对目前广泛研究、前景较大的化学储热材料进行了相应原理、特点、现存问题及其应用发展趋势的分析讨论与总结;经过对不同纯材料的分析对比,发现水合盐可以作为一类较理想的化学储热材料,但也存在易潮解等缺点,而复合材料的形成可为弥补各种纯材料的弊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与此同时,目前仍缺乏可在反应器中良好运行的化学储热材料。最后对化学储热,尤其是储热材料的选择方面指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能源 化学储热 化学反应 水合盐 复合材料 吸附
下载PDF
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CaO/Ca(OH)2化学储热技术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其利 孙杰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借助大规模、低成本的储热技术实现全天候运行,进而降低发电成本、提升能源质量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相对于光伏、风电等技术的最大优势所在。近年来,CaO/Ca(OH)2化学储热体系以其储热密度高、反应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越特性,... 借助大规模、低成本的储热技术实现全天候运行,进而降低发电成本、提升能源质量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相对于光伏、风电等技术的最大优势所在。近年来,CaO/Ca(OH)2化学储热体系以其储热密度高、反应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越特性,从众多化学储热技术中脱颖而出。从过程机理、反应器装备及系统集成3个层面对CaO/Ca(OH)2化学储热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优化CaO/Ca(OH)2化学储能体系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该体系储/放热的基本原理,讨论并总结了用于解决固体反应物烧结、团聚结块的掺杂法和粒化法,随后分类并分析了反应器装备的型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研究现状表明,虽然掺杂法和粒化法能有效地改善颗粒物团聚现象,但同时会带来诸如副反应产物、储热密度下降严重、循环稳定性低等负面影响。固定床反应器操作不连续性,不适合工业级的应用,接下来围绕流化床反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的优化可能是研究工作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化学储热 过程机理 反应器 系统集成 CaO/Ca(OH)2
下载PDF
四元硝酸盐/MCM41多孔复合蓄热材料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进 王峰 +1 位作者 张世广 吴玉庭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获得稳定性良好的复合蓄热材料,以四元硝酸盐为相变材料,MCM41为基体材料,按照四元硝酸盐与MCM41不同质量配比,制备得到四元硝酸盐/MCM41多孔复合蓄热材料。经过100次热循环试验后验证了复合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X... 为获得稳定性良好的复合蓄热材料,以四元硝酸盐为相变材料,MCM41为基体材料,按照四元硝酸盐与MCM41不同质量配比,制备得到四元硝酸盐/MCM41多孔复合蓄热材料。经过100次热循环试验后验证了复合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热循环前后化学组分没有变化,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点、熔化潜热值在热循环实验前后变化不大,热稳定性较好。复合材料密度随四元硝酸盐比例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在四元硝酸盐与MCM41质量比为6∶4时最大。结合材料的热物性及密度和抗压强度参数,认为四元硝酸盐与MCM41质量比为6∶4时是最优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硝酸盐 MCM41 相变 多孔复合材料 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 熔化潜热 蓄热
下载PDF
纳米碳/氢氧化锂复合材料的低温化学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希贤 黄宏宇 +3 位作者 王智辉 窪田光宏 何兆红 小林敬幸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12-2516,共5页
本文将氧化石墨烯(GO)、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等纳米碳材料通过水热的方法与氢氧化锂进行反应,得到碳基氢氧化锂化学蓄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以及热重/同步差热分析... 本文将氧化石墨烯(GO)、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等纳米碳材料通过水热的方法与氢氧化锂进行反应,得到碳基氢氧化锂化学蓄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以及热重/同步差热分析仪(TGA-DSC)等表征手段获取了复合材料的表观形貌、负载组分、蓄热密度等关键热物性参数。研究表明纳米碳材料的复合使LiOH的单体水合速率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蓄热密度有着不同程度地增大,其中以GO/LiOH复合材料的化学蓄放热性能最为突出。除此之外,材料整体的导热系数也由于GO的复合有着显著的提高。本研究拓展了碳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范围,针对纳米碳化学蓄热复合材料提供了理性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锂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化学蓄热 纳米碳
原文传递
碳材料在热能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邵刚 徐涛 +2 位作者 李倩侠 张正国 方晓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综述了碳材料在强化传热、化学热泵和潜热蓄能等热能领域中的最新应用与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笔者所在研究小组在利用碳材料提高定形相变蓄热材料热力学性能方面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碳材料 强化传热 化学热泵 潜热蓄能
下载PDF
化学贮热材料KAl(SO_4)_2·12H_2O的贮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彤文 刘玲 +2 位作者 宋一得 苏永庆 刘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6期65-67,共3页
通过热分析方法 ,对 KAl(SO4) 2 · 1 2 H2 O作为一种低温化学贮热材料进行了研究 ,吸热反应在 60 -1 5 0℃温度范围时的平均反应焓为 449k J· mol-1,放热反应在 60 -2 5℃温度范围的平均反应焓为 3 41 .7k J· mol-1;在... 通过热分析方法 ,对 KAl(SO4) 2 · 1 2 H2 O作为一种低温化学贮热材料进行了研究 ,吸热反应在 60 -1 5 0℃温度范围时的平均反应焓为 449k J· mol-1,放热反应在 60 -2 5℃温度范围的平均反应焓为 3 41 .7k J· mol-1;在正逆反应循环 1 0次的基础上 ,能量利用率达 76.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贮热 KAl(SO4)2·12H2O 热分析 反应焓 化学贮热材料 硫酸铝钾
下载PDF
活性炭基Na_(3)PO_(4)低温化学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林树森 邓立生 +2 位作者 吴佳涛 李军 黄宏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46-3051,共6页
Na_(3)PO_(4)作为化学蓄热材料具有蓄热温度低、蓄热密度高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太阳能低温蓄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纯材料易潮解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以活性炭作为多孔基体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w)分别为0.3、0.5、0.8... Na_(3)PO_(4)作为化学蓄热材料具有蓄热温度低、蓄热密度高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太阳能低温蓄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纯材料易潮解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以活性炭作为多孔基体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w)分别为0.3、0.5、0.8的活性炭基Na_(3)PO_(4)(R-AC@Na_(3)PO_(4))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蓄热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30℃以及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加入能够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水合速率,在Na_(3)PO_(4)负载量为0.3、0.5、0.8时,复合材料达到水合平衡时间仅为纯材料的30%、35%、40%;复合材料的蓄热密度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上升,在0.8的负载量时,可达到675 J·g^(-1)最大蓄热密度,为纯材料的70%。研究为低温化学蓄热材料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蓄热 磷酸三钠 水合速率 蓄热密度
原文传递
中低温化学热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兆红 黄宏宇 +2 位作者 王南南 刘学成 大坂侑吾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中低品位能源品位低,应用范围窄,并且还具有余热的产生与应用时间或地点的不匹配性等特点,导致其利用率较低。化学热泵是一种新型节能热泵技术,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具有热量提质、储能、增热以及冷冻功能,实现能源品位的提升... 中低品位能源品位低,应用范围窄,并且还具有余热的产生与应用时间或地点的不匹配性等特点,导致其利用率较低。化学热泵是一种新型节能热泵技术,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具有热量提质、储能、增热以及冷冻功能,实现能源品位的提升与高效利用。文中在阐述化学热泵工作机理基础上,结合中低品位能源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中低温化学热泵在储能、提升能量品位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热泵 中低品位能源 储能 热量提质
下载PDF
影响化学蓄热反应器几何因素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杨智瑜 钱焕群 +1 位作者 朱雪华 朱义成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通过模拟化学反应器内的催化放热反应,分析蓄热反应器系统几何参数、蓄热物质反应特性、催化剂床层的孔隙率等对催化放热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催化剂区域的增大能够增大反应区域,提高反应物转化率。随催化剂区域孔隙率的增大,反应... 通过模拟化学反应器内的催化放热反应,分析蓄热反应器系统几何参数、蓄热物质反应特性、催化剂床层的孔隙率等对催化放热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催化剂区域的增大能够增大反应区域,提高反应物转化率。随催化剂区域孔隙率的增大,反应物转化率先升高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蓄热 催化放热反应 蓄热材料 孔隙率
下载PDF
纳米多孔碳对MgO/Mg(OH)_(2)化学蓄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林发 邓立生 +3 位作者 李军 曾涛 黄宏宇 周友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4期298-304,共7页
为提高MgO/Mg(OH)_(2)的热化学蓄/放热性能,采用焙烧法将氧化镁(MgO)负载在纳米多孔碳(NCP)材料上制备纳米碳基氧化镁(NCP-MgO)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NCP载体使MgO在其表面形成粒径为10~30 nm大小的颗粒,复合材料NCP-MgO具有较高的导... 为提高MgO/Mg(OH)_(2)的热化学蓄/放热性能,采用焙烧法将氧化镁(MgO)负载在纳米多孔碳(NCP)材料上制备纳米碳基氧化镁(NCP-MgO)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NCP载体使MgO在其表面形成粒径为10~30 nm大小的颗粒,复合材料NCP-MgO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负载80%MgO后导热系数是纯MgO的2.6倍。在反应温度110℃、水蒸气压力57.8 kPa的实验工况下,发现水合速率的大幅提升是强化MgO/Mg(OH)_(2)蓄热性能的主要原因,在水合反应60 min和120 min时,NCP-MgO复合材料的水合转化率分别是纯MgO的2.25倍和1.6倍。在水合反应120 min后,MgO负载率为80%的NCP-MgO复合材料的蓄热密度可达1053 kJ/kg,是纯MgO的1.4倍。该研究可为MgO/Mg(OH)_(2)在化学蓄热系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蓄热 氧化镁 纳米多孔碳 水化反应 复合材料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Lithium Ortho-Silicate in Chemical Heat Storage
15
作者 Takehiro Esaki Daichi Iwase Noriyuki Kobayash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at may contribute to a reduction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CO2 capture process. Lithium ortho-silicate is a suitable solid sorbent f...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at may contribute to a reduction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CO2 capture process. Lithium ortho-silicate is a suitable solid sorbent for capturing CO2. This 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 is also applicable to chemical heat storage. The absorption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 ortho-silicate were studied by a thermogravimetric method and a volumetric method that demonstrated the influence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limitations in a packed bed designed to be as small as possible. We developed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xperiments. In the experiments, a constant conversion fraction of 60% was observed. The reaction system was stable to repetition. The CO2 absorption rate depends on the CO2 pressure and reactor temperature. The absorption rate was determined at several reactor temperatures when the conversion fraction was 0.3. In this study, the maximum absorption rate was obtained at 670oC.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lithium ortho-silicate is suitable for use in a chemical heat storag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APTURE chemical heat storage LITHIUM Ortho-Silicate Absorption Rate
下载PDF
Chemical Heat Storage Using an SiC Honeycomb Packed with CaCl<sub>2</sub>Powder
16
作者 Atsuhiro Ichinose Kazuki Kuwata +2 位作者 Takehiro Esaki Takayuki Matsuda Noriyuki Kobayash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年第11期23-32,共10页
Chemical heat storage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rmal energy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CaCl<sub>2</sub> and H<sub>2</sub>O were selected as a reaction system for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heat storage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rmal energy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CaCl<sub>2</sub> and H<sub>2</sub>O were selected as a reaction system for utilization of low-grade exhaust heat that is cooler than 20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76;</span></span>C. Heat discharging and charging were conducted through the CaCl<sub>2</sub> hydration reaction. A silicon carbide honeycomb was adopted to improve heat transfer in the CaCl<sub>2</sub> packed bed. The heat storage,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temperature were set at 15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76;</span>C, 3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76;</span>C and 9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76;</span>C respectively. Repeated trials and experiments are time consuming for optimizing design of the equipment.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we constructed a simulation that can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was utilized in prepara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heat storage module. The consistency of both the simu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as confirmed by comparing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heat storage CaCl2 heat Discharging Simulation
下载PDF
Theoretical Optim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Heating Layers Using Local Wool Fibers
17
作者 Matluba Abdurashid Kizi Nazarova Juramirza Abdiramatovich Kayumov +1 位作者 Axtam Akramovich Qosimov Abdulrasul Abdumajitovich Mahmudov 《Engineering(科研)》 CAS 2022年第12期578-590,共13页
Science is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wealth. In particular,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use advanc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y in the pe... Science is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wealth. In particular,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use advanc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y in the period when the desire for innovation in all fields is still growing. In theoretical-experi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chieved, and it is more useful to withstand more theoretical-experimental loads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occurrenc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natural wool fiber technologists are a complex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henomena, which can be used only by the modern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st cases, the paramet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r the object can open a curve without any other th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L POLYESTER Fiber Content heating Layer Surface Density Result Unwanted Factors chemical Fiber Experiments heat storage Determine
下载PDF
蒽/马来酐低温贮热体系的研究
18
作者 刘频 王彤文 +1 位作者 刘玲 宋一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蒽 /马来酐作为一种低温化学贮热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研究 ,实验表明该反应体系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 ,其吸放热温度范围分别为 2 44-341℃ and 97.5 -1 40 .1℃ ,吸热反应焓和放热反应焓分别为 5 9.7k J· mol-1 and 39k J... 对蒽 /马来酐作为一种低温化学贮热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研究 ,实验表明该反应体系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 ,其吸放热温度范围分别为 2 44-341℃ and 97.5 -1 40 .1℃ ,吸热反应焓和放热反应焓分别为 5 9.7k J· mol-1 and 39k J· mol-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酐 低温贮热体系 化学反应贮热 热分析 催化剂 反应焓 热化学性能
下载PDF
工艺易控的化学法制备MPEG/PET PCM的研究
19
作者 王艳秋 臧亚男 张小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由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合成一种新型的MPEG/PET固固相转变材料(PCM),合成反应速度和程度易于控制。结果表明,MPEG/PET PCM的相变焓和相变温度随着M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变焓最大为89.23 J/g;材料相变性能对... 由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合成一种新型的MPEG/PET固固相转变材料(PCM),合成反应速度和程度易于控制。结果表明,MPEG/PET PCM的相变焓和相变温度随着M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变焓最大为89.23 J/g;材料相变性能对MPEG的分子量也有一定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PETPCM 化学合成 蓄热性能 反应速度和程度
下载PDF
硬脂酸/白碳黑相变蓄热固固相转变材料的化学合成及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艳秋 张小萍 臧亚南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4期44-46,共3页
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硬脂酸/白炭黑固-固相转变材料,探讨了该固-固相转变材料形成的机理。考察了硬脂酸含量对贮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含量越高,相变焓和相变温度也越高,当硬脂酸含量达95%时,相变焓达149.88 J/g。并将硬脂酸含量... 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硬脂酸/白炭黑固-固相转变材料,探讨了该固-固相转变材料形成的机理。考察了硬脂酸含量对贮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含量越高,相变焓和相变温度也越高,当硬脂酸含量达95%时,相变焓达149.88 J/g。并将硬脂酸含量为70%的此材料作为填料应用于建筑材料,发现该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白碳黑固固相转变材料 化学合成 蓄热性能 建筑材料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