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发症与系统疾病 被引量:8
1
作者 方红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白发症(canities)或灰发症(poliosis)是指部分毛发或全部毛发变白或变灰白。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毛囊中的黑素细胞产生色素减少,或黑素细胞数量减少甚至缺乏。白发症的病因涉及年龄、遗传、代谢、免疫、内分泌、肿瘤、营养缺乏、及药物... 白发症(canities)或灰发症(poliosis)是指部分毛发或全部毛发变白或变灰白。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毛囊中的黑素细胞产生色素减少,或黑素细胞数量减少甚至缺乏。白发症的病因涉及年龄、遗传、代谢、免疫、内分泌、肿瘤、营养缺乏、及药物等因素。白发症可以是独立的一种疾病,也可以是系统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有时可作为内脏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文中复习文献并对系统疾病伴白发症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发症 灰发症 白化病 Hermansky-Pudlak综合征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Griscelli综合征 斑驳病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 锌缺乏症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谷学英 刘玲 +1 位作者 刘志强 李洪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5,共3页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眼皮肤白化症状、严重的免疫缺陷、出血倾向及外周神经病变等。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特征性异常的粗大溶酶体颗粒为其确诊依据。该病早期病情稳定,以后多在十年内迅速发展...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眼皮肤白化症状、严重的免疫缺陷、出血倾向及外周神经病变等。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特征性异常的粗大溶酶体颗粒为其确诊依据。该病早期病情稳定,以后多在十年内迅速发展,出现弥散性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病情恶化,患者常因严重感染或出血而死亡。少数患者病情稳定,可存活至成年。异基因骨髓移植可以改善免疫缺陷及血液系统缺陷,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抑制神经系统病变的发展;应用抗生素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故应积极进行有效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白化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D107α表达对NK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功能缺陷性疾病筛查价值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晶 刘征 +2 位作者 蒋利萍 安云飞 赵晓东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建立自然杀伤性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1(LAMP-1,CD107α)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探讨其对自然杀伤性(NK)细胞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毒功能及相关性疾病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疑诊Chediak-Higash... 目的建立自然杀伤性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1(LAMP-1,CD107α)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探讨其对自然杀伤性(NK)细胞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毒功能及相关性疾病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疑诊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Syndrome,CHS)患儿3例、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3例及1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提取外周血DNA及RNA,PCR或RT-PCR扩增目的基因,测序分析基因背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重组人白介素受体2(IL-2)刺激过夜,再以植物凝集素(PHA)或T细胞刺激剂Anti-CD3活化刺激细胞2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NK细胞及CTLCD107α表达频率及强度。结果10例健康儿童PBMC刺激前后NK细胞[(0.27±0.07)%伽.(5.80-4-2.83)%,P〈0.05]及CTL[(0.18±0.07)%郴.(4.47±2.36)%,P〈0.05]表面CD107α表达频率均显著升高,其平均荧光强度(MFI)亦显著升高。与10例正常儿童比较,3例疑似CHS患儿外周血PBMC经Anti-CD3活化后CTL表面CD107α表达无明显上升(0.3%、0.9%、0.2%),对照组为(4.47±2.36)%;PHA刺激后两例患儿NK细胞表面CD107α表达频率亦无明显变化(0.5%、0.6%),对照组为(5.80±2.83)%,其MFI变化趋势与CD107α表达率类似。3例HLH患儿NK细胞(3.3%、4.1%、2.7%),对照组为(5.80±2.83)%;CTL(2.8%、1.7%、1.9%),对照组为(4.47±2.36)%;表面CD107α刺激前后其表达频率及MFI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疑似CHS患儿中两例患儿LYST基因突变分别为(c.5411-5414del TTTC,L1741fsX1758和C.7975C〉T,R2596X)和(c.4863G〉A,R1563H和c.5392-5393delAA.E1739fsX1756),确诊为CHS综合征,1例基因诊断尚未明确。3例HLH患儿PRF、MUNC13-4及STXll基因检查结果均未发现突变。结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1 流式细胞术 细胞脱颗粒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原文传递
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骨髓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群 阮幼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6,共2页
应用电镜对两例Chediak 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其典型异常改变为胞浆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电子致密颗粒,多较正常者大,其直径可达正常者的10倍以上。偶见吞噬体,胞浆内细胞器变性及大的泡状结构,内含絮状... 应用电镜对两例Chediak 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其典型异常改变为胞浆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电子致密颗粒,多较正常者大,其直径可达正常者的10倍以上。偶见吞噬体,胞浆内细胞器变性及大的泡状结构,内含絮状物。电镜的检查对该病的确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骨髓细胞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泡状结构
下载PDF
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征 蒋利萍 +5 位作者 刘玮 肖剑文 王世一 朱朝敏 戴碧涛 赵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38-1842,共5页
目的探讨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4例CHS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儿及父母等亲属外周血DNA和RNA;采用DNA-PCR/RT-PCR直接测序法分析患儿的致病基因LY... 目的探讨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4例CHS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儿及父母等亲属外周血DNA和RNA;采用DNA-PCR/RT-PCR直接测序法分析患儿的致病基因LYST;根据患儿突变点对亲属相应位点做PCR扩增和测序,确认携带者。结果 4例CHS患儿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岁2个月。均有色素减退,双眼震颤,显微镜见头发黑色素减少为小点状分布。病例1~3还有发热、血细胞2系以上降低、骨髓有核细胞巨大包涵体等特征,诊断Chediak-Higashi综合征(加速期)。病例4年幼,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CHS。病例1~3存在LYST基因突变,各含2个突变位点,病例1(c.3113C>T,Q980X和c.6788A>T,K2205X),病例2(c.5327C>T,R1718X和c.608C>T,R145X),病例3(c.5411-5414 del TTTC,L1741fsX1758和c.7975 C>T,R2596X)。6个突变均为新型突变。共确认8位携带者。病例4暂未发现LYST基因突变。结论 Chediak-Higashi综合征具有色素减退、双眼震颤、头发黑色素减少为小点状分布和骨髓有核细胞巨大包涵体的临床特征,通过LYST基因分析,发现其中3例存在6个新型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LYST基因突变 临床特
下载PDF
一个Chediak-Higashi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建刚 王志 +2 位作者 张李钰 孙宏利 杨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分析1个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家系中两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两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应用靶向捕获的高通量测序及一代测序... 目的分析1个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家系中两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两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应用靶向捕获的高通量测序及一代测序技术对LYST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两例患儿均有免疫缺陷,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的反复感染,二者均表现出皮肤白化;骨髓细胞及血涂片检查两例患儿均出现粗大的嗜酸性包涵体颗粒;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两例患儿的LYST基因均发生C.6077—6078insA(P.Tyr 2026 Terfs)的纯合突变。结论基因检测在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LYST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相关基因及蛋白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玲 谷学英 李洪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致病基因——溶酶体转运调节因子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42.1-42.2。该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可形成两种大小不同的转录本。两种转录体在各组织中的表达不同,提示它们的生物学性...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致病基因——溶酶体转运调节因子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42.1-42.2。该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可形成两种大小不同的转录本。两种转录体在各组织中的表达不同,提示它们的生物学性质也不相同。其编码的蛋白——溶酶体转运调节因子(ly-sosomal-trafficking regulator)属于一个大的BEACH蛋白家族,与家族中其他成员有着相似的结构和功能。BEACH家族蛋白的鉴别和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BEACH的蛋白质参与了多种不同的生化途径,BEACH蛋白突变或缺乏可以导致囊泡转运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溶酶体运输调节因子基因 转录体 细胞缺陷
原文传递
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诊治探讨: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杰华 李长钢 +3 位作者 石红松 刘四喜 王姝 徐刚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加速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并结合检索国内文献,采集病例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或预后分组比较临床指标。结果获得34篇文献,共计52例病例。男:女比例1.17:1;25%...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加速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并结合检索国内文献,采集病例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或预后分组比较临床指标。结果获得34篇文献,共计52例病例。男:女比例1.17:1;25%患者有家族史;25.8%患者父母近亲结婚。92.3%患者因发热就诊,多有反复感染病史,97.9%皮肤或毛发色素异常;78.8%淋巴结增大,86.5%脾脏增大,86.5%肝脏增大。64.2%患者血常规两系以上异常。所有病例血涂片或骨髓检查可见白细胞胞浆内巨大包涵体。化疗组与未化疗组比较,治疗好转率(100%vs 50%,P=0.005)。治疗无效/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年龄(岁)(1.42±1.30 vs 3.61±1.81 P=0.0016),脾脏(cm)(6.1±3.4vs 3.5±2.1,P=0.02),肝脏(cm)(4.3±2.4 vs 3.0±1.4,P=0.097),血常规两系降低比例(66.7%vs 55.6%,P=0.58)。结论大部分CHS患者表现为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常规两系以上异常,不足以判断"加速期"。发病年龄可作为化疗的参考指征,婴儿期发病者死亡率高,化疗有利于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加速期 化疗 儿童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姜俊 麻宏伟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mme,CHS)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特点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不同程度的眼部皮肤白化病,出血倾向,进行性神经系统病变,其特异性诊断为粒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中出现巨大的溶酶...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mme,CHS)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特点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不同程度的眼部皮肤白化病,出血倾向,进行性神经系统病变,其特异性诊断为粒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中出现巨大的溶酶体颗粒。加速期出现的时间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人CHS的致病基因-溶酶体运输调节因子基因(lysosomal trafficking regulator gene,LYST)定位于1q42,cDNA全长13.5kb,编码含3801个氨基酸的胞浆蛋白质。蛋白质截短检测法(protein truncationtest,PTT)为CHS截短突变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检测方法。CHS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也存在表型异质性。选择LYST基因所在染色体区域1q42内的多态性标记进行单体型分析将为CHS高危家系的产前诊断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分子遗传学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LYST基因 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 基因突变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2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新颖 尹洪臣 包静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5-385,388,F003,共3页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细胞学检查 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琳 何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22-12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色素减退、易感染、眼畏光、出血倾向...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色素减退、易感染、眼畏光、出血倾向、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神经病变等。血涂片或骨髓片见中性粒细胞内特征性的异常粗大溶酶体颗粒是确诊依据。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结论 Chediak-Higashi综合征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复杂,预后差,极易漏诊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下载PDF
LYST蛋白表达量在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业然 刘原虎 +12 位作者 唐力行 金雅琼 杨扬 王森分 顾洋 赵靖 陈敏 陈峰 石金 郭永丽 张杰 倪鑫 徐子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841-844,874,共5页
目的探讨LYST基因突变导致的蛋白差异表达在罕见病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CHS患儿、患儿直系家属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LYST... 目的探讨LYST基因突变导致的蛋白差异表达在罕见病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CHS患儿、患儿直系家属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LYST蛋白表达量。结果患儿白细胞中LYST蛋白出现两种截短体(p.R1104X、p.N2535Kfs X2),呈高表达,而患儿直系家属以及健康志愿者白细胞中未检测到LYST蛋白表达。结论 CHS患儿外周血白细胞LYST截短体表达量较健康人显著增加。因此,免疫印迹检测LYST截短体的高表达可以作为辅助临床诊断CHS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LYST WESTERN BLOTTING 临床诊断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惠芹 陈健良 +2 位作者 蔡耘 王清文 何政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8期6723-6725,共3页
目的:提高对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眼部及皮肤白化病,加速期患者主要为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 目的:提高对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眼部及皮肤白化病,加速期患者主要为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本病的确诊依靠在外周血涂片、骨髓片中的有核细胞胞浆内找到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的巨大颗粒。结论:Chediak-Higash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预后差,在临床中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一例(先天性白细胞异常白化病综合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倍蓓 张红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先天性白细胞异常白化病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溶酶体
下载PDF
白化病相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产生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洪义 吴维青 郑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7期7-8,共2页
关键词 白化病 Hermansky—Pudlak综合征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下载PDF
罕见的Chediak-higashi综合征误诊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崇艳 马志强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5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误诊 遗传性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结增生
下载PDF
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秀英 易著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1363-1364,共2页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手背 入院 面部 咳嗽 发热 色素沉着
下载PDF
一个Chediak-Higashi综合征家系CHS1/LYST基因新变异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建华 王宏胜 +8 位作者 钱晓文 苗慧 朱晓华 俞懿 乐俊 高帅 孙成君 钱茂祥 翟晓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对1个旁系血亲婚配的Chediak-Higashi综合征家系的CHS1/LYST基因进行变异检测,探讨LYST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家系调查,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及父母等16名亲属指甲的D... 目的对1个旁系血亲婚配的Chediak-Higashi综合征家系的CHS1/LYST基因进行变异检测,探讨LYST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家系调查,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及父母等16名亲属指甲的DNA,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患者的致病基因,根据基因变异点对亲属相应位点做Sanger测序,确认携带者。结果该家系中2例患者临床均有皮肤部分白化及免疫缺陷,表现为反复严重感染、出血倾向且发生嗜血现象,骨髓细胞及血涂片检查均出现粗大的嗜酸性包涵体颗粒。LYST基因第34外显子存在c.8782C>T(p.Gln2928*)纯合无义变异,与其表型相关,且该变异为新变异点。确认6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的LYST基因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杂合变异,另10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则均未检测到该变异。结论基因变异分析结果丰富了Chediak-Higashi综合征致病基因的变异谱,为临床明确病因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CHS1/LYST基因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Chediak-Higashi综合征诊断和加速期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沉涛 王铭杰 +2 位作者 黄榕 曹励之 吴丽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的临床特征和加速期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CH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患儿为女性幼儿,均有皮肤、毛发和眼色素减退,骨髓有核细胞中见巨大包涵体,且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临床诊断为CHS。2...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的临床特征和加速期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CH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患儿为女性幼儿,均有皮肤、毛发和眼色素减退,骨髓有核细胞中见巨大包涵体,且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临床诊断为CHS。2例患儿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血细胞2系以上降低等,诊断CHS(加速期)。经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加速期临床症状缓解。结论色素减退,骨髓有核细胞中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的巨大包涵体是CHS的主要临床特征。CHS(加速期)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血细胞2系以上降低等。确诊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可有效缓解加速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临床特 加速期治疗
下载PDF
白化病相关综合征的遗传与分子发病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洪义 吴维青 郑辉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白化病是具有色素缺失表现的一类遗传性疾病的总称,如伴有其他异常,形成具有白化病表型的综合征,如Hermansky-Pudlak综合征和Chediak-Higashi综合征。Hermansky-Pudlak综合征有眼皮肤白化病表现、出血倾向并可伴有其他异常,分为1-6个亚... 白化病是具有色素缺失表现的一类遗传性疾病的总称,如伴有其他异常,形成具有白化病表型的综合征,如Hermansky-Pudlak综合征和Chediak-Higashi综合征。Hermansky-Pudlak综合征有眼皮肤白化病表现、出血倾向并可伴有其他异常,分为1-6个亚型,除Hermansky-Pudlak综合征2的致病基因功能已知外,其他基因作用尚不清楚。Chediak-Higashi综合征是另一种具有白化病和免疫缺陷等异常的综合征,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了解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病 遗传学 分子机制 发病机制 Hermansky-Pudlak综合征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