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2
1
作者 王夏 胡新 +3 位作者 孙忠富 杜克明 宋广树 任德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70-176,共7页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种植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矮抗58’和‘豫农949’)、不同播期(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10月27日和11月3...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种植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矮抗58’和‘豫农949’)、不同播期(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10月27日和11月3日)和不同播量(60kg/hm2、120kg/hm2和180kg/hm2)3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矮抗58’比‘豫农949’产量高597.30kg/hm2;半冬性品种‘矮抗58’最高产量出现在10月6日,弱春性品种‘豫农949’最高产量出现在10月20日,10月20日以后随播期推迟小麦产量显著下降;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播期下以60~120kg/hm2播量的小麦产量较高,10月27日、11月3日播期下以120~180kg/hm2播量的小麦产量较高。通过对播种期和密度的组合分析,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在10月中上旬,播量60~120kg/hm2较为适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小麦全生育期缩短,但缩短天数少于播期推迟天数,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适当晚播可以减少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提高成穗率。品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播期、播期与密度的交互作用达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小麦 群体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4
2
作者 赵强 周春江 +3 位作者 张巨松 李松林 恽友兰 田晓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市开展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种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特征、棉铃空间分布、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 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市开展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种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特征、棉铃空间分布、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但株宽、果枝长及叶枝长显著低于人工打顶,因而株型更紧凑、见絮期冠层透光性好。化学打顶棉花上部果枝结铃数和内围铃数略高于人工打顶,铃重与人工打顶的相当,衣分略有降低,子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且有增产潜力,对综合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2
3
作者 焦念元 宁堂原 +4 位作者 杨萌珂 付国占 尹飞 徐国伟 李增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324-433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表明:间作...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改变了叶绿素构成,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延缓衰老;间作提高了玉米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了CO2补偿点;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变化不明显。间作明显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单株干物质,主要在于促进了籽粒的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偏土地当量(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06.6%—120.3%,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这说明间作玉米产量间作优势主要来源于其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羧化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提高,增强CO2的固定能力实现的,而非是光能传递、转化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玉米 光合特性 羧化效率 产量形成
下载PDF
不同控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0
4
作者 朱红英 董树亭 胡昌浩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控释肥料中,其综合性状以控Ⅴ、控Ⅵ为最佳,其次是控Ⅲ、控Ⅳ。在玉米上施用,不仅能改善其产量性状,而且增产效果特别显著。与普通肥料相比,在相...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控释肥料中,其综合性状以控Ⅴ、控Ⅵ为最佳,其次是控Ⅲ、控Ⅳ。在玉米上施用,不仅能改善其产量性状,而且增产效果特别显著。与普通肥料相比,在相同养分含量下,对品种郑单958来说,控Ⅴ和控Ⅵ分别增产为13.5%和7.2%,控Ⅲ和控Ⅳ分别增产为9.9%和5.1%;对品种鲁单50来说,控Ⅲ、控Ⅳ、控Ⅴ和控Ⅵ分别增产0.5%、0.3%、8.1%和0.4%。而控Ⅰ和控Ⅱ则分别减产,应予以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料 玉米 产量 产量性状 经济系数 养分 品种
下载PDF
喷施氟节胺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化学打顶效应研究 被引量:69
5
作者 董春玲 罗宏海 +1 位作者 张亚黎 张旺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85-1990,共6页
【目的】比较新疆北疆棉区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免打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新陆早33号、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46号3个品种,设置喷施氟节胺化学打顶、人... 【目的】比较新疆北疆棉区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免打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新陆早33号、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46号3个品种,设置喷施氟节胺化学打顶、人工打顶和不打顶3个处理,测定3个处理条件下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分析化学免打顶技术的打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棉花喷施化学打顶剂植株高度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但显著低于不打顶植株,但主茎节数及果枝数化学打顶植株显著高于人工打顶;果枝长度低于人工打顶植株,株型较为紧凑;化学打顶棉花上部果枝结铃数及内围铃数略高于人工打顶,但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籽棉和皮棉与人工打顶相当。【结论】喷施化学打顶剂氟节胺能有效控制棉花植株顶尖的生长,具有打顶效果,同时使得棉花株型更为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 氟节胺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4
6
作者 岳尧海 周小辉 +2 位作者 杨贤成 任军 刘俊英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22,25,共3页
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对夏玉米10个单交种的7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行粒数>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目的为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的选... 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对夏玉米10个单交种的7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行粒数>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目的为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7
作者 李宁 李建民 +2 位作者 翟志席 李召虎 段留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以不同抗倒伏性的2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调节剂能降低植株高度、穗位下部节间长度、穗高系数,节间直径、茎粗系数、干重、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物重、粗纤维含量... 以不同抗倒伏性的2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调节剂能降低植株高度、穗位下部节间长度、穗高系数,节间直径、茎粗系数、干重、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物重、粗纤维含量、气生根和总根数显著增加。茎秆抗倒伏性状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化控处理降低了空秆率和秃尖长,提高了行粒数和穗粒重,最终提高了产量。化控处理对非抗倒伏品种郑单958的产量增加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控技术 抗倒伏性状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1
8
作者 刘义国 林琪 +2 位作者 王月福 郭家选 刘洪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秸秆还田下不同N肥用量的耦合试验研究表明,与单施N肥处理比较,秸秆还田能明显改善冬小麦的光合性能,提高小麦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下随施N量增加,小麦各时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但当施N量超过225kg/hm2,反而引起... 秸秆还田下不同N肥用量的耦合试验研究表明,与单施N肥处理比较,秸秆还田能明显改善冬小麦的光合性能,提高小麦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下随施N量增加,小麦各时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但当施N量超过225kg/hm2,反而引起光合性能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下配施N肥主要通过影响每hm2穗数影响产量,以秸秆还田配施N 225kg/hm2的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N肥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刘帆 石海春 余学杰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对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8个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除秃尖外,其余均为正值。其中,穗行数对子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1.30042,行粒数达到0.90382。因此,为获得高产玉米品种,应... 对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8个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除秃尖外,其余均为正值。其中,穗行数对子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1.30042,行粒数达到0.90382。因此,为获得高产玉米品种,应着重注意穗行数和行粒数较多的基因型,同时要协调好穗行数与穗长、粒深、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以及行粒数与秃尖和穗粗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果穗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下载PDF
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2
10
作者 栾素荣 王占廷 李青松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115-116,118,共3页
以2009年国家谷子区域试验西北区中晚熟组12个谷子品种(系)的试验结果为数据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序为穗粒重>单穗重>出谷率>穗粗>纹枯... 以2009年国家谷子区域试验西北区中晚熟组12个谷子品种(系)的试验结果为数据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序为穗粒重>单穗重>出谷率>穗粗>纹枯病>千粒重>穗长>株高>生育期。说明穗粒重、单穗重、出谷率和穗粗4个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大,纹枯病、千粒重、穗长、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唐光木 何红 +1 位作者 杨金钰 徐万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m3/hm2(D1),4 500m3/hm2(D2),5 250m3/hm2(D3),6 000m3/hm2(D4)和... 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m3/hm2(D1),4 500m3/hm2(D2),5 250m3/hm2(D3),6 000m3/hm2(D4)和6 750m3/hm2(D5)和常规地面灌(CK)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不同灌溉定额下套播玉米茎粗、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D5】D4】D3】D2】D1,玉米整个生育期高灌溉定额(D5)比低灌溉定额(D1)分别平均提高21.74%,17.36%,18.73%,18.50%;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3 000~6 000m3/hm2)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6 000m3/hm2)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在5 250~6 000m3/hm2内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膜下滴灌 生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永丽 王珏 +1 位作者 杜金哲 管延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129,共5页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物候期、株高、叶片数、顶叶叶面积、穗长、根轮数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延迟谷子物候期的出现;拔节期干旱对谷子株高的影响最大;干旱不会引起谷子总叶片数的改变,但...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物候期、株高、叶片数、顶叶叶面积、穗长、根轮数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延迟谷子物候期的出现;拔节期干旱对谷子株高的影响最大;干旱不会引起谷子总叶片数的改变,但对叶片发生时间有一定影响;拔节期干旱和孕穗期干旱使谷子顶叶叶面积减小;干旱抑制谷子根系的生长,但复水后生长迅速恢复。拔节期干旱对谷子农艺性状造成的影响最严重、最持久,干旱胁迫使谷子的产量降低,尤以灌浆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干旱胁迫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夏玉米主要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闫海霞 柳家友 吴伟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7-9,50,共4页
对33个夏玉米杂交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出籽率>百粒重>穗粗&... 对33个夏玉米杂交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出籽率>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提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并兼顾其它性状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果穗性状 单株产量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树臣 陈学珍 +2 位作者 谢皓 田志会 秦晓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笔者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缩短,主要是生育后期缩短,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的比值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加大。2)开花数、结荚数和结荚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 笔者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缩短,主要是生育后期缩短,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的比值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加大。2)开花数、结荚数和结荚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增加。3)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4)北京地区夏播大豆最适播种期为6月22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夏季 大豆 产量 农艺性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苜蓿传粉特性及其制约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爱勤 谭敦炎 朱进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40-45,共6页
采用传粉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lupulina的花朵酬物、花粉特性、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传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对种子生产中导致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每花有花粉(3 509.3±... 采用传粉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lupulina的花朵酬物、花粉特性、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传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对种子生产中导致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每花有花粉(3 509.3±299.12)粒,产蜜0.1~0.5μL/d,持续3~5 d.单花9:30-10:30开始泌蜜,16:00-18:00达到泌蜜高峰.2)花粉败育率为(40.48±2.33)%;新鲜花粉活力(51.87±2.08)%,在室温下放置7 d后,活力降至25.39%;自然状态下每花柱头上有花粉(36.20±2.12)粒,P/O(花粉数/胚珠数)值为(288.73±32.01).3)初花期及盛花初期约有访花昆虫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25.33次,拜访花序17.67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未观察到拜访昆虫.盛花期约有访花昆虫1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187次,拜访花序1 083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平均每天每花序被拜访2.1次.4)从传粉效果看:初花期及盛花初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16.45±2.91)%,荚内种子数(3.91±0.34)粒;盛花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83.32±1.31)%,荚内种子数(5.12±0.25)粒.上述结果表明:在传粉过程中,苜蓿花朵酬物少、花粉败育率高、昆虫传粉效率低是导致其种子产量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传粉特性 传粉效率 种子产量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优良饲用作物新品种——蒙农青饲1号高丹草选育 被引量:32
16
作者 于卓 秦永梅 +2 位作者 赵晓杰 赵娜 闫文芝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2期1-9,共9页
以高粱雄不育系A2与黑壳苏丹草种间杂交后代为选择群体,历经8个世代育成了蒙农青饲1号高丹草。该草植株整齐,株高350cm以上,发育前期生长速度快,生育期136~140d,中晚熟类型,种子活秆成熟,茎叶青绿期长;分蘖性和再生性强,单株分蘖数5~8... 以高粱雄不育系A2与黑壳苏丹草种间杂交后代为选择群体,历经8个世代育成了蒙农青饲1号高丹草。该草植株整齐,株高350cm以上,发育前期生长速度快,生育期136~140d,中晚熟类型,种子活秆成熟,茎叶青绿期长;分蘖性和再生性强,单株分蘖数5~8个,生长季内可刈割3次,鲜草产量133000kg/hm2左右,种子产量6000kg/hm2左右;茎叶柔嫩、多汁,糖锤度3.44%,茎叶比3.04;在拔节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4.71%,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10.32%、粗脂肪4.05%、粗纤维34.90%、粗灰分5.13%、无氮浸出物43.44%,并富含各种氨基酸,饲草营养价值高,氰化物(CN-)含量低,饲喂安全,为优等饲草;抗逆能力较强,抗倒伏、抗病虫、抗寒、较抗旱,适宜于内蒙古及毗邻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作物 品种 蒙农青饲1号 高丹草 远缘杂交 育种 营养价值 产量 抗逆性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魏萌涵 解慧芳 +6 位作者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对华北夏谷区谷子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为谷子优良种质资源利用及高产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2016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华北夏谷区常规组参试的17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相关... 对华北夏谷区谷子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为谷子优良种质资源利用及高产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2016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华北夏谷区常规组参试的17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量相关8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9个农艺性状均存在变异,变异幅度2.69%~11.71%;穗粒重、单穗重、出谷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9个农艺性状对谷子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粗>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株高>出谷率>穗长>生育期,穗粗、单穗重和穗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说明谷子产量育种应重视大穗、大粒、穗粒重高的种质资源利用,并适当关注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品种选育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套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正翼 龚万灼 +1 位作者 杨文钰 马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0-686,共7页
以24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在套作条件下,各品种(系)不同生育时期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经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三节期至盛花期天数、盛英期至鼓粒期天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盛花期至盛英期天数呈不显著负相关... 以24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在套作条件下,各品种(系)不同生育时期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经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三节期至盛花期天数、盛英期至鼓粒期天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盛花期至盛英期天数呈不显著负相关;产量与主茎长度、茎粗、分枝数、单株英数、单株粒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英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茎粗和百粒重。通过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分为4个组群,应选用类型Ⅳ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葛再伟 杨丽英 《花生学报》 2002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法国CIRAD和中国云南的高产栽培方案进行的比较试验表明,花生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不同变化,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云南,花生产量达2500.0~3083.3kg/hm2时,花生高产群体密度以27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生育 花生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棉花机采模式下株行距配置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建峰 梁福斌 +3 位作者 陈厚川 王聪 张旺锋 康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0-1396,共7页
【目的】研究机采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调整棉花株行距配置,达到适宜机采、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方法】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一膜3行等行距低密... 【目的】研究机采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调整棉花株行距配置,达到适宜机采、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方法】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一膜3行等行距低密度、一膜6行宽窄行高密度及一膜3行等行双株高密度3种配置方式,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进程、果枝始节高度、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等行距低密度下,两种基因型棉花花铃期(开花-吐絮)生长发育较快,其中杂交棉鲁棉研24号果枝始节高度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6.3%、2.8%;喷施脱叶催熟剂6 d后,棉株脱叶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9.8%~11.4%,棉铃吐絮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8.7%~12.1%;单铃重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4.0%~8.0%、6.3%~17.4%;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鲁棉研24号收获籽棉产量最高。【结论】等行距低密度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杂交棉鲁棉研24号能充分发挥单株结铃数多及铃重较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株行距 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