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工艺—基因”三维视角下手工艺类非遗的本体知识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勇 杨思敏 +1 位作者 郭尚窈 易利娜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8,共12页
[目的/意义]手工艺类非遗作为最具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借助文化基因理论与知识表示方法对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价值进行有效挖掘与彰显,有助于拓展非遗资源的知识组织研究新视角,探索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创造性应用... [目的/意义]手工艺类非遗作为最具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借助文化基因理论与知识表示方法对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价值进行有效挖掘与彰显,有助于拓展非遗资源的知识组织研究新视角,探索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创造性应用新模式。[过程/方法]应用知识本体理论与技术方法,从领域本体与应用本体角度设计手工艺类非遗知识表达框架,具体构建“物—工艺—基因”三元应用本体模型,并以长沙铜官窑这一代表性手工艺非遗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本体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结论]“物—工艺—基因”三元本体模型运用本体知识表示技术揭示手工艺类非遗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传统手工艺的教学传承、手工艺类非遗的抢救性保护以及手工艺产品的再设计与开发提供结构化、标准化的元素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类非遗 文化基因 本体 知识表示 长沙铜官窑
原文传递
对2016年长沙铜官窑遗址石渚片区发掘成果的几点认识
2
作者 方昭远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9年第1期432-441,13-15,共13页
2016—201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窑遗址石渚片区发掘22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遗迹和遗物,为认识长沙窑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重点分析了石渚樊家坪发掘区10号灰坑的出土遗物及其年代,通过与其他考古资料对比研... 2016—201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窑遗址石渚片区发掘22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遗迹和遗物,为认识长沙窑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重点分析了石渚樊家坪发掘区10号灰坑的出土遗物及其年代,通过与其他考古资料对比研究,可以看出长沙窑绘画类瓷器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从绘画题材、技法和水平来看,长沙窑绘画真正成熟并繁荣的时期约为唐代大中年间(847—860)。由此次发掘引发的长沙窑高温釉上彩的讨论,仍需更严谨的科学检测与实验去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铜官窑 石渚片区 阶段性 釉彩性质
原文传递
山水之形、陶胚之意——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方案的构形设计
3
作者 郭钦恩 刘彬艳 陶郅 《华中建筑》 2016年第3期61-64,共4页
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不仅仅是创建一个标志性的新形式,而是将遗址博物馆作为一个新单元精心纳入场地潜在的脉络和气质当中。力图从自然地景维度和人文历史维度来强化建筑的形和意,彰显遗址的场所精神和历史底蕴,寻求理想中的遗址... 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不仅仅是创建一个标志性的新形式,而是将遗址博物馆作为一个新单元精心纳入场地潜在的脉络和气质当中。力图从自然地景维度和人文历史维度来强化建筑的形和意,彰显遗址的场所精神和历史底蕴,寻求理想中的遗址博物馆展示空间氛围,从而唤起对古老铜官窑文化的回忆和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铜官窑 遗址博物馆 陶器 地景建筑
下载PDF
关于长沙铜官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考
4
作者 王安妮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614-622,共9页
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的趋势,分析长沙铜官窑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海丝申遗”保护与研究的具体对策,有利于对此后的申遗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 长沙铜官窑遗址 海上丝绸之路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