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变异性与中医寒热虚实证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孔祥亮 何新慧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3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3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3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3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寒热错杂证组(38例)、阴虚火旺证组(67例)、阴阳两虚证组(48例)HRV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的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归化值(LFNU)增大与阳证、热证明显相关,反映副交感神经活动的高频功率(HF)、高频功率归化值(HFNU)增大与阴证、寒证明显相关;LF/HF增大反映阳证、热证,LF/HF减小反映阴证、寒证;心算状态对阳证、热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直立状态对虚证、寒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结论HRV三态变化规律对中医寒热虚实辨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算状态 体位变化 寒热虚实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体位改变结合胎头手转对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李君 李芳 鲁晨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联合胎头手转在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中的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观察...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联合胎头手转在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中的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观察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胎头手转。比较两组产妇胎位矫正成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胎位矫正成功率为65.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剖宫产率为35.00%,低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3、5.673,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体位改变与胎头手转,可以提高胎位异常产妇的胎位矫正成功率,进而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位异常 体位改变 胎头手转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基于EIT的不同体位下肺通气、肺灌注区域分布和通气/灌注匹配研究
3
作者 韩悌昕 刘亦凡 +5 位作者 代萌 王普 叶健安 赵志博 招展奇 付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比较不同体位下的肺通气、肺灌注区域分布和通气/灌注(V/Q)匹配情况。方法:选取10只健康实验猪,采集其仰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下的EIT肺部通气和血流灌注数... 目的: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比较不同体位下的肺通气、肺灌注区域分布和通气/灌注(V/Q)匹配情况。方法:选取10只健康实验猪,采集其仰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下的EIT肺部通气和血流灌注数据。使用MATLAB R2022b,基于EIDORS v3.9进行EIT数据分析和图像重构,以最大像素值20%作为阈值确定具有通气和灌注的有效区域,并进行V/Q匹配区域计算。比较不同体位下V/Q匹配评价指标(匹配分数%、死腔分数%、分流分数%)及通气、灌注区域在不同感兴趣区域(ROI1、ROI2、ROI3、ROI4)内的分布。结果:实验动物在不同体位下的匹配分数%、死腔分数%、分流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体位下,通气、灌注的区域分布发生改变,通气区域在ROI1、ROI2、ROI3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区域在ROI1、ROI2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下,通气、灌注区域分布呈现出与重力依赖区分布一致的现象,而在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下,通气、灌注区域分布则呈现出与重力依赖区分布相反的现象。结论:同一实验对象在不同体位下的全局V/Q匹配参数具有较好的检验一致性;测量体位的变化将导致肺重力依赖区的变化,进而影响局部肺通气和肺灌注区域的分布;EIT能够对体位改变导致的肺通气、肺灌注改变进行测定,明确体位变化对肺通气、肺灌注和V/Q匹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体位变化 肺通气 肺灌注 V/Q匹配
下载PDF
可视喉镜联合体位改变留置鼻肠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廖林凤 刘丽贞 +2 位作者 黄栋梁 莫少芳 方丽娟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6期17-20,共4页
探究可视喉镜联合体位改变留置鼻肠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桂平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下留置鼻肠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 探究可视喉镜联合体位改变留置鼻肠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桂平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下留置鼻肠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徒手留置鼻肠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配合体位改变留置鼻肠管,比较两种置管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留置成功率、最终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将可视喉镜配合体位改变留置鼻肠管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体位改变 留置鼻肠管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体位改变在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华敏 王芳军 +2 位作者 杨燕娟 刘晓玉 孙芳 《护理学报》 2018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改变体位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前准备中的效果,以提高胃镜检查效率。方法将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患者112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常规准备,干预组在常规准备... 目的观察改变体位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前准备中的效果,以提高胃镜检查效率。方法将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患者112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常规准备,干预组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改变。结果干预组胃镜下视野清晰度等级、检查耗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改变法可以提高放大胃镜检查患者胃镜下视野清晰度,缩短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检查 检查准备 体位改变
下载PDF
转变体位联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二凤 黄美霞 连文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5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护理期间应用转变体位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确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护理期间应用转变体位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确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转变体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生命体征、免疫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观察组湿啰音、体温不稳定、气促、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1,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护理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联合转变体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尽早消失,对于改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体位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肺炎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单肺机械通气患者序贯性体位变更氧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清华 刘卫英 +2 位作者 毛洁花 曾祥燕 李长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观察单肺机械通气患者体位变更时氧疗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理及护理。方法将32例单肺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患者行体位变更机械通气,每1 h按仰卧位、健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14例)患... 目的观察单肺机械通气患者体位变更时氧疗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理及护理。方法将32例单肺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患者行体位变更机械通气,每1 h按仰卧位、健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14例)患者行常规持续仰卧位通气,两组均在通气后0.5 h、1.5 h、2.5 h、3.5 h做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同时间段的氧合状态。结果实验组PaO2和PaO2/FiO2高于对照组,两组的PaC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意义。结论序贯性体位变更组与单一仰卧位机械通气比较,氧疗效果更好,成功脱离呼吸机时间缩短,临床护理易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 通气 体位变更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