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华阳国志》看常璩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晓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4-100,共7页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 (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 ,而且在书中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作者东晋时著名史家常璩...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 (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 ,而且在书中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作者东晋时著名史家常璩高远深邃的史识。常璩不仅在书中高扬“大一统”思想 ,而且还身体力行 ,为促使国家统一 ,作出了实际贡献 ;又在门第森严之际 ,倡扬“以民为本” ,呼吁“选贤任能”。这些无疑超越了时代的拘囿。《华阳国志》正是融汇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 ,蕴涵了中华民族“民生民本”、“选贤任能”的传统 ,而发出流光溢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璩 《华阳国志》 史学思想 著名史家 东晋时期
下载PDF
常璩与《华阳国志》述论
2
作者 彭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4-68,共15页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较早且较完整的方志史书,为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巴蜀地区文明提供了重要史料。《华阳国志》将历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机结合,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区的历...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较早且较完整的方志史书,为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巴蜀地区文明提供了重要史料。《华阳国志》将历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机结合,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区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全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史学价值。常璩坚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对史料加以“审慎批判”,力求使《华阳国志》成为一部“信史”。《华阳国志》具有“详今略古”“经世致用”“尊重一统”“重视女性”等特点,获得了后人的广泛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璩 《华阳国志》 内容 价值 特点
下载PDF
论《华阳国志》的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运好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4-12,共9页
《华阳国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地方志,共记载诗歌13首,谣谚32首,因此成为研究汉晋时期西南地域文学的重要诗学文献;卷末《序志》所载四言史述13首,或序其篇目内容旨趣,或总结全书义旨,语言典雅,意蕴深厚,手法多样,诗格独特,下开陶渊明... 《华阳国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地方志,共记载诗歌13首,谣谚32首,因此成为研究汉晋时期西南地域文学的重要诗学文献;卷末《序志》所载四言史述13首,或序其篇目内容旨趣,或总结全书义旨,语言典雅,意蕴深厚,手法多样,诗格独特,下开陶渊明《读史述》诗之先河,是研究魏晋咏史诗重要的诗学文献。而所载谣谚诗歌的地域性特征、以史证诗的阐释学范式、四言史述的咏史诗类型、五言诗歌的文体学意义,极富诗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璩 《华阳国志》 谣谚 诗歌
下载PDF
后三国背景下《华阳国志》向中央文化的突进——兼论地方史志的编修旨趣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廷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1-100,共10页
中原西蜀、东吴三种地域文化持续角力的后三国背景下,常璩《华阳国志》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西蜀文化造势意图,并且为了与占据主导的中原文化取得更密切的联系,以孝道思想为引导,对西蜀士众的行为事迹进行了必要的权择与修饰,给人们了解... 中原西蜀、东吴三种地域文化持续角力的后三国背景下,常璩《华阳国志》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西蜀文化造势意图,并且为了与占据主导的中原文化取得更密切的联系,以孝道思想为引导,对西蜀士众的行为事迹进行了必要的权择与修饰,给人们了解西蜀历史与文化提供了一种倾向鲜明、旨趣灵动的读本。这样的写作旨趣,为后世地方史志开启了矜乡贤、美邦族的编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三国 常璩 华阳国志 地方史志
下载PDF
江原常氏家族与家学渊源探微
5
作者 李同恩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0-56,共7页
东汉后期至东晋初期,江原常氏为一方大族,并世英挺,代不乏人,又特以散骑常侍常璩及其《华阳国志》知名于世。本文就江原常氏家族人物进行考定,勾勒出常员一支的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常璩的家学渊源进行探讨,阐明常宽等家族先贤在治学、... 东汉后期至东晋初期,江原常氏为一方大族,并世英挺,代不乏人,又特以散骑常侍常璩及其《华阳国志》知名于世。本文就江原常氏家族人物进行考定,勾勒出常员一支的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常璩的家学渊源进行探讨,阐明常宽等家族先贤在治学、思想、著述理念等方面对常璩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原常氏 家族 常璩 家学渊源 思想
下载PDF
论常璩、徐弘祖、顾祖禹历史地理学成就之异同
6
作者 兰永海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历史地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著作之才,接踵而出,自古历史地理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在历史上诸多地理书中撷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考察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撰述... 历史地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著作之才,接踵而出,自古历史地理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在历史上诸多地理书中撷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考察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撰述宗旨以及对历史地理记载等的异同,以明其在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历史地理文献的编纂如何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如何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为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璩 徐弘祖 顾祖禹 历史地理
下载PDF
试论清末常州词派文人的屈骚情结
7
作者 姚晓雷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4-29,共6页
屈骚情结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在清末常州派词人身上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美人香草式的抱节自持;二、对多难家国的真挚关注;三、清帝逊位后的遗老心态。屈原身上本有爱国与忠君的双重因素,时值清末,历史已显示了走向另一种选择的... 屈骚情结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在清末常州派词人身上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美人香草式的抱节自持;二、对多难家国的真挚关注;三、清帝逊位后的遗老心态。屈原身上本有爱国与忠君的双重因素,时值清末,历史已显示了走向另一种选择的必然性,爱国被注入了与忠君截然不同的内容。他们再死抱“忠君”不放,就只有走向“爱国”的反面,以可笑可悲的形式为这一传统的人格模式做了合理的逻辑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常州派词人 屈骚情结 人格原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