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0kaBP以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区域地层序列的新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保生 高全洲 +3 位作者 阎满存 李云卓 董光荣 温小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65,共9页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边缘查格勒布鲁剖面中更新统/上更新统下部、上更新统下部/上更新统上部和上更新统上部/全新统的地质界线依次发生在59AGS/60L、39FD/40G和9L/10FD之沉积界面上。其时限依次大致为150kaBP、75kaBP和10kaBP,该剖面记录...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边缘查格勒布鲁剖面中更新统/上更新统下部、上更新统下部/上更新统上部和上更新统上部/全新统的地质界线依次发生在59AGS/60L、39FD/40G和9L/10FD之沉积界面上。其时限依次大致为150kaBP、75kaBP和10kaBP,该剖面记录了150kaBP以来25个旋回的沙漠与湖相等沉积交替变更的历史过程。通过该剖面粒度和SiO2、Al2O3、Fe2O3、FeO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软体动物化石指示的古生态等综合研究表明,所述这些沉积旋回是自那时以来,在北半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冬夏古季风往复更迭所导致的非季风沙区沙漠期与间沙漠期多次正逆交替演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地层序列 南区 Al2O3 Fe2O3 中更新统 地质界线 沉积界面 历史过程 剖面记录 SiO2 分布特征 综合研究 动物化石 沉积旋回 波动影响 冰期气候 东南部 全新统 40G FeO 古生态 北半球 风沙区 古季风 下部
下载PDF
巴丹吉林查格勒布剖面记录的150 ka BP以来的常量化学元素波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云卓 李保生 +1 位作者 高全洲 靳鹤龄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150kaBP以来存在25个由风成沙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和冲坡积砂土砾石层构成的沉积旋回。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分析显示:湖相、黄土和古土壤中的Al2O3、Fe2O3+FeO、CaO、MgO、K2O、Na2O和TiO含量基本上高于风成...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150kaBP以来存在25个由风成沙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和冲坡积砂土砾石层构成的沉积旋回。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分析显示:湖相、黄土和古土壤中的Al2O3、Fe2O3+FeO、CaO、MgO、K2O、Na2O和TiO含量基本上高于风成沙丘砂,而SiO2则呈相反变化,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应的150kaBP以来25个元素变化旋回。剖面中各元素的这种分布和集散规律也与元素的富集系数和淋失系数波动一致。研究表明,暖湿气候作用下稳定性元素Al2O3、TOFe、TiO和非稳定性元素CaO、MgO、Na2O、K2O都能相对富集,与剖面所处的特殊的洼地地貌位置有关。常量化学元素的综合分析表明,这种元素变化旋回是由巴丹吉林沙漠晚更新世以来的干寒多风与温湿至暖湿气候变化所致,其根本原因与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东亚冬夏季风的"拉锯式"摆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 风成沙丘 暖湿气候 冰期 沉积旋回 古土壤 夏季风 BP 吉林 东亚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微量元素反映的150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艺 李保生 +5 位作者 李云卓 刘宇飞 欧阳椿陶 温小浩 欧先交 曾兰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150 ka BP以来地层层位中16种微量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P、Mn、Zr、Cr、Pb、Rb、Nb、Y和相对活泼的元素V、Sr、Ni、Cu、Zn、As均随25个风成沙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冲坡积砂...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150 ka BP以来地层层位中16种微量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P、Mn、Zr、Cr、Pb、Rb、Nb、Y和相对活泼的元素V、Sr、Ni、Cu、Zn、As均随25个风成沙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冲坡积砂土砾石层构成的沉积旋回显示为25个含量低-高变化旋回,呈跌宕起伏且多波动的锯齿状的元素相对迁移-聚集过程线。元素在风成沙中呈现的低值,揭示了干旱寒冷气候作用下风力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在砂土砾石层特别是湖相、黄土和古土壤中相对富集,则与暖湿气候背景下剖面所处的特殊洼地地貌位置有关。上述变化特征主要是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150 ka BP以来的25个干寒多风-温湿或暖湿的气候波动所致,其根本原因可能与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的东亚冬夏季风的“拉锯式”摆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格剖面 微量化学元素 元素旋回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鲁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全洲 陶贞 +5 位作者 董光荣 李保生 邹学勇 孙忠 贾慧兰 阎满存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B12期44-51,共8页
根据约128ka BP以来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本区对全球气候波动的响应。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间冰期和间冰阶时,东亚夏季风的降水尾间到达甚至越过本区向西扩展,给本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使之具有... 根据约128ka BP以来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本区对全球气候波动的响应。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间冰期和间冰阶时,东亚夏季风的降水尾间到达甚至越过本区向西扩展,给本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使之具有生草成壤的类似于干草原的环境,该时期剖面中发育湖相、黄土和古土壤沉积,SiO_2/Al_2O_3比值下降,平均值分别为9.33、7.58和7.51;冰期和冰阶时,东亚夏季风向东南方向退缩,本区受干冷的冬季风控制,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剖面中发育风成砂沉积,SiO_2/Al_2O_3比值上升。据气候干寒程度的差异,风成砂的性状可划分为3类,即风成砂(Ⅰ)、风成砂(Ⅱ)和风成砂(Ⅲ),它们的SiO_2/Al_2O_3,比值分别为15.42、15.40和10.32,代表着从流动沙丘砂向固定-半固定沙丘砂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球化学 风成砂 剖面 东亚夏季风 降水 全球气候 冬季风 性状
下载PDF
查格勒布鲁剖面──晚更新世以来东亚季风进退的地层记录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全洲 董光荣 +1 位作者 邹学勇 李保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孢粉组合特征,结合(14)C测年、古冰缘现象和沉积物化学元素的SiO2/Al2O3分子比值变化规律指出,晚更新世以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的气候条件随全球冰期气候的波动亦经... 本文着重分析了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孢粉组合特征,结合(14)C测年、古冰缘现象和沉积物化学元素的SiO2/Al2O3分子比值变化规律指出,晚更新世以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的气候条件随全球冰期气候的波动亦经历了由晚更新世早期的相对温湿阶段、晚更新世晚期尤其是末次盛冰期的干冷阶段向全新世温暖期的演化过程。东亚夏季风尾阎在晚更新世早期到达甚至越过本区影响到拐子湖一带,晚更新世晚期本区受冬季风的控制,全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尾闾又向本区推进,并于全新世大暖期对本区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东亚季风 古风成砂 沉积 地层 季风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郭亿华 李保生 +6 位作者 温小浩 杨艺 牛东风 李志文 杜恕环 王丰年 郭元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8-1255,共8页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显示风力强弱的沙丘砂与黄土堆积旋回。以Md(Φ)、Mz(Φ)的5Φ(31.5μm)为界,可以划分出10个"C1—C10"明显的和1个"C11"较弱的(<5Φ)旋回变化...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显示风力强弱的沙丘砂与黄土堆积旋回。以Md(Φ)、Mz(Φ)的5Φ(31.5μm)为界,可以划分出10个"C1—C10"明显的和1个"C11"较弱的(<5Φ)旋回变化。其中,有7个属于沙丘砂与之上覆黄土或古土壤构成的旋回。这些旋回在Md(Φ)、Mz(Φ)上显示出多谷峰波动的形式。不仅如此,粒度的σ、SC/D值和>63μm含量亦随之响应。研究认为,CGS1层段粗粒和细粒层位Md(Φ)等参数和>63μm含量的变化分别代表了东亚冬夏季风的作用过程;冬季风时期的C1与北大西洋IRD事件的冷期B0和B1,C2、C3、C4依次与B2、B3、B4,C7、C9、C10依次与B5、B6、B7在时间-气候性质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北大西洋B8冷期在CGS1中没有明显表现,但仍然能够在Md(Φ)、Mz(Φ)曲线上看到这是一个<5Φ的低值时期,而>63μm的含量相应增高;C5、C6和C8寒冷时段虽未见于北大西洋,但在中国一些地点却有发现。这些由若干粒度指标反映出来的寒冷事件表明,在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盛行的总的形势下还存在频繁的千年尺度的冬季风波动。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寒冷事件存在的与北大西洋寒冷事件的遥相关的关系表明,除C5、C6和C8以外的CGS1粒度记录的寒冷事件都隐含了北大西洋的强烈信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讨论的内容可为全新世北半球的D/O震荡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东亚季风变化与中国沙漠区域环境响应的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查格勒布鲁剖面 CGS1 全新世 粒度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MIS3晚期查格勒布鲁剖面微量元素揭示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牛东风 李保生 +4 位作者 蒋树萍 舒培仙 郭亿华 杨艺 温小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9-727,共9页
通过对巴丹吉林查格勒布鲁剖面时代上属MIS3晚期的地层层位(CGS3a层段)中14种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除Co、Ba含量呈相反变化外,P、V、Cr、Mn、Ni、Zn、Pb、Y、Zr、Nb、Cu和As含量在风成沙丘砂中基本上表现为谷值,而在不同层位沙丘砂上覆... 通过对巴丹吉林查格勒布鲁剖面时代上属MIS3晚期的地层层位(CGS3a层段)中14种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除Co、Ba含量呈相反变化外,P、V、Cr、Mn、Ni、Zn、Pb、Y、Zr、Nb、Cu和As含量在风成沙丘砂中基本上表现为谷值,而在不同层位沙丘砂上覆的湖相中则相对为峰,构成与沉积旋回相应的元素变化旋回。元素在沙丘砂中呈现的谷值,主要揭示了干冷气候条件下东亚冬季风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湖相中的相对富集,则与东亚夏季风盛行时暖湿气候背景下该地所处的特殊洼地地貌位置有关。元素旋回实际上代表的是东亚冬夏季风的气候变化旋回。分析结果显示:MIS3晚期剖面所在地至少经历了5次冬夏季风交替变化的气候旋回,反映了该时期我国沙漠地区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3晚期 查格勒布鲁剖面 微量元素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下载PDF
查格勒布鲁剖面CGS3a层段主元素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35000~25000 a B.P.季风环境变化
8
作者 郭亿华 李保生 +3 位作者 牛东风 杨艺 温小浩 司月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6-934,共9页
对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该层段的CGS3a层段(Chagelebulu Section 3a)139个样品的主元素——Si O2、Al2O3、TOFE(Fe2O3+Fe O)进行分析,划分出与地层旋回对应的5.5个化学元素旋回。研究认为:沙丘砂和黄土中Si O2呈现的... 对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该层段的CGS3a层段(Chagelebulu Section 3a)139个样品的主元素——Si O2、Al2O3、TOFE(Fe2O3+Fe O)进行分析,划分出与地层旋回对应的5.5个化学元素旋回。研究认为:沙丘砂和黄土中Si O2呈现的峰和Al2O3、TOFE、(TOFE+Al2O3)/Si O2和CIA呈现的谷是类似于现代干冷的冬季风在过去多次作用的结果,而嗣后的湖相Si O2呈现的谷和Al2O3、TOFE、(TOFE+Al2O3)/Si O2和CIA的呈现的峰是类似于现代暖湿的夏季风在过去多次作用的结果。即35 000~25 000 a B.P.该沙漠经历了5次冬季风和6次夏季风交替的气候波动,这些气候事件与GRIP冰芯氧同位素记录的D/O(Dansgaard/Oeschger)事件相对应,Heinrich事件也在其中有很好体现。CGS3a层段所记录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可能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气候突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查格勒布鲁剖面 CGS3a层段 主元素 季风环境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