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国栋 李维平 +2 位作者 付友增 纪涛 高永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预后和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3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血压、血糖...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预后和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3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手术时机、Fisher’s分级、Hunt—Hess分级、感染等因素对患者预后及CVS发生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s分级、CVS、感染、腰穿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unt.Hess分级、Fisher’s分级、动脉瘤数量、终板造瘘、腰穿次数、感染是影响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s分级、CVS、腰穿次数、感染影响患者预后,其中CVS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CVS受Hunt.Hess分级、Fisher's分级、动脉瘤数量、终板造瘘、腰穿次数及感染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脑血管痉挛 预后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水涛 郭再玉 +2 位作者 张国哲 陈谦 李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早期脑损伤(EBI)及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无亚低温疗法禁忌证的重... 目的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早期脑损伤(EBI)及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无亚低温疗法禁忌证的重症SAH成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入院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行血性脑脊液引流,解痉、3H治疗等措施;亚低温组除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外,于入院当天2—8h内开始亚低温疗法,降低直肠温度并维持在(35±1)℃,维持5~7d。两组治疗期间以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MCA)及Lindergaard指数间接评估CVS程度及演变,同时行血气分析获得两组患者同期5个时点动脉和颈静脉的血氧含量(CaO2/CjvO2),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CaO2-CjvO2)/CaO2。结果入院后d1、d2、d3、d7和d14这5个时点VmMCA结果比较,两组间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d7和d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4个检测时点测得的VmMCA均值亚低温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CERO2的变化:组间d1与d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d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温组均低于常规组。CERO2与VmMCA相关分析发现,亚低温组CERO2与VmMCA相关性很弱(P〉0.05),常规治疗组CERO2与VrnMCA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亚低温疗法对降低CVS的发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打破了CVS与脑缺氧程度的显著相关关系,通过降低代谢而减轻脑组织缺氧损害,改善EBI造成的不良后果。治疗中设定适宜的目标温度、疗程和平缓的复温过程,可减少亚低温的不良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监测和尼膜同对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楚胜华 袁先厚 +3 位作者 陈卫国 江普查 吴静 郭国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 分析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规律及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CVS的作用 ,并评价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的治疗价值。 方法 将 72例脑外伤后CVS患者分为治疗组 (尼膜同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42例 ) ,分别于伤后第 1,3,7,14天... 目的 分析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规律及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CVS的作用 ,并评价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的治疗价值。 方法 将 72例脑外伤后CVS患者分为治疗组 (尼膜同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42例 ) ,分别于伤后第 1,3,7,14天通过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及颈内动脉 (ICA)颅外段进行脑血流速度监测 ,并评价其意识情况和预后 ,分析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伤后 1~ 3d已开始出现血管痉挛 ,3~ 7d达峰值 ,14d时明显减轻 ;治疗组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其意识情况和预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痉挛程度越重 ,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 结论 TCD是监测脑外伤后早期CVS的有效方法 ,尼膜同对纠正脑外伤后CVS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尼膜 脑外伤 脑血管痉挛 CVS 尼莫地平 脑损伤
原文传递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涛 李金河 +4 位作者 李浩波 夏正远 史晓勇 李玄英 刘友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9-593,共5页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SH)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利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CVS模型.模型组和HSH治疗组于制模后每...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SH)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利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CVS模型.模型组和HSH治疗组于制模后每日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HSH 8 mL/kg;假手术组进行SAH手术但仅在枕大池内注射1.5 mL/kg生理盐水并每日给予生理盐水8 mL/kg治疗;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7d后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检测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及管腔面积.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法检测细胞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ax及Bcl-2蛋白表达;H2DCF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增加(μm:27.72±1.94比18.30±1.11,P<0.05),管腔面积明显减小(μm2:26 115±1 991比55 080±2 091,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35.05±5.54)%比(5.93±1.53)%,P<0.05].与模型组比较,HSH治疗组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减小(μm:22.55±1.50比27.72±1.94,P< 0.05),管腔面积明显增加(μm2:48 115±2 460比26 115±1 991,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16.54±5.94)%比(35.05±5.54)%,P<0.05].模型组细胞caspase-3活性、ROS水平、Bax和Bcl-2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188.40±19.35)%、(163.50±17.02)%、(208.71±26.04)%和(44.52±9.6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H治疗组caspase-3活性、ROS水平、Bax和Bcl-2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135.05±19.52)%、(119.44±11.50)%、(139.20±18.04)%和(85.35±13.12)%,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假手术组各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H可抑制SAH后CVS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凋亡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新 史继新 +3 位作者 李劲松 梁捷 印红霞 吴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全身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5组:(1)空白组;(2)对照组;(3)SAH组;(4)SAH+安慰剂组;... 目的研究早期全身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5组:(1)空白组;(2)对照组;(3)SAH组;(4)SAH+安慰剂组;(5)SAH+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组。后三组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注血后48h采用灌注固定法处死动物,留取基底动脉标本。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有无CVS,并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测定的结果提示空白组和对照组.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和SAH+安慰剂组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rHuEPO组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TUNEL染色显示SAH+rHuEPO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程度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全身使用rHuEPO能减少兔SAH模型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部分缓解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山血 脑血管痉挛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治疗颅脑损伤后眩晕和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厚禄 林爱国 +1 位作者 刘小波 吕凤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5期43-43,45,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轻中度颅脑损伤后眩晕和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颅脑损伤后眩晕和头晕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60例。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脑循环电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循环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有...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轻中度颅脑损伤后眩晕和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颅脑损伤后眩晕和头晕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60例。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脑循环电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循环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0%,脑血管痉挛缓解率76.92%;对照组有效率50.00%,脑血管痉挛缓解率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颅脑损伤后眩晕和头晕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眩晕 头晕
下载PDF
腔内成型术治疗犬顽固性脑血管痉挛
7
作者 韩军良 万琪 +3 位作者 张学昕 李力 郭以川 张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94-596,共3页
目的 :探讨单纯球囊或罂粟碱联合球囊介入动脉腔内治疗顽固性脑血管痉挛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 :成年杂种犬 4 5只 ,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 .实验组 4 0只 ,根据痉挛后脑动脉径路的清晰程度的不同 ,采用单纯球囊或罂粟碱联... 目的 :探讨单纯球囊或罂粟碱联合球囊介入动脉腔内治疗顽固性脑血管痉挛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 :成年杂种犬 4 5只 ,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 .实验组 4 0只 ,根据痉挛后脑动脉径路的清晰程度的不同 ,采用单纯球囊或罂粟碱联合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 ;对照组 5只 ,采用静脉内滴注罂粟碱治疗 .2 0d后所有犬复查脑血管造影 ,再次观察疗效 .结果 :4 5只犬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均发生痉挛 .实验组中痉挛椎基底动脉的径路清楚者有 2 7只 ,其中接受球囊成形术治疗 2 0只 ,成功 18只、死亡 2只 ,而另外的 7只犬血管走行极为迂曲 ,无法接受球囊成形术治疗 ;实验组中动脉极度痉挛乃至术区血管路径没有显示者有 13只 ,均接受了罂粟碱联合球囊治疗 ,仅成功 3只 .对照组治疗均无效 .2 0d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发现 ,实验组中治疗成功犬的基底动脉显影基本正常 ,而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未能成功治疗犬的椎基底动脉仍有明显的痉挛 .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顽固性脑血管痉挛的一种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血管成形术 动物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影响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曾春 周帅 +1 位作者 刘方久 蒋永明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与一氧化氮的表达,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差异,为临床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提供新的治疗...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与一氧化氮的表达,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差异,为临床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搜集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SAH患者6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APOE基因型多态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和评定SAH患者出血后的CVS情况,测定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浓度。采用SPSSl4软件进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APOE基因型与CVS以及APOE基因型与NO浓度和LDL浓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基因型与CVS的关系:APOE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研究样本为遗传平衡群体;在60例SAH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12例,其中有9例(75%)发生CVS,明显高于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P=0.035);②在SAH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液中LDL浓度明显高于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而NO浓度明显低于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结论本研究认为APOEε4等位基因是自发性SAH患者发生CVS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与一氧化氮的浓度,导致脑血管痉挛的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