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脑血栓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双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8期163-164,168,共3页
目的研究脑血栓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配合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8例脑血栓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4例患者... 目的研究脑血栓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配合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8例脑血栓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4例患者予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52±1.36)mmol/L、(7.75±1.48)mmol/L;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34±1.27)mmol/L、(6.11±1.23)mmol/L;比较显示,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9、6.262,P=0.000、0.000)。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并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伴糖尿病 个体化护理 血糖控制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脑血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利斌 孙菊光 史江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3期2749-2752,共4页
目的研究在利拉鲁肽治疗后脑血栓合并2型糖尿病(Cerebral thrombosi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CTWT2DM)患者的颈、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例血糖控制满意或良好的CTWT... 目的研究在利拉鲁肽治疗后脑血栓合并2型糖尿病(Cerebral thrombosi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CTWT2DM)患者的颈、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例血糖控制满意或良好的CTW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分别为(10.64±5.46) mg/L、(3.36±1.24) mg/L; TC分别为(6.46+2.42) mmol/L、(3.08±1.20) mmol/L; LDL-C水平为(4.28+1.23) mmol/L、(2.08±0.61)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分别为(11.62±5.79) mg/L、(5.40±2.23) mg/L; TC分别为:(6.22+2.23) mmol/L、(4.36±2.10) mmol/L; LDL-C水分别为(4.12+1.01) mmol/L、(3.20+1.02) mmol/L。2组间比较治疗结果,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分别为(25.46+3.45) mm^2、(17.04±2.31) mm^2;股动脉斑块面积为(27.80+4.62) mm^2、(18.55±1.20) mm^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分别为(25.32+3.12) mm^2、(22.30±3.46) mm^2;股动脉斑块面积为(28.34+5.30) mm^2、(25.33±4.66) mm^2;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的程度与hs-CRP水平下降的程度呈正相关(r=0.72、0.69 P均<0.05)。结论除控制血糖外,利拉鲁肽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CTWT2DM患者粥样斑块面积,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血脂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脑血栓合并糖尿病 高敏C反应蛋白 血脂 颈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