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地区多尺度城乡收入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39
1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48,共18页
采用Theil、CV、Moran's I及尺度方差等方法,基于分区级、市域级、县级三种尺度分析2000-2012年中原地区城镇人均收入、乡村人均收入和城乡收入比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特征,从多维视角探索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 2000年以来,城... 采用Theil、CV、Moran's I及尺度方差等方法,基于分区级、市域级、县级三种尺度分析2000-2012年中原地区城镇人均收入、乡村人均收入和城乡收入比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特征,从多维视角探索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 2000年以来,城镇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在三种尺度上均表现逐渐减小趋势;乡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均呈现逐渐增大趋势;而城乡收入比区域差异不同尺度演化趋势不同,但总体与乡村人均收入较为相似。2尺度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城镇人均收入尺度方差及构成由大到小为县级、市域级、分区级;而乡村人均收入与城乡收入比则分为县级、分区级、市域级。3城乡收入三项指标在不同尺度水平上空间关联格局均表现出总体的稳定性,城镇人均收入、乡村人均收入的显著空间关联类型以显著LL区为主,而城乡收入比显著空间关联类型以HH为主。4 Arc GIS分类中,市域级尺度城乡收入三项指标空间类型呈现明显的分区分布,县级空间格局更为复杂且多呈规模不等的圈层分布特征。通过探索城乡收入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尺度变化特征,可了解不同尺度城乡差距特征及其尺度效应,为中原地区、中国类似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尺度 城乡收入 区域差异 时空分异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多尺度时空格局 被引量:34
2
作者 康江江 丁志伟 +2 位作者 张改素 王发曾 武荣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7,共9页
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测度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域、县域、镇域三个尺度对2000、2010年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地区整体及各个地市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波动... 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测度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域、县域、镇域三个尺度对2000、2010年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地区整体及各个地市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分异格局看,老龄化高水平区由局部区域向全区扩展。但是,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细化,老龄化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尺度差异性。3从空间关联特征看,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随着研究尺度不断缩小,冷热点空间集聚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然而,两个指标局部集聚特征的也表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4结合多尺度的时空格局分异结果,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共医疗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两个指标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做了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多尺度 时空格局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河南省地名景观特征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姚静 李爽 +1 位作者 许丹海 赵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7-612,共6页
在建立河南省村级粒度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地理编码,实现数据空间化,然后运用统计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手段对地名的统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河南省地名景观的区域性特征进行探讨,最后完成河南省地名景观区划.分析表明,河... 在建立河南省村级粒度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地理编码,实现数据空间化,然后运用统计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手段对地名的统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河南省地名景观的区域性特征进行探讨,最后完成河南省地名景观区划.分析表明,河南省地名景观具有浓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是千百年来该区域人类活动和文化交融的结果,河南省域内不仅"山水"地名景观丰富,而且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地名较多,突出了根植于中原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下的历史积淀与集聚性.同时河南省的地名景观在地域上表现出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景观 景观特征 地理区划 中原地区
下载PDF
中原地区住宅卧室活动火灾荷载调查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天 张猛 薛亚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河南省的郑州市和一些中小城镇为代表,对中原地区880户住宅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到了1770组卧室面积及家电家具重量、材质等数据信息,从中随机抽取70组计算出卧室活动火灾荷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住户个人喜好和家具材质不同... 以河南省的郑州市和一些中小城镇为代表,对中原地区880户住宅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到了1770组卧室面积及家电家具重量、材质等数据信息,从中随机抽取70组计算出卧室活动火灾荷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住户个人喜好和家具材质不同,卧室活动火灾荷载密度差异较大,但一般卧室活动火灾荷载密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卧室 活动火灾荷载密度
下载PDF
中原地区住宅建筑结构活荷载调查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淮 葛素娟 +1 位作者 李静斌 孙增寿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4,64,共7页
从调查中原地区城镇住宅楼面活荷载出发,建立了持久性及临时性活荷载概率模型。经检验,统计荷载均服从极值I型分布。从调查统计所得的活荷载统计参数出发,根据Turkstra荷载组合原则,得出中原地区城镇住宅建筑结构在设计基准使用期内活... 从调查中原地区城镇住宅楼面活荷载出发,建立了持久性及临时性活荷载概率模型。经检验,统计荷载均服从极值I型分布。从调查统计所得的活荷载统计参数出发,根据Turkstra荷载组合原则,得出中原地区城镇住宅建筑结构在设计基准使用期内活荷载组合最大值的统计参数。针对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分别按照79.1%分位值和97.4%分位值计算出代表各类型房间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并与荷载规范中住宅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单一取值相比。计算结果表明,与原规范值(GBJ9-87)相比,不同使用功能房间的活荷载标准值是不同的,有高有低,且活荷载标准值应有所提高,这也是与新规范值(GB50009-2001)相一致的。结果反映了中原地区城镇住宅不同使用功能房间活荷载标准值的变化,可为荷载规范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住宅 活荷载 调查 统计 分析
下载PDF
历史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界标及其意象变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僧海霞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70-1177,共8页
通过梳理历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中的玉门关、阳关、嘉峪关,探析这些地理界标在当时人空间认知中的指代;并确定同期中原与西域间的地理界标;比较界标和界标意象,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界标变动的推动因素。分析发现:(1)地理界标缘于... 通过梳理历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中的玉门关、阳关、嘉峪关,探析这些地理界标在当时人空间认知中的指代;并确定同期中原与西域间的地理界标;比较界标和界标意象,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界标变动的推动因素。分析发现:(1)地理界标缘于疆域的变动和边防经略的调整,其规模、位置等自然之形随着丝绸之路路线变迁而改变;(2)中原与西域两大空间的界标与国家疆域时而背离、时而重合;(3)当中原王朝管控能力强时,界标与界标意象重合,反之,界标与意象出现背离。借助文学作品来阐释它们的变迁历程,是深入开展边疆史地研究的一次尝试,为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西域 界标 疆域 意象
下载PDF
河南省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卿颜 冯瑞 +1 位作者 任安众 朱琳子 《冰雪运动》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为更好地普及冰雪运动,加快实现我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助力"健康中原"建设,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结合河南省冰雪运动开展现状,探究中原冰雪运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河南省冰雪运动市... 为更好地普及冰雪运动,加快实现我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助力"健康中原"建设,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结合河南省冰雪运动开展现状,探究中原冰雪运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河南省冰雪运动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营造冰雪运动氛围;转变大众体育消费意识;加强相关后备人才培养;提升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重视品牌推广等路径,来推动河南省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冰雪运动 体育产业
下载PDF
中原地区住宅卧室活动火灾荷载调查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天 张猛 薛亚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以河南省郑州市及该省一些中小城镇为代表,对中原地区880户住宅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到了1770组卧室面积及家电家具重量、材质等数据信息,并从中随机抽取70组计算出卧室活动火灾荷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住户个人喜好和家具材质... 以河南省郑州市及该省一些中小城镇为代表,对中原地区880户住宅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到了1770组卧室面积及家电家具重量、材质等数据信息,并从中随机抽取70组计算出卧室活动火灾荷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住户个人喜好和家具材质的不同,卧室活动火灾荷载密度差异较大,但一般卧室活动火灾荷载密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卧室 活动火灾荷载密度
下载PDF
中原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现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1,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中原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概念、内容及价值,提出应通过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筹建主题公园、开展节日民族传统体育游艺活动、打造高水平系列赛事等主要开发形式,采取大力宣传、强化意识、建立...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中原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概念、内容及价值,提出应通过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筹建主题公园、开展节日民族传统体育游艺活动、打造高水平系列赛事等主要开发形式,采取大力宣传、强化意识、建立团队、健全系列法规、与企业联姻等措施,力争使中原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价值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 无形资产
下载PDF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产前保健的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6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产前保健的状况及其妊娠的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色达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保健的312例孕产妇及同期在温江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203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产前保健的状况及其妊娠的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色达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保健的312例孕产妇及同期在温江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203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在色达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保健的312例孕产妇设为高原组,将在温江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2035例孕产妇设为平原组。比较两组孕产妇进行产前保健的情况及其妊娠的结局。结果:在高原组孕产妇中,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5次、在妊娠≥23周时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其新生儿出现窒息、娩出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5次、在妊娠≤12周时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在妊娠13~22周时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出现早产、娩出巨大儿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其足月新生儿的体重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结论: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相比,高原地区的孕产妇的产前保健意识较为薄弱,其初次进行产检的时间较晚,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娩出率、新生儿的死亡率均较高。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并做好高原地区妇女的产前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平原地区 孕产妇 产前保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殷商中原地区蝗灾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军涛 刘星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甲骨文中有关殷商时期蝗灾的记载较多,可补传世文献记载所缺。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蝗灾多发生在公历7月至11月之间,跨后世的夏、秋、冬三个季节。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蝗虫有的年份可发生三代,这可能与殷商时期较为温暖湿润有关。商人对蝗... 甲骨文中有关殷商时期蝗灾的记载较多,可补传世文献记载所缺。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蝗灾多发生在公历7月至11月之间,跨后世的夏、秋、冬三个季节。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蝗虫有的年份可发生三代,这可能与殷商时期较为温暖湿润有关。商人对蝗灾发生的时间,及其与旱灾、阴雨的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殷商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商人有意或无意选择的结果,客观上有减少蝗灾危害的作用。当蝗灾发生时,商人不仅求助于神灵以禳灾,而且已知道利用烟火驱杀蝗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殷商 中原地区
下载PDF
略论宋代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饮食文化交流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朴兵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9年第4期16-21,共6页
宋代时,中原地区与广大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其中,中原地区对南方饮食文化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北宋时期。宋代南方饮食文化向中原地区的输入,官方因素淡化,更多的是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体现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的特点。而北宋时... 宋代时,中原地区与广大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其中,中原地区对南方饮食文化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北宋时期。宋代南方饮食文化向中原地区的输入,官方因素淡化,更多的是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体现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的特点。而北宋时期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较小。两宋之际,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使宋代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江浙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中原地区 饮食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纸质文物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风云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纸质文物因其材质因素,容易老化、变黄、变脆、发霉、虫蛀等,是各类文物中较难保存的藏品之一。中原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纸质文物,必须通过完善保存设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业务培训等举措进行主动性保护,才能延长纸质文物的寿命和... 纸质文物因其材质因素,容易老化、变黄、变脆、发霉、虫蛀等,是各类文物中较难保存的藏品之一。中原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纸质文物,必须通过完善保存设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业务培训等举措进行主动性保护,才能延长纸质文物的寿命和保持材料成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纸质文物 保护方法
原文传递
新砦文化农业综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荣臻 《农业考古》 2019年第6期36-44,共9页
对植物遗存、动物遗存、农业工具、聚落形态等文化因素的分析表明,新砦文化农业在王湾三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对后世二里头等文化农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新砦文化农业的强化生产态势主要表现在:多种粮食作物种植,多种家畜养殖,从播... 对植物遗存、动物遗存、农业工具、聚落形态等文化因素的分析表明,新砦文化农业在王湾三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对后世二里头等文化农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新砦文化农业的强化生产态势主要表现在:多种粮食作物种植,多种家畜养殖,从播种到收割、加工各环节农具齐全,定居程度加强,生活生产设施齐备,聚落规模与性质不等,社会复杂化加深等方面。新砦文化农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传统、文化交流等诸方面因素关联密切。随着考古发掘的开展与研究的深入,对新砦文化农业经济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文化 中原地区 农业经济 生业模式 考古
下载PDF
论中国中原地区城市更新中的问题及治理
15
作者 谢德亮 肖亚丹 《工程设计与施工》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本研究探讨中国中原地区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治理措施。通过分析相关资料,揭示了城市老旧化、功能落后、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建设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治理措施。特别强调... 本研究探讨中国中原地区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治理措施。通过分析相关资料,揭示了城市老旧化、功能落后、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建设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治理措施。特别强调了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成功案例分析和展望,为中原地区城市更新提供参考和建议。建议未来的城市更新工作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和居民生活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城市更新 问题
下载PDF
乡土树种在中原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晓杰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
我国中原地区夏季高温湿热,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环境对园林绿化中树种的适应能力要求较强,在选择园林绿化乡土树种配置时,既要确保其适合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又要兼顾其品种的多样化与和谐性。该文通过对乡土树种在中原地区园林绿化... 我国中原地区夏季高温湿热,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环境对园林绿化中树种的适应能力要求较强,在选择园林绿化乡土树种配置时,既要确保其适合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又要兼顾其品种的多样化与和谐性。该文通过对乡土树种在中原地区园林绿化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美丽、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园林绿化 中原地区 最佳选择
下载PDF
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陶釜研究
17
作者 张亮 秦雪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大系统。进入汉代,陶釜数量急剧减少,类型单一。陶釜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历程与秦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釜 中原地区 战国 西汉 类型学
下载PDF
中原地区产业兴旺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洪基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3-80,共8页
中原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区,也是粮食生产核心区,担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人口众多,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艰巨。中原地区产业兴旺的实现不仅关系到众多农业人口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也关系着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文章... 中原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区,也是粮食生产核心区,担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人口众多,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艰巨。中原地区产业兴旺的实现不仅关系到众多农业人口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也关系着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文章梳理了已有的乡村振兴以及产业兴旺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产业融合、产业规模、市场需求、农民受益等4个二级观测指标和25个三级观测指标的中原地区产业兴旺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了中原地区11个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情况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评价体系 中原地区
下载PDF
中原地区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丽丽 石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203-205,共3页
结合中原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建立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模型。采用沼气池、生物滤池、潜流式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组合工艺,设计了中原地区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该系统既能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结合中原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建立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模型。采用沼气池、生物滤池、潜流式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组合工艺,设计了中原地区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该系统既能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农村污水 沼气池 生物滤池 人工湿地 生态稳定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