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安徽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肖良 郑思亭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中部崛起”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不仅仅强调板块发展的整体性,更注重区域内部及外部各因素的优势发展和协调发展。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表明,加快安徽发展对于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在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下,依据本省实际,安徽应... “中部崛起”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不仅仅强调板块发展的整体性,更注重区域内部及外部各因素的优势发展和协调发展。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表明,加快安徽发展对于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在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下,依据本省实际,安徽应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中,乘势而上,实现自身较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安徽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安徽省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良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191,共2页
"中部崛起"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不仅仅强调板块发展的整体性,更注重区域内部及外部各因素的优势发展和协调发展。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表明,加快安徽发展对于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在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下,依据本省实际... "中部崛起"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不仅仅强调板块发展的整体性,更注重区域内部及外部各因素的优势发展和协调发展。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表明,加快安徽发展对于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在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下,依据本省实际,安徽应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中,乘势而上,实现自身较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安徽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基于灰靶理论的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中部崛起战略”实施10周年前后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新 刘晓婵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
本文采取10项重要经济指标,利用灰靶理论计算出2004年-2013年中部六省经济综合发展的靶心度,进而对2004年-2013年中部六省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排序,并将2013年中部各省市的排序情况与2004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中... 本文采取10项重要经济指标,利用灰靶理论计算出2004年-2013年中部六省经济综合发展的靶心度,进而对2004年-2013年中部六省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排序,并将2013年中部各省市的排序情况与2004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10年间,河南省依托区位优势、人口优势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2004年的综合排名第2位上升到第1位。而山西省则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从2004年综合排名第1,下降到2013年第6。另外,在中部崛起的不同期间,各个省份的排名和经济发展都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即由于地域的差别为中部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潜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战略 中部六省 经济发展 灰靶理论
下载PDF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演化特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新平 胡如梅 宋子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
研究目的:从央地关系视角,揭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历次调整背后的逻辑,并提出现行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改进用地预审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体制结构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管... 研究目的:从央地关系视角,揭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历次调整背后的逻辑,并提出现行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改进用地预审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体制结构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同样呈现出一种"土地分权经营和行政集权约束"的特征。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央对地方土地利用管理行为的要求,同时地方土地利用需求也影响中央政策的调整,央地关系的微妙变化推动了用地预审制度的三次调整。从2001年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制度建立到2008年进行第二次调整,预审内容呈增加趋势,用地约束逐渐增强。在2016年最新一次修正中,预审内容减少,预审范围缩小,预审阶段行政约束减弱。研究结论:用地预审制度应当顺应中央要求和地方需求作进一步改进完善,适度调整用地预审权限,进一步提高用地预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央地关系 发展目标 建设项目 建设用地预审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央预算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5
作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一期青年干部培训班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调研组 方国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S01期21-28,共8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是开展林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支撑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我国特别是重点生态区域防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组选取江西、陕西2省6县为研究对象,以书...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是开展林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支撑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我国特别是重点生态区域防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组选取江西、陕西2省6县为研究对象,以书面调度、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建设和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分析了项目实施效能,梳理出建设中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资金缺口较大、顶层设计脱节、实用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统筹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中央预算内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